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08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

A.蒋防    B.元稹    C.白行简    D.白居易   

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

    

A.《碾玉观音》    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C.《虬髯客传》    D.《新编五代史平话》   

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

    

A.《封神演义》    B.《杨家府演义》    C.《新列国志》    D.《荡寇志》  

4.十三妹是小说(   )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    B.《儿女英雄传》    C.《好逑传》     D.《醒世姻缘传》   

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  )的作品。

    

A.马致远    B.康进之    C.尚忠贤    D.纪君祥   

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

    

A.《救风尘》     B.《东堂老》    C.《陈州粜米》    D. 《王粲登楼》 

7.蔡伯喈是戏曲(  )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      B.《琵琶记》    C.《五伦全备记》    D.《荆钗记》   

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梁辰鱼    B.汤显祖    C.沈璟    D.阮大铖   

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  )的代表作。

    

A.徐渭    B.王衡    C.康海    D.杨显之   

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

    

A.《西京杂记》    B.《后搜神记》    C.《传奇》      D.《世说新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

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风筝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运用各种巧合误会手法,体现了作者的喜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8.《倩女离魂》是著名曲家()的代表作,作品借张倩女的形象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美好爱情追求。

9.清代李汝诊的炫才小说()描写了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奇闻异事,并借女子科举寄托了希望解放女性的理想。

10.所谓“一人永占”是著名作家()的四部传奇《一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和《永团圆》的合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志怪小说:

2.临川四梦:

  

3.三言: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5.“三灯丛话”: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2.简要评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

3.简析孙悟空的形象 

五、论述题(11分)

与《金瓶梅》之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比,《金瓶梅》在内容和技巧各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复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CBD6-10ABCAD

二、填空题:

1.干宝纪晓岚

2.《任氏传》

3.《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4.《官场现形记》

5.昆山腔

6.李渔

7.《宝剑记》

8.郑光祖

9.《镜花缘》

10.李玉

三、名词解释

1.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2.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传奇《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他戏剧创作的全貌,并且这四部传奇又均与梦相关,而汤显祖是临川人,故而合称为“临川四梦”。

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3.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明代,冯梦龙编著,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指晚清的四部讽刺小说,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跣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5.“三灯丛话”: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最出名的有所谓的“三灯丛话”,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与邵景瞻的《觅灯因话》

四、简答题

1.简述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答题要点:

(1)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2)蒙古贵族的爱好对元杂剧的兴盛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元杂剧发展成熟、繁荣兴旺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专业作家群的形成。

2.简要评析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

 答题要点:

(1)、“长亭送别”一折的戏曲矛盾冲突是全剧矛盾冲突的继续和强化展开。

着重表现崔莺莺在人生观、道德观与婚姻爱情观上与老夫人的矛盾冲突。

(2)、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3)、曲辞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花间美人。

抒情性和叙事性的完美结合;人物行为表现和心理刻画的完美结合;优美的抒情风格与人物性格表现的完美结合;借鉴并创造性地利用古典诗词的抒情艺术手段等。

  

3.简析孙悟空的形象 

答题要点:

 1、  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2、  藐视皇权,反抗性极强;3、  乐观、无畏、勇于斗争;4、  善恶是非十分鲜明。

 孙悟空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形象,又折射出明代的社会思潮,有其现实意义:

1、 要求自由反抗,无拘无束、对人才的尊重,强调个人价值等思想。

2、对抗封建等级观念的“强者为尊”思想。

五、论述题

与《金瓶梅》之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比,《金瓶梅》在内容和技巧各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题要点:

 《金瓶梅》至少在下列几点和它之前的几部长篇小说不同:

  1、之前的三部奇书都是根据历史上真人真事铺写而成,《三国》故事不用说,宋江的故事在宋史是有记载的,而唐玄奘取西经也是史实。

《金瓶梅》的故事则是反映明朝的现实生活,人物和情节都是作者独创的。

 2、之前的三部奇书的故事比较离奇曲折,写的是非常人非常事。

《金瓶梅》则以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件构成故事。

 3、之前的三部奇书人物都比较奇特,如《三国》的刘、关、张著重其面色的白、红、黑,而刘备的长相更是奇特;《水浒》则每人有一个绰号以表明其特征;《西游》的动物性写法更是非写实的,而《金瓶梅》则写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由写非常人转而写平常人,是小说的一大发展。

尤有甚者,是之前三部奇书或极少女角,或女角不是淫妇即是妖魔,至《金瓶梅》才写出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来。

 

复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三王墓”出自小说集()

A《搜神记》      B《博物志》     C《列异传》      D《集异记》 

2.李千金是元代杂剧()的女主人公。

     

A《曲江池》   B《救风尘》   C《潇湘雨》     D《墙头马上》 

3.传奇名作《一捧雪》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A李渔     B李玉    C沈璟    D吴伟业 

4.下列杂剧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望江亭》   B《通天台》   C《中山狼》   D《陈州粜米》 

5.李香君是戏曲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A《娇红记》   B《拜月亭》   C《桃花扇》    D《鸣凤记》

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文言小说的是()。

A《西京杂记》    B《子不语》   C《古今小说》     D《阅微草堂笔记》 

7.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世情小说     D神魔小说     

8.著名水浒戏《李逵负荆》的作者是()。

A康进之      B 高文秀    C纪君祥   D尚忠贤

9.传奇名作《南柯记》是()的作品。

     

A梁辰鱼        B李开先      C汤显祖   D吕天成 

10.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       B元稹     C白行简      D白居易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清代小说家俞万春的小说()续写《水浒传》,作品写陈希真父女领兵荡妖灭寇,将梁山英雄斩尽杀绝。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小说家()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3.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4.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是著名剧作家()的代表作,作品借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

5.《夷坚志》是宋代作家()的作品,是宋代志怪小说中篇幅最多的一部。

6.传奇()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是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作品。

7.严贡生是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借他的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8.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

9.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10.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汉代百戏:

2.参军戏:

3.科范:

4.题目正名:

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结合作品谈谈《牡丹亭》剧本中杜丽娘形象的塑造特点。

2.简答:

元杂剧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3.简答:

南戏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11分)

论述: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复习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DBAC6-10CCACC

二、填空题

1.《荡寇志》2、吴沃尧 3、《浣纱记》4、徐渭5、洪迈6、《清忠谱》7、《儒林外史》8、干宝纪昀

9、《任氏传》10、《官场现形记》

三、名词解释

1.汉代百戏: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曾从民间征集了一批杂戏到首都进行汇演,其中多为杂技、杂耍一类的节目,如同后世的魔术、摔跤、举重、武术格斗、气功表演、舞龙舞狮之类。

当时叫做“角抵”,后来又叫“百戏”。

2.参军戏:

是由两个演员合演的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

3.科范: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

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做“介”,或统称科介。

4.题目正名:

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

一般取末句作为全剧的剧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

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明初编辑的《永乐大典》,收录戏文33种,计27卷。

今存最后一卷,为《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们子弟错立身》3种,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四、简答题

1.结合作品谈谈《牡丹亭》剧本中杜丽娘形象的塑造特点。

答题要点:

 1、抓住人物身份,表现被压抑的情怀。

2、才华与束缚。

3、为梦而死。

4、发挥诗词传统,借景物写内心,含蓄、优美。

2.简答:

元杂剧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

元杂剧的体制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以包括多个场次。

楔子,只唱一二只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

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待,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歌唱。

3.问答:

南戏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

(1)首先是剧本的结构体例,南戏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

(2)其次是南戏的角色比较复杂,除了静、末与北剧相同,生与丑则是南戏独有的。

在歌唱规制上,与北剧正旦或正末的一角独唱达不相同,南戏每本都有生旦两主角,不仅主角主唱,而且其他角色均可歌唱。

歌唱形式也很丰富,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形式十分灵活。

(3)还有“副末开场”的形式,即第一场戏照例由副末首先登场,通过歌唱词曲以及与后台演员互相问答,概括介绍剧情和交待创作意图。

五、论述题

论述: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答:

(一)情节结构线索清晰,波澜横生。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老妇人为一方,同以崔、张、红为另一方的矛盾。

这是守旧势力与青年叛逆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构成贯穿全剧的主线。

另一条线索是由崔、张、红之间的矛盾构成。

两条线时分时和,交错展开,既互相制约又互相生发,曲折跌宕,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作者善用突转的手法制造波澜,往往因为剧中的人物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就造成剧情出人意料的突然转折。

(二)利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塑造人物。

剧中的人物性格都有对立的两面的因素构成。

如莺莺的性格就表现出真假两面。

她明明真挚的爱着张生,,表面却装出相反的样子,所以红娘说她有许多假处。

在莺莺身上,“真”是主,“假”是宾,通过外在的假,更深刻的透视出内在的真。

总起看来,人物性格两面性的和谐统一,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三)对杂剧体制的突破创新。

《西厢记》5本20折,突破了元杂剧1本4折或2本8折眼熟一个故事的体例,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谨,前无古人。

(四)以华美清丽为主的语言风格。

王实甫是元曲问才派的代表,朱权把他的曲词风格比作“花间美人”,极言其华美清丽。

把传统诗词骈文的语汇、语法及其表达手法熔炼入曲,优美工细,是《西厢记》曲词的突出特征。

《西厢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后世言情小说和戏曲多受其影响。

 

复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   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C《虬髯客传》   D《新编五代史平话》 

2.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    B《杨家府演义》   C《新列国志》   D《大宋宣和遗事》

3.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   B《儿女英雄传》   C《好逑传》    D《醒世姻缘传》 

4.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     B康进之      C尚忠贤    D纪君祥   

5.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   B《琵琶记》   C《五伦全备记》   D《荆钗记》

6.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      B汤显祖      C沈璟        D阮大铖 

7.《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       B王衡     C康海    D杨显之 

8.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   B《后搜神记》   C《传奇》   D《世说新语》

9.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

     

A 管宁割席    B刘伶纵酒       C过江诸人   D干将莫邪  

10.小说《儒林外史》借着()这个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A杜少卿        B席方平     C严贡生    D虞育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2.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

3.《倩女离魂》是著名曲家()的代表作,作品借张倩女的形象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美好爱情追求。

4.清代李汝珍的炫才小说()描写了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奇闻异事,并借女子科举寄托了希望解放女性的理想。

5.所谓“三言”是冯梦龙的小说集《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的合称。

6.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如小说()中的莘瑶琴就爱上了忠诚善良的小贩秦重。

7.晚清作家刘鹗的小说()借走方郎中老残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8.中国古典喜剧杰作()充分发挥风筝的道具和线索作用,以风筝牵合韩生和淑娟、戚生和爱娟迥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故事。

9.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他主张戏曲要影响社会风俗,要本色、协律,《义侠记》、《博笑记》等是其代表作。

10.所谓“临川四梦”指的是《牡丹亭》、《南柯记》、()和《紫钗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荆刘拜杀”或“四大南戏”:

2.四大声腔:

3.联曲体:

4.《四声猿》:

5.明中叶三大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答:

《金瓶梅》对当时及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2.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3.简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11分)

论述《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复习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BDB6-10CADDC

二、填空题

1.昆山腔

2.《宝剑记》 

3.郑光祖

4.《镜花缘》 

5.《喻世明言》

6.《卖油郎独占花魁》 

7.《老残游记》

8.《风筝误》

9.沈璟 

10.《邯郸记》

三、名词解释

1.荆刘拜杀”或“四大南戏”:

在《琵琶记》前后产生的南戏作品中,负有盛名的还有《荆钗记》、《白兔记》(也叫《刘知远》)、《拜望亭》与《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或“四大南戏”。

2.四大声腔:

明传奇的繁荣与辉煌,与南曲声腔的繁兴与改良有直接关系。

宋元南戏原用温州地方腔歌唱,在流传到江南各地之后,即与当地的曲乐与方言结合,于元末明初之际逐渐形成种类繁多的地方性声腔系统。

其中最为流行的有“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3.联曲体:

由多支曲子连缀起来说唱故事,称为联曲体。

4.《四声猿》:

徐渭的代表作是《四声猿》,包括《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狂鼓史》四本杂剧。

郦道元《水经注》引渔歌云: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氏名其剧为《四声猿》,盖出于此,意谓猿鸣四声更属断肠之歌。

5.明中叶三大传奇:

明传奇的成熟与振兴是以嘉隆年间问世的三部名作为标志的,这就是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合称明中叶三大传奇。

四、简答题

1.简答:

《金瓶梅》对当时及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答:

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一是才子佳人小说,如:

《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

(2)二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来描绘世态炎凉的,如:

《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等。

(3)三是猥亵小说。

猥亵小说又称艳情或淫秽小说,如《浪史》、《闲情别传》等。

2.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答:

(1)对封建吏治的批判与揭露,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重要作品有: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如《席方平》;借历史针砭现实的,如《促织》;借梦境揭露官吏的,如,《梦狼》。

(2)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与讽刺。

考场黑暗,贿赂公行:

如《考弊司》。

考官昏聩,贤愚不辨:

如《司文郎》。

考试荒唐,黜佳进庸:

如《贾奉稚》。

考生心态,神魂颠倒:

如《王子安》。

(3)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如:

《婴宁》、《海霞》等。

(4)还有一些作品通过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描写,揭示出令人深思乃至警觉的哲理。

还有一些作品属于杂记,致使一些生活现象的纪录,不足称小说。

3.简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点。

  

答:

(1)“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作者把司空见惯的可笑可鄙之事,加以艺术集中和概括,使其具有典型性。

(2)讽刺以真实为基础,但并不排斥适度的夸张。

作品常以冷静的白描和任务瞬间行为的适度夸张结合起来,让读者在会心的微笑之后去领略隐于这一夸张情节之后的文化内涵。

(3)通过人物自我悖谬以获得讽刺效果,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又一特色。

(4)《儒林外史》的讽刺又能“秉持公心”,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的讽刺。

五、论述题

论述《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答:

(1)首先是传奇性与真实性的结合。

《三国演义》塑造的大多是理想化的英雄人物,《水浒传》也基本上以草莽英雄为主,它写鲁达倒拔柳树的超人,写武松徒手打虎的壮举,写石秀跳楼救人的气概,写花容箭无虚发的神气等,都给人以传奇的色彩。

但作者在写这些时,又都不给人以虚假之感,都充满了个性的特色。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将这些传奇置于真实的基础之上。

(2)其次,在对个性的追求当中,同时也就注意到了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

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又是紧紧与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改变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林冲在作品出现时主要表现为忍气吞声的软弱,便是与他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地位与家有娇妻的环境分不开的,它为了保住这些,所以才对高俅的陷害采取忍让的态度,火烧草料场后,希望破灭才不得不杀仇人上梁山。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在这变化的性格里,林冲也并非面目全非,而是原有性格的合理延伸。

(3)再次,由于对人物个性的重视,同时也带来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水浒传》引为来源于说话中的“小说”门类,从而使其语言更贴近日常用语,便于写出人物的不同语言特点。

《水浒传》的语言不仅在对话中已取得很高的个性化成就,其叙述语言也是成熟的白话文学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