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4951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doc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

计算及分析题、理论要点题

四、计算及分析题:

1.假定某企业集团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该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资产收益率(也称为投资报酬率,定义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为20%,负债利率为8%,所得税率为40%。

假定该子公司负债与权益的比例有两种情况:

一是保守型30:

70,二是激进型70:

30。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融资战略,请分步计算母公司的投资回报,并分析二者的风险与收益情况。

解:

列表计算如下:

保守型

激进型

息税前利润(万元)

1000×20%=200

1000×20%=200

利息(万元)

300×8%=24

700×8%=56

税前利润(万元)

200-24=176

200-56=144

所得税(万元)

176×40%=70.4

144×40%=57.6

税后净利(万元)

176-70.4=105.6

144-57.6=86.4

税后净利中母公司收益(万元)

105.6×60%=63.36

86.4×60%=51.84

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产报酬率(%)

63.36/420=15.09%

51.84/180=28.8%

由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程度也不同,激进型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的贡献更高。

所以,对于市场相对稳固的子公司,可以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这样,较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对母公司较高的权益回报。

2.2009年底,A公司拟对B公司进行收购。

根据分析预测,得到并购重组后目标公司B公司2010至2019年间的增量自由现金流量依次为-7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580万元、600万元,620万元、630万元、650万元。

假定2020年及其以后各年的增量自由现金流量为650万元。

同时根据较为可靠的资料,测知B公司经并购重组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3%,考虑到未来的其他不确定因素,拟以10%为折现率。

此外,B公司账面负债为4200万元。

要求:

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式对B公司的股权价值进行估算。

附:

复利现值系数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0.909

0.826

0753

0.683

0.621

0.565

0.513

0.467

0.424

0.386

解:

B公司明确的预测期内现金流量现值和=(-700)/(1+10%)1+(-500)/(1+10%)2+(-100)/(1+10%)3+200/(1+10%)4+500/(1+10%)5+580/(1+10%)6+600/(1+10%)7+620/(1+10%)8+630/(1+10%)9+650(1+10%)10=765.56万元

明确的预测期后现金流量现值和=【650/10%】×(1+10)-10=2509万元

B公司预计整体价值=765.56+2509=3274.56万元

B公司预计股权价值=3274.56-1660=1614.56万元

3.A西服公司已成功地进入第八个营业年的年末,且股份全部获准挂牌上市,年平均市盈率为15。

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如下:

资产总额为20000万元,债务总额为4500万元。

当年净利润为3700万元。

A公司现准备向B公司提出收购意向(并购后B公司依然保持法人地位),B公司的产品及市场范围可以弥补A公司相关方面的不足。

2009年12月31日B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如下:

资产总额为5200万元,债务总额为1300万元。

当年净利润为480万元,前三年平均净利润为440万元。

与B公司具有相同经营范围和风险特征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1。

A公司收购B公司的理由是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并相信能使B公司未来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到同A公司一样的水平。

要求:

运用市盈率法,分别按下列条件对目标公司的股权价值进行估算。

(1)基于目标公司B最近的盈利水平和同业市盈率;

(2)基于目标公司B近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和同业市盈率。

(3)假定目标公司B被收购后的盈利水平能够迅速提高到A公司当前的资产报酬率水平和A公司市盈率。

解:

(1)目标B公司股权价值=480×11=5280万元

(2)目标B公司股权价值=440×11=4840万元

(3)A公司资产报酬率=3700/20000=18.5%

目标公司B预计净利润=5200×18.5%=962万元

目标B公司股权价值=962×15=14430万元。

4.甲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乙公司55%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乙公司拥有10000万股普通股,2007年、2008年、2009年税前利润分别为1100万元、1300万元、1200万元,所得税率25%;甲公司决定按乙公司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选用市盈率法,并以甲公司自身的市盈率16为参数。

要求:

计算乙公司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甲公司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

解:

乙公司近三年平均税前利润=(1100+1300+1200)/3=1200万元

乙公司近三年平均税后利润=1200×(1-25%)=900万元

乙公司近三年平均每股盈利=900/10000=0.09元/股

乙公司预计每股价值=0.09×16=1.44元

乙公司预计股权价值总额=1.44×10000=14400万元

甲公司收购乙公司55%的股权,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14400×55%=7920万元

5.东方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9年12月31日单位:

万元

资产项目

金额 金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

金额 金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50000 50000

100000

100000

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40000 40000

10000 10000

70000

10000 30000

70000

30000

资产合计

150000 1500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50000 150000

假定东方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现金股利支付率为40%。

公司营销部门预测2010年销售将增长12%,且其资产、负债项目都将随销售规模增长而增长。

同时,为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公司并不改变其现有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这一政策。

要求:

计算2010年该公司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解:

(1)东方公司2010年增加的销售额为100000×12%=12000万元

(2)东方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投资需求为(150000/100000)×12000=18000

(3)东方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负债融资量为(50000/100000)×12000=6000

(4)东方公司销售增长的情况下提供的内部融资量为100000×(1+12%)×10%×(1-40%)=6720

(5)东方公司新增外部融资需要量=18000-6000-6720=5280万元

6.西南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9年12月31日单位:

亿元

资产项目

金额 金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

金额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55

625

730

840

25

30

40

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4040

4110

4240

4310

10

40

10

资产合计

100 1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00 100

西南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12亿元,销售净利率为12%,现金股利支付率为50%,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尚未饱和,增加销售无需追加固定资产投资。

经营销部门预测,公司2010年度销售收入将提高到13.5亿元,公司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不变。

要求:

计算2010年该公司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解:

西南公司资金需要总量=[(5+25+30)/12-(40+10)/12]×(13.5-12)=1.25亿元

西南公司销售增长情况下提供的内部融资量=13.5×12%×(1-50%)=0.81亿元

西南公司新增外部融资需要量=1.25-0.81=0.44亿元

7.甲企业集团为资本型企业集团,下属有A、B、C三个子公司。

A子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为2亿元,销售净利率为10%,现金股利支付率为50%。

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

A子公司2010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

管理层认为,公司销售净利率在保持10%的同时,其资产、负债项目都将随销售规模增长而增长。

同时,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公司并不改变其现在50%现金支付率政策。

A子公司2010年计划提取折旧0.4亿元。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9年12月31日单位:

亿元

资产项目

金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

金额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1

3

6

8

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3

9

4

2

资产合计

18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8

B、C子公司2010年融资有关测算数据已在下表中给出

甲企业集团2010年外部融资总额测算表金额单位:

亿元

新增投资

内部留存

新增贷款

外部融资缺口

折旧

净融资缺口

外部融资总额

子公司A

子公司B

2

1.0

0.2

0.8

0.5

0.3

0.5

子公司C

0.8

0.9

0

(0.1)

0.2

(0.3)

(0.3)

集团合计

要求:

(1)计算A子公司2010年外部融资需要量,并将有关结果填入表中;

(2)汇总计算甲企业集团2010年外部融资总额。

解:

A子公司2010年增加的销售额为2×20%=0.4亿元

A子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投资需求为(18/2)×0.4=3.6亿元

A子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负债融资量为(12/2)×0.4=2.4亿元

A子公司销售增长情况下提供的内部融资量为0.4+2×(1+20%)×10%×(1-50%)=0.52

A子公司外部融资需要量=3.6-2.4-0.52=0.68亿元

(2)汇总计算见下表,2010年该企业集团共需从外部融资3.28亿元

甲企业集团2010年外部融资总额测算表金额单位:

亿元

新增投资

内部留存

新增贷款

外部融资缺口

折旧

净融资缺口

外部融资总额

子公司A

3.6

0.12

2.4

1.08

0.4

0.68

3.08

子公司B

2

1.0

0.2

0.8

0.5

0.3

0.5

子公司C

0.8

0.9

0

(0.1)

0.2

(0.3)

(0.3)

集团合计

6.4

2.02

2.6

1.78

1.1

0.68

3.28

8.某企业集团是一家控股投资公司,自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0%。

该公司现有甲、乙、丙三家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对三家子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对各子公司的投资及所占股份见下表:

子公司

母公司投资额(万元)

母公司所占股份(%)

甲公司

400

100%

乙公司

300

80%

丙公司

300

65%

假定母公司要求达到的权益资本报酬率为15%,且母公司的收益的80%来源于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各子公司资产报酬率及税负相同。

要求:

(1)计算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

(2)计算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收益贡献份额;

(3)假设少数权益股东与大股东具有相同的收益期望,试确定三个子公司自身的税后目标利润。

解:

(1)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000×(1-30%)×15%=210万元

(2)子公司的贡献份额:

甲公司的贡献份额=210×80%×400/1000=67.2万元

乙公司的贡献份额=210×80%×350/1000=50.4万元

丙公司的贡献份额=210×80%×250/1000=50.4万元

(3)三个子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

甲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67.2/100%=67.2万元

乙司的税后目标利润=50.4/80%=63万元

丙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50.4/65%=77.54万元

9.某企业2006年末现金和银行存款80万元,短期投资40万元,应收账款120万元,存货280万元,预付账款50万元;流动负债420万元。

试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并给予简要评价。

解:

流动资产=80+40+120+280+50=570万元

流动比率=570/420=1.36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570-280-50=240万元

速动比率=240/420=0.57。

由以上计算可知,该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36﹤2,速动比率0.57﹤1,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10.甲股份公司2006年有关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

万元)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本年或平均

存货

4500

6400

 

流动负债

3750

5000

 

总资产

9375

10625

 

流动比率

 

1.5

 

速动比率

0.8

 

 

权益乘数

 

 

1.5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4

净利润

 

 

1800

要求:

(1)计算流动资产的年初余额、年末余额和平均余额(假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与存货组成)。

(2)计算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利润率。

解:

流动资产年初余额=3750×0.8+4500=7500万元

流动资产年末余额=5000×1.5=7500万元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7500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净额=4×7500=300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30000/[(9375+10625)/2]=3次

销售净利率=1800/30000×100%=6%

净资产利润率=6%×3×1.5=27%

11.某企业2006年产品销售收入12000万元,发生的销售退回40万元,销售折让50万元,现金折扣1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7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80万元和22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480万元和520万元;年初、年末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900万元和940万元。

要求计算: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

销售收入净额=12000-40-50-10=11900(万元)

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11900/(180+220)/2=59.5(次)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360/59.5=6.06(天)

存货的周转次数=7600/(480+520)/2=15.2(次)

存货的周转天数=360/15.2=23.68(天)

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11900/(900+940)/2=12.93(次)

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360/12.93=27.84(次)

12.不同资本结构下甲、乙两公司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子公司甲

子公司乙

有息债务(利率为10%)

700

200

净资产

300

800

总资产(本题中,即“投入资本”)

1000

1000

息税前利润(EBIT)

150

120

-利息

70

20

税前利润

80

100

-所得税(25%)

20

25

税后利润

60

75

要求分别计算:

1.净资产收益率(ROE);

2.总资产报酬率(ROA、税后);

3.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4.投入资本报酬率(ROIC)。

解:

子公司甲:

净资产收益率(ROE)=企业净利润/净资产

=60/300=20%

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60/1000=6%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EBIT×(1-T)

=150×(1-25%)=112.5

投入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1-T)/投入资本总额×100%

=112.5/1000=11.25%

子公司乙:

净资产收益率(ROE)=企业净利润/净资产(账面值)

=75/800=9.38%

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75/1000=7.5%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EBIT×(1-T)

=120×(1-25%)=90

投入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1-T)/投入资本总额×100%

=90/1000=9%

13.以题12中甲乙两家公司为例,假定两家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均为6.5%(集团设定的统一必要报酬率)。

要求计算:

甲乙两家公司经济增加值(EVA)

解:

甲公司: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

=112.5-1000×6.5%=47.5

乙公司: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

=90-1000×6.5%=25

14假定某上市公司只发行普通股,没有稀释性证劵。

2006年的税后利润为25万元,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50万股,本期没有发行新股,也没有回购股票,该公司利用股利分配的现金数额为10万元,目前股票市价为12元。

要求:

计算该公司有关市场状况的相关比率:

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股利支付率。

解:

每股收益=25/50=0.5元

每股股利=10/50=0.2元

市盈率=12/0.5=24

股利支付率=0.2/0.5×100%=40%

五、理论问题(案例分析题的理论要点):

1.简述企业集团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源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为核心、以资本(产权关系)为纽带、以协同运营为手段、以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群体。

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产权纽带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族群,产权是维系其生成与发展的纽带。

产权体现为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资本投入,企业间借此形成“投资与被投资”、“投资—控股”关系。

产权具有排它性,它衍生或直接体现为对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的表决权、收益分配权等等一系列权力。

母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及由此形成的产权关系,维系着企业集团整体运行和发展。

(2)多级法人

企业集团是一个多级法人联合体。

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在企业集团组织架构中处于顶端,而企业集团下属各成员单位,则作为独立法人被分置于集团组织架构的中端或末端,形成“金字塔”式企业集团组织架构。

在这里,“级”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控股级次或控股链条,它包括:

第一级:

集团总部(母公司)、第二级:

子公司、第三级:

孙公司、等等。

(3)多层控制权

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视不同控股比例而分为全资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等,而“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与“财务意义的控制权”两者的涵义也不尽相同。

2.简述企业集团产生的理论解释。

企业集团的存在与发展的解释性理论有很多,但主流理论有两种,即交易成本理论和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此外,还有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和角色缺失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所发生的成本。

当人们需要某种产品时,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市场买卖来取得,因此,市场交易是一种最直接的交易形式。

市场交易形式的重要特征是:

交易价格合理和交易行为便捷。

但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

交易成本较高和可能缺乏中间产品交易市场。

与市场交易相对应,企业则被视为内部化的一种交易机制。

会使在市场上无法交易或交易成本很高的交易行为在其内部得以实现、且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不同但可相互替代或互补的机制,当(企业内部)管理上的协调(成本)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利润时,现代企业就会取代传统小公司。

企业集团产生与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逻辑。

交易成本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

(2)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单一企业因受规模或行业等多种因素限制而难以避免风险,而为抵御市场风险,企业不仅需要在某一行业内做大做强,而且还需要涉足其他行业并力图做大做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不良业绩及风险能被其他行业(或企业)的良好业绩所抵消,从而使得企业集团总体业绩处于平稳状态,从而规避风险。

可见,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下的企业集团在本质上是一个“资产组”,它由不同子公司或业务部等的“资产”构成,通过不同行业、不同风险状态的“资产”组合,平滑企业集团整体风险。

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战略。

(3)其他理论解释

除上述两种解释性理论以外,还存在其他的解释性理论。

如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范围经济理论、角色缺失理论等。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倍数高于要素投入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

可见,随着企业规模尤其是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带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而企业集团内部分工、协作则是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通过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垄断理论——垄断理论源于企业规模经济原理及企业对垄断利润的追求。

由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从而意味大企业在成本上比小企业更具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

而当大企业取得其垄断地位并对市场具有控制力的时候,垄断利润因而产生。

另外,通过大企业的垄断地位,不断抬高了“新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而强化大企业的市场垄断优势。

范围经济理论——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现象,比如,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这就属于范围经济。

对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等都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对这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共享使用”并不减少母公司对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相反,对这些公共资源的共享激励着企业的横向或纵向联合,提升了集团内的范围经济效益。

角色缺失理论——针对转型经济体,理论界还提出角色理论。

在转型经济中,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企业集团能够在转型经济中扮演替代制度缺失的角色。

比如,中国企业集团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行中,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往往缺失,而集团母公司正好担纲了这一角色。

同时,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所有权缺失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集团整体业绩提高。

3.简述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及经营管理优势的主要表现。

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所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