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95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docx

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

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三:

课堂小结  

 阿里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

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 (课件播放音乐) 

  (3) 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 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

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 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

嘿嘿        

(2)拍手跺脚        (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 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 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   3/4 

1 3  5   6  |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 秋风在 唱   歌,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 唱   歌,    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

2、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

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

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 

师: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 师范唱;   2、 带学生朗读歌词;  3、 带唱歌曲;  4、 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

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

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金色的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 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 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 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

—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

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阿凡提骑毛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1、律动激趣。

播放音乐《大风车》,师生律动。

 【设计意图:

以游动画城为主题线索拉开有序的音乐课堂,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 

2、训练节奏。

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一首节奏。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  ||     咕噜噜噜 噜 请     把  门  打 开   吧  !

 

【设计意图:

以“打开动画城的大门”为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会暗号的欲望,进行节奏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把难点解决。

 二、听唱结合,教授新歌 

1、初识旋律 

出示课件,让学生玩“摘音乐果”游戏。

 

⑴动画城小主人:

Hi!

小朋友们好!

我是动画城的小主人SNINA。

欢迎你们来到动画城。

今天,我将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首先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摘音乐果的游戏。

 

⑵老师示范摘音乐果。

 ⑶请学生摘音乐果。

 

⑷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唱出旋律。

 

⑸老师按《小毛驴》歌谱顺序弹奏,请学生排列。

 

【设计意图: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歌谱的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作好铺垫。

】 

阿凡提骑毛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旋律接龙 

1、

(1)分组接龙唱旋律。

 ⑵、用“啦”(或其他字)演唱旋律。

学生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

通过接龙唱记住歌谱,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 欣赏歌曲 

⑴、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表现都不错哦!

现在我们玩第二个游戏,就是学唱一首动听的歌。

 

2、课件播放歌曲《小毛驴》,欣赏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事?

 

⑵讨论:

请学生说说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故事。

 

3、范唱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拍打节奏念歌词。

 4、理解歌曲 

配节奏朗诵歌词,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

请一部分同学朗读歌词,一部分同学用手拍打节奏模仿小毛驴行走的节奏声。

 5、听唱歌曲 

引导学生进行边唱边拍打节奏的练习。

 

7、研唱歌曲 

⑴、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

 ⑵、让学生轻声跟老师唱后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

 8、巩固歌曲 

鼓励学生个人试唱、挑战式试唱等。

 

阿凡提骑毛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编动作,体验乐趣 

1、激发学生创编愿望。

 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学会了这首动听的歌,现在请你们为这首歌创编优美的舞蹈吧。

 

2、学生分组创编动作。

 3、分组展示创编动作。

 

4、学生自由发表评价。

 5、观看录像欣赏舞蹈。

 二、小结全课,律动下课

 1、老师小结。

 

2、全体表演,结束本课。

  

大钟小钟一起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  

 1、师生节奏问好 

  2、导入:

利用录像、图片展示钟表店在整点时大钟小钟一 起响的情景和声音,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并理解歌曲轮唱所要表现的音响效果。

 

  二、学唱歌曲《大钟小钟一 起响》  

1、录音范唱,进一 步感受歌曲的音响效果。

  

2、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注意提示学生演唱长时值音符时声音要平稳、气息要饱满、尽量保持稳定的音高。

 

4、单独练习模仿钟声的长音:

“叮当”,要求口形要圆、竖起来。

 

5、请学生试着和琴声做二声部轮唱练习。

  

 三、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 

  1、初听全曲,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艺术魅力。

   

2、学唱乐曲主题。

   活动结束:

 

    

大钟小钟一起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师:

说得多好啊,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小朋友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

    

大钟小钟一起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坐火车吗?

”  伴随着歌曲《火车开啦》,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火车进入教室。

当音乐画面结束时,我和幼儿在教室中央站好。

师:

火车站到了,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坐下来等一会。

这时老师将幼儿安排到圆圈里面。

幼儿全部坐好后,继续以情境作为引导:

进火车站是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

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回答和火车相关的知识。

  

(二)、熟悉歌词,听辨歌曲节奏。

  

1、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听!

又有一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向我们飞奔而来。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火车开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谁在开火车?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2、一边拍手一边清唱。

  

3、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

  

(四)、游戏:

火车开啦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3、请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鼓励幼儿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  

4、请三名幼儿分别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结束活动  

音乐声中,老师带着三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到处参观游览。

 

 

过新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

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

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窗花舞》 

1、导言(简明扼要地介绍“白毛女“剧情;让以后让学生明白“剪窗花、贴门神”对于贫苦家庭是唯一洋溢着过年气氛的含义。

) 

2、初听设问: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

(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模拟“剪、贴窗花”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2:

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

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过新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过新年》 2:

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 3:

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蒙古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老师在琴上弹一串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刮奏下行音阶) 学生:

像滑滑梯,还像下楼梯。

 

教师:

现在,老师请你把你的凳子当做滑梯,伴随着老师的演奏,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但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滑梯发出声音来。

准备——听音乐!

(教师再次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

好,别动!

接着再听一段旋律,听听它又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境?

把你想到的跟随老师的演奏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随乐慢慢起来) 教师:

老师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慢,说明我在干什么?

  

学生:

爬山。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听旋律,并画出旋律线

1、认识七声音阶的唱名。

(多媒体课件出示)  

 2、跟钢琴唱一唱七声音阶的音高并了解其的关系。

(由低到高的关系) 

 3、学唱歌曲《音阶歌》。

 

 教学过程:

 

  

(1)初步聆听和感受。

  

  

(2)师范唱一遍之后用钢琴教学生唱。

  

  (3)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可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唱一句,形成一唱一和、一问一答的形式。

  

  (4)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三个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1、“找朋友”。

出示音符卡1、2、3、4、5、6、7,学习七声音阶。

游戏规则:

学生每人胸前贴上不同的唱名卡片,随歌曲节奏拍手做找朋友的动作,当听到“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时,戴同样唱名卡片的小朋友手拉手并举起手来。

  

  2、在听、看、唱的活动中认识音高i。

 

 3、“画旋律”。

游戏规  

则:

在黑板上贴着1——i各2个音符磁铁石。

逐句出示《音阶歌》的旋律,让学生移动音符磁铁石“画”出旋律。

(以《音阶歌》作为背景音乐。

)  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期望。

     一边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边跟着老师进行互动。

  认真听讲。

  

学生乐于接受并饶有兴致地学唱歌曲。

  

   小部分学生对唱准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觉得有些难度。

  兴致勃勃,学习积极性高,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学生进行二次记忆自己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内容。

      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要学习的内容。

     了解七声音阶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关系。

  

通过音乐活动来学习和巩固七声音阶的唱名和音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集体协作的良好习惯      让本堂课的教学更具完整性。

  

板书设计 

  《音 阶 歌》         

                   七声音阶: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xi   

  

DO  RE  MI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六、 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1、律动:

在《嘀哩嘀哩》歌声中开始音乐课,走进美丽的春天。

 

 2、聆听小鸟的声音,猜猜是谁。

(鸽子)

  3、声音练习,模仿鸽子的声音。

 

(1)师:

“谁能够学学这只可爱的小鸟歌唱?

”-----(咕咕咕咕),老师引导轻声地模仿。

 

(2)引导学生在老师手势指挥下生动的模仿白鸽歌唱。

 

 4、感受旋律:

师生共同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中感受旋律的高低走向,感受乐句。

  5、视唱旋律:

老师带领同学们慢速的认唱音符,在跟琴视唱旋律。

 

(二)欣赏歌曲:

揭示课题,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三)学习新歌   

   1、 轻声地用“咕”哼唱歌曲旋律。

2、轻声地唱歌曲,再自然演唱。

  3、纠正不当之处后再次演唱歌曲。

 

 4、 老师通过范唱引导学生进一步处理歌曲,更好的演唱。

  

6、完整的演唱并跟上伴奏音乐。

   

DO  RE  MI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六、

 教学步骤:

 

(一)歌曲轮唱与提高      

 1、老师和学生配合尝试演唱,并发现这种不同的演唱方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