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87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x

四川遂宁中考语文模拟题一

四川遂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纳罕(nà)迸溅(bèn)水藻(zǎo)苦心孤诣(yì)

B.称职(chèn)蓦然(mò)衰微(shuāi)语无伦次(lún)

C.惩戒(chéng)诘问(jié)琐屑(xiè)风雪载途(zǎi)

D.不逊(xùn)招徕(laí)脚踝(huái)面面厮觑(q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滞碍座落明察秋毫顶礼膜拜

B.提纲媒介险象迭生寻人启示

C.诓骗馈赠重蹈覆辙张皇失措

D.羁绊掂量风餐陆宿眼花缭乱

3.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书法以美的点画、字

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去年4月5日,蒙自市出现短时间强对流天气,瞬间,天空中未雨绸缪,电闪雷鸣,白昼如夜。

B.统计表明,90﹪的空难事故都有人为失误的因素,可以说,如果机组接受过更为全面的应急训练,这些事故完全可以有备无患。

C.大课间开展琳琅满目的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好处。

D.日前,来自美国的儿童教育品牌“小小运动馆”正式进入云南市场,就目前昆明儿童体验情况来看,“小小运动馆”独特的理念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6.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⑤⑥④①③②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②⑤④⑥D.③②⑤①④⑥

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作者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鲁滨逊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好在一直有星期五与他为伴。

B.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在内容上是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

C.《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回,详细地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

D.《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的希望都破灭了,第一次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8.下列对课文理解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这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们是情愿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所以别人提出缺点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不怕。

B.《桃花心木》一文中,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是变化无常的,可能会遇到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甚至是不幸。

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C.《北京的春节》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腊月二十三和正月十九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匆匆》是当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第Ⅱ卷(126分)

二、积累运用(26分)

9.名句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逝者如斯夫,。

(《论语》)

(3)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

(4),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5),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的思想,抒发浩然正气的千古名句是:

“?

(8)诗人刘禹锡虽遭贬谪,却仍积极乐观。

他的诗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常被后人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6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2)品析最后两句诗。

(3分)

11.邻居王大爷想去一趟上海,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

,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

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

(2分)

 

12.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8分)

【材料一】

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蔬为充。

”这是对健康饮食的最早认识。

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各地都有特色美食,历朝历代也都有优良的美食传统。

【材料二】

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四类食物:

谷类、蔬果类、肉蛋类和奶类。

同时,还要做到粗细搭配、软硬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吸收。

(注:

如果早餐中上述四类食物都有,则早餐营养充足,质量很好如果仅有其中三类,则早餐质量较好;如果只有两类或两类以下则早餐质量较差。

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长期对午餐不重视,就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肥胖,并易患消化道压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

晚餐吃得过饱过好都是不健康的。

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诱发糖尿病。

并且,晚餐以后人通常活动量小,会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就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容易诱发大肠癌。

同样,晚餐吃得过好,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脂血症等。

【材料三】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业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可以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级和AA级。

(标志见图1)

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生产过程符合规定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农产品。

它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这种标准比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要宽松。

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个要求.(标志见图2)

有机食品,指在生产中未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促进生态平衡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来进行农业生产取得的农副产品。

这代表着对食品安全的最高要求。

(标志见图3)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请简要概括我们在饮食健康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4分)

(2)他某班要举行一次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宣传语中的上联,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对出下联。

(4分)

上联:

特色美食传承文化

3、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12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

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

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

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3.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2分)

14.本文②③段,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2分)

15.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只需答出两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4分)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

脆把它拔了吧,省

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

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

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

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3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

”,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0.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慨叹。

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

(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pā):

百花。

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

荷花的别称。

③妍:

美丽。

④迨至:

等到。

菡(hàn)萏(dàn):

尚未开的荷

花。

⑤资:

资财,这里指享受。

⑥目:

观赏。

2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2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分)

24.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四、写作实践(60分)

25.“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

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I卷

一、

1.B

2.C

3.D

4.D

5.C

6.A

7.C

8.D

第II卷

二、

9.

(1)天涯若比邻

(2)不舍昼夜(3)白鸡犬相闻(4)造化钟神秀

(5)塞下秋来风景异(6)醉翁之意不在酒(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

(1)陶渊明酒后真言,对自己隐居生活很满意,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宁静安祥的心态。

(2)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11.示例:

王大爷,我已帮您买好了一张从金华到上海虹桥的G1384次列车的车票,开车时间是6月16日上午10点34分,请您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金华高铁站,从10号北进站口上车,您的座位是14号车厢08C号,祝您旅途愉快!

12.

(1)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选择安全食品。

(2)均衡营养保证健康

三、

(一)

13.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14.①我年少时偷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后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并获得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②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15.①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了上文“阅读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的观点,为下文“阅读是一种心境的释放,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做铺垫。

②呼应文章中心论点”阅读是有重量的“,因为”重量“既包括”重“,也包括”轻“。

16.①回归传统阅读,去感受阅读带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去收获那种沉入心底的甜蜜和酣畅。

②自发性(随心)的阅读,不预设阅读期待,不强迫自己阅读。

我们要在阅读中去释放自己的心境和体会生活的美好。

③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生活的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体现自己人生的精神价值。

(二)

17.

(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恢恢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18.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梅被风吹动时候如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兰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BD

20.这段文字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含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三)

21.

(1)唯独

(2)更加(3)很少22.

(1)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2)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

(23.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知音甚少的人生感慨。

24.甲文:

莲花是花中君子,品行高洁。

乙文:

荷花在每个价段都让人赏心悦目。

四、2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