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01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docx

新文化运动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

 

新文化运动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二年级

2.学科:

历史

3.课时:

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

(2)、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

教案课题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的严峻形势。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先进人物奋斗的结果。

3.新文化运动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讨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胆量,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5.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与今天全球祭孔作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重大课题。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史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近代西学东渐”,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联系讲解法。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阶段。

因此,必须联系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举例分析法。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必须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3.整合教材。

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4.切入评价法。

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

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

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

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

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国魂重铸。

板块一:

新文化运动背景分析

学生看投影仪1: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分布图

XX搜索:

学生看投影仪2: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也不断扩大。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兴办报纸新闻事业,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观点,苦苦

材料二:

1913年6月,袁世凯发布“尊崇孔圣令”;后又规定:

“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中小学加读经一科”。

一时间,尊孔复古逆流浊浪翻滚。

学生看投影仪3

XX搜索:

XX搜索:

从三个幻灯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总结新文化的背景。

(经济、政治、思想)

师生形成共识:

(背景)

1、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3、思想: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人中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板块二: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第一步:

幻灯片展示

XX搜索:

XX搜索:

XX搜索:

第三步:

要求学生齐声回答,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板块三:

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首先提出问题: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是初中学过的内容,哪位同学能站起来回答:

<学生回答>:

三个提倡,三个反对。

那我们现在逐一讲解。

第一: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位先生有何具体所指?

2、“德先生”与“赛先生”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教师点拨: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第二部分内容是: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第一步:

幻灯片展示鲁迅的情况:

(1)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祝福》是他的代表作

师问:

鲁迅的作品给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下面我们选择他的一部作品来感受一下。

第二步:

请看视频《祥林嫂之死》片断,大家思考祥林嫂是谁害死的?

看完视频,学生讨论祥林嫂是谁害死的?

师生形成共识:

祥林嫂的死也包括她自己害死了自己,归根结底是旧道德、旧礼教。

鲁迅在《狂人日记》等作品里骂传统文化的根本罪状只有一条:

“吃人。

”(吃人的实质就是:

漠视人的价值,扼杀人的生命,剥夺人的权利。

)从中我们得出: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问题讨论:

什么是新道德,什么是旧道德?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会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呢?

新道德是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旧道德主要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特别是其中的三纲,臣下要绝对服从君主,要尽忠,儿子要听从老子,要尽孝,妻子要嫁夫随夫,要守节。

这使得臣、子、妻都成了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人身自主权,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道德和一套为封建专制统治制造忠臣顺民、制造奴才的伦理(举例祥林嫂),这种道德纯属奴性。

但是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所以袁世凯上台后,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实行尊孔复古。

尊孔,实际上就是维系旧道德。

因此,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就必须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第三部分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幻灯片展示:

从材料可看出,胡适、陈独秀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生答: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师问:

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

使得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普通群众的接受,利于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内容,什么新内容呢?

生:

后期内容: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师生总结:

教师总结: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猛烈抨击旧道德,提倡白话文,给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当时的中国乃至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再去看看新文化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板块三:

新文化运动影响分析

第一步:

学生阅读课本,从中了解大概内容。

第二步:

总结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3.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各方面

可见影响新文化运动影响确实巨大:

新文化运动扫除了过时的思想桎梏,点燃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火炬,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的罕见的繁荣期。

问题讨论:

这是不是意味着新文化动就没有缺陷呢?

(材料展示)

材料1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2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学生讨论回答: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探究性学习)我们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

学生思考回答:

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信息时代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吸引和融合,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之趋,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特质的寻根意识也不断增强,我们既不应融合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保存民族文化特质而拒绝吸收和融合。

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以。

学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的看问题。

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这是曲阜孔庙祭孔活动现场,这是香港祭孔现场,人民大学还成立国学院,北师大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获得好评,对于现在孔子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诗人臧克家有这么一首诗:

《有的人》这首诗有这么一句话: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孔子堪称这类人物的代表,孔子的思想是他能够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的奥秒所在。

祭孔,就是弘扬孔子、发展孔子的思想,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课堂总结:

1、提问知识要点:

背景、概况、新文化运动内容、评价

2、教师强调:

新文化运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十一、板书设计:

(一)新文化运动背景:

政治、经济、文化

(二)主要内容: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

(三)评价:

性质、进步性、局限

十二、教学反思:

1.本课的突出特点是引入了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但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史料很多,要适当地、有针对性的引入,要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3.不足:

课堂的过渡欠自然;前后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够紧密;时间过紧,给予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足。

十三、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