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电方案ok.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15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用电方案ok.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用电方案ok.docx

施工用电方案ok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编制目的2

三、工程概况2

3.1工程总体概况2

3.2施工用电概况2

四、负荷计算、导线截面3

4.1现场总用电量计算5

4.2配电箱1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6

4.3配电箱2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7

4.4配电箱3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7

五、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8

5.1、一般规定8

5.2、配电箱、开关箱9

5.3、施工照明10

5.4、施工用电线路11

5.5、临时变压器安装及维护13

5.6、防雷与接地14

5.7、电器灭火15

5.8、施工触电预防措施16

六、建立健全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17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二、编制目的

为了在本工程临时用电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本项目部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本方案。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位于秀山路小学东侧,支路一南起成大街,北至桐岭街,桩号范围为:

K0+000-K0+510;支路二西起秀山路,东至支路一,桩号范围为:

K0+000-K0+239,其中支路一长510米,宽16米;支路二长240米,宽16米,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排水工程。

3.2施工用电概况

现场临时用电是由施工单位将电源引至施工现场配电房,再从现场配电房引至用电现场各个配电箱,现场用电共分两路用电主干线。

现场安装500KVA变压器满足施工需要。

第一回路(W1)由配电房用3×185mm2BX+2×95mm2BX五芯电缆线引至纵向一号线临时施工及生活营地,编号为1号配电箱。

再由总配电箱引至砼搅拌机及相应加工机具、项目经理部生活区、综合加工厂等用电设备。

第二回路(W2)由配电房用3×70mm2BX+2×35mm2BX五芯电缆线引至爆破设备,编号为2号配电箱。

四、负荷计算、导线截面

本工程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接地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末级开关箱装设漏电器(30mA或15mA,0.1s),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每台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本工程供电为TN-S三相五线制,如下图:

配电系统图

 

 

4.1现场总用电量计算

4.1.1主要电动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生产能力

额定功率(KW)

备注

1

砼搅拌机

JS750

1台

37.5m3/h

30

2

砂浆搅拌机

HJI-200B

2台

250L

3*2

3

钢筋切断机

GQ40

1台

3KW

3

4

钢筋弯曲机

GWB40

1台

5.5

5

钢筋调直机

GT6/14

1台

5.5KW

5.5

6

砂轮切割机

φ150mm

1台

2.2kw

2.2

7

电动蛙式夯

HW-70

6台

3*6

8

插入式振捣器

2.2

9

平板式振捣器

2.2

10

手风钻

YT-26

4台

2.2*4

11

空压机

VY-9/7

2台

9m3/min

55*2

12

稳定土拌和设备

WBS300E

1套

300t/h

104.5

4.1.2电焊设备

序号

使用部位

规格(型号)

数量

容量(KW)

备注

1

交流电焊机

BX3-500

1

76KVA

36KVA

4.1.3办公及住宅室内照明、插座

序号

使用部位

规格(型号)

数量

容量(KW)

备注

1

办公室

8

8

2

宿舍

48

10

3

空调及采暖

20

4

辅助用房

0.10

10

1.0

合 计

39

 

4.1.4施工现场室外照明需求的照明

序号

灯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容量(KW)

备注

1

镝灯

3.5

6

21

2

碘钨灯

1

12

12

合 计

33

 4.1.5施工现场食堂用电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容量KW

备注

1

蒸饭箱

1

15

2

电水炉

1

12

合   计

27

 根据以上五个表式计算出施工现场用电总容量:

总用电量P=1.05~1.10(K1P1/cosø+K2P2+K3P3+K4P4+K5P5)

公式中 P1为电动机总功率    P2为电焊机总功率

    P3室内照明总功率    P4室外照明总功率

P5施工现场食堂用电总功率

电动机平均功率系数取0.78、总需求系数取1.05

K1取0.8    k2取0.6

K3取0.8    K4取1.0  K5取0.8

总用电量P为千伏安(KVA)

总用电量=1.05×(0.8×227.7/0.78+0.6×76+0.8×39+1×33+0.8×27)

=373KVA

提供一台5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现场施工用电需要

4.2配电箱1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

4.2.1W1回路主要用电机具一览表

回路W1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KW)

备注

施工营地、办公区、辅助设施

砼搅拌机

JS750

1台

30

砂浆搅拌机

HJI-200B

2台

3*2

钢筋切断机

GQ40

1台

3

钢筋弯曲机

GWB40

1台

5.5

钢筋调直机

GT6/14

1台

5.5

砂轮切割机

φ150mm

1台

2.2

电动蛙式夯

HW-70

6台

3*6

插入式振捣器

2.2

平板式振捣器

2.2

手风钻

YT-26

4台

2.2*4

空压机

VY-9/7

2台

55*2

交流电焊机

BX3-500

1台

36KVA

办公、辅助设施

80KVA

合计

123.2KW+116KVA

4.2.2W1回路总用电量P、允许电流I

P=1.05(K1P1/cos∮+K2P2)

P=1.05×(0.8×208.4/0.75+0.6×116)=306.5KVA

I=KP/(√3×U×cos∮)

I=0.7×306.5×1000/(√3×380×0.75)=435A

查表得:

BX型铜芯橡皮线185mm2,其允许载流为540A>435A,满足要求。

4.3配电箱2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

4.3.1W2回路主要用电机具一览表

回路W2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KW)

备注

爆破设备

手风钻

YT-26

4台

2.2*4

空压机

VY-9/7

2台

55*2

辅助设施

19KVA

合计

118.8KW+19KVA

4.3.2W2回路总用电量P、允许电流I

P=1.05(K1P1/cos∮+K2P2)

P=1.05×(0.8×118.8/0.75+0.6×19)=145KVA

I=KP/(√3×U×cos∮)

I=0.7×145×1000/(√3×380×0.75)

I=206A

查表得:

BX型铜芯橡皮线75mm2,其允许载流为285A>206A,满足要求。

4.4配电箱3号箱负荷计算、导线截面

4.4.1W3回路主要用电机具一览表

回路W3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KW)

备注

路面设备、辅助设施

稳定土拌和设备

WBS300E

1套

104.5

辅助设施

19KVA

合计

104.5KW+19KVA

 

4.4.2W3回路总用电量P、允许电流I

P=1.05(K1P1/cos∮+K2P2)

P=1.05×(0.8×104.5/0.75+0.6×19)=130KVA

I=KP/(√3×U×cos∮)

I=0.7×130×1000/(√3×380×0.75)

I=160A

查表得:

BX型铜芯橡皮线150mm2,其允许载流为447A>160A,满足要求。

五、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5.1、一般规定

5.1.1电工作业必须经过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5.1.2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如绝缘棒等,酒后不准操作。

一切电气装置拆除后,均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导线,如必须保留,应将裸露端部包好绝缘,并作出标记妥善放置。

5.1.3所有绝缘、检测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保证正确可靠接地或接零。

所有接地或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电气连接。

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不得混用。

5.1.4电气的设备装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

5.1.5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

5.1.6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金属操作台和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柱等,均应做保护接零。

5.1.7定期和不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的接地、设备绝缘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建立检测维修记录。

5.1.8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应按顺序切断电源后拆除。

不得留有隐患。

5.1.9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必须实施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5.2、配电箱、开关箱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安装:

配电箱、开关箱内开关电器安装均应符合技术要求,按规定工作位置安装端正、牢固,不得倒置、歪斜、松动及摇晃,对移动配电箱、开关箱置于地面并随意拖拉。

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高度应能适应操作,随并能昼避开意外撞击,通常规定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下底面安装支架高度以0.6-1.5m为宜。

2、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导线的防护:

配电箱、开关箱的导线进出口处是漏电和多发点之一,常因导线绝缘损坏而发生碰接箱壳短路漏电事故,因此在敷设进出导线时应在导线进出口处加强绝缘、卡牢,并经常注意检查,同时为了防止风沙雨水的侵入箱内,导线一律从箱体的下底面进出,不得从箱体的上面、背面、侧面进出,更不应从箱门的缝隙中间进导线,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导线不得随超过导线荷载拉力,防止超负荷烧坏或因拉拽使箱内接头脱开发生漏电伤人事故。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导线一般都是带电部分,所以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绝缘导线,不得使用裸露导线或绝缘有损伤的导线,为了保证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开关电器之间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所有接头必须牢固而不得松动,而不得有外露导电部分,特别是铝导线接头,如果接头松动,容易在接头处因接触不良而产生高温,甚至电火花,使接头处绝缘烧坏而导致短路故障。

对于专用保护零线,为了使作保护接零时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应一律采用绝缘铜线,而不得采用铝级或铁线。

4、配电箱、开关箱的保护接零:

为了确保一旦发生漏电时配电箱、开关箱铁质箱体以及其内部,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为零电位,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应作靠的保护接零,即为专用保护零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箱内所有开关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基座、外壳等则应与铁质箱体作可靠的金属性连接,或直接与专用保护零线作电气连接。

为了能一目了然,保护零线应按标准采用绿/黄双色线,通过专用接线端子板连接,且与工作接零相区别,杜绝混用。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应能保护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可靠地分断电路,在漏电的情况下可靠地使用漏电设备脱离电源。

①所有开关电器必须是合格,如需要选用新电器,还是延用旧电器必须完好无损,动作灵活可靠,绝缘性能良好,严禁使用破损电器。

②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设置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分断,隔在电源的开关电器设备。

③手动开关电器一般用件空载情况下通断电路,对在正常负载和故障情况下以及频繁通断电路则一般采用自动开关电器,如接触器、自动空气开关等。

④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实际“一机、一闸、一保险”,禁止“一闸多机”。

开关箱的开关电器额定值应与用电设备额定值符合。

⑤进出配电箱和开关箱的导线选用绝缘良好的导线、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其进出导线应采用橡皮套绝缘电缆,以保障绝缘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⑥进入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电源线必须作固定连接,严禁通过插销等活动连接,防止因电源插头或插销脱落而造成带电部位裸露,导致意外触电和短路事故。

5.3、施工照明

5.3.1施工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

工作场所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对于需要大面积的照明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碘钨灯,灯头与易燃物的净距离不小于0.3m。

流动性碘钨灯采用金属支架安装时,支架应稳固,灯具与金属支架之间必须用不小于0.2m的绝缘材料隔离。

5.3.2施工照明灯具露天装设时,应采用防水式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m工作棚、场地的照明灯具,可分路控制,每路照明支线上连接灯数不得超过10盏,若超过10盏时,每个灯具上应装设熔断器。

5.3.3室内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m。

每路照明支线上灯具和插座数不宜超过25个,额定电流不得大于15A,并用熔断器保护。

5.3.4一般施工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灯具,不得使用带开关的灯头,应选用螺口灯头。

相线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连的一段、零线接在与螺纹口相连的一段。

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

单项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开关。

5.3.5现场局部照明工作灯,抹灰、水磨石地面等潮湿的作业环境,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特别潮湿、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工具,其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手持灯具应用胶把和网罩保护。

5.3.636V的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

二次线圈、铁芯、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保护接零。

一、二次侧应分别装设熔断器,一次线长度不应超过3m。

照明变压器必须有防雨,防砸措施。

5.3.7照明路线不得栓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或井字架上,严禁在地面上乱拉、乱拖。

控制刀闸应配有熔断器和防御措施。

5.3.8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具应采用分组控制或单灯控制。

5.4、施工用电线路

5.4.1架空线路

(1)施工现场运电杆时,应由专人指挥。

小车搬运,必须绑扎牢固,防止滚动。

人抬时,前后要响应,协调一致,电杆不得离地过高,防止一侧受力扭伤。

(2)人工立电杆时,应有专人指挥。

立杆前检查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如叉木无伤痕,链子合适,溜绳、横绳、逮于绳、钢丝绳无伤痕)。

地锚钎子要牢固可靠,溜绳各方向吃力应均匀。

操作时,互相配合,听从指挥,用力均匀;机械立杆,吊车臂下不准站人,上空(吊车起重臂杆回转半径内)所有带点线路必须停电。

(3)电杆就位移动时,坑内部不得有人。

电杆立起后,必须先架好叉木支撑,才能撤去吊钩。

电杆坑填土实后才允许撤掉叉木、溜绳或横绳。

(4)电杆的直径不小于13cm,埋入地下深度为杆长的1/10再加0.6m。

木制杆不得有开裂、腐朽,根部应刷沥青防腐。

水泥杆不得有露筋、环向裂纹、扭曲等现象。

①登杆组装横担时,活络扳手开口要合适,不得用力过猛。

②登杆脚扣规格应与杆径相适应。

实用脚踏板,钩子应向上。

实用的机具、护具应完好无损。

操作时系好安全带,并拴在安全可靠处,扣环扣牢,严禁将安全带挂在瓷瓶或横担上。

③杆上作业时,禁止上下投掷料具。

料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上下传递料具的小绳应牢固可靠。

递完料具后,要离开电杆3m以外。

(5)架空线路的干线架设(380/220V)应采用铁横担、瓷瓶水平架设,档距不大于35m。

线间距不小于0.3m。

①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架空绝缘铜芯截面积不小于10mm2,架空绝缘铝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在跨越铁路、管道的档距内,铜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铝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导线不得有接头。

②架空线路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m,过路线的最下一层不低于6m。

多层排列时,上、下层的间距不小于0.6m。

高压线在上方,低压线在中间,广播线、电话线在下方。

③干线的架空零线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1/2。

导线截面积在10mm2以下时,零线和相线截面积相同。

支线零线是指干线到闸箱的零线,应采用与相线大小相同的截面。

④架空线路摆动最大时与各种设施的最小的距离(m):

外侧边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的最小距离1kv以下时为1m;1-10kv时,为1.5m。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1kv以下时为4m;1-10kv时为6m。

(6)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加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时,操作人员应在外侧作业。

紧线时装设的临时脚踏支架应牢固。

如用竹梯,必须用绳将梯子与电杆绑扎牢固。

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得有人。

(7)紧绳用的铅(铁)丝或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拉力,与电线连接必须牢固。

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

终端紧线时反方向应设置临时拉线。

(8)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气,停止上杆作业。

5.4.2、电缆电线

(1)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时,必须按电缆埋设图敷设,并应砌砖槽防护,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6m。

电缆的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cm厚的细沙,上盖电缆盖板或红机砖作为电缆的保护层。

(3)地面上应有埋设电缆的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不得将物料堆放在电缆埋设的上方。

(4)有接头的电缆不能埋在地下,接头处应露出地面,并配有电缆接线盒。

电缆接线盒应防雨、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5)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6)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7)电线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卡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

电线间距大于10m时,必须采用铅丝或钢线绳吊绑,以减轻电缆自重,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小于2.5m。

电缆接头处应牢固可靠,做好绝缘包扎,保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外力。

(8)在施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时,位置应充分利用竖井、垂直孔洞。

其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水平敷设应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度距地面不得小于1.8m。

5.5、临时变压器安装及维护

5.5.1当施工用的10kV及以下变压器装于地面时,一般应有0.5m的高台,高台周围应装设栅栏,其高度不低于1.7m,栅栏与变压器外廓的距离不得小于1m,并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5.5.2变压器的引线应采用绝缘导线。

5.5.3变压器运行中要观察油的颜色是否由浅黄色加深或变黑,观察油面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漏油或渗油现象。

5.5.4定期检查变压器的响声是否正常,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和放电痕迹。

5.5.5检查接头有无腐蚀及过热现象,检查油枕的集污器内有无积水和污物。

5.5.6对于有防爆管的变压器,要检查防爆隔膜是否完整。

5.5.7检查变压器外壳接地情况、接地线有无中断、断股或锈烂等情况。

对运行中变压器的接地线,不能用手触及或进行缺陷处理。

5.6、防雷与接地

5.6.1独立避雷针应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安装位置不应设在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接地体局部深埋或铺设沥青绝缘层,及敷设地下均压条等安全措施。

5.6.2利用独立避雷针架构装设照明灯时,照明灯的导线应采用铠装或铅皮电缆,电缆金属外皮应与接地装置相连,且埋入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0m,埋深不小于0.6m。

5.6.3多雷区(山区等)3~10kV配电变压器,Y/Y0或Y/Y接线的,应在低压侧装设一组阀型避雷器或击穿保险器,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变压器,应在中性点装设击穿保险器。

5.6.4多雷区(山区等)低压用电单位在接户线第一支持物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或击穿保险器,亦可将按户线的绝缘子铁脚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

5.6.5空旷地段的易燃易爆场所和重要仓库,及其架空进线处应装设防雷保护。

5.6.6严禁在装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筑物上架设通讯线、广播线、电视天线和低压线。

5.6.7不得采用铅丝作防雷引下线。

5.6.8对防雷装置应按规定定期检查。

5.6.9对地电压在127V及以上的下列电气设备及设施,均应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1)发电机、电动机及变压器(电焊机)的金属外壳。

(2)开关及其传动装置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3)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4)配电盘、控制盘的外壳。

(5)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带电设备周围的栅栏。

(6)高压绝缘子及套管的金属底座。

(7)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

(8)高架吊车的轨道及铆、焊、铁工的工作平台。

(9)电压在36V以上的电动机具和工具的金属外壳。

5.6.10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接地保护,接地保护应接至接地网上,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规定为:

总容量为100kVA及以上的系统,不大于4Ω;总容量为100kVA以下的系统,不大于10Ω。

5.6.1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接零保护。

5.6.12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空线零统终端,总配电盘及区域配电闸箱的零线应作重复接地;

(2)高架吊车轨道接零后,应做重复接地;

(3)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不得接任何开关和熔断器;

(4)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的干线可以合用,此时其截面不得小于相线的二分之一;

(5)接引至移动式、手提式电动机械的零线必须用软铜线,其截面一般不得小于相线的三分之一,但不得小于1.5mm2。

5.6.13接地统及接零线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方法,若用缠绕法,应按照电线对接或搭接的工艺要求进行,严禁简单缠绕或钩挂。

5.6.14对于接地装置应按规定定期检查和测定。

5.7、电器灭火

5.7.1电器灭火选择适当的灭火器,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剂必须是不导电的,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

用水枪灭火时应采用喷雾水枪,此时应将水枪喷嘴接地,灭火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工作。

5.7.2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用水灭火时,电压110kV及其以下者不应小于3m,电压220kV及其以上者不应小于5m,当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10k者不应小于0.4m,35kV者不应小于0.6m。

5.7.3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5.7.4如遇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