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16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x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进行新课】

1、消费心里面面观

导读:

请同学们看虚框中的材料,说出其中反映的情况。

结合现实现象讨论。

你是不是也有如此经历?

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设问:

同学们,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流行着两种“fu翁”,一种是很有钱的“富翁”,另一种则是类似于“月光族”的“负翁”。

你们想成为哪一种?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段流行于校园的顺口溜:

“不是名牌咱不穿,没买手机好难堪;上学打的才体面,最爱零食酒和烟;上网游戏又聊天,哪管睡觉和三餐;百元才用三两天,生日请客该咋办”。

他们上半个月是“小富翁”,下半月是“小负翁”。

据有关媒体调查,“富翁之所以富”,“负翁之所以负”,除了与收入有关外,还与他们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关系。

而消费行为是要受消费心理影响的,可见,影响人们消费的除了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

今天我们就从认识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入手,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为我们将来成为“富翁”奠定基础。

教师点拨:

我们的消费往往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们的消费行为都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点评:

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

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

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利用“探究活动”设问:

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

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师点评:

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

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

以P20的虚框中材料为引,特别指出:

中学生在穿戴用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学生活动:

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

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

设问:

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活动:

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

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

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板书】

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不可取—要具体分析

求异心理不提倡—要考虑代价

攀比心理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不健康—端正出发点

求实心理很理智—要考虑周全

消费心理

特征

评价

态度

从众心理

仿效性

盲目性

多数人有,我也要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有利,展示个性。

有弊,代价大

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坚持“向上看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不健康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并识记四种消费观,老师送给送给大家一首打油诗:

盲目从众不可取;虚荣攀比活受罪;过分标新吓死人;理智求实乐融融。

2、做理智的消费者。

【导入】我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在对消费心理面面观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来共同学习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一、根据一所农村中学住校生活情况的调查得知,学生在学校的消费月平均支出,有的多达700多元,仅是买零食就能花上300多元,而有的同学包括吃饭在内的全部花销也仅仅是一百多块,对比的悬殊,不禁让我们思考,作为消费者的中学生们,消费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才是合理。

材料二、设计首富比尔.盖茨,按照他的富裕程度,在消费上可以随心所欲,但他花钱却很节俭,他曾多次访华,有时坐班机也只是买中等偿。

台湾首富王永庆,外出办事也只是吃普通的盒饭。

香港首富李嘉诚曾试过创造6天狂赚12亿元的奇迹,但他的节俭程度也是惊人的。

材料三、结合虚框中的西方故事与中国名句。

问题探究:

1、以上的消费行为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2、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

为什么?

教师总结:

1、材料一中部分中学生的高消费行为是攀比心理引发的,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材料二中富豪们的消费行为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

2、求实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利,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板书】

(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理解这一原则注意:

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板书】所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反对超前消费、铺张浪费,也不提倡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活动:

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

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在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

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做到合理消费,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

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

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

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

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提出,引下文:

我校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大家对次有何看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

材料:

据统计,我国每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

这种餐具具有三大危害:

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之一,该理念全面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各个领域。

结合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发泡塑料餐盒?

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

教师总结: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作为消费者个人,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发泡塑料制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

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保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

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

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

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材料一:

广州一家高档酒楼最近推出了历年来最高价的年夜饭,打特价还要8万8千元。

重庆一家菜馆把天价宴席标价推到了18万8千元。

厨师表示,这桌天价宴席中的一道“长白山百年老人参炖土鸡”就值16万,据说吃这道菜可以滋阴养颜。

材料二:

参考教材p22的材料。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两则材料分别反应了怎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从中,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

教师总结:

材料一中的消费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

材料二中的消费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从两者材料中的分析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但是,有人说,艰苦奋斗已经是战争年代的事情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奋斗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分析:

1、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从现国情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资源和人口压力,所以更要戒奢从俭。

3、从个人的成长看,懂得并且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4、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角度看,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铺张浪费。

谚语:

温家宝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

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

知识结构如下:

【板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实例探究

[例1]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答案:

C

[例2]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答案:

B

[例3]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

这主要表明()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

C

[例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

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答案:

D

★课余作业

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2、撰写小论文:

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