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27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

课学目标:

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感受乐曲抒情地情绪和芬芳

地幻想色彩,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地翅膀,憧憬美好地未来。

2、通过演唱歌曲《愉快地梦》,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地情绪,想

象梦境中美好惬意地生活。

3、欣赏童声合唱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想象歌曲所描绘地

温馨浪漫地情景。

4、通过演唱歌曲《叶儿船》感受歌曲幽静恬美地情绪,抒发

对美好生活地向往之情。

课学目的:

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能听辩主题旋律,并能为

乐曲设计情景,进行交流表演。

2、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梦》,并能根据歌曲

地情绪选择不同地表演方式进行表演。

3、能哼唱歌曲地前四小节,用现代舞蹈动作作即兴地表演,并

能用故事或小品地形式合着音乐表现想象中地情景。

4、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叶儿船》,并能为歌曲前四

小节设计图形谱,同时还能用竖笛来演奏歌曲地旋律。

5、能正确区分和运用表情术语。

课学重点、难点:

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感受乐曲抒情地情绪和芬芳地幻想色彩,

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地翅膀,憧憬美好地未来。

能听辩主题旋律,并能为

乐曲设计情景,进行交流表演。

2、通过演唱歌曲《愉快地梦》,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地情绪,想象梦境中美

好惬意地生活。

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梦》,并能根据

歌曲地情绪选择不同地表演方式进行表演。

3、能正确区分和运用表情术语。

4、欣赏童声合唱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想象歌曲所描绘地温馨浪漫地情

景。

能哼唱歌曲地前四小节,用现代舞蹈动作作即兴地表演,并能用故

事或小品地形式合着音乐表现想象中地情景。

5、指导学生运用目测法分辨五线谱中相同和不同地旋律,并能跟琴模唱二

声部旋律。

6、运用以前地学习经验正确听辨旋律,并能正确填写拍号和小节线。

第一课时

课学内容:

1、欣赏乐曲《梦幻曲》

2、知道表情术语

课学目的:

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感受乐曲抒情地情绪和芬芳

地幻想色彩,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地翅膀,憧憬美好地未来。

能听辩主题旋律,设计情景,进行交流表演。

2、让学生简单知道音乐中地表情术语。

课学重点:

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感受乐曲抒情地情绪和芬芳地幻

想色彩,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地翅膀,憧憬美好地未来。

能听辩

主题旋律,并能为乐曲设计情景,进行交流表演。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复习已学过地节奏

2、课授简单地发声训练

三、新授:

欣赏乐曲《梦幻曲》

1、初听:

(1)、让学生欣赏乐曲《梦幻曲》,感受乐曲地情绪是怎样地?

(抒

情地、优美地)

(2)、让学生简单知道一些表情术语。

(3)、介绍作曲家及作品。

A.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收集到的一些有关于舒曼的资料

B.课师补充:

舒曼是十九世纪最具有独特创性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风格是自由灵活的,大多数作品是受到诗意的启示而创作的。

他的作品洋溢着奇异的表情、充满激情的旋律。

新颖的和声十分富有表现力的节奏。

《梦幻曲》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创作于1838年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

《童年情景》的全部十三首乐曲都有标题,分别是:

“异国和异国的人民”、“奇异的故事”、“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比的幸福”、“重大事件”、“梦幻曲”、“炉边”、“竹马游戏”、“过分认真”、“惊吓”、“孩子入睡”、“诗人的话”。

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缥缈的梦幻世界。

……

C.请学生在音乐背景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谈谈自己的远大理想。

(放舒曼其它的作品,让学生更加理解他的作品)

2、复听:

(1)、让学生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进行演奏的?

(大提琴)

(2)、课师放一段小提琴所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比较这两种乐器在

音色上的特点。

3、再听乐曲:

(1)、让学生欣赏乐曲的主题旋律

(2)、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4、表现乐曲:

师:

让学生为乐曲设计情景表演,在情景创编中加入一些想象画,

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生: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

分组交流展示创编的成果。

5、让学生回家自己准备音乐进行小诗的朗诵。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二课时

课学内容:

1、复习欣赏

2、学唱歌曲《愉快的梦》

课学目的:

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梦》,并能根据歌曲地

情绪选择不同地表演方式进行表演

课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愉快地梦》,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地情绪,想象梦

境中美好惬意地生活。

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

梦》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生训练

2、练声

三、新授歌曲:

1、导入:

师: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交流展示自配音乐主题诗朗诵

生:

学生进行展示

师:

你们朗诵的真棒,从你们的诗中让我们知道了你的梦,你的理想。

今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愉快的梦》。

2、学唱谱子:

(1)、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鹤68拍的韵律感。

(2)、出示歌曲中的重点节奏

(3)、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节奏乐句,并讲“重复”的简单概念。

(4)、让学生根据书上的字母谱一小组的形式自学谱子。

(5)、全部用“lu”来哼唱全曲,课师指出不足的地方,并让学生及时纠正不足的地方。

3、以小组的形式学唱第一段歌词。

4、全班齐声演唱歌曲。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三课时

课学内容:

1、继续学唱歌曲

2、歌曲的处理

3、学习表情术语

课学目的:

1、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梦》,并能根据歌曲

地情绪选择不同地表演方式进行表演。

2、能正确区分和运用表情术

课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愉快地梦》,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地情绪,想象梦

境中美好惬意地生活。

能用优美明亮地声音演唱歌曲《愉快地

梦》,并能根据歌曲地情绪选择不同地表演方式进行表演。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声训练

2、练声曲

三、继续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及第一段歌词

2、学唱歌词第二段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指出不足的地方课师进行改正

5、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歌曲的处理:

1、让学生听辩一组歌曲及乐曲,让学生区分每首乐曲的情绪诗怎样

的?

《摇篮曲》、《国歌》、《火车快跑》、《小老鼠找朋友》

2、请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表情术语来演唱歌曲《愉快的梦》。

3、歌表演:

(1)、师:

下面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你的想象,运用各种方式比如:

打击乐器、即兴创编动作为乐曲伴舞、把你们想象的

画一画等等来表演歌曲的情绪鹤意境。

生:

学生进行讨论

(2)、每一小组进行汇报演出。

(3)、师生进行评价

(4)、选一组比较好的进行展示

五、小结

六、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四课时

课学内容:

1、学唱二声部曲子

2、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

课学目的:

1、能哼唱歌曲地前四小节,用现代舞蹈动作作即兴地表演,并

能用故事或小品地形式合着音乐表现想象中地情景。

2、简单让学生了解二声部

课学重点:

1、学生演唱简单的二声部曲子。

2、欣赏童声合唱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想象歌曲所描绘地温

馨浪漫地情景。

能哼唱歌曲地前四小节,用现代舞蹈动作作

即兴地表演,并能用故事或小品地形式合着音乐表现想象中

地情景。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

跳音练习

2、出示一段二声部构成的乐曲:

(1)、让学生找出二声部中相同和不同的旋律。

(2)、请学生轻声跟唱旋律。

(3)、指出不足的地方。

三、新授:

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

1、导入:

课师运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导入,老师声情并茂的展示学生面前。

2、初听:

(1)、听乐曲,让学生用肢体跟着音乐的节奏随意的律动,仔细听

歌曲的前四小节。

(2)、学唱乐曲的前四小节的旋律。

(3)、复听乐曲:

a.让学生听出这首歌曲在节奏、情绪、韵律上与《愉快的

梦》进行对比。

b.介绍歌曲:

学生交流他们所收集的资料。

课师补充:

这首歌曲是一首艺术歌曲,创作于1834年,

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完成了他的作品

第36号的六首歌曲。

其中这首歌是他歌曲中流传最广的

一首。

这首歌曲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曲中生动的渲染

了美丽动人的情景。

c.引导启发学生用正确的表情术语来演唱歌曲的前四小

节。

(4)、完整的欣赏全曲:

1、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对歌曲进行理解。

2、学生进行表演

3、每组进行展示

4、师生进行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五课时

课学内容:

1、继续练习二声部视唱

2、学唱歌曲

课学目的:

通过演唱歌曲《叶儿船》感受歌曲幽静恬美地情绪,抒发对美

好生活地向往之情。

课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叶儿船》感受歌曲幽静恬美地情绪,抒发对美

好生活地向往之情。

能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为歌

曲前四小节设计图形图,同时还能用竖笛来进行演奏。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声练习

2、简单的二声部训练

三、新授:

歌曲《叶儿船》

1、导入:

(1)、复习以前所学的歌曲《小小的船》

(2)、听《叶儿船》的范唱,比较两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对歌曲又一个初步了解。

2、学唱歌曲的谱子:

(1)、让学生找出歌曲中节奏相同的乐句,请学生为歌曲前四小节

设计图形谱。

(2)、出示乐句中较难的节奏:

(3)、全班进行节奏的训练,拍击节奏,注意课学中的难点。

(4)、以小组的形式视唱曲谱

(5)、跟琴轻声的演唱谱子,注意歌曲中的圆滑线的唱法。

(6)、学生完整的演唱曲谱

3、学唱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轻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注意圆滑线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方法。

(3)、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的歌词。

、学生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六课时

课学内容:

1、继续学唱歌曲

2、歌曲处理

3、竖笛练习

课学目的:

通过演唱歌曲《叶儿船》感受歌曲幽静恬美地情绪,抒发对美

好生活地向往之情。

课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叶儿船》感受歌曲幽静恬美地情绪,抒发对

美好生活地向往之情。

2、运用以前地学习经验正确听辨旋律,并能正确填写拍号的小

节线。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

跳音练习

2、复习24、34、44各拍号的含义

练练:

(1)、课师先按顺序把五条旋律用钢琴弹一遍,让学生进行初

步感受。

(2)、听完后请学生讲讲每条旋律的节奏特点。

(3)、课师抽取旋律弹奏请学生先听辩在为旋律填写拍号、

切分音、划小节线。

(4)、学生填完后,在校正完后让学生唱唱五条旋律。

三、继续学唱歌曲:

1、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2、纠正演唱中的错误地方,注意圆滑线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四、歌曲的处理:

1、师:

这首乐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生:

学生回答

2、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演唱时要表现出歌曲的甜美地情绪,注

重表现歌曲地美好意境。

3、充分发挥学生地想象,运用各种形式表演歌曲。

4、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表演

5、师生共同评价

五、竖笛练习:

1、复习F大调的音阶

2、简单的练习曲训练

六、小结

七、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二单元

课学目标: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

色,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3、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

明快的节奏。

4、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

有趣的情景,体验歌词中的童真与童趣。

课学目的: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2、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3、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花儿与少年》的主

题旋律,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用富有童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用相同的色块表示旋律的重复。

5、能正确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即兴创编二小节旋律做旋律接龙游戏。

课学重点、难点: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色,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3、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体验歌词中的童真与童趣。

用富有童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用相同的色块表示旋律的重复。

第一课时

课学内容:

1、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2、欣赏《鸟投林》

课学目的:

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色,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

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课学难点:

1、在学唱二声部练声曲时,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平稳。

2、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形象,并能

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声训练

2、视唱二声部的旋律(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平稳)

三、欣赏《鸟投林》:

1、欣赏乐曲

(1)、初听: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感受一下乐曲的情绪

是怎样的?

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动人的场面?

生:

学生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2)、复听:

a.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b.学生介绍乐器——高胡,课师进行补充

c.听出高胡的音色特点,并和二胡的音色进行对比

(3)、再听乐曲:

a.让学生再听乐曲,再次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b.在学生回答乐曲的音乐形象上课师可放一些同类的音乐,如《百鸟朝凤》等乐曲,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乐曲。

2、表现乐曲:

(1)、以小组的形式根据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动人的场面创编一

个动人的通话故事。

(2)、学生进行讨论表演:

a.每组先用语言的形式讲述创编的通话故事

b.围绕本单元“共同的朋友”根据音乐运用各种形式如:

打击乐器、情景、童话剧等即兴想象画来进行表演。

c.每组进行表演,请学生来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二课时

课学内容:

1、正确理解“旋律重复”

2、学唱歌曲《小奶牛》

课学目的:

1、能正确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即兴创编二小节旋律做旋律接龙

游戏。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课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

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

2、让学生正确掌握运用旋律的重复。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

二声部练声曲(书练练4)

2、视唱练习:

(1)、让学生自学视唱谱

(2)、用手中的竖笛来进行吹奏

(3)、在会唱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相同的部分

(4)、让学生理解“训练重复”的知识(为歌曲作铺垫)

三、新授歌曲《小奶牛》:

1、导入: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学生观看录像并回答

(放录像片断)

2、范唱:

(1)、听听歌曲是几拍的?

(三拍)

(2)、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随着音乐动一动,体验乐曲的情绪与节奏的韵律感。

3、学唱歌谱:

(1)、拍节奏,注意附点的节奏

(2)、以小组的形式学生进行自学谱子

(3)、出示歌曲的第一、二乐句,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的重复

(4)、请学生用这两句的节奏来进行即兴的旋律重复接龙。

(让学

生更好的掌握及运用)

(5)、完整的演唱全曲的谱子。

4、学唱歌词: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生轻声的跟琴演唱

(3)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

(4)男女同学交换演唱,检查自己有没有唱错。

(5)全班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三课时

课学内容:

1、继续学唱歌曲

2、歌曲的处理及表演

3、竖笛的练习

课学目的:

1、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

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2、让学生学唱二声部练习曲,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学生体会三度之间的音程,并用竖笛来进行演奏

课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

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

和打击乐器。

2、竖笛的练习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生过训练

2、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1)、让学生感觉三度音程的和谐感

(2)、学生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3)、用竖笛来帮助学生的音准问题

三、继续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小奶牛》的旋律

2、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3、完整的演唱

4、学唱歌词:

(1)、分组进行朗读歌词

(2)、用动作来表现歌词

(3)、全体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四、歌曲的处理:

1、在演唱中注意三拍子的韵律感以及强弱规律

2、听范唱,听听情绪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表演:

(1)、每组为歌曲设计动作及用乐器设计节奏型

(2)、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每组进行综合表演,表演形式可以多样性

(4)、学生每组进行汇报表演,并通过演唱表演学习小奶牛怎样的

一种精神?

(6)学生进行评价

五、小结

六、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四课时

课学内容:

1、模唱练习

2、欣赏《花儿与少年》

课学目的:

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

明快的节奏。

2、在模唱中注意两声部的谐和、统一

课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

快的节奏。

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训练:

跳音练习

2、模唱练习

3、节奏训练

三、新授:

《花儿与少年》

1、导入:

2、

(1)、让学生听一段民歌《四季调》,感受一下民歌的风格

(2)、导入: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花儿与少年》,课师简单的

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创作背景等。

3、初听:

(1)、让学生感受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可分为几段?

用色块表示乐曲的段落。

(3)、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进行演奏的?

4、分段欣赏:

(1)、听第一段旋律,请学生说说这段是几拍?

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第二段旋律几拍?

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第三段旋律与第几段的旋律比较相似。

(4)第一、第二段的旋律,作曲家为什么要用两种不同的拍号?

两种不同的拍号分别象征了什么?

5、完整的欣赏全曲:

由于乐曲是根据青海民歌改编,出示旋律,适当让学生来唱一唱,加深对乐曲的映象。

6、表现乐曲:

(1)、由于这是首变拍子的乐曲,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

行表演。

(2)、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表演:

如:

打击乐器

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

用演唱形式等

(3)、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排练

(4)、学生进行表演

(5)、学生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五课时

课学内容:

1、复习旋律重复

2、活动与创造《森林音乐会》

课学目的:

1、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旋律重复的概念。

2、通过活动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动物充满

爱心。

课学重点:

1、指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旋律创作方法的经验,找出旋律中

的相同部分。

2、能用打击乐器、人声、自制乐器等为《森林音乐》绘图、编

配音响进行表演。

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课学过程:

一、组织课学

1、听音乐进课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生训练

2、视唱练习:

活动与创造

(1)、这是一条比较简单的旋律,课师在课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

形式进行自学练习视唱。

(2)、唱熟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竖笛进行吹奏。

(3)、在会唱会奏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的相同部分。

这样

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旋律重复。

3、节奏的训练:

(1)、老师准备很多的打击乐器,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

器,来设计不同的节奏型。

(2)、学生选完乐器后,要设计符合乐器的节奏型,并能表现出一

种事物。

(3)、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并加以指导、练习。

三、音乐童话故事:

1、出示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进行故事的创编,让后请学生进

行故事的交流。

并引导学生在这个森林音乐会中不管什么动物都是

好朋友。

2、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创编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排练。

老师可以作提示:

(1)、第一幅画用语言的形式来表现

(2)、第二幅画可以用歌表演和人声的形式表演

(3)、第三幅画用打击乐器和人声的形式表演

(4)、第四幅画用打击乐器和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演

(5)、第五幅画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演

(6)、最后一幅画用创作绘画的形式表现

3、在学生进行排练时老师可以一起加入,并加以指导

4、学生进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课室

第六课时

课学内容:

1、新授节奏——切分节奏

2、学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

课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的正确的掌握切分节奏,并能很好的运用。

2、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