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35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docx

武邑中学与唐山一中高三联考三调地理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命题人:

黄淼良2013.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0页,第Ⅱ卷11至13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考试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

读图完成1~2题。

1.“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

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

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

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

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

精灵”。

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该科考基地位于

A.南极长城站B.北极黄河站C.格陵兰岛D.青藏高原

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

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

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3~4题。

 

3.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27分钟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

4.红叶节期间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有()

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D.峰顶层林尽染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问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高度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7~8题

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8.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右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

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10.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

图8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9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

完成11~12题。

1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1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右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

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B.③与④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D.①与⑥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

14.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

其原因有

①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②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③多火山灰,土质坚实

④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回答15~16题。

1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1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图6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1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

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

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

20.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1000万    B.1500万C.2000万D.2500万

22.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下图为某地从业人员性别构成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

A.1985年第一产业中男性人数是1965

年的一半以下

B.1990到1995年,第二产业中男性就

业人数增加,女性就业人数减少

C.女性第二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人数

的时间早于男性

D.男性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变化幅度大于

女性

24.图示时期内,从从业人口结构变化可以看出,该地

A.工业化进程加快B.人口总数在减少

C.从业人口总数在增加D.农业用地规模在扩大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

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⑥盐碱化⑦缺水⑧低温

A.①②③④B.①④⑥⑦

C.③④⑤⑦D.②③④⑧

26.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

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

右图是有关工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27~29题。

27.a图中①一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投入一产出的关系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

28.b图反映了

①工业集聚现象②工业分散现象

③工业信息联系④工业的地域联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9.b图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为了

A..减少运费B.降低成本

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读右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

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

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

分别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31.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

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右图为“我国南方沿海某城市规划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其有利的条件为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湿润

D.水源充足

33.未来中心商务区和大型仓储式超

市分别选址及理由

A.甲为中心商务区——市中心,交

通便利,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B.乙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消

费人群多

C.丙为大型零售超市——交通便利

地价便宜

D.丁为大型仓储式超市——交通便利

地价便宜

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

读下图,回答34~35题。

 ①京沪高铁陆桥  ②杭州湾大桥  ③贵州清水河大桥 ④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

34.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35.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图16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6~37题。

36.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

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

分布,设施完备

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

接近工业区

37.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

B.低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

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

右图为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

该国人口21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

完成38~40题。

38.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

①南部地区②铁路沿线

③畜牧区的中心④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该国

A.南部年降水量比北部丰富

B.水库水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C.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

40.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

A.EB.FC.GD.H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图中数码所示)二氧化硫排放量统计图,回答41~42题

41.图示数码标注的省区中

A.自北向南二氧化硫排放量逐渐减少

B.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多

C.人口众多区域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多

D.珠江三角洲工业二氧化硫比重高

42.④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

B.集中供暖耗煤多

C.煤炭资源丰富

D.生活烧柴多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回答43~44题。

43.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45~46题。

45.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6.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6读图完成47~48题。

4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降水量增多B.气温年较差变小

C.PM2.5下降D.湖泊水质变差

48.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C.以“农家乐”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图9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49~50题。

49.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50.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第Ⅱ卷(50分)

二、综合题

5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分)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

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四季最分明

的是,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

(4分)

(2)乙图中,A、B两条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2分)

A,B。

(3)简述今天

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2分)

(4)简述乙图中,在A曲线上的E~F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

(2分)

(5)右图已绘出某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

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

(2分)

52.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3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

征是

(2分)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

度是___________

(1分)

(3)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天气系统可能给该地区带来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天气。

(4分)

53.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

区占地面积最大。

(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

(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

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

 

54.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材料一:

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

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

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6分)

(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

简述该区域多盐

湖的自然原因。

(4分)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

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

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分)

河北武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A

B

C

C

A

D

A

D

A

B

C

A

B

A

C

B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A

B

D

C

D

C

A

B

D

A

D

B

D

D

D

A

B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D

D

C

A

D

D

C

A

B

A

D

D

A

B

A

二、综合题(50分)

51共12分

⑴②④①④①③②(每空1分,计4分)

⑵④②(每空1分,计2分)

⑶昼长夜短线;昼渐长,夜渐短(2分)

⑷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然后又由慢变快(2分)

⑸略(方向东北风;长度圆圏上,与10时等长,且以北对称。

各1分计2分)

52.共13分

⑴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

⑵200米≤H<600米(1分)

⑶冰川积雪融水(1分)径流量小(1分),季节变化大(1分),有断流现象(1分)

⑷位于河谷,地势相对低平(1分);处于河流交汇处(1分)

⑸偏南风(1分)寒潮、暴风雪、沙尘暴(3分)

53.共12分

⑴文教(1分)住宅(1分)

⑵①(1分)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城市外围,地价低(1分)

⑶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2分);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⑷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一:

东北部(1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2分)

二:

西南部(1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2分)

54.(13分)

(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石羊河和弱水)带至下游地区(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和洪积平原(2分)在西北干旱的大环境下,近地面风(西北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平原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沙漠;并通过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2分)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该湖区位于大陆内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少;(1分)

地处内流区,河流径流量小,入湖水量少;(1分)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故蒸发量大;(1分)多大风天气,多风加剧淡水蒸发。

(1分)

(3)利大于弊(1分)

理由:

黄河下游地势渐趋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1分)和肥沃的土壤(1分)

或者弊大于利(1分)

理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使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1分)旱涝频发(1分),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