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诗词五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42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 诗词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9 诗词五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9 诗词五首.docx

《29 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 诗词五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9 诗词五首.docx

29诗词五首

29诗词五首

开场白:

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优美的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异彩纷呈的诗歌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又可以愉悦我们的情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学习《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

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2生词注解

3作者名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抱负与山水景物,以五言诗成就为最高,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所作田园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亲切之感。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祁县)人,后随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唐代诗人,外号“诗佛”。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神,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律,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4背景追溯

《归园田居》:

晋义熙二年,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终南别业》: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位可谓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朗读《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分别说说这三首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气势磅礴,想象丰富。

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积极入世的愿望。

《终南别业》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表达了诗人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二)深层理解

1学习《归园田居》

(1)请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交流点拨】主旨句: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交流点拨】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

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

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但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

【交流点拨】指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4)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2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思考: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交流点拨】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城楼,观赏洞庭湖。

放眼望去,只见湖水漫溢,都快跟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

洞庭湖蒸腾的水汽弥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诗人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

这里“虚”和“太清”都是指天空。

诗人不说天空侧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云梦泽是古代的大泽,地跨长江南北,后淤积为陆地。

如果说“气蒸云梦泽”还只是视觉感受,那“波撼岳阳城”就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了。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交流点拨】后两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

3学习《终南别业》

(1)哪两句诗能体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请找出来,并试着描述这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交流点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描绘画示例:

一位潇洒的隐者,悠闲地在山林中随意而行,沿着溪流信步向前,不知不觉中来到流水的尽头,看看无路可行,于是就索性就地坐了下来,低头看看云雾升腾的千变万化。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悠闲到了极点,到了自我陶醉、忘我的境界。

(2)“中岁颇好道”中的“颇”字有何妙处?

【交流点拨】王维先后经历了国家动荡和宦海沉浮,自身的际遇使他厌倦了互相倾轧的世俗社会,所以为了保持高洁的品质,他远避尘嚣,到深山修身养性,潜心佛法,以求心灵的清净与放松。

一个“颇”字将诗人崇佛的虔诚心态极致地点了出来。

(3)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尾联中的“偶然”一词。

【交流点拨】“偶然”二字含义颇丰。

遇见过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也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渔家傲》《长相思》

一、新课导入

古诗词中常有借梦境抒发感情的名句。

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写梦境的词。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作者名片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

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2背景追溯

《渔家傲》:

这首词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

但是,这首《渔家傲》与作者南渡以后的一贯词风有所不同。

它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长相思》: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的路上写的。

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

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读《渔家傲》和《长相思》,分别说说这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长相思》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

(二)深层理解

1两首词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交流点拨】《渔家傲》上阕一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长相思》清丽哀婉,不失边塞雄奇风情的羁旅思乡图。

《渔家傲》首二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句中的动词用得尤为贴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而“转”和“舞”则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无数的舟船在破浪前进,摇摆不定;人在船上,直觉得星河在旋转。

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大空,见到天帝,天帝询问自己的去向。

《长相思》描写羁旅荒凉的塞外,抒发思念故乡的孤寂情怀。

上片写长途跋涉的情景。

“一程”“一程”的叠用,写出了身离家乡之远,也写出了长途跋山涉水之苦。

“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心在关内,心系故园“夜深千帐灯”,可见军帐之多,队伍庞大,深夜羁旅于野外,思乡之意更浓。

“风一更,雪一更”,气候变化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打断了思乡之梦,懊恼之余更怀念宁静祥和的故园。

2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渔家傲》抒发作者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

《长相思》抒发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写尽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

3两首词的语言特色与艺术风格。

【交流点拨】《渔家傲》意境壮阔,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长相思》缠绵悱恻,悠长动情,写得清丽自然。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课外诵读李清照的《漱玉词》,比较《声声慢》、《一剪梅》等词与课文中的《渔家傲》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声声慢》、《一剪梅》等前期的词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

《渔家傲》等后期的词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