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60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docx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1DOC

八年下课外古诗词赏析

赠从弟①

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

--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zòng)弟,堂弟。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

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

形容风声。

④一何:

多么。

⑤罹(lí)凝寒:

遭受严寒。

罹,遭受。

凝寒,严寒。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作者简介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

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特色探究】

这是一首咏物诗。

【名句研读】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篇名。

唐代王勃作。

杜少府为作者友人。

诗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

送别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分难舍的心情,是忧愁悲苦的。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②可以代表这类诗的基调。

有没有人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豪迈的歌声呢?

有,不多。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

【作者介绍】

【诗句分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

“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

“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

“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

“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

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风烟望五津”。

“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

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

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

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

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应该指出,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从河源直看到东海。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④从三峡直看到长安。

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

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

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

其中真有无限凄恻。

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

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

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

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

从诗的诞生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

这漫长的年代已经抹去了许多王朝,却没有能够使这两句诗丧失活力,它至今还广泛流传,使读者为之拍案叫绝。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

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

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

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

我们欣赏古代的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千古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

陈子昂  唐

【注释】

1、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

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

黄金台修建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中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2、悠悠:

渺远的样子。

3、怆然:

悲伤凄凉。

4、涕:

古时指眼泪。

【韵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赏析】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的意思是:

象燕昭王一类的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又还没有出现."前贤"已远,"后贤"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怅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

想到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

我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

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终南别业①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④。

[注释]

①终南:

终南山。

别业:

即别墅。

②中岁:

中年。

山陲:

山边。

③兴:

兴趣。

胜事:

快意之事。

④值:

碰到。

无还期:

没有一定的时间。

  开头两句: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

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近人俞陛云说: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

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毋怪《宣和画谱》指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

“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2。

蓬莱文章建安骨3,中间小谢又清发4。

俱怀逸兴壮思飞5,欲上青天揽明月6。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

[赏析]

2.酣高楼:

畅饮于高楼。

3.蓬莱:

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

"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建安骨:

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4.小谢:

指谢朓。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

清发:

清秀俊爽。

5.逸兴:

超脱飘逸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王勃《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

卢思道《卢记室诔》:

"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览:

通"揽",摘取的意思。

7.散发:

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弄扁舟:

乘小舟归隐江湖。

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25。

原诗译文:

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

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

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

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

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简析】: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

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

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

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

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无题(其一)

作者:

【李商隐】年代:

【唐】体裁:

【七律】类别:

【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诗的标题。

2.丝方尽:

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

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译文2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题解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

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

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

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

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

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

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

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

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

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全诗解释: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1.飞来峰:

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

形容塔很高。

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

因为。

4.鸡鸣见日升:

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鉴赏】:

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

“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

“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

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

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简评】: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

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

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

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话外音】: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东坡志林》第7条载:

“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

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

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喻意:

  浮云:

朝廷小人

  最高层:

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苏幕遮

作者:

范仲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