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80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文化

  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网

  络整理版

  第1题:

登门槛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意的要求。

根据上述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A.小李是某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销时,他先提出一个报价,客户合作意愿不强,小李于是降低了报价,以挽留客户

  B.在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个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C.为学好英语,小王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背100个单词,一周下来,发现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于是重新制订了计划,每天背50个单词

  D.某健身俱乐部为吸收新的会员,发放大量免费体验卡,吸引了不少前来体验的顾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登门槛效应是先提出一个较小要求,再适当提出更大的要求。

  A项,小李先提出较高的报价,而后降低价格,不符合登门槛效应。

故排除A项。

C项,小王先制订的学习计划无法实现,不符合登门槛效应,排除。

D项是一种促销手段,与登门槛效应无关,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第2题:

按照惯例,北华工商管理学院每年一度的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名额仅3名,奖金数额高达10000元。

1998年,该校董事会关于评定本年度特等奖学金确定了如下的原则:

只有连续3年获得过三等奖以上的奖学金并且本年度各门学科终考成绩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方可获该项特等奖学金。

但评选的结果表明,校董事会确定的上述原则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1998年度北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各科终考成绩的平均得分都在90分以下

  B.张三于1997年入学,他以本年度各科终考平均得分95分的优异成绩获1998年度特等奖学金

  C.李四连续3年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学金并且本年度各学科终考成绩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但没有获得本年度的特等奖学金

  D.1998年度北华工商管理学院实际评定的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名额为6名,每名的奖金数额下降为5000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只有连续3年获得过三等奖以上的奖学金并且本年度各门学科终考成绩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方可获该项特等奖学金”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要支持结论“上述原则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指出该命题为假即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前件假且后件真时为假。

A项说明前件假,但没有指明后件是否为真,故不能支持结论;B项张三没有连续三年获得过三等奖以上奖学金,符合前件假且后件真的情况,故支持了结论;C项是前件真且后件假的情况,不能支持结论;D项否定的是惯例,与这一原则无关,也不能支持结论。

故选B。

  第3题: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是()。

  A.陆游

  B.辛弃疾

  C.李白

  D.杜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陆游,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有《书愤》

  《示儿》

  《钗头凤》等。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故选A。

  第4题:

身份行为:

是指发生身份上法律效果的行为,身份行为的后果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身份关系的变动。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身份行为的是()。

  A.王某和关某在他们所在的城市办理结婚登记

  B.某著名影视明星收养一名贫困儿童

  C.张某和田某向家人公开承认彼此的恋爱关系

  D.季某和李某签订了离婚协议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定义的要点是“发生身份上法律效果为目的”,C项不会发生身份上的法律效果.因此不符合身份行为。

故答案选C。

  第5题: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________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________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察言观色申诉

  B.卑躬屈膝忏祈

  C.低声下气诉苦

  D.奴颜婢膝控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察言观色: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申诉:

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诉说。

卑躬屈膝: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忏祈:

悔罪祈福。

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诉苦:

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

奴颜婢膝:

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

形容人溜须拍马、卑鄙无耻的样子。

  控诉:

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

第一空B项“卑躬屈膝”和D项“奴颜婢膝”不符合整个文段健康正面的感情基调,故排除

  B.D项;第二空根据后文的“求告”,再比较A项申诉和C项“诉苦”,容易得出“申诉”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监察范围的是()。

  A.受理对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控告

  B.调查处理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C.国家公务员与他人的民事纠纷

  D.受理国家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行政监察法》第18条规定:

  “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四)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故本题答案为C。

  第7题:

下列说法:

①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②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③全等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④所有正方形都全等。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2个

  B.1个

  C.3个

  D.4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①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正确;②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正确;③全等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正确;④所有的正方形边长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全等,错误。

共有三个正确,故选C。

  第8题:

巴西对于()相当于()对于法语

  A.拉丁语巴黎

  B.葡萄牙语法国

  C.英语阿根廷

  D.西班牙语印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法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

故选B。

  第9题:

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态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

  D项正确。

  第10题: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B.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明朝两部著名的农书

  C.对联是由古代宫中嫔妃猜谜赏花灯的习俗演变而来

  D.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对联是由民间贴春联的习俗演变而来。

  第11题:

学生的智力__________包括知识,__________包括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一个学生__________有知识,__________没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__________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用之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只要、即使、也

  B.虽然、但也、如果、但是、就

  C.既、又、如果、却、也

  D.一方面、一方面、只要、但是、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将选项一一代入句中,可知C项最符合语意。

第一句话中知识与能力是并列关系,第二句话是个假设关系复句。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2题:

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阅读题干可知,作者认为“博爱和同情”

  “迭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所谓“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有可能是对“改善弱者的境遇”帮助不大,也有可能是“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起反面的作用”。

A项的“适得其反”,C项的“南辕北辙”,以及D项的“雪上加霜”,都只是强调了“起反面作用”的这一个方面,明显与作者的态度不符,由此可以、排除。

  第13题:

.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55

  B.10:

58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这是一道分数数列,属于整体观察法的题目:

特征

  

(1)前一个分子分母的乘积等于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所以,空缺项的分母为23×210=4830;特征

  

(2)前一个分母分子之差等于后一个分数的分子,所以空缺项的分子为:

210—23=187,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14题:

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5题:

判断时距法指的是任何一项决策,其决策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涉及判断时距法的是()。

  A.经理根据小强试用期的表现,决定让其提前转正

  B.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市场考察,某厂决定开始大规模生产某保健品

  C.梁组长将组内成员划分成几个等级,区别对待

  D.去年某公司经董事会领导研究决定改革激励机制,今年该公司收益突破2亿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定义的关键是“决策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才能体现出效果”。

  A项强调的是作出决策的依据是一强试用期的表现。

B项体现的是决策制定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准备,而不是用一段时间检验决策的效果。

C项只涉及决策内容,并没有提及用一段时间去验证决策。

D项中改革决策经过一年的时间得以验证其正确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D。

  第16题: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________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________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察言观色申诉

  B.卑躬屈膝忏祈

  C.低声下气诉苦

  D.奴颜婢膝控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察言观色: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申诉:

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诉说。

卑躬屈膝: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忏祈:

悔罪祈福。

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诉苦:

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

奴颜婢膝:

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

形容人溜须拍马、卑鄙无耻的样子。

  控诉:

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

第一空B项“卑躬屈膝”和D项“奴颜婢膝”不符合整个文段健康正面的感情基调,故排除

  B.D项;第二空根据后文的“求告”,再比较A项申诉和C项“诉苦”,容易得出“申诉”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7题:

内生增长,是指完全通过现有资产和业务,而非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它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下列哪项属于内生增长?

()

  A.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经济实现迅速腾飞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扩展,刺激产生了新一代的技术强国,如印度、中国等

  C.中东各石油国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一致,提高石油价格,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D.某国独立后,自行研究发射了原子弹、人造卫星等,刺激了经济的腾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内生增长的关键点是“不依赖外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

A项日本依赖美国,显然不符合内生增长的定义;无法由B项论述推断新一代的技术强国是依靠外国的技术还是自主创新,排除B;C项显然是通过团结起来,互相依靠才实现经济增长的,故排除。

D项符合题干论述的内生增长的各要点。

  第18题:

拍卖会:

拍卖师:

艺术品

  A.果园:

农民:

水果

  B.奥运会:

运动员:

跑道

  C.商场:

售货员:

商品

  D.山峰:

登山者:

帐篷

  【解析】

  正确答案:

C。

拍卖师在拍卖会上拍卖艺术品;售货员在商场里销售商品。

故本题答案选C。

  第19题: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20题:

公共政策密切关注解决和改善社会问题。

这表明公共政策的特质之一是()。

  A.服务取向

  B.问题取向

  C.过程取向

  D.结果取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办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问题取向表现为只有社会问题被公共权力机关关注,提上议程,才能上升为政策问题,然后经过对政策方案的研究,找到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

故选B。

  第21题:

  ()对于《青春之歌》相当于巴金对于()

  A.杨沫《四世同堂》

  B.杨沫《家》

  C.张恨水《啼笑姻缘》

  D.钱钟书《围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家》的作者是巴金。

故选B。

  第22题: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致引起学术上的论争。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

正如李四光所说:

  “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歌德也说过:

  “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

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懂得反对意见的重要性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段文字的主旨句是“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

前面用道理论证了康因,后面具体举例论证反对意见的重要性。

  A项在文中只起到引言作用,后面内容没有对它展开论述。

  B.D两项只是作者论证论点的一个论据。

故本题答案为C。

  第23题:

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

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命

  C.灾难降临时的及时而智慧的选择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宝贵的生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普通民众应有何作为”,接着指出在灾害发生时保护我们的宝贵生命、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学会自救和救人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的。

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

  第24题:

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________的。

我们会说:

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________的工匠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循规蹈矩

  C.自由自在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熟能生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或者说”可知,第一空的词语应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相对应,“稍纵即逝”、“标新立异”明显不合要求,排除

  B.D。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

  “循序渐进”指按照次序有步骤地逐渐提高或发展。

与“制定一个框架”、“工匠活”相对应。

第二空用“按部就班”更恰当。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5题:

骆驼:

沙漠

  A.企鹅:

南极

  B.鲸鱼:

海洋

  C.熊猫:

中国

  D.鸟类:

蓝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骆驼生活在沙漠中,鲸鱼生活在海洋中。

且沙漠和海洋都表示一种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