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92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

  医学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康德的言论。

  第2题: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__________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__________较前代大大扩大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鼎盛规模

  B.重要范围

  C.繁荣种类

  D.成熟领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知,唐朝时丝绸生产达到了顶峰,故第一空填“鼎盛”或“繁荣”合适。

第二空中,“种类”一般与“增多”搭配,与“扩大”搭配不当。

故答案选A。

  第3题:

在冬季,人们往往容易鼻子出血,因而常常在房间的地上洒一些水,或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一些湿毛巾等。

对以上做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北方天气冬季寒冷,室内有暖气,人们觉得热得受不了

  B.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鼻腔血管壁的破裂

  C.富有的人家中有加湿器,不用在室内挂湿毛巾、洒水或放置水盆

  D.有些人患有特殊疾病,需要室内加湿,以预防疾病复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冬季气候干燥,干燥天气加速了人体的水份流失,人们经常会感到鼻腔干燥,引起鼻出血,在室内放清水和湿毛巾,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第4题:

在“海啸”灾难救援工作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升高音调

  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使声音的响度增加,而不是升高音调,A项错误。

针筒抽取药液时,会先把活塞推至针筒底,然后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提起活塞,此时针筒内部的压强小,外部的压强大,因此大气压强把药液压入针筒,B项错误。

镊子的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D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5题:

  《公务员法》所称的领导成员,是指()。

  A.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B.机关外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C.机关的领导人员

  D.机关隶属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公务员法》所称的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故C项正确。

  第6题:

如下图所示,AB两点是圆形体育场直径的两端,两人从AB点同时出发,沿环形跑道相向匀速而行,他们在距A点弧形距离80米处的C点第一次相遇,接着又在距B点弧形距离60米处的D点第二次相遇,问这个圆形体育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

  A.240

  B.300

  C.360

  D.4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通过画图可以看出,两人在C点相遇的时候路程和为半个圆周,在D点相遇时总路程和为

  1.5个圆周。

因此每个人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和总路程之比都是

  0.5:

1.5=

  1:

3。

设圆的周长为X,有,解得X=360,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7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

  “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项,分号用得正确,这是全句中最大的停顿,而前后又是并列关系。

A错,括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不属于注释“教室前”的句中括号,是具有补充性质的说明,故改为破折号。

C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D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

  “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第8题: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阿尔西巴底斯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察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是指()。

  A.美貌的人

  B.美貌

  C.其他才能

  D.内在的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第一句谈到“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第二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由此可看出造物主给的“此”是指“美貌”,而“不再予彼”的“彼”指其他方面的才能。

故正确答案是B。

  第9题:

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的空调比夏天便宜——供求决定价格

  B.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淘汰——诚信关系企业成败

  C.不看广告看疗效——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D.因塑化剂事件,酒鬼酒股票连续三个跌停板——不能投资股票

  【解析】

  正确答案:

B。

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B选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是违反其中的诚实守信原则的,故选;A选项中供求决定价格表述错误,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C选项不看广告看疗效,是求实心理的主导的消费;D选项中企业生产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股票跌停,不能以点概面的判断不能投资股票。

故本题答案为B。

  第10题:

从权利:

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从权利是指在互有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效力制约的权利。

从权利随主权利的存在而存在或消灭而消灭。

下列属于从权利的是()。

  A.抵押权

  B.债权

  C.著作权

  D.上诉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抵押权的存在,是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的,随着债权的存在而存,消灭而消灭,故符合定义,其他各项均不存在与之关联的主权利。

  第11题:

春秋霸主中,属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有()。

①楚庄王②齐桓公③勾践④晋文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齐国和晋国地处黄河流域。

  第12题:

患者,男性,70岁。

因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出现哮喘重度发作,表现为端坐呼吸、明显发绀、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2次/分钟,脉搏120次/分钟、血压90/60mmHg。

  宜选用的药物是

  A.酮替芬

  B.色甘酸钠

  C.喘定

  D.肾上腺素

  E、氨茶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第13题:

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最早的火车以蒸汽机为动力,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

  第14题:

12,16,22,30,39,49,()

  A.61

  B.62

  C.64

  D.6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4,6,8,9,10,这是一个合数数列,所以未知项为49+12=61。

  第15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鸟两脚站在高压输电线上,高压输电线电压高达数万伏,小鸟却不会触电致死,这是因为()。

  A.小鸟两脚之间的电阻非常大

  B.小鸟的脚是绝缘的

  C.小鸟的身体没有电流流过

  D.小鸟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高压输电线的电压一般指的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小鸟的两脚一般是站在同一根输电线上,在电线电阻很小的情况下,小鸟两脚之间的电压非常小,因此小鸟不会触电致死。

故选D。

  第16题:

已知:

  

(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

  

(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

  (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3)可知,丙是肇事者,代入

  

(1),根据充分条件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甲或乙不是肇事者,结合

  (3)得乙不是肇事者。

同理再由乙不是肇事者和

  

(2)可以推出。

丁不是肇事者。

所以答案选B。

  第17题:

法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试图找出数学天才与常人的大脑是否有差别。

他们在发表的报告中说,研究发现有人能够快速心算复杂数学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使用其他人无法使用的大脑部位。

科研人员利用正电子射线扫描技术对一位著名数学家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们发现,数学家在进行题目演算时,大脑中通常负责长期记忆的部分也进入活跃状态,而一般人则没有这种现象。

科研人员因此推断,数学家在进行演算时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从而使演算速度加快。

这个原理与电脑的原理一样,内存越大,运算速度越快。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大脑部位使用越多,运算速度就越快

  B.快速心算时,长期记忆一般会被激活

  C.脑容量决定了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D.运算速度加快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文段第

  二、三句首先指出人能够快速心算是因为他们能使用其他人无法使用的大脑部位。

接着研究发现数学家进行题目演算时,大脑中的长期记忆部分进入活跃状态。

这里的“长期记忆部分”即指前文中“其他人无法使用的大脑部位”。

A项的“使用越多,,错误。

B项,从文中科研人员对一名数学家和普通人的研究对比得出:

数学家的长期记忆被激活的原因是其进行了快速心算。

  “快速心算时,长期记忆一般会被激活”中的“一般”是指通常、大部分情况,并不一定会,表述的恰当、到位。

  C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脑容量”,“决定”更无从谈起。

D项,强加因果,从文段可知,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是运算速度加快一种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且这种因果关系是科研人员的推断,不能由未然推已然。

故选B。

  第18题: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目的不同

  C.犯罪手段不同

  D.犯罪结果不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

抢夺罪和抢劫罪都是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的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主观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为直接故意;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2)犯罪手段表现不同。

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

  (3)犯罪结果不同。

抢夺罪的法定结果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抢劫罪的法定结果除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包括可能造成被害人伤亡的结果。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第19题: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连的。

  第20题:

变迁是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产生较大的改变或位移、变动或更替,与之前的情形完全不同。

下列情形中,与定义相符合的是()。

  A.刘局长调任,继任他职位的陈某与他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B.大雁到了冬天会飞往南方过冬

  C.二十年之后,小赵回家探亲,发现那里的变化实在太大,她已经完全不认得路了

  D.小沈每年都会游览一次黄山,每去一次,他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此题注意把握两处关键:

一在于在时间、空间上产生较大变动;二在于与之前的情形完全不同,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只有C项。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1题:

某公司为了扩大其网上商店的销售收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该公司重金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市场分析,专业人士认为开通了网上银行的人群才是真正潜在的网上商店的顾客群。

于是该公司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在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

但是一个月后,效果并不理想。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结果?

()

  A.一般来说,刚刚开通网上银行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网上消费

  B.网上金融服务在知识分子中已经比较普及,他们更希望网上商店能够提供一些特色服务

  C.目前网上商店数量增长很快,广告宣传和推广促销要想有效果,必须有鲜明的特色,才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

  D.最近网上银行用户被盗的案件频发,开通网上银行的人因此有所减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表述的是刚刚开通网上银行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网上消费,因此没有在某公司的网店消费也是符合情理的;某公司之前的广告效果不明显是因为广告宣传的受众定位不准确,因此

  B.C两项可以排除;D项最具迷惑性,但题干中已说是在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因此D项无法解释效果不理想。

故选A。

  第22题:

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会有永远的垄断巨头。

市场竞争永远__________,无论你是百年老店。

还是在市场份额中占据绝对的优势,都不可能在竞争中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刀光剑影屹立不倒

  B.危机四伏稳操胜券

  C.此起彼伏稳如磐石

  D.此消彼长一劳永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一般用于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较量,不能用于形容市场竞争。

排除

  C.D。

第二空中,“屹立不倒”可用于形容“百年老店”,但不能用于形容“在市场份额中占绝对优势”,故不如B项的“稳操胜券”贴切。

  本题答案为B。

  第23题:

某单位依据笔试成绩招录员工,应聘者中只有四分之一被录取。

被录取的应聘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应聘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0分,所有应聘者的平均分是73分。

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A.80

  B.79

  C.78

  D.7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由于应聘者中只有四分之一被录取,所以可以令应聘者人数为4,则被录取的应聘者人数为1,没有被录取的应聘者人数为3。

利用等量关系“被录取的应聘者人数×被录取的应聘者的平均分+没有被录取的应聘者人数×没有被录取的应聘者的平均分=应聘者人数×所有应聘者的平均分”解题。

  第24题:

近年,在对某大都市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失足青少年中,24%都是离异家庭的子女。

因此,离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假设每个家庭都有子女,则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

()

  A.十多年前该大都市的离婚率已接近四分之一,且连年居高不下

  B.该大都市近年的离婚率较前有所下降

  C.青少年的犯罪中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D.正常的离异比不正常地维系已经破裂的家庭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中的结论是离婚率的提高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原因是失足青少年中离异家庭的子女占24%,A项中指出离婚率十年前已接近四分之一,则青少年中应有近四分之一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因此,由“失足青少年中离异家庭的子女占24%”无法推出“离婚率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削弱了该题干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