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93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 论

1.1项目名称: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暖棚建设项目

1.2建设单位:

1.3项目负责人:

1.4建设性质:

1.5建设地点:

1.6建设期限:

1.7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1.8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日光温室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增强日光温室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对“菜篮子”工程重视,改善设施蔬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蔬菜能力建设,实现蔬菜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的目标。

1.9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609.35万元,其中日光温室投资531.05万元,蔬菜贮藏窖投资78.30万元。

1.10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609.35万元,其中自治区预算内资金220万元,自筹资金389.35万元。

1.11项目效益:

11.1经济效益

以一年两茬西红柿为栽培模式计算,两茬西红柿每座温室产量按2万公斤计算,价格按4元/公斤计算,95座日光温室年产值为760万元。

11.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设施农业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繁荣,而且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可为临近乡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

11.3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把一部分原来的中低产田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农业向生态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央连续多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关于强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相关政策,可以说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实施“菜蓝子”工程是国家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党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更多地提高土地单产,增加土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为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提出了严竣的课题。

蔬菜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最为活跃的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我国蔬菜出口逐年增加,市场对蔬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蔬菜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

特别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部门也于近日联合发布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些措施都将有力促进蔬菜生产。

敖汉旗蔬菜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蔬菜产业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制约了敖汉旗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提出敖汉旗设施蔬菜发展项目,将推进全旗设施农业发展,提升进设施农业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发展劳动型密集产业,加大农牧民就业机会,推进社会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的实施是全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发展以日光温室建设为主的设施蔬菜建设,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农业向高效、高产、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敖汉旗气候条件干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主要“靠天收”,建设避灾性农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十二五”期间,旗政府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到“十二五”期末,将发展设施农业10万亩,将敖汉旗打造成京津唐地区及内蒙周边地区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2.2.2项目的实施是加快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

敖汉旗设施蔬菜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通过项目拉动,在设施蔬菜产业化项目区建设中,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设施蔬菜的区域化、产业化布局生产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引进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装备现代农业设施,实施现代化管理,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区域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项目区产业化聚集功能,大大加快全旗设施蔬菜产业化进程。

2.2.3项目的实施是提高蔬菜产品的使用安全和质量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营养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饮食安全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在优化蔬菜品种、提高蔬菜品质、强化质量管理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2.2.4项目区实施是农民增收的需要

以蔬菜生产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设施蔬菜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将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设施蔬菜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设施蔬菜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各级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视,对稳定蔬菜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敖汉旗设施蔬菜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具有区位优势

敖汉旗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毗邻东北老工业基地,距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均在500公里以内,距锦州港仅有13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地区,京通铁路横贯东西,赤通、赤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2.3.2、具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

敖汉旗属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气候带,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日照充足,温室内能够获得较充足的热量,大多数蔬菜可以安全越冬,产量有保证。

全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适于设施农业建设。

 敖汉旗生态建设享有盛誉。

全旗有林面积561万亩,人工牧草保存面积150万亩,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

2002年6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

2.3.3具有技术优势和群众基础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敖汉旗设施蔬菜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农业局技术力量充足,局内设有蔬菜产业化服务中心,从事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

各乡镇也都有农业站及设施农业领导小组。

广泛应用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综合运用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应用了滴灌设备、沼渣沼液再利用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

在温室建造技术方面属赤峰市领先,嫁接技术、茬口安排等技术业已成熟。

设施蔬菜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几年,由于极端气候条件,造成农业减产,给农牧民带来极大损失。

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建设。

由于设施农业具有避灾性、抗灾性,同时效益显著,群众对设施农业具有极高的积极性,每年以1万亩速度递增。

2.3.4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敖汉旗辖15个乡镇苏木、2个办事处,总人口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32.33万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3.5具有市场和销售网络优势

敖汉旗日光温室和拱棚生产产量高、蔬菜质量好,具有广泛的市场。

近两年来效益突出,拱棚建设成本平均每亩4280元,拱棚西红柿平均亩产达7518公斤,亩产最高达9498公斤。

以平均1元/公斤计算,平均每亩拱棚收入7518元,最高年份的2007、2009和2010年亩产均在1.2万元以上。

当年投入当年收回成本并有赢余。

当地农民还从包装、装卸等各种劳务中收入不菲。

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沈阳、大连、山东等地。

从国际市场看,俄罗斯、蒙古等国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较大,我旗积极从满洲里口岸开拓国外市场。

在产品销售上,各基地分别成立了蔬菜信息点和蔬菜协会,在时令蔬菜的销售上确保了当地产品在旺市时有价格,在市场疲软时产品销得出。

2.3.6具有龙头企业带动优势

敖汉旗在引进龙头企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先后引来黑龙江、山东、北京等地的十几家客商入驻,极大地拉动全旗设施农业发展。

2.3.7具有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优势

敖汉旗现有日光温室和拱棚面积5万亩,设施农业建设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规程。

针对南方市场推广了新品种,全部应用了新材料、新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

在品牌建设上,凭借“全球500佳”,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长胜西红柿、四家子马铃薯具有较高声誉。

 

第三章项目区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自然条件

3.1.1.1地形地貌

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和燕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南山北沙,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由浅山、丘陵、沙坨及河川平原等地貌单元组成。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50m至800m之间。

南部为石质浅山丘陵区,总面积在426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34%。

大部分地区以黄土覆盖的丘陵、台地为主,为第四季风积沉淀物,成土母质为黄土,以粉沙粒为主,通透性较好,富含碳酸钙,易受侵蚀,沟壑易扩张,形成大大小小的鸡爪子沟。

中部为黄土丘陵地区,总面积为42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

北部为沙质坨甸区,总面积为393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32%。

主要地貌类型有沙丘、甸子以及少数剥蚀残山。

沿老哈河两岸有冲击-湖积平原

3.1.1.2水文

敖汉旗境内主要河流有5条,多年平均径流为3.38亿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2.51亿立方米,老哈河、教来河、孟克河属西辽河水系,牦牛河、老虎山河属大凌河水系。

主要特点是夏季降水增多,河水充沛,冬春季降水量下降,河水相应减少。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各河流的含沙量均很高,蒸发量较大,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6-8倍。

3.1.1.3区域气象特征

敖汉旗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气温日差较大。

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回暖快,夏季短而酷热,秋季气温骤降。

雨热同季,有效积温高。

年降雨量310-429mm之间,由南向北递减,降水相对集中,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率大,相对变率在17%-23%之间。

日照时数为2750-3020h,日照百分率为66%-69%之间。

太阳辐射能量年平均在142-149千卡/平方厘米。

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30.7℃,年≥10℃积温2900-3200℃,平均无霜期145d,南部130-140d,中部140-145d,北部145-150d,终霜平均在五月上旬,初霜平均在九月下旬。

平均风速为4.7m/s左右。

北部大于南部,春季平均风速为5.8m/s,居全年各季之首。

月平均风速以4月份最大,为6.2m/s,大风日数为四、五月份最多,夏秋两季明显减少,瞬时风速最大达30m/s(11级),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3.1.1.4生态

敖汉旗地处欧亚草原区亚州中部区,地带性植被以原生草原为主。

由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南到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

依次为浅山丘陵森林草原,位于南部努鲁尔儿虎山地,面积狭小。

中南部为黄土覆盖的广大丘陵区,属于辽西黄土丘陵草原的一部分,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

北部为广大覆沙地和流动、半流动的沙丘,地处西辽河平原的西端,是科尔沁沙地中段向南延伸的边缘部分,以沙生植物为主。

敖汉旗有林地面积为552万亩,森林覆盖率41.3%。

地带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

北部以沙生植物为主,主要植物种有黄柳、柠条、沙蒿等,人工植被以柠条、黄柳、踏郎和杨树为主,盖度在15%以下;中部植被稀疏;南部为低山丘陵森林草原,原生植被面积狭小,主要树种为白桦、椴树、山榆树、丁香、虎榛子、绣线菊等。

人工植被以油松、山杏、沙棘为主,盖度在10%以下。

3.1.2经济发展概况

3.1.2.1社会情况

敖汉旗辖15个乡镇苏木1个办事处,323个行政村,总人口5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7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1人。

3.1.2.2经济情况

2011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92.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6.43亿元,第二产业40.31万元,第三产业25.87万元。

全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746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0元。

3.1.3蔬菜生产情况

敖汉旗的设施农业建设起步于80年代中期零星发展,1996年开始小规模集中发展。

1985-1995年的10年中所建日光温室大部分为土木结构简易温室,在冬季节能种植油菜、芹菜、菠菜等一些耐寒叶菜类,还不能生产越冬的茄果类蔬菜,供应本地集贸市场,农户自产自卖。

1996-2005年的10年中,建造结构上逐步推广了三折式木杆拱架日光温室--钢筋或预制件等,既经济耐用又提高了产量和效益,春节期间有西红柿、黄瓜、豆角等果菜类蔬菜和叶菜类上市,每亩收入达到了1万元左右。

发展地域上,在1995年以前只是在新惠镇四道湾子等地零星发展,自1997年在长胜、四道湾子等地集中连片发展,至2000年全旗有新惠镇、四道湾子、长胜、四道湾子、宝国吐、林场、金厂沟梁等乡镇均有发展,呈遍地开花的态势。

2002年-2005年全旗设施农业建设步伐趋缓,原因主要在于基地规模小带来的市场不畅等一系列的问题。

到2006-2011年,由于全国北菜南运大气候的形成和赤峰市对设施农业产业的推进,敖汉旗蔬菜面积初见规模,并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

新建设施农业面积2006年1705亩、2007年2300亩,2008年11000亩。

到2011年无公害蔬菜面积达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5万亩,近几年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递增,设施蔬菜已经成为我旗农业实现高效的一项主要措施。

经过多年努力,在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黄瓜茄子嫁接栽培等科技示范推广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蔬菜种植较好的温室平均每亩纯收入超万元。

从销售情况看,在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形成了一些规模生产小区,促进了销售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但添补了当地蔬菜的缺乏,也融入了北菜南运大流通,各基地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3.2建设基地选择

“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建设项目,选择在敖汉旗设施蔬菜发展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地方积极性高的蔬菜基地。

金利园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有新惠下井基地、长胜榆树林子基地、木头营子青山等三个蔬菜生产基地,为全旗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基地,近几年,该基地设施蔬菜生产效益、规模较好,对拉动全旗蔬菜设施农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项目选择在下井项目区、青山项目区、榆树林子项目区,满足项目要求。

其中下井项目区建设日光温室35座,贮菜窖1100立方米;青山项目区建设日光温室30座,贮菜窖950立方米;榆树林子项目区建设日光温室30座,贮菜窖950立方米。

3.3项目区优势与特点

(1)项目区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

(2)项目区土层深厚,土体较疏松,耕性较好,不积水,腐植质含量多,营养丰富而平衡,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适宜棚菜生产。

(3)项目区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电力配套设施齐全,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面开通。

(4)项目区发展日光温室符合农民的意愿,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项目区有发展日光温室的经验,农民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6)项目区由成型的蔬菜展业合作社,合作社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市场开拓能力较强。

3.4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金利园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500万元,有管理房200平方米,职工宿舍350平方米,棚室50座,土壤化验仪及车辆。

固定资产300万元。

合作社管理人员5人,农艺师3人,技术工人20人。

3.5技术依托

合作社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民族大学为技术依托,以赤峰市农牧业局、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支撑,同时聘请了山东寿光著名蔬菜生产基地的技术人员常年驻地指导,具备了可靠技术条件,具备了内蒙古自治较高的设施农业蔬菜生产技术水平。

第四章市场分析

蔬菜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独到优势。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大多数人们餐桌上从以肉食为主向以蔬菜为主的方向发展,社会上常年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增加比较明显,为发展蔬菜设施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除了直接食用蔬菜外,还为大多数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来源。

敖汉旗有常住人口60万人,流动人口达到10万人,据调查,敖汉旗全年生产蔬菜供应量,不足蔬菜市场需求量的10%,大量的蔬菜需要外调进行供给。

蔬菜外调,由于运输距离长,降低了蔬菜质量,加大了蔬菜损耗,造成蔬菜成本过高,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

另外,我旗部分蔬菜外阜市场活跃,产品销往沈阳、大连、天津、北京等国内大城市,有的品种出口到俄罗斯。

全旗从事蔬菜运销的人数2500多人,蔬菜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菜农协会、蔬菜股份合作制企业等达到150个,从事蔬菜中介服务,包括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偿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经济信息服务和产销衔接服务人数450人,蔬菜加工企业18个。

日光温室蔬菜是一种高效农业,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大力发展我旗设施蔬菜项目,不但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同时,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打绿色品牌,可以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蔬菜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项目依据设施蔬菜建设标准,结合旗内外市场对蔬菜增长趋势,结合当地基础条件、技术条件、资源优势等,建设高标准育苗日光温室95座,蔬菜贮存窖3000立方米,年产蔬菜2000吨,品种主要有黄瓜、芹菜、青椒、白菜、西红柿和各种小菜等。

产品销往本地市场和周边市场。

5.2工艺流程

5.2.1蔬菜育苗

蔬菜营养块育苗技术是传统育苗技术的一次创新,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可有效解决营养钵、土床、穴盘等常规育苗受基质配比不均、土壤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影响,导致成活率低,苗子弱的问题,尤其是深冬季节育苗效果更加明显,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特制定营养块育苗操作方案。

一般采用北京绿色农华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农华”牌育苗营养块,该营养块以我国优质草炭土为原料,辅以中国科学院专家精心研制的缓释、控释营养配方,采用定向回弹压缩技术精制生产而成,可为各类作物种苗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

5.2.2技术要点

(1)苗床准备

选择适宜的育苗场地,为便于田间操作、苗床宽度在1.3-1.5米,畦背高8-10厘米。

床底部整平压实,最好用水找平,以防畦面高低不平,用水浸块时水深不匀。

(2)种子处理

种子经过精选后,按常规方法处理,最好催芽破嘴70%后播种,包衣种子可不处理。

(3)摆块

苗床上铺一层地膜,依据作物以适宜的间距(一般0.5-1厘米)摆块,防止膨胀挤块。

(4)浇水

先用喷壶喷湿营养块,以防浇水时块浮起,然后用小水顺从苗床边缘灌水到淹没块体0.5厘米,小水慢泡4-8小时,直至全部吸水膨胀为止,吸水后营养块比较松软,暂时不要移动或按压,可用牙签扎一下是否已泡透,如果用竹签扎刺时有硬芯,则要继续加水,必须达到块内无硬芯。

(5)播种

营养块吸水膨胀后一、二天内播种,根据需要,每个营养块的播种穴里平放一粒或两粒种子,种子可以是催芽露白的种子,也可以是不催芽的种子,一般夏季不催芽。

播种后盖上1-2厘米厚的专用营养土,以蛭石为好,无须按压,育苗块间隙不填土,以保持通气透水,防止根系外扩。

播种出苗前,覆盖薄膜保持湿度,出苗后,若在棚室里可盖可不盖。

(6)播后管理

播种后,每一次浇水前扎通地膜,扎孔密度要适当,建议每四空隙扎1个,以便多余水分下渗。

出苗后,视营养块的干湿和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补水,第一片真叶展开前要保持基体水分充足,整个苗期严防外湿内干。

浇水时严禁大水浸泡,以防散块。

做到浇水和喷水结合进行,时间在上午为好,特别是喷水要在上午十点以前进行,以便营养块养分全面利用和满足幼苗快速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同时,在幼苗生长期间要挪动营养块1-2次,一般当苗子长到四叶一心时动一下营养块,把块与块之间的距离拉大一些,防止因拥挤而徒长。

挪动时注意前后位置的苗交换。

也就是及时倒苗,定植时将营养块一起定植,在营养块上面覆土2~3厘米,栽后浇透水。

(7)注意事项

最好是在棚室里进行,防风口处加防虫网防虫,夏秋茬还要上遮阳网或在畦周围泼水降温,防止高温烧苗。

一定要注意保持苗床湿度,一旦失误,会前功尽弃。

5.2.2日光温室蔬菜栽培

选择以西红柿为栽培品种为例。

(1)选种

选用耐低温、弱光的优良品种。

(2)温室消毒

定植前每棚用80%敌敌畏150克,拌上锯末,混入1.2公斤硫磺,分7处点燃,密闭24小时,放风无味后定植。

(3)定植

株距25—30㎝,每棚1700—1800株,植后浇一次缓苗水。

(4)绑蔓整枝

每株上尼龙绳吊蔓。

单干整枝,及时清除侧枝,最后一岁果开花时摘心。

(5)保果

应用20—25ppm的防落素处理果穗,并混入0.1%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处理,预防灰霉病。

(6)肥水管理

苗期控制浇水,在第一穗果膨大至核桃大时开始加强肥水管理。

在底肥充足情况下,追施复合专用肥30公斤,以后每穗果采收,追一次肥浇一次水。

(7)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

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壮苗。

控制好温湿度。

高温烤棚。

用测土配方肥。

设防虫网等。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防虫

--药剂防治(略)

(8)收获

分批采收,收后及时清理残枝败叶。

保持清洁。

5.3日光温室建设技术方案

5.3.1.日光温室的建造原则

坚持节能、经济、实用、高效原则。

要求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日光温室小区不少于13公顷,同一发展区域设施农业建设面积不少于67公顷。

5.3.2地址选择

选在自治区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公路沿线、城镇近郊及周边地区;有水源条件且适宜设施农业发展的水浇地、旱地、荒地、荒坡等。

具体环境要求遵循以下四项要求:

⑴要求地势高燥土质肥沃。

⑵要求背风向阳,东南西无遮光物。

⑶要求水、电、路三通。

⑷要求无空气、水源、土壤污染。

5.3.3设计规格

温室的前后栋间距18-23米、大间距可实现温室与塑料拱棚间作,东西两排温室棚头距离4-6米,要求主路宽8米,附设灌排水管路。

建设标准:

达到设计合理,结构安全牢固,使用面积大、且寿命长,具有良好的采光、蓄热、保温、防寒、抵抗风雪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经济实用型的要求。

做到七度三材二图五项工艺要求。

七度是指:

⑴温室的方位南偏西5-7度,根据实际情况偏东或偏西最多不超10度。

⑵墙体厚度大于当地最大冻土层厚度1.5米,高度2-3米。

⑶日光温室跨度7-8米(垂直跨度),最宽不超8.5米;骨架间距0.8-1米。

⑷前屋面采光角度31.5-32.5度,确保大于30度;sin@(对边∶斜边)=0.5左右。

⑸后屋面仰角30-38度,宽1.35-1.75米,厚0.5-0.7米。

⑹温室中脊高度3.5-4.5米;下深深度0.6-0.8米。

⑺长度为501-00米,最好80米左右。

三材是指:

⑴建筑材料:

砖、水泥、沙石、竹竿、木材、铁线、钢筋、钢管等。

⑵覆盖材料:

聚氯乙烯无滴膜、三层复合聚乙烯膜等。

⑶保温材料稻草帘、纸被、棉被或保温毡、普通薄膜等。

二图是指:

⑴小区规划图。

⑵结构示意图,标明各项尺寸,以便施工和验收。

五项工艺是指:

⑴施工前准备:

准备好各类建棚物资,时间要求在3月底至10月底施工完毕。

⑵墙体施工:

筑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60%-70%,要粗细均匀,碾压实在,要山墙和后墙同时建起。

⑶前屋面施工,先将弯曲好的钢管按间距固定在脊梁上,然后另一头固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