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08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公开

  招聘考试预测题及答案(内含近年经典

  真题)

  1.

  (单选题):

在著名的优质麦产区山东省兖州市,国际粮商与改制后的基层粮管所合作,利用其收储网络大量收购小麦、玉米等粮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收储网络。

在不断复制这种模式的同时,在国内企业已经进驻的地方,国际粮商开设面粉加工企业。

利用掌握的优质粮源以及低价策略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合作实现双赢

  B.国际粮商渗透中国粮区

  C.挤压并购悄然展开

  D.深远的意图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A项材料没有提到“合作”与“双赢”的内容,而是提到了“挤压”,中国粮商能否与国际粮商合作实现双赢,还是一个疑问。

B项“渗透”包含有占领和取代的意思,与“挤压”十分相近,B项内容包含材料的要点,适合做本段文字的标题。

C项文中提到了“挤压”,但没有提到“并购”。

D项“深远的意图”所指不明确.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让人不知所云。

故正确答案为B。

  2.

  (单选题):

小说中一段冗长沉闷的心理描绘.在电影中通过一个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即可以表达——经由画面的__________.感性的丰沛和生动获得了充分的呈现。

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并__________他们。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观性感染

  B.真实性触动

  C.形象性感动

  D.可视性打动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小说的心理描绘需要读者领悟想象,而电影将抽象的文字直接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具有了直观、形象的特点。

故“真实性”、“可视性”不合句意,排除

  B.D。

  “感动”是一种情绪,句中没有体现这种情绪.故第二空填“感染”比“感动”合适。

本题答案为A。

  3.

  (单选题):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

但是这并不是说,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所以A是错误的,不能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家有的时候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是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B的说法太绝对,错误,不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所以D错误,不能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其中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C是正确的,为本题答案。

  4.

  (单选题):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5.

  (单选题):

自由主义最主张的就是个人的自由,但这是法治下的自由,因此.为了让每个人享受同等的自由,而对个人的自由通过以一个人的自由为价值内核的法律来加以必要的限制。

自由主义虽然痛恨强制.但并不要求废除一切强制。

而只是要求把强制限制在可能的最小范围内,并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即:

  A.自由和法治是对立的

  B.自由和法治可以共存

  C.自由主要受道德约束

  D.法律约束下没有自由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文段主要说明了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自由是法治下的自由,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

概括起来即自由和法治可以共存。

本题答案为B。

  6.

  (单选题):

小张每连续工作5天后休息3天,小周每连续工作7天后休息5天。

假如3月1日两人都休息,3月2日两人都上班,问三月份有多少天两人都得上班()

  A.12

  B.14

  C.16

  D.18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B。

可以用简单的枚举法。

从3月2日起:

小张:

×××××○○○×××××○○○×××××○○○×××××○小周:

  ×××××××○○○○○×××××××○○○○○××××××从对比中可知,有14天两人都在上班。

  7.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B.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前提

  D.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故本题答案选C。

  8.

  (单选题):

已知一内直径为1250px,内高2500px的圆柱形木桶,灌满了浓度为20%的盐水溶液,使其倾斜45度倒出部分溶液后放平,再加满清水,问此时木桶内盐水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10%

  B.12.5%

  C.13.3%

  D.15%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D。

该圆柱形容器倾斜45°后如图所示:

能够看出溢出的液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4,剩余3/4,加满水后浓度为原来的3/4,即20%×3/4=15%。

答案选择D选项。

  9.

  (单选题):

按照《律师法》规定,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行政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是否颁发的决定,而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

2020年7月初,张某向省司法厅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厅的正确做法是:

  A.依据《律师法》,在30日内做出是否颁发的决定

  B.依据《行政许可法》,在20日内做出是否颁发的决定

  C.因法律关于期限的规定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后再作决定

  D.可以选择依据《律师法》或者《行政许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做出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按有关规定。

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与单位发生争议,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小王不是聘用制公务员,发生人事争议时,不能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0.

  (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20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C.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

  D.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地震震源浅,强度大,破坏大,但影响面积小,震源深,破坏相对较少,但影响面积较大,D项不正确。

故选D。

  11.

  (单选题):

小明将一枚硬币连抛3次,观察向上的面是字面还是画面,请你帮他计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几种()

  A.4

  B.6

  C.8

  D.10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C。

  12.

  (单选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功能固着

  C.知识的储备

  D.反应定势

  E、认知特性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C,D,E。

  13.

  (单选题):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中国社会之所以会有超结构的历史,就是因为它一直有一套______的,______为多数民众所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念,即所谓的儒家价值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稳定完整

  B.平衡悠久

  C.严谨通俗

  D.系统平和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分析题干可知,第一空所填词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构成对应,强调的是中国文明、中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由此可知,“稳定”符合句意。

同时,“一套完整的主流价值观念”搭配正确。

  14.

  (单选题):

在“海啸”灾难救援工作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升高音调

  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使声音的响度增加,而不是升高音调,A项错误。

针筒抽取药液时,会先把活塞推至针筒底,然后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提起活塞,此时针筒内部的压强小,外部的压强大,因此大气压强把药液压入针筒,B项错误。

镊子的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D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5.

  (单选题):

有网友发帖称,2020年6月28日从北京到上海的某次列车,定员为1866人,实际售票数却高达7040张。

铁道部要求,普快列车超员率不得超过50%,这次列车却超过270%,属于严重超员。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网友上述论断的是()。

  A.从北京到上海的这次列车是慢车,不是普快列车

  B.大多数网友不了解铁路系统的售票机制

  C.该次列车途经20多个车站,每站都有许多旅客上下车

  D.每年春运期间是铁路客流量的高峰期,但6月底并不是春运时期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网友作出“这次列车严重超员”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定员为l866人,实际售票数7040张。

这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持有这7040张车票的乘客,至少在该次列车行驶的某个时间段内,同时在车上。

如果C项为真,则说明这7040名旅客不可能同时在这趟列车上。

这就有力地质疑了题干的论断。

注意A项迷惑性较大,事实上,根据前面的分析,无论这次列车是普快列车还是慢车,网友的论断都是根据定员和实际售票数的巨大差距而作出的,而忽略了持有车票的乘客是否同时在列车上的事实,A项没有命中要害,故不选。

  16.

  (单选题):

容易犯错误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一个弱点,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事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__________”,只有这样,或许我们才能__________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麻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卜先知巧妙

  B.未雨绸缪从容

  C.先发制人完美

  D.稳操胜券主动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未卜先知”的意思是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及先见之明。

  “未雨绸缪”的原意是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后比喻事先做准备。

  “先发制人”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

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主动。

  “稳操胜券”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

根据题干语境用“未雨绸缪”更贴切,同时“从容应对……”为固定搭配。

故选B。

  17.

  (单选题):

  《阿Q正传》是一部韵味隽永的作品,它做到了结尾而不是结束,甚至使作品从结尾处往上翻,引领读者回到开头去重新检视刚刚结束的生命的历程,重温生命体验。

小说中的阿Q直到在为自己的生命画句号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面临毁灭,还在为自己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而感到“羞愧”。

就在这一刻,鲁迅便把阿Q这个愚昧和麻木不仁的个性悲剧推向极致,让他久久存活在读者心中,并成为一个永恒的鉴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好的作品应该做到结尾却不结束

  B.鲁迅塑造阿Q这个形象非常成功

  C.阿Q是一个愚昧和麻木不仁的悲剧人物

  D.阿Q已经成了读者心中永恒的鉴戒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这段文字重在论述鲁迅是如何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的,并且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久久存活在读者心中,并成为一个永恒的鉴戒”。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过于笼统,没有涉及《阿Q正传》以及阿Q这个具体人物。

  C项只是对阿Q人物特征的概括,没有涉及这一人物塑造是否成功。

D项说的是阅读效果.这也是为了说明鲁迅塑造阿Q这个形象非常成功。

因此本题答案选B。

  18.

  (单选题):

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

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消耗燃料最少的卫星发射方案是:

  A.发射场设在海口,朝东经方向发射

  B.发射场设在漠河,朝东经方向发射

  C.发射场设在海口,朝西经方向发射

  D.发射场设在漠河,朝西经方向发射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卫星受离心力大。

  2、由于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星球,纬度越低,离地心越远,所受万有引力越小,根据上面两点可知,纬度越低物体所受重力越小。

  3、卫星一般是向东发射的,主要是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纬度越低,地球自转向东的线速度越快,卫星可以获得较大的向东运动的速度。

根据上面三点,越往低纬,发射越节省燃料,越有利于发射。

  19.

  (单选题):

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年轻、时尚、流行的消费层面上,其市场潜力是举世瞩目的。

网络不仅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而且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众多与网络相关的新兴产业中,网络文化产业是其中最富有生机和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这段话意在说明()。

  A.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备受世界瞩目

  B.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

  C.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富有生机,前景广阔

  D.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文中提到“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其市场潜力是举世瞩目的”

  “网络文化产业是其中最富有生机和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意在说明中国网络文化市场的潜力与生机,C项概括最为全面。

故选C。

  20.

  (单选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行政机关针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

  B.被处罚人不按期缴纳罚款,行政机关有权对其按日加罚款数额3%的罚款

  C.行政机关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D.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听证主持人可以由调查取证人员担任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根据《行政处罚法》,选项B符合第51条中“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当选;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而如果其他法律规范规定了其它形式的处罚,则可以作出相应的处罚,选项A错误。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选项C错误;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选项D错误。

正确答案为B项。

  21.

  (单选题):

DNA双螺旋结构是谁提出来的?

()

  A.孟德尔

  B.达尔文

  C.沃森和克里克

  D.巴甫洛夫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22.

  (单选题):

近年来由于黄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1972年以来,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直延伸到开封,长达704公里。

一方面黄河“闹水荒”,另一方面流域内用水有增无减。

专家预计,到2020年,遇到正常来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40亿立方米;遇到缺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

黄河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河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

  B.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已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

  C.黄河“生命”将很快终结

  D.黄河自身平衡的“生态水量”已一去不复返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文中最后一句“黄河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说明A项正确。

文中提到“正常来水年份”和“缺水年份”说明黄河断流的原因不能全部归结到对黄河水的开发利用上,所以B项不正确。

文中只是说黄河的经济发展功能达到极限,没有表达其“生命”要终结的意思,所以C项不正确,D项文中未提及。

故选A。

  23.

  (单选题):

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强调在“隐”

  “微”处下功夫,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道德修养途径的哪一种?

()

  A.见贤思齐

  B.省察克制

  C.慎独

  D.公正廉洁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A项,“见贤思齐”就是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行。

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修养,自觉地学习和领会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有关文献,在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同时要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

B项,省察克制指每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每日“三省吾身”,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C项,慎独是指在没有人看见,无人监督的时候,不仅不能放松,而且更要警觉,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强调在“隐”

  “微”处下功夫。

  “慎独”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道德自觉,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道德修养方法,它最能显示一个人的道德灵魂。

D项,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从政无私,秉公办事,按法律办事,不感情用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

  (单选题):

人可以坐着飞机上升并在空间飞翔,也可以撑开降落伞向下降落。

由此而论()。

  A.人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

  B.规律是不能创造或消灭的,人在这里只能利用规律—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人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主观意愿并不是第一性的

  D.宇宙中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不能创造或消灭的,具体的特殊规律是可以创造或消灭的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C。

规律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其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

人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不论一般规律还是特殊规律,全都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AD项排除。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利用规律指导实践活动,另外,人的任何所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利用客观规律。

据此,BC为应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