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20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我并不想美化网络文学,但认为,如果要理解网络文学,必须先破除一个误区:

所谓欲望,就一定是低级欲望;所谓匮乏,就一定是无聊的匮乏。

有些欲望和匮乏不仅是正当的,甚至是高尚的——有弱肉强食的现实法则不能包容的欲望,有小康社会的平庸生活不能满足的匮乏。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人们:

  A.网络文学是不值得提倡的

  B.人们应消除对网络文学存在的误解

  C.网络文学虽然表达一些低级欲望和无聊匮乏,但我们要给予包容

  D.人们呼唤网络文学以满足低级欲望和无聊的匮乏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题:

  ()对于满足相当于含糊对于()

  A.愿望言语

  B.贪婪理解

  C.满意含蓄

  D.排斥清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对立关系,贪婪表示难以满足,含糊表示不易被理解。

A项,“满足愿望”构成动宾关系,“言语含糊”构成主谓关系;C项,满意是满足的近义词,但含蓄不是含糊的近义词;D项,含糊的反义词是清楚,但满足的反义词不是排斥。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记忆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东西。

你想记住的,往往记不住,你不想记得的,偏偏忘不了。

哪怕再正常的人,都会有那么一点往事不愿再记起,更何况那些深受悲伤或恐惧记忆折磨的人。

但如果有人说,给你一片小药丸,能让你把这些不好的记忆都给删了,你愿意吗?

上段文字作为一篇文章的引文,接下来将要介绍的是()。

  A.人们是否真的希望能够控制自己的记忆

  B.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为什么总是难以忘怀

  C.对人群进行的是否愿意删除记忆的调查

  D.通过药物控制人类记忆的科学研究成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指出记忆不被人.所控制,特别是对于悲伤或恐惧的记忆人们总是无法忘记。

文段最后一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重点,即最后的疑问句,其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探求问题的答案,而只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要叙述的,最可能的是关于对能控制人记忆的药物的科学研究。

故本题答案应选D。

  第4题:

与其他自然环境相比,电磁环境看不见、摸不着,具有空间、时间和频谱上覆盖全空域、全时域和复杂多变等多维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色

  B.特性

  C.特征

  D.特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特色:

独特的风格、格调、样子或情景等,是显而易见的特点,多指具体的事物。

特征:

指具体的,特别是外表的或形式上的事物,较少指抽象事物。

  特性:

专指内在的特殊性质,一般指物品的性能、性质等。

特长:

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句中,空间、时间和频谱上覆盖全空域、全时域和复杂多变等是电磁环境的性能或性质,B项正确。

  第5题:

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消费100元送20元代金券,再买东西可顶20元,某顾客先花100元买了一件衬衫,再用代金券及现金买了同样的衬衫,则顾客得到的优惠率为:

  A.9.5折

  B.9折

  C.8.5折

  D.8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

】经济利润问题折扣公式考察,第二件由于有20元折扣券,只需花80元即可,两件衬衫一共花了180元,折扣=售价÷定价=180÷200=

  0.9,所以打9折,选择B选项。

  第6题:

下列不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是()。

  A.合法性原则

  B.强制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解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

  第7题:

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书圣”

  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C.

  《真书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

  D.

  “苏、黄、米、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公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被誉为“书圣”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A项错误;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和元朝的赵孟頫(赵体),B项正确;

  《真书千字文》是陈、隋间僧人智永的代表作,C项错误;

  “苏、黄、米、蔡”即书法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黄公望为元代大画家,D项错误。

故选B。

  第8题:

  “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

  A.罗杰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贝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9题: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第10题:

风水在古代其实包含有很深的科学成分,“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面南背北,坐北朝南”几千年流传下来,若非其有着极强的__________价值,到今天也不至于被建筑商和民间如此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用推崇

  B.应用尊宠

  C.科学重视

  D.美学提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句中主要谈的是“风水”的科学性,不涉及美学范畴,故可首先排除D项。

建筑商和民间之所以一直沿用“风水”,并不是因为它有科学价值,而是基于其对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由此排除C项。

  “尊宠”意为尊重宠幸,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

本题答案为A。

  第11题:

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教育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智力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

①原型定向:

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

智力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②原型操作:

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③原型内化:

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第12题:

下列关于管理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的对象一般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五大要素

  B.管理具有计划、组织、协调三大职能

  C.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多

  D.组织文化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

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故B项说法错误。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所谓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C项说法错误。

第13题:

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行政调节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B.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C.应该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D.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主要表达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中行政调节方法的运用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即存在局限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

文段论述的主题是“行政调节方法”,第一句话中的“政策与制度”是作为引子出现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排除

  B.D。

C项中的“取代”一词过于绝对,行政调节方法存在局限性.可以用其他调节方法加以补充协调,而不是直接取代。

  第14题:

新房在装修后,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整个屋子,对人体是有害的。

所以有人提出在装修完的新房里点蜡烛以吸收这些有毒的气体。

但事实上这一做法对消除该难闻气味毫无作用。

这种难闻的有毒的气体主要是由装修材料中的()成分挥发出来的。

  A.甲醚

  B.甲醇

  C.甲醛

  D.乙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

人造板工业对甲醛的需求量甚大,装修材料中普遍含有甲醛。

  第15题: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新的传播媒介也应运而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传统媒体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手机媒体由于发展时间短、相关技术瓶颈尚需突破,目前尚未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但是手机由于具有巨量的用户群,必将在不远的未来迎来黄金发展期,进一步颠覆传媒业市场格局。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网络媒体颠覆传媒业市场格局

  B.手机媒体颠覆传媒业市场格局

  C.手机媒体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

  D.手机媒体的现状与未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共两句,第一句介绍背景—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第二句指出手机媒体目前虽面临技术瓶颈,但因用户群巨大。

  前景非常广阔。

D项概括最为准确、全面。

文段的重点是手机媒体。

而非网络媒体,由此排除A。

B项将未然混淆为已然,排除。

C项比较片面,只提到了手机媒体的技术瓶颈。

没体现发展趋势,排除。

  第16题: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19S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第17题:

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下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政教分离

  B.宗教信仰自由

  C.各宗教不论大小,法律上一律平等

  D.少数民族的共产党员可以信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无神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

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故选D。

  第18题:

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应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______利用,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时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变

  B.转化

  C.转移

  D.合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

  “转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

  “转移”意思是从一种存在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尤指精神上的转移。

技术和工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是有关联的两个方面,因此用“转化”最合适。

  第19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因为()。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③共同富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途径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特别需要我们花大气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十分迫切。

故选D。

  第20题:

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第21题:

3,2,11,14,27,()

  A.32

  B.34

  C.36

  D.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规律是:

12+2=3,22-2=2,32+2=11,42-2=14,52+2=27,622=34,所以答案是34。

  第22题: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要实现十五大确定的目标,必须要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是()。

  A.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C.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由此选出正确答案为C。

  第23题:

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孙某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

由题目中孙某既不寻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险与否均不违背孙某的意愿。

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选项A正确。

选项

  B.D明显错误。

选项C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反对的态度。

选项C不正确。

  第24题:

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计,最初玻璃管内的液体为水

  B.迷信中所认为的“鬼火”实际上是硫自燃的结果

  C.民航飞机上所装的“黑匣子”是一种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

  D.巴洛克艺术中的“巴洛克”的原意是“不规则的、奇异的珍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原理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高低,A正确;鬼火就是“磷火”,原因是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可以自燃,B错误;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C正确;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艺术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故本题选B。

  第25题:

两种报纸全年定价分别为292元、156元,全室人员都订阅这两种报纸中的一种,用去2084元;如果他们都换订另一种,需要用1948元。

问该室有多少人()

  A.7

  B.9

  C.11

  D.1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假设该室的人每人都订了两种报纸,则总的费用为2084+1948=4032(元),该室共有人数为4032÷(292+156)=9(人)。

  第26题: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腹喝牛奶,不利于人体吸收其营养成分

  B.人在睡眠中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

  C.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类蔬菜水果

  D.在家庭电路里,人站在地上,两手同时接触零线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空腹饮用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使内部的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B项,人在睡眠中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是因为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C项,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类食品,不仅是蔬菜水果;D项,两手接触零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故不会触电。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7题:

当一名司机被怀疑饮用了过多的酒精时,检验该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该司机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更可靠的指标。

如果上述说法正确,能最好地支持上述观点的一项是()。

  A.观察者们对一个人是否成功地走直线不能全部达成一致

  B.对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进行的测试是准确、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

  C.一些人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还可以走直线,但却完全不能驾车

  D.基因的不同导致人们对酒精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别。

一些人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仍能正常驾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的观点是检验司机走直线能力与检验血液中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司机是否适合驾车的更可靠指标。

A项不能支持题干观点;B项说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一些情况,不能很好支持题干观点:

C项反驳了题干的论点;只有D项说一些酒精含量很高的还能正常驾车,所以支持了题干检验走直线能力更可靠的论点。

故选择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