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31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事业单位

  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

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

  《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编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材料先讲先秦时代。

  “文学”的概念是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接着讲到汉代,文学开始与一般学术分离而逐渐独立,最后列举《史记》作为文学独立的例子,因此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B项。

A项说法有误,文学的涵义是更加具体、细化了,C项仅是文段论述内容的例证,D项是无关项。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题:

宏观地说,学问就好比叠罗汉,总是一代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

将原始资料和典籍开放,便于公众查阅,有利于一个国家整体学术气氛的活跃、国民素质的提高。

  这些文献,不应该是封闭保守的。

你守住,设置重重门槛,它们便成了一些被虫蛀的死书,你将其开放,让国民阅读,它们便成了活的知识,推动知识的更新和学问的增长。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对待文献的不同的态度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B.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靠的是公众的阅读

  C.文献只有被广大读者查阅才能发挥出其价值

  D.一个国家的文献重在让其国民阅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作者重在强调的是开放原始资料和典籍的积极效果,而对文献封闭保守的态度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A项;整个文段讲述的重点是开放其国家的文献,排除B项。

比较C和D,C项只是最后一句话的概括,而D项的思想则贯穿于整个文段中,表述也更准确,故本题选D。

第3题:

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

而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物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B.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C.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D.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接着阐释了能够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文段是围绕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展开的。

故本题答案为B。

  第4题: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B.代表对确定的候选人,只能投赞成票、反对票或者弃权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6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A项正确。

第11条第6款规定,代表对确定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

B项错误,代表还可以另选他人。

第1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因此CD正确。

本题答案为B。

  第5题:

父亲像一座山,所以在很多时候,感受父亲就像爬山。

山越高越雄伟,则越难爬到顶峰,越不容易看到他的____,越无法领悟他的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部真谛

  B.壮丽奥妙

  C.广阔精华

  D.精妙内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前面说的是高而雄伟的山,故后面用“广阔”或“精妙”来形容这样的山不妥当,排除

  C.D。

依照常理可知,不用爬到顶峰,站在山脚下也可以看到山的“壮丽”,排除B。

  “领悟”与“真谛”为习惯性搭配。

故本题答案为A。

  第6题: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属于行政裁决的是()。

  A.深圳仲裁委员会对民事纠纷的仲裁

  B.山西省人民政府对污染环境企业的限期治理决定

  C.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履行聘任合同争议的裁决

  D.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的范围主要有:

  

(1)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争议;

  

(2)有关知识产权争议:

  (3)民事侵权赔偿争议。

AB明显错误,C项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履行聘任合同争议的裁决属于行政仲裁不属于行政裁决。

  第7题:

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时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这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第8题:

一旦就业被列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范围,当能动员所有能动员的资源,帮助失业人群度过就业寒冬。

但笔者忧虑的是,目前户籍制度人为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用政绩考核激励地方政府,极易挤压农民工的就业空问,反而可能加剧农民工失业,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段文字中“重中之重”指的是()。

  A.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B.帮助失业人员就业

  C.能否动员资源

  D.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是一道词语理解题。

主要看词语的前后句。

首句提出“就业被列为‘重中之重”,可见指的是就业,再往后读,我们发现,这个就业指的就是“失业人群”的就业。

  第9题:

一般认为,一个人70岁和他在30岁时相比,思维能力显著减退。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三国杀”游戏时所表现出的思维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70岁思维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

  A.目前30岁的年轻人的思维能力,高于40年前的同龄人

  B.上述调查的对象都是退休或在职的大学教师

  C.上述调查由权威部门策划和实施

  D.玩“三国杀”游戏不能表现出人的思维能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说“70岁的人和30岁的人他们表现出的思维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别”。

如果A项为真的话,那么现在30岁的年轻人与40年前的同龄人思维能力相比要高,而现在70岁人和30岁人思维能力差不多,40年前的同龄人就是现在的70岁的人,也就说明70岁的人比当年30岁的时候思维能力还要高,这是超强加强,说明人到70岁的时候,思维能力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更强了。

A项正确。

  第10题:

葡萄酒:

名酒:

酒精

  A.火箭炮:

火箭:

战斗力

  B.敞篷车:

跑车:

发动机

  C.宇航员:

人员:

驾驶员

  D.玫瑰花:

鲜花:

牡丹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交叉关系和对应关系的考查,葡萄酒和名酒之间是交叉关系,而这两种酒中都含有酒精,敞篷车和跑车也是交叉关系,这些车都有发动机,所以选B选项:

敞篷车∶跑车∶发动机。

  第11题:

在我国现阶段,关于股份制的正确说法有()。

  A.股份制是一种集体所有制

  B.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股份制是一种混合所有制

  D.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十五大报告指明: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第12题:

我国农历中以天干、地支的搭配来纪年,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搭配的方式是:

在天干中和地支中依次各取一字搭配来纪年,例如1920年是庚申年,下一年的天干为辛,地支为酉,故1921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年,是辛酉年。

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下一个辛酉年是公元()年。

  A.1981

  B.1991

  C.2000

  D.200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天干地支搭配循环周期为60年。

故下一个辛酉年是1981年。

  第13题: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间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是()。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道·琼斯指数

  D.纳斯达克指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是和股票相关的指数,和居民收入分配差异无关,故排除

  C.D;恩格尔系数考察的是人民生活水平,同样与分配差异无关,排除A。

故选B。

  第14题: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这体现了行政处罚程序中的()。

  A.调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说明理由制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略。

第15题:

生病:

吃药

  A.上课:

请假

  B.经商:

结婚

  C.桌子:

风扇

  D.受伤:

包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因为生病所以吃药,因为受伤所以包扎。

  第16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按说,《条例》赋予了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权利,公民依法提出申请,就是在拿着《条例》循名责实、;同时,《条例》也赋予了政府公开信息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当有充分的诚意,而不能面对公民的申请百般推阻、,更不能嘲笑公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图索骥虚与委蛇

  B.不落窠臼敷衍了事

  C.依章办事束手无策

  D.照本宣科勾心斗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顿号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循名责实”意思相近。

  “循名责实”指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要求名实相符。

  “不落窠臼”、“照本宣科”明显不合要求.由此排除

  B.D。

  “依章办事”指依照章程来办事情;

  “按图索骥”指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从词义来看,“按图索骥”更能与“循名责实”相对应。

且与“百般推阻”对应,“虚与委蛇”也比“束手无策”合适。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7题:

对群众投诉举报集中、医疗广告违法率_______地区的治理保持高压态势,对部分地区、部分医疗机构、部分媒体虚假违法医疗广告_______、屡罚屡犯的现象,配合工商等部门,实施综合治理。

强化案件查办和跟踪督办制度,合力_______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现象。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纷繁复杂控制

  B.跃跃欲试铺天盖地阻止

  C.层出不穷遮天蔽日遏止

  D.居高不下屡禁不止遏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成语和实词辨析题。

本题从第一个空入手。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正确,排除选项A。

  “违法率”不能用“跃跃欲试”或“层出不穷”来修饰,只能用高低来修饰。

排除

  B.C。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8题: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的作品。

  A.马克·吐温

  B.毛姆

  C.欧·亨利

  D.乔伊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外国文学常识。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告诉人们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19题:

技术性听众:

这类听众很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他们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字,但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下列属于技术性听众的是()。

  A.在开会时,低着头看报纸、眯着眼瞌睡的听众

  B.每次听领导讲话总是记录很多笔记。

但在执行政策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图,与领导意图不一致的听众

  C.感叹“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听众

  D.只听一些易理解的内容,避开艰难话题的听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技术性听众的定义要点主要有:

①努力听别人的话,重视字义、数据等;②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做得不够。

A项和D项不符合属性①;C项不符合②,而B项“记录很多笔记”、“与领导意图不一致”分别符合两个要点,故答案为B。

  第20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文章在讲述每个小故事的前后常有一些议论,这些议论是为了抒发作者对鲁迅的热爱之情。

  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虚词多余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当删掉“由于”;C项动宾搭配不当,动词“推动”与其中心语“传统”不能搭配。

应当删掉“推动”:

D项语序不当,“遵守纪律”应与“自觉性”对应,“勤奋学习”应与“主动性”对应,应改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1题:

对某高校本科生的某项调查统计发现:

在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由此可见,该校文科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

  A.在该校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上

  B.在该校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下

  C.在该校文科专业学生中,男生占30%以下

  D.在该校文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以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削弱反驳型题目。

题干得到“该校文科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的论据是:

推免文科学生中女生占70%,该论据忽略了该校文科男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C项指出该校文科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0%以下,推免男生30%,高于男生人数比例,因此男生比女生优秀,直接驳倒题干结论。

其他选项中数据无法反驳题干结论。

  故选C。

  第22题: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

  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3题: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A.社会分工发达

  B.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

  C.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D.市场化水平较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24题:

公民不可以对下列哪一情形提起行政诉讼?

()

  A.对行政拘留不服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了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C.对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服?

考_试_大—-—在_线_考_试_中心

  D.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2)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3)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4)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5)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6)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C项属于对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提出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25题: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第26题:

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知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

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

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感觉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的税负就是沉重的,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加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

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

  【迷途指津】本题的干扰项是D项。

文段在论述税负问题时,用的是“相反”,而不是“例如”。

故这段文字用的并非是例证法(用税负的例子来论证前面的理论)。

而是演绎推理法,用前面的理论来推出税负是否沉重的判断标准。

因此“税负”问题才是文段中最为关键的信息,也是作者论述的落脚点。

  第27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情景,这个传统节日是()。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中“登高”指的是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正是重阳节的情形。

答案为D。

  第28题:

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

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列举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

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你认为这种教学有何弊端?

()

  [多选题]

  A.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

  B.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

  C.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缺失

  D.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第29题: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的具有传染性、破坏性和隐蔽性

  B.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应受到行政处罚

  C.计算机病毒是由于计算机硬件故障引起的

  D.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具有无条件性,随时可能发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复制性、传染性、隐蔽性、可触发性的特点。

A项正确。

故选A。

  第30题: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

  《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C.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

  《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秋浦歌》作者是李白,《哈姆雷特》是戏剧,《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第31题:

关于累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累犯适用减刑和假释。

但不适用缓刑

  B.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C.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人

  D.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洗钱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累犯可以减刑但不适用假释和缓刑。

故A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故C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故D项说法错误。

  第32题: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有25个民族。

  A.广西省

  B.贵州省

  C.云南省

  D.四川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第33题:

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