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506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码:

000002

适用年级、专业:

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学时数:

68(其中讲课:

54实验/实训:

14) 学分:

4

执笔人:

温泉

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就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突出思想性、实践性和高职性的特点。

本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在整个的课程设计中,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背景。

我们要求全院教师围绕一个教学主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清二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三条特色道路:

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在授课过程中,我院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热点和困惑,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增强了说服力和现实性。

经过全院教师多年的探索,我院思政课部基本形成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建设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以教学改革为载体,以优质的教学效果为目标的课程理念与思路。

           

三、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基础上,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当代中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重大战略决策。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与基本概念。

2.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

事实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维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能力。

基本层的目标是:

能够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提高层的目标是:

能够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能力。

基本层的目标是:

能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论述有正确与错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提高层的目标是:

能够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论述有正确与错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

3.培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能力。

基本层的目标是:

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提高层的目标是:

能够独立地从所学的知识中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4.培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能力。

基本层的目标是:

能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理解实际问题。

提高层的目标是:

能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3.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使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接班人。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设计

建议参考学时数68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数32学时,除课内14学时外,其余16学时安排在假期、课余或学生工学结合期间进行)。

一学期(周学时4)或两学期(周学时2)完成。

模块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课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理论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知识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产生的背景与历史地位。

能力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素质目标: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6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

1、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有用吗?

2、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否已过时?

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理论教学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和意义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1、谈谈你心目中的毛泽东。

2、谈谈实事求是与“政绩工程”。

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理论教学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知识目标: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经验。

能力目标:

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新特点与意义。

素质目标:

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6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

用事实说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1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理论教学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策略和意义。

能力目标:

掌握一种社会制度建立的基本构架,学会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思维方法。

素质目标: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4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

1、结合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教学案例谈谈资本家为什么要欢迎社会主义改造?

1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理论教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知识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

能力目标:

学习邓小平的理论思维方法。

素质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4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哪些中产党人作出了杰出贡献?

2、结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

1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理论教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知识目标:

了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任务、特点、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地态度看历史,分析历史成败原因;认识社会、个人发展阶段性目标。

情感目标:

懂得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用于创新。

2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1、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提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请用所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加以驳斥。

1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理论教学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知识目标:

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增强比较和鉴别和扬弃等学习能力。

素质目标:

增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和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的自觉性。

2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

谈谈家乡三十年来的变化。

人民生活、基本建设、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

1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教学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知识目标:

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完善的重要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

能力目标:

明确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素质目标:

认识到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6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1、结合当前金融危机谈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认识。

2、你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1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理论教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种力量,坚信只有党的领导和全国各界力量的参与,才能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能力目标:

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素质目标:

提高政治素养。

4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1、你了解08年3月的西藏骚乱吗?

如何正确认识所谓的“西藏问题”?

2.社会调查:

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

1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教学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当代文化内涵、掌握文化先进性、和谐性,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能力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素质目标: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

实践教学

课堂辩论:

“山寨文化”、“网络偷菜”、“非诚勿扰”是与非。

1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教学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知识目标:

明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

学会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和手段,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全面认识、综合分析、科学解决的能力。

素质目标:

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的全面发展、文明、富强、美好的现代社会定能实现,并将这种坚信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

2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1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理论教学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知识目标:

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台湾问题是解决的最佳路径。

能力目标:

学习两岸交往的智慧。

素质目标:

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

4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和平与战争方式统一祖国的两种可能性所带来的结果。

1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

理论教学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外交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我国外交成就以及新世纪中国的使命和责任。

能力目标:

对国际形势基本正确的的判断的能力。

素质目标: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

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中美关系之我见。

1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理论教学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四、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内容、重大作用。

把握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科学论断的认识。

能力目标:

能理解各阶层劳动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作用。

能自觉理解和拥护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素质目标:

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观念。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

实践教学

课堂交流与讨论:

1、怎样看待新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2、腐败现象在今天十分严重和突出,它频发多发的根本原因是否是一党执政的结果?

1

五、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组织与设计分为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实践教学组织与设计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

1.课堂专题教学模式: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开展学生学习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在社会当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案例式教学。

结合各章内容,选择经典案例,剖析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探究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本课程采用从现实社会中学生关注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相互讨论中明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参与式学习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实践教学总体思路:

努力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接轨,以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印证理论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本课程实践教学具体做法:

1.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暑假提交一份完整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包括:

学生所在家乡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外部竞争、市场占有及发展前景;各村镇的历史、人口、环境及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迁;家乡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现状及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

2.三支一扶。

学校社团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文和扶贫工作。

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计划等项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3.志愿服务。

本课程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劳动、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劳动服务基地,让所有学生定期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和服务工作,还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社会治安、保护生态环境、扶危济困、普及科学知识、大型社会活动等志愿服务,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向社会和他人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关心和付出。

本课程通过上述种种实践教学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社会,强化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培养。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方法设计:

课程成绩考核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及实践、作业、出勤、论文等)、期末成绩(开卷考试)。

按学院教务处要求,学生学期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为:

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考核要求:

按各章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尤其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