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52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docx

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

景德镇有20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中国和瓷器,瓷器和景德镇在中国人的脑海里的区别都是很含混的。

作为中国人,谁的家里没有几片瓷呢。

而我们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又怎么能不对陶瓷工艺进行了解呢。

通过《陶瓷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传统陶瓷的工艺流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了解,老师说:

景德镇瓷器的主要特点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对原料的选择和配制,由于不满足单纯地使用瓷石,元代成功地运用了高岭土烧制成硬质瓷,使景德镇高岭村的地名成为国际矿物学的专用名词;2、通过对制瓷工具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做坯、印坯、利坯、施釉等技术不断提高,到明代可以烧造口径一米的大龙缸,也可以烧造薄如蝉翼的“卵幕杯”;3、在唐代,已有早期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的烧制是在元代的景德镇,使青花瓷发展成为中国陶瓷一大主流也是在景德镇;4、烧造瓷器既运用了南方流行的龙窑,也运用了北方流行的马蹄窑,而且综合两者优点创制了葫芦窑,以后又使之发展为镇窑——蛋形窑,使传统窑炉的砌筑和装烧工艺发展到最高水平。

景德镇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1、极为细致的行业分工;2、尊师重艺的行业习俗;3、官民竞市的发展环境;4、吸收创新的优良传统。

具体演示的工艺流程大概分为:

1、练泥:

瓷器作坯之前的一道工序。

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使之纯精结实。

2、拉坯:

瓷器生产的一道工序。

即将炼就之泥放于轮车上,借旋转之力,用双手将泥拉成器坯。

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景德镇窑分大小二作,大者作一尺至二、三尺器坯,小者作一尺以下小件器坯。

拉坯使用:

拆开包装后,取一团泥料(建议2公斤以上)揉泥(揉泥方法见相关资料介绍)。

如果泥料水分低于23%,其硬度比较高的话,可适当加水,控制泥料水分在24%~25%之间。

然后拉坯成型。

(见相关资料介绍)。

拉坯完毕后,对含水量高于25%以上不能再拉坯成型的泥料,可阴干到23~25%的水分时,重新揉泥使用。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

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在拉坯之前,需先将泥房内经过陈腐的泥料取出踩炼,踩炼的第一步踩泥,俗称;“踩莲花墩”。

然后再以手工揉泥,景德镇称“挪泥”。

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将泥料中残余的气泡以手工搓揉的方法排出,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以防止烧成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开裂。

揉泥大约有两种方式:

一种类似揉面,泥形呈旋涡状;另一种形似羊头,俗称“卷羊头”,景德镇大都采用此方式。

搂泥操作一般是在一条长板凳或平整的青石板(俗称“码头”)上进行,泥凳前低后高,便于用力。

操作是与凳面上垫一块白布,操作者骑坐在凳上双手用力揉压泥团,依次将空气排挤出。

搓揉成长条形后,竖起压短,进行第二次搓揉。

如此反复数次即可。

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且需内外修坯,拉制的坯体均比其他黏土要厚。

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比,而且还应注意到造型。

根据不同的造型,较大的制品还要分段拉制。

从在哪个部位分段,可以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

3、印坯:

陶瓷生产中的一种成形方法,非常古老的手工做陶瓷的技术。

1,古代以竹制或者木等物品做模具,以模具外或者内印制所需要的陶瓷物品的坯体,现代做陶艺也经常使用。

2,现代以石膏做模具,一般是以石膏内为准,印制所需要的陶瓷坯体,印坯的泥坯含水约百分之30左右。

印模的外型是按坯体内弧线旋削,将晾至半干的坯覆放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

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在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5、晒坯:

在拉好的坯后,将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在太阳底下晒的过程中,每过几个小时就检查坯是否开裂,发现开裂就用硬物轻轻打击开裂处,使得坯裂纹消失的过程。

6、刻花:

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指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

宋代最盛行,青瓷采用较多;南方龙泉窑及北方耀州窑最具代表性。

对邻近地区瓷窑同类装饰有较大影响。

  宋代瓷窑普遍采用的一种装饰技法。

系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胚体刻出花纹。

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

刻花常与划花技法结合运用,被称为“刻划花”。

  

暗刻花  用刀在没有上釉的素胎瓷器上画出凹下去的花纹,称为暗刻花,之后浇上釉入窑烧,烧出来有花纹的地方会凹下去一点,颜色也深一点,朦朦胧胧很含蓄的感觉。

镂雕亦称镂空、透雕。

指陶瓷体等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一种技法。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圆孔为饰。

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纹饰。

清乾隆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贴花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使用印模印出纹饰后贴于器物上,再施釉烧成。

唐代长沙(今属湖南)及巩县(今属河南)两窑已很盛行;前者在青釉褐斑器物上贴花,有人物、禽鸟、双鱼、花卉、园景等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后者在三彩罐、瓶、壶上贴有各种团花纹饰,施加鲜艳的彩釉,增加了器物的和谐与整体美。

7、施釉:

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

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

上釉后的特点~~~降低陶瓷的吸水率~有了釉面的保护~陶瓷就不怎么吸水了!

美化陶瓷的外观!

釉面的颜色和光亮度给了陶瓷华丽的外表!

耐磨损!

釉面的硬度给了陶瓷更长的寿命~将磨损降到最低!

蘸釉又叫“浸釉”,为最基本的施釉方法之一。

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

釉层厚度由坯体的吸水率、釉浆浓度和浸入时间决定。

明清以前瓷器多用此法加釉,器物上的釉汁往往不到底足,上部有釉而下部露胎。

  荡釉即“荡内釉”,把釉浆注入坯体内部,然后将坯体上下左右施荡,使釉浆布满坯体,再倾倒出多余的釉浆,随后坯体继续回转,使器口不留残釉。

有一次荡釉的,也有两次的,但不能多过两次,否则容易产生气泡。

荡釉法适用于小而腹深的制品,如壶、瓶等内部上釉。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施釉方法。

也适用于一面施釉的坯体。

在盆中架放一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用勺或碗臼取釉浆泼浇器物。

大型的坯体一般由两人共同操作,两人手法必须一致,才能使釉层均匀

刷釉又称“涂釉”。

方法是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均匀地涂在器体表面,多用于长方有棱角的器物或是局部上釉、补釉,或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等情况。

刷釉最早见于泰汉时的原始瓷,因其不是通体施釉,而仅为口、肩及内底等处的局部施釉,故采用刷釉的方法。

  

吹釉适用于大型坯体,薄胎坯体、色釉瓷及需要上几种釉的坯体。

用一节小竹管,一段蒙上细纱蘸取釉浆,对准器坯应施釉部位,用嘴竹管另一端,釉浆即通过纱孔附着在器坯表面,这样反复吹釉,即可得到厚度适宜的釉层。

根据器物的大小和釉的不同,少则吹三四遍,多则吹十七、八遍。

吹釉的发明,使器物里外均得以均匀施釉。

吹青、吹红两种吹釉工艺均为清初所创。

  洒釉又称酒彩。

在坯体上先施一种釉,然后将另一种釉料洒散其上,使两种釉色产生网状交织,线面对比,方向变化的纹理。

洒釉有全器洒釉,也有局部洒釉。

宋吉州窑的玳瑁斑,即是将黄色釉洒在黑色的底釉上形成的。

  轮釉将坯体放在旋转的轮上,用勺臼取釉浆倒入坯中央,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釉浆均匀地散开而附着在坯体上,多余的釉浆飞散到坯外。

这种方法适用于盘、碟类形状扁平的器物。

8、烧窑:

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左右。

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桩工技术指导,测看火侯,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在烧窑时火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

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

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

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

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2、还原焰:

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

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

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3、中性焰:

烧中性焰时,窑内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加氢气与进入窑中的空气化合量几乎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其作用是使氧化亚铁不再受氧化作用而恢复成高价铁,最后使坯体达到完全玻化的目的。

但控制中性焰非常困难,常用弱还原焰代替它。

烧煤的倒焰窑内还原焰的表征是维持窑内正压操作,投煤次数较多,相隔时间较短,做到不断火,不断焰;而氧化焰的特征是窑内维持负压操作,窑内火焰明澈清晰,一般添煤时间间隔较长,初时窑内浓烟滚滚,过后渐淡而后火净,即火焰的性质为还原-弱还原-氧化。

因此保持窑内火焰的一定性质往往以存焰与火净的时间比例来予以控制。

对于氧化焰操作要求火净的时间远多于存焰时间,保持氧化焰时煤层不宜太厚,每次加煤量少,加煤间隔较长,必须有稍多的过剩空气。

欲提高窑内温度,必须采用氧化焰烧法。

为了满足某些制品对质量较高的要求,一般在1000-1180℃,当釉料尚未熔融前须控制还原焰,即维持窑内不断火与不断焰,为此必须在更换还原焰时将闸板下降;以减弱窑内通风。

加煤操作除采用小块煤外,应按照"勤加少添"原则,并保持燃烧室内火势不发白,煤层不发黑的状态,即可避免窑内温度急升所引起的釉面过早玻化、坯体还原不充分的现象。

常见的火焰为弱还原焰或氧化焰。

控制弱还原焰的方法是采用大块煤烧窑。

煤层可厚些,每次加煤量大,加煤间隔较还原阶段长,同时减弱窑内的通风,但应维持窑内不断火。

在还原焰操作时,应使窑内保持不大的正压,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大量涌入。

压力控制对隧道窑尤为重要。

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

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则在烧成带与预热带之间。

如果零压位置控制不当,则将使窑内气氛变化,而造成产品出现缺陷。

景德镇瓷胎为什么适宜烧还原焰呢?

这是因为景德镇坯料含铁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是高价铁通过CO作用,还原成低价铁,即氧化亚铁,它对成瓷的呈色影响很小,不象高价铁(Fe2O3)会使瓷器"发黄"色和其它杂色,所以景德镇瓷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呈现"白里微泛青"的颜色,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同时也保持了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的特色。

景德镇瓷器以本地附近的瓷石和高岭土为制瓷的基本原料,瓷石中含Fe2O3量一般有0.6%左右,高岭土中Fe2O3含量一般1%左右。

由于过去没有比较有效的除铁手段,而Fe2O3是一种较强的着色剂,坯料中只要含0.8%的三氧化二铁就足以使瓷器形成褐黄色。

在还原气氛下三氧化二铁生成氧化亚铁,在高温下氧化亚铁又与二氧化硅生成青色的硅酸亚铁玻璃相,使瓷器具有一定的"白里泛青"的特点。

景德镇柴窑的特殊结构,也决定了需要烧较浓的还原气氛来保证瓷器烧成时的还原作用。

目前,景德镇瓷器的烧成以隧道窑为主,而隧道窑又以油窑居多,但无论是煤烧窑还是油烧窑,其所控制的还原气氛一般都比较浓。

多数隧道窑的还原气氛中CO的含量都大于4%,有的高达7-9%。

总之景德镇瓷器适宜在重还原气氛和弱还原气氛下才能烧出有传统特色的瓷器。

三、怎样观察火色而判定烧窑时的温度?

应该根据什么来变换火焰的性质?

在没有测温设备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凭肉眼观察火色而判定温度。

这是因为高热物体辐射的光色和浓度,随着温度的高低而有相当的变化,所以,看其火色如何,就可大体上判断它的温度。

这对于烧窑的技术人员随时掌握烧成温度,保证烧窑质量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根据窑内火砖呈现的火色和温度,可掌握如下的变化:

火色温度

最初可能看出的红色600℃

暗红色700℃

浓(暗)樱桃红色800℃

樱桃红色(深红)900℃

鲜(亮)樱桃红色1000℃

桔红色1100℃

橙黄色1200℃

黄白色(浅黄)1300℃

白色1400℃

辉煌白色1500℃

眩晃白色1600℃

根据以上的观察,在熟练的技术人员判断下,一般仅有20℃左右的差度。

但这种看火色的情况,因技工的眼力条件,以及昼夜和室内明暗光线而有所不同(例如表示最初可能看出的红色约600℃,是在明室内观察的,若在暗室,则约500℃),这种经验观察当然不如仪器准确,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重要性,千百年来景德镇窑烧出了许许多多的陶瓷珍品,就是用这种经验判断温度的。

至今还有相当的实用性。

至于根据温度变化变换火焰性质,一般来说,烧普通瓷器时,900℃以前用氧化焰,以防煤烟积存在坯件上。

900-1100℃烧强还原焰,使高价铁(Fe2O3)变成低价铁(FO),1100-1140℃用氧化焰排除还原焰时所残留的烟。

1140℃以后用中性焰。

烧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原料、燃料、窑炉设备、气候、压力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四、什么是平烧保温?

平烧保温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使温度缓慢地上升。

结果使得窑内纵横上下的温差平衡一致。

具体来说,在脱水期间进行的平烧保温,能使坯内的人为水分安全排出,石英晶型得到安全转化,避免发生开裂的现象。

在釉熔融以前进行的平烧保温,能使坯内所含有机物和化合水及高温挥发物充分挥发干净,免得在釉熔融时封闭在内而起泡。

最后,玻化期中所进行的平烧保温,除能使窑内上下温差减小外,坯内所含有的三氧化二铝和硅酸化合成新生物--莫来石,并使长石与石英化合成为长石玻璃等。

五、烧窑过程中坯体发生哪些物理化学变化?

1、烧窑过程中坯体所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1)重量减轻--人工水、结晶水和有机物质蒸发和挥发的结果;

2)可塑性丧失;

3)颜色发生变化;

4)空隙发生变动--水分及有机物质蒸发和挥发时,坯体空隙率逐渐增加,到开始玻化时,空隙又逐渐被溶液充满,颗粒被液体包围,空隙逐渐减少,直到坯体被烧结;

5)体积收缩--坯体空隙增加时,体积微有膨胀现象,空隙减小时,渐渐收缩;

6)机械强度发生变动--晶格被破坏,结晶水失去时,晶体分裂,坯的机械强度减低,到重新结晶后,机械强度增加很大。

2、坯体的化学变化:

氧化和还原等变化,还原作用多在250-900℃时发生,分解作用多在500-1300℃时发生。

1)碳酸盐的分解。

2)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的氧化。

粘土中夹杂的硫化物在800℃左右被氧化完毕。

3)坯体中存在的碳素及有机物在600℃以上才开始氧化分解,并持续到高温,此阶段产生的气体必须完全排除掉,否则会引起坯体起泡。

C+O2→CO2↑

4)强还原阶段(1020-1150℃)。

此阶段坯体内的三氧化二铁及硫酸盐在釉层封闭坯体之前得到充分还原与分解。

(以下反应在还原气氛中,1100℃强烈反应)

(以下反应在还原气氛中,800℃进行即强烈反应)

5)氧化亚铁易与二氧化硅生成易熔的玻璃状物质,促进了坯体的烧结。

 

9、彩釉:

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

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里红,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褪色。

看传统陶瓷的整个制作过程,我仿佛是在看一场庄严、肃穆、严谨、神秘的宗教仪式一般。

最后,让我们看看景德镇装饰在地面上记载陶瓷演变的历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