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53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2093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

第四学期

学分

3

学时

48

课程英文名称

EconomicLaw

适用专业

法学

先修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经济法学是法学本科专业主干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介绍经济法律制度,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推动经济法的发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法学学科。

通过对经济法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在保障经济运行和维护经济秩序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到由传统的民事法律制度到经济法律制度转变的法律时代特征;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和微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内容。

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能够独立运用经济法知识和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学中诸如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产品质量、宏观调控、预算、税收、金融等基本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2.使学生熟悉经济法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3、全面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运用方法,能较为熟练运用经济法思维分析现实问题。

4、能运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对实践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和经济案例进行正确分析。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授

实践

绪论

1

1

0

第1章

经济法的概念与历史

2

2

0

第2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2

2

0

第3章

经济法的宗旨和原则

2

2

0

第4章

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

2

2

0

第5章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

2

0

第6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2

2

0

第7章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1

1

0

第8章

财政调控法律制度

2

2

第9章

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6

5

1

第10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

4

3

0

第11章

计划调控法律制度

2

2

第12章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2

1

0

第13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4

3

1

第14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2

2

0

第15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4

3

1

第16章

市场规制的其他制度

4

2

0

第17章

特别市场规制制度

4

3

1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学体系,掌握学习和研究经济法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学的体系,学习和研究经济法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主要内容: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各国经济法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经济法学体系,学习和研究经济法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第1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区别和联系把握经济法的概念,熟悉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了解经济法产生的诸多因素,经济法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特定性,经济法调整范围和分类,关于经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各种主要观点,经济法的历史

第2章经济法的体系与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法体系的构成及核心,了解经济法核心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法的地位。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经济法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关系,深刻理解经济法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体系构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

教学主要内容:

经济法内容和形式的分类和结构,经济法基本法律的认定与构成,经济法的地位

第3章经济法的宗旨和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经济法宗旨及其原因,熟悉经济法的调整原则和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和运用经济法的调整原则和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的价值、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

 教学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的调整原则,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及基本特点

第4章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经济法主体的概念、类型和差异性,理解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类型、属性与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主与其他法律主体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类型和差异性,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类型、属性与评价

第5章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类型,了解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掌握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形式和制裁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类型,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形式和制裁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掌握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类型,了解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掌握经济法责任的含义、形式和制裁方式

第6章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经济法实施机制,能运用经济法实施机制理论分析经济法实施存在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主要内容:

第7章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宏观引导调控法的概念和特征,宏观引导调控法的立法体系,掌握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地位、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宏观引导调控法的调整方法,能利用宏观引导调控法原理分析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宏观引导调控法的调整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

教学主要内容:

宏观引导调控法的立法体系,掌握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地位、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宏观引导调控法的调整方法,能利用宏观引导调控法原理分析具体问题。

第8章财政调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财政和财政法的基本职能,以及了解财政法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财政体制法、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政府采购的方式和程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财政与财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财政法的体系、财政体制法、预算法、国债法、财政转移支付法、政府采购法

第9章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税收和税法;税收的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的征纳和征纳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内容、执行程序和法律责任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税收与税法、税法的概念和体系、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程序法、税收法律责任

第10章金融调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金融,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金融业务关系、金融管理关系与融法体系的构成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金融与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职责、组织机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法、证券法

第11章计划调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类型及国家计划的地位作用;熟悉计划法的调整对象及计划法体系的构成。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产业政策法的概念、特征及世界各国产业政策的立法模式,熟悉中国产业政法的构成体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业扶持政策法、产业调整政策法、产业组织政策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计划的概念和特征、计划的地位和职能、计划法的调整对象、计划法的体系、计划实体法、计划程序法

第12章市场规制法基本理论与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市场规制法的基本任务和特征、市场规制法的立法体系,掌握市场规制法的属性和地位,能利用市场规制法立法体系分析其立法体系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市场规制法的属性和地位。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

教学主要内容: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任务和立法体系,场规制法的经济法性质和地位

第13章反垄断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垄断和反垄断的概念和形式;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反垄断法的性质。

了解现代世界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垄断的认定和反垄断法的实施程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主要内容:

反垄断法的立法与发展,法垄断法的一般规制对象和特殊规制对象,反垄断法适用基本原则与实施

  

第14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要件;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竞争关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充分认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作用,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对象,形式和规制范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规则,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15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和发展的经过,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对象,以及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性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地位和作用,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主要内容:

消费者与消费者权保护法,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第16章市场规制的其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产品和产品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了解产品质量监督体制及其基本管理制度。

在了解产品、产品质量概念以及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责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产品与产品质量、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与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产品质量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第17章特别市场规制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产品和产品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了解产品质量监督体制及其基本管理制度。

在了解产品、产品质量概念以及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品责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产品与产品质量、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与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产品质量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经济法编写组.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16年.

参考书目

1.杨紫烜.经济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吕忠梅等.经济法原论[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7年.

3.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15年.

4.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14年.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考试方式为期末书面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平时检测)30%和期末考试70%。

七、其他说明

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计划学时

1

分组讨论

经济法宗旨和价值目标

1

2

案例分析

税收征收争议案例

3

案例分析

垄断构成争议案例

4

案例分析

不正当竞争争议案例

1

5

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利受侵犯法律救济案例

1

6

案例分析

产品责任案例

1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