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61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柔性支架采面回采作业规程

桐梓县松渝煤矿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N一区二采面

 

矿长:

张绍财

技术负责:

令狐克碧

安全:

张绍强

生产:

张文沛

编制:

令狐克碧

 

二00五年九月

 

松渝煤矿回采

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面名称:

二采面回采工作面

采煤方法: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回采工艺:

风镐落煤

编制人:

令狐克碧

 

编制单位:

松渝煤矿技术室

编制时间:

二00五年九月

 

作业规程会签栏

科别

姓名

日期

施工队

采掘主管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技术负责

矿长

 

一、工程概况

1、N一区二工作面井下位于+467~+405米,地面标高+670~890米,上至N一区一工作面。

对应地表位于松坎罗里坎村一带,地形坡度较大,易地表水流失,植被繁茂,有少量农田,见工作面巷道位置关系图。

二、工作面地质

1、煤层结构:

K3煤层为黑色半亮型煤,质优、较软,结构简单,呈粉末状、少数呈块状、鳞片状及层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煤层倾角42~480,平均450。

2、水文:

由于上工作面N一区一工作面已采,采空区积水通过密闭管道已放入大巷,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部少量采空区积水及地表的大气降雨将会通过冒落裂隙对工作面充水,采煤过程中将会有一定影响。

3、煤层顶底板情况

(1)老顶:

浅灰色细砂岩,砂质泥岩,层理清晰,上部为K4煤层。

(2)直接顶:

灰色细砂岩,顶部富含FeS2结核,厚4~4.5米。

(3)伪顶:

深灰色高碳质泥岩,含FeS2结核,厚0.1~0.2米。

(4)直接底:

灰色砂质泥岩夹K2煤层。

(5)老底:

灰色、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泥灰岩互层。

4、其它:

(1)瓦斯:

瓦斯含量相对较高。

(2)煤尘:

无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燃:

有自燃发火倾向。

(4)地温:

正常。

(5)地压:

在构造变化带压力将变大。

三、回采技术

1、采煤方法: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2、回采工艺流程

采地沟安溜皮采底板煤落底板支架采顶板煤落顶板支架放煤采地沟安溜皮

上口支设超前支护、铺柔性掩护支架、回柔支。

3、采高的确定

因工作面掩护支架的宽度为2米,所以采高确定为2米。

4、采煤方式:

风镐落煤。

5、运煤:

工作面煤炭采用铁皮或塘瓷溜皮沿工作面伪斜坡度由上往下自溜,至下煤口采用“U”型矿车装运至大巷地面煤仓。

四、顶板管理

1、工作面采用2米多边形柔支支护,架与架之间采用0.3米的方料做衬料,并采用4根Φ26mm钢绳将各组支架连成一体,每根钢绳头采用4个“U”型卡进行固定,使工作面支架连成整体柔性,钢柔结合,工作面上口支架超前支护,随采面推进逐步下落,并在下口尾部回撤支架。

2、上口铺架:

地沟规格:

上宽0.6m,下宽0.4m,深0.6m,地沟超前架头不少于1m,支加压实长度不少于3m,放顶线至架头不大于2m,超前铺架长度不少于4m。

3、上、下出口管理:

采用杂料Φ10~14mm的园木打在木支架一梁二柱,长度不少于10m双排。

五、工作面通风

1、工作面通风方式为“U”形上行风。

2、工作面风量配备:

因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按瓦斯涌出量计算的配风量大于其它方法算出的配风量,并能使风速达到要求。

(1)根据上工作面N一区一采面配风量240-280(m3/min)情况来看,都末瓦斯超限,所以借鉴于上工作面风量280(m3/min)。

二采工作面净断面为2.25m2。

(2)风速验算

a、V回=Q采/(S回×60)=280/(3.8×60)=1.22(m3/S)

b、V进=Q采/(S进×60)=280/(4.2×60)=1.11(m3/S)

C、V面=Q采/(S面×60)=280/(2.25×60)=2.07(m3/S)

式中:

Q采

Q采——工作面配风量(m3/min)

S回——回风断面m2

S进——进风断面m2

S面——采成断面m2

经验算风速处在0.25~4m/S之间,符合要求。

六、运输系统

1、运煤系统

工作面下煤眼运输大巷北二石门

地面煤仓

2、运料系统

工作面支架、材料周转

运输巷尾部运输巷K2大巷岩石上山

回风联络巷二采面回风巷

七、主要安全制度

矿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本规程及其它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并签字。

入井前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开好班前会,讲明当班安全注意事项、生产任务、工程质量要求等。

1、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三大规程”并严格按规定作业。

2、坚持班前会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3、坚持巷道维修制度,维护好工作面的洒水设施。

4、坚持管理人员跟班制度。

八、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煤及顶板管理措施

1、每班作业前,安全员、跟班管理人员、班长必须对整个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作业。

2、整个工作面布置2个采煤碛头(台阶),每个碛头配置1~2把风镐,2~3人协同作业,相邻碛头间隔不小于25m,碛头深度不大于1.2m。

3、工作面伪斜坡度30度,支架迎山角0~3度,溜皮必须安直联牢,坡度保持一致,不得有起伏。

4、各采煤前,必须将上方扛严,确认安全后才能采煤。

5、各头随采随落支架,碛头采成不于600的大斜坡,支架沿大斜坡放缓,严禁采成齐头和支架放成直角。

6、煤矸块度在于0.3m时必须先破碎后才下放。

7、采煤时,碛头上下方的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好,随时清找悬煤矸,上手(上方人员)打下的大块煤矸,必须提前通知下手(下方人员)躲避,并先破碎后才下放,各操作人员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确保安全生产。

8、放煤时,除扒煤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全部进入躲身硐躲好。

防止煤矸飞溅伤人,工作面每隔15米设置一个躲身硐,并对躲身硐进行可靠的要料支护,确保放煤人员的安全躲避,

9、放架前,必须通知碛头所有人员注意安,放架人员应认真检查支架受力情况,并找好安全退路,

10、放架时,应有专人看安全,人员手脚不得置于架脚下放,防止支要下沉伤人。

放架时,本碛头人员不得从事其它工作

11、支架必须沿顶板下放,离顶时必须及时调整支架。

12、若工作面出现支架座底或挂顶,应打调架支柱(立柱或反绷子)进行调整,调整支柱必须打紧打牢,其角度和支架角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13、工作面不得出现1m2以上的暴露顶板,顶板暴露高度不得大于1m,否则必须打斜撑支柱加半圆木背板支护顶板,其间距不大于1m。

(二)工作面支架回撤措施

1、工作面上拐点严格按《上拐点变坡图》要求操作,收尾收成缓坡不得出现“硬拐点”,防止支架起拱。

如碛头超高,一次收尾困难,不能保证支架质量,可分两次收尾。

2、下出口开口采煤时,碛头要成大斜坡,将支架放缓,防止支架断绳。

对大于1m的暴露顶板,必须打斜撑支柱加半圆木背板加强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架尾支架保持水平,不得翘起,并必须靠拢顶板,保证撤架安全。

3、下口尾巷长度达到6m时(严禁超过6m),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安设Φ300mm的水泥圆筒作为导风,水泥圆筒的安设必须超过掩支3米,才允许安排回撤支架。

4、回撤支架时回撤工不得低于2人,先把掩架下段及煤壁的浮煤清理干洁,松动螺帽及压板撤掉纲绳,采用3吨葫芦牵引掩支,葫芦一端固定在完好支架的上端,另一端挂在回撤掩支的下端,一人拉葫芦另一人观看安全,严禁大拉大放,只能拉架回一架。

5、工作面未撤支架保持完好,松动螺帽及时拧紧。

九、“一通三防”技术措施

(一)、通风、瓦斯

1、工作面配风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回风巷应保持设计断面,工作面煤炭堆积高度不得超过0.5m,更不准有堵塞现象,加强通风管理。

2、工作面配专职瓦检员,严格按规定检查瓦斯,瓦斯超限严禁作业,工作面下口回撤掩支时,瓦检员必须在作业点按规定认真检查瓦斯,随时监测瓦斯情况,严禁超限作业。

3、加强采面隅角瓦斯管理,下口尾巷支架及时回撤。

(二)、防治火灾

(1)上下两巷及工作面按规定安设防尘管路,配置三通及防尘喷雾洒水头。

(2)定期清扫两巷粉尘,

(3)工作面浮煤必须清干净,工作面各台阶每隔4~5米在掩支与底板之间采一个洞放底板内的采空区遗煤,以防止煤层自燃发火。

十、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

1、循环方式:

小班一个循环,循环进度0.8m。

2、作业形式:

三八制,二班采煤,一班准备。

3、劳动组织见图表

4、正规循环见图表

十一、避灾路线

1、瓦斯、煤尘、火灾路线

事故点运输巷K2大巷北二石门地面

2、避水灾路线

事故点上回风巷总回风巷地面

3、避顶板事故

事故点上回风巷(下运输巷)安全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