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92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docx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大纲林大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财政与金融学时:

32

英文名称:

EconomicofFinanceandMonetary课程性质:

必修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课程简介

财政与金融(EconomicofFinanceandMonetary)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也是一门很实用的选修课。

本课程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国际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与金融问题。

二、课程目标

在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使学生对财政和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财政和金融方面的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财政和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财政和金融理论和解决财政和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有关财政与金融最基础的原理与最基本的实务问题,以理论为主,兼顾业务知识,注重宏观知识的把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可用下述表格形式)

章节学时

第一章财政概论4学时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2学时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2学时

第四章消费性支出2学时

第五章投资性支出2学时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2学时

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4学时

第八章国债和国债市场4学时

第九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2学时

第十章金融概论2学时

第十一章金融机构体系2学时

第十二章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2学时

第十三章金融市场2学时

四、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财政概论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要求掌握什么是市场失灵,什么是政府干预失效,公共需要及其特征、内容,财政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了解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府的经济作用;

3.熟悉财政的职能。

[授课内容]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第二节财政概念

一、财政及基本特征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第三节财政职能

一、研究思路和意义

二、资源配置职能

三、收入分配职能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重点:

公共产品与社会公共需要;财政的一般特征;

难点:

关于财政概念与公共财政;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什么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是什么;

2.熟悉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方式

3.了解财政支出效益如何分析

[授课内容]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四)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二、公共生产

三、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第二节(略)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三、财政监督

(一)财政监督及其作用

(二)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重点: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

难点:

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法;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支出按用途和按费用类别的分类,掌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及瓦格纳法则。

2.熟悉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授课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

二、按支出用途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五、国际分类方法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四、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重点:

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难点: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消费性支出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2.了解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3.了解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二、行政管理费

三、国防费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二、教育支出

三、科学研究费支出

四、卫生支出

重点: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难点: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教育支出、科研费支出、卫生支出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投资性支出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2.了解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3.熟悉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授课内容]

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一、为什么要加大“三农“财政投入

二、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三、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

(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三、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借鉴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重点:

投资性支出的属性、特点

难点:

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补贴以及与税收支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

2.把握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思路;财政补贴改革的思路;

3.理解税收支出概念。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类型和共同特点

(三)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二、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

第三节税收支出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重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财政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

难点:

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问题

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收入的概念,收入的按形式和按来源的分类;

2.熟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从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来思考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授课内容]

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

一、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

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第四节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一、我国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分析

(一)税收与收费

(二)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三)收费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分析

*二、预算外资金分析

重点:

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分析

难点: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第八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国债的基本原理;理解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2.了解国债发行价格和国债利率的确定;国债的发行方式和还本付息方式的相关内容;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授课内容]

第一节国债原理

一、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三、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四、国债发行价格与国债利率

第二节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EquivalenceTheorem)及其实证研究

二、国债的经济效应

三、国债的政策功能

第三节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分析

二、我国国债依存度分析

第四节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一、国债市场

二、国债市场的功能

一是实行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二是合理有效调节资金的运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

三、我国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节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一、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概述

二、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防范和化解对策

重点:

国债的经济效应与国债的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难点: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第九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国家预算的含义、类别、国家预算体系的构成、国家预算的原则和预算管理权限;

2.了解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程序;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的相关内容。

[授课内容]

第一节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及其类别

2.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3.国家预算原则

第二节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1.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2.编制部门预算

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4.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5.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2.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第四节中国分税制改革

1.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2.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

4.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

第十章金融概论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金融的构成、金融机构的产生;

2.掌握货币信用的定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金融工具的涵义及类型。

[授课内容]

第一节金融概述

一、金融构成

二、货币

三、信用

四、金融机构和银行

第二节信用

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二、信用形式

第三节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二、商业票据

三、债券与股票

四、支票

五、银行券

六、大额存单

第四节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

二、利率

三、利率的分类

四、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五、利率的作用

重点:

金融的构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

难点:

金融工具的内容,信用形式,利息和利率。

第十一章金融机构体系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金融机构体系构成,中央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涵义;

2、了解我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建立中央银行必要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分类。

[授课内容]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

第二节中央银行

一、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三节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二、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

第四节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一节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第二节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重点: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难点: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内容。

第十二章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2、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授课内容]

第一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原则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

2、负债管理

3、资产负债管理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资本金

二、吸收存款

三、借款

四、发行金融债券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贷款

(一)商业银行贷款的原则

(二)贷款的对象与条件

(三)贷款种类

(四)贷款程序

二、票据贴现

三、银行投资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重点: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难点: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第十三章金融市场

[授课时间] 2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的涵义、分类。

2.了解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债券市场、购回协议市场

[授课内容]

第一节金融市场的含义、分类

一、金融市场

二、分类

第二节短期资金市场

一、含义及特点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票据市场

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五、短期债券市场

六、购回协议市场

重点:

金融市场的含义,短期资金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难点:

金融市场分类

五、课程其它说明

1.课程内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说明

板书教学,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为2:

1,课外作业不少于三次。

2.本课考核方式:

开卷或论文

3.考试总成绩构成:

作业及平时测验:

30%,期末考试:

7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陈共,《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参考书:

1.陈志勇,刘京焕,李景友,《财政学原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年6月

2.朱新蓉,《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6月

3.孙文基、魏晓锋,《财政与金融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4.[美]哈维·罗森: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5、刘宇飞:

《当代西方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6.王传纶高培勇:

《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

7.郭庆旺赵志耘: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