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94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x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课题申请指南

 

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九月

前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食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提高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食品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食品加工产业化技术达到发达国家二十一世纪初期水平。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本着“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结合”、“近期安排与长远部署结合”和“整体布局与分类实施结合”的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必争、产业发展必需、技术竞争必备、社会需求巨大”的选择依据,针对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立足技术的自主创新,强化产业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显著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基本构建起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引领产业技术升级,支撑产业健康发展。

二、申请内容

本项目重点围绕食品物性修饰、新型制油、食品高效分离与干燥、食品冷加工、食品凝胶与风味控制、食品包装新材料、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关键装备开发等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6个;围绕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食品和水产食品加工与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设置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类课题12个。

具体包括:

(一)食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

1、食品物性修饰与油脂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

2、食品冷加工与高效分离技术开发研究

3、食品凝胶与风味控制技术开发研究

4、食品高效节能干燥新技术与装备开发

5、食品包装新材料研究与开发

6、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设备开发研究

(二)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类课题

7、玉米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与多元醇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8、大豆优质蛋白与高纯磷脂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9、小麦专用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

10、稻米方便营养食品与米淀粉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11、薯类加工新产品技术装备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12、双低油菜籽制油新工艺与大型冷榨设备开发

13、苹果果胶系列产品与优质苹果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14、柑橘罐头新工艺与橙汁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15、低温肉制品与传统肉制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16、畜禽屠宰加工设备与骨血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17、液态蛋与专用蛋粉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三、申请管理

1、由承担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类课题任务的省(区)科技厅组成省际联盟,负责项目实施的总体协调。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四、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国家拨款1.5亿元,其中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类课题要求第一承担企业所在省科技厅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1提供配套资金,同时要求企业按课题国拨经费数不少于1∶2提供配套资金。

五、实施年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6年-2008年)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6个法人单位,其中企业和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分别不超过3个。

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2、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属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审定后,进行申报。

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类课题,各省(区、市)可优选1-2个课题进行申报,申请单位必须以企业为主体。

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审定后,进行申报。

3、申报课题的企业应具备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

承担重大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示范课题任务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且经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排名2005年度相关产品销售额位于行业前二十位;

(2)企业技术需求与课题目标一致;

(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

(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具有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它条件;

(6)通过课题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4、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5、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57周岁(截止到2006年9月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

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

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课题预算申报书

(5)食品加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框架

(6)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声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地方配套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

4、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编制要求参照《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财函[2006]12号(见科技部网站)。

5、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

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课题申请指南》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网站()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

2006年10月15日下午16:

00时整。

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

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

科技部农村中心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565房间(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北京2143信箱。

邮编:

)。

8、联系人和电话: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戴炳业董文王学勤

(010)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马广鹏李树辉

(010)

八、课题管理

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省际联盟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或执行期间课题承担单位性质改变的课题,省际联盟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省际联盟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与技术装备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立足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在食品物性修饰、新型制油、食品高效分离与干燥、食品冷加工、肉品凝胶与风味控制、食品包装新材料、食品快速检测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6个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上开展系统和深入研究,为食品工业重大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1、食品物性修饰与油脂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

一、攻关内容

1、淀粉分子修饰与防回生抗老化技术研究

系统研究3-4种米面食品的“回生”与淀粉“老化”机制,确定可控因素对米面食品回生的影响;针对高水分、低脂肪的方便米面制品,重点研究与开发防α-化淀粉重结晶,迅速固定α-化淀粉结构以及添加防老化剂等抗回生技术。

2、蛋白改性与多肽制备技术

重点研究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变性的关系,以及蛋白质防变性和增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植物蛋白结构及共存成分对酶水解制备多肽过程的研究,确定酶结构、酶专一性及酶协同效应与肽结构的关系,并对肽生理功能开展系统研究。

3、新型油脂制取技术

围绕大豆、双低油菜籽等油料,筛选安全、高效的新型制油浸提溶剂,重点开展新型溶剂连续浸出工艺技术和设备研究;围绕油菜籽、花生、橄榄等高含油油料,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的非溶剂制油新工艺和新装备,开发出营养保健油产品。

二、攻关目标

1、开发2-3种谷物食品的抗回生技术,并应用于2-3种新型食品。

2、改性2-3种植物蛋白,使溶解性>90%,乳化性、稳定性等显著提高;开发出营养蛋白粉产品3-5个,蛋白质含量≥80%;开发短肽产品2-3个,分子量小于1000的短肽含量≥60%。

3、开发出新型环保溶剂制油工艺技术,油脂提取率≥97%,油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开发出高含油油料非溶剂制油成套工艺技术,油脂提取率≥92%,蛋白质提取率≥78%。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700万元。

课题2、食品冷加工与高效分离技术开发研究

一、攻关内容

1、食品冷加工技术开发研究

通过对高密度二氧化碳、高压脉冲电场和高频脉冲磁场等冷杀菌灭酶效果以及对相关营养物质、风味、色泽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产品品质影响进行系统研究,重点开发出高密度二氧化碳、高频脉冲磁场和高压脉冲电场等食品冷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样机。

2、高效集成膜分离与短程分子蒸馏技术开发研究

系统研究集成自洁膜(超滤与反渗透)共混改性技术、膜通量高效自恢复技术等,重点开发具有抗污染性、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微生物侵蚀和具较好机械强度的集成自洁膜等低温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并对具有生物活性的高沸点物质开展短程分子蒸馏等分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

3、高效辅助萃取技术开发研究

通过对超声波(UAE)、微波(MAE)和强电场(PEFAE)等现代高效辅助萃取技术的传质动力学及分离工艺的应用研究,重点开发超声波、微波、强电场等高效辅助萃取工艺技术,为提高分离效果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二、攻关目标

1、开发工作压力达到50Mpa的连续式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设备、可调式脉冲电场和强磁场杀菌设备样机各一台;冷加工可使食品内源关键酶的钝化率达到70%以上,主要致病菌降低3-5个对数以上。

2、开发2-3个能够适用不同原料物性,具有高抗污染能力、自洁和自恢复能力,具有免维护、寿命长和持久高通量的超滤与反渗透技术与设备,使用寿命达到8000小时以上。

3、开发出超声波、微波和强电场等高效辅助萃取技术与设备样机各一台;果蔬加工副产物中花青素、果胶等提取效率提高1-2倍。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700万元。

课题3、食品凝胶与风味控制技术开发研究

一、攻关内容

1、肌肉凝胶形成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

通过对肌肉蛋白、离子强度、pH值、食用胶、磷酸盐、变性淀粉等理化因素和成分以及加热温度、增温速度、乳化滚揉等工艺对肌肉蛋白凝胶形成影响和凝胶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重点开发肉品凝胶控制技术。

2、风味形成规律及调控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加工条件介质因素和蛋白质和脂质降解产物、蛋白酶和脂酶的酶解作用及美拉德反应对产品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探明风味物质形成规律和变化机制以及不同肉与肉制品的主体风味物质,开发肉与肉品风味形成的加工工艺。

3、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PACCP)技术与栅栏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宰后处理过程中的肉类品质控制技术、肉馅或肉糜速冻与保藏技术以及肉品微生物的生长、存活和死亡预测预报及其安全性评估技术等研究,建立我国肉品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PACCP)体系,提高产品的保质期。

二、攻关目标

1、明确肌肉凝胶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凝胶形成的优化工艺,形成系统的凝胶控制技术。

2、鉴定出主要肉与肉制品的主体风味物质及影响因素,并建立风味指纹图谱,提出系统的风味调控技术,开发出系列自然风味添加产品,并在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

3、形成肉品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PACCP)技术,使肉品嫩度明显改善,剪切力值平均降低20%以上,汁液流失率控制在1.5%以下,解决速冻肉馅类制品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劣问题,延长保质期1个月以上;建立微生物预报评估模型,保质期延长30%以上。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700万元。

课题4、食品高效节能干燥新技术及装备开发

一、攻关内容

1、新型高效太阳能干制系统与组合节能干燥技术开发研究

重点研究高效利用太阳能或光能与风能的干制技术系统和节能型组合干燥技术,开发新型高效的太阳能晾(晒)房干制系统和节能高效的多热(能)源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为西部地区葡萄干、杏干和特色干制蔬菜等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2、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开发

突破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重点研究气动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配套系统、物料连续冻结及装卸料系统,开发出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并产业化应用。

二、攻关目标

1、开发出一整套新型高效太阳能凉(晒)房干制系统,使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葡萄干绿品率提高10%以上;开发出一套多热(能)源高效组合干燥技术系统与设备(样机),比现有常规干燥设备能耗降低5-10%和生产效率提高10%。

2、针对果蔬、水产及方便面等即食食品,开发出蒸发面积≥300㎡的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成套设备1套;生产效率比相同面积的间歇式设备提高1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5-10%。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600万元。

课题5、食品包装新材料研究与开发

一、攻关内容

1、活性薄膜与可食性薄膜研究与开发

通过对阻隔膜等离子强化蒸镀技术和可食性薄膜成膜机理、机械特性、通透性,以及活性薄膜的力学性能、通透性能、膜料微观结构和保鲜效果的系统研究,开发出可食性薄膜、活性薄膜包装材料和高阻隔性陶瓷阻隔膜复合包装新材料。

2、全降解食品包装制品研究与开发

通过对植物纤维特性以及包装制品材料组分对形成的包装制品的外观质量和卫生安全影响的研究,植物纤维分子重组技术及多组分纤维干法热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全降解包装制品加工成套技术和装置。

二、攻关目标

1、开发3-4种新型环保薄膜食品包装材料,建成陶瓷阻隔膜复合包装材料中试生产线1条,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

2、开发植物纤维全降解食品包装制品干法制造技术,建成中试生产线1条,产品符合GB9685-1994及有关质量与环保标准,制备3-5种包装制品及餐饮具,并推广应用。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600万元。

课题6、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设备开发研究

一、攻关内容

1、小型食品快速检测仪器开发

重点开展

(1)畜产品(猪肉和鸡肉)及制成品中抗生素(磺胺等)、β-激素受体激动素(莱克多巴胺等)和重要致病微生物(单增李斯特菌等)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仪器;

(2)水产品(虾、鱼和泡发产品)中抗生素(氯霉素等)和甲醛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仪器;(3)谷物(小麦等)及加工产品中的生物毒素(赭曲霉毒素等)、有害元素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仪器;(4)水果、蔬菜及加工产品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等)和有机氯农药(硫丹等)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仪器的开发研究。

2、食品中主要有害物快速检测技术开发

重点开发食品安全检测中部分农药、兽药和生物毒素的酶标、金标及多残留免疫检测技术与纳米人工抗体,建立新的免疫分子印迹检测技术、在线快速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和控制加工过程中主要有害物质形成的工艺技术,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追踪技术。

3、食品加工原料特性评价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重点研究粮油(稻米、花生、甘薯等)、果蔬(梨、葡萄、番茄等)、畜产品(牛羊肉等)等主要食品原料加工特性,系统构建我国食品原料加工品质的评价体系,并示范应用;建立食品工业国际标准跟踪信息平台,研究“国家食品加工专用GMP规程和实施指南”。

二、攻关目标

1、开发4-5种集快速提取、基质屏蔽和实时检测于一体的单残留与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试纸条,检测灵敏度达到μg/L级;开发1-2台基于彩色CCD的新型便携式小型检测仪,检测灵敏度达μg/L级。

2、开发出1-2种基于人工抗体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分子印迹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开发出1-2种针对食品原料安全检测中部分农药、兽药和生物毒素的酶标与金标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开发2-3种能够在线快速检测的产品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建立2-3种食品加工过程形成的主要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和食品质量与安全追踪技术。

3、系统构建我国食品原料加工品质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3-5条;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报批稿5-10项;制定8-10项技术规程;建立食品工业国际标准跟踪信息平台;制定“国家食品加工专用GMP规程和实施指南”。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600万元。

二、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示范

针对我国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和水产食品等重大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化技术开发能力弱等“瓶颈”问题,立足技术集成创新结合原始创新,重点开展重大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化示范和重大关键加工装备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为食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要求所建立的生产示范线与目前技术条件下的生产状况相比,加工原料与资源利用率提高5-10%;吨产品能耗降低5-10%,节水10-20%,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10%以上,综合排污水平必须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

课题7、玉米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与多元醇开发

及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玉米淀粉糖与变性淀粉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

突破高纯度淀粉糖生产的技术瓶颈,重点开发出90型高果糖浆、结晶果糖、全糖粉、糖醇等新产品;开展优质明胶、微胶囊化油脂、乳化香精、慢消化淀粉、低污染复合变性硬酯酸淀粉酯、淀粉质能量胶和不同糖基分枝环糊精系列变性淀粉等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2、玉米多元醇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重点对玉米加工多元醇(丙二醇、乙二醇、丁醇等)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进行优化研究,开发丙二醇、乙二醇、丁醇等多元醇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二、攻关目标

1、建立3000吨/年高果糖浆、结晶果糖、全糖粉等淀粉糖以及甘露糖醇等功能性甜味剂生产示范线,高果糖浆果糖含量达到90%以上(针对总糖),结晶果糖纯度达到97%以上。

2、建立3000吨/年微胶囊化油脂、乳化香精、50%和80%慢消化淀粉、取代度在0.001-0.025的食品级低污染复合变性硬酯酸淀粉酯、产品收率大于90%(干基)的淀粉质能量胶和不同糖基分枝环糊精等系列变性淀粉,综合生产成本降低20%。

3、建立20万吨/年的工业化多元醇生产示范线一条,玉米多元醇产品率达到88%以上,新型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超过2年。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1000万元。

课题8、大豆优质蛋白与高纯磷脂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大豆浓缩蛋白与组织蛋白系列食品开发与示范

开展酒精浸出法提取、改性、分离等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出优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系列产品;开展大豆蛋白酶法水解、分离与富集、非膨化挤压组织化等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出系列大豆蛋白素肉、大豆仿真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2、高品质大豆磷脂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重点应用薄膜蒸发、CO2超临界萃取、酶修饰与改性、酯交换、脂质衍生化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食品级、医药级和高附加值的大豆磷脂系列产品。

二、攻关目标

1、建立2万吨/年的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线,大豆浓缩蛋白得率≥69%,酒精消耗≤40kg/吨产品,蛋白质含量≥68%,NSI≥70%;建立1万吨/年非膨化组织化大豆蛋白生产线1条。

2、建立3000吨/年食品级大豆磷脂和粉末磷脂生产线各1条,粉末磷脂产品己烷不溶物<0.1%,丙酮不溶物>63%;建立20吨/年高PC(磷脂酰胆碱)磷脂示范生产线1条,PC含量>90%;建立10吨/年氢化卵磷脂示范生产线1条,磷脂酰胆碱(PC)含量>70%。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1000万元。

课题9、小麦专用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

一、攻关内容

1、小麦食品专用粉、预混合面粉开发

研究筛选出能显著改善专用粉品种的食品添加剂;确定方便面、馒头、饺子、面条等专用粉配料各组分的品质控制指标及配方,开发出方便面、馒头、饺子、面条等专用粉和大豆配粉,以及多谷物营养馒头、燕麦皮混合营养馒头、蛋糕、面包和比萨饼等预混合粉;研制出能有效替代溴酸钾的食品添加剂。

2、非膨化挤压方便食品加工技术装备与新产品开发

以小麦和其它麦类及谷物类为原料,重点开发大功率非膨化挤压淀粉熟化技术与设备、高速定量切割与配套蒸面机和干燥设备,建立与各类原料相应的非膨化挤压方便食品工业化生产新工艺,开发非膨化挤压方便食品成套生产线及多种方便营养食品,并实现产业化开发。

二、攻关目标

1、建立年产5万吨馒头专用粉、2万吨方便面专用粉、6千吨饺子粉和6千吨面条粉生产线各1条,建立年产5万吨多种预混合粉和大豆配粉生产线1条。

专用粉生产的饺子、面条、拉面汤中溶出率<2.5%。

2、建立年产20台(套)日产36万包的非膨化挤压方便食品成套设备生产线一条,开发出10种以上以麦类和谷物类为原料的非膨化挤压方便营养食品,产品均能达到国家标准。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600万元。

课题10、稻米方便营养食品与米淀粉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速食营养米、方便米饭和发芽糙米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

重点开展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