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240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府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3b.doc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政府经济学》第七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

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

1.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的划分标准是。

(D)

A、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B、按计征标准分类

C、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分类D、按课税对象分类

2.我国现行税制下属于价内税的税种有。

(B)

A、营业税和消费税B、增值税和营业税

C、消费税和增值税D、增值税和所得税

3.是税制能否健全、完善,税收作用能否发挥的前提。

(D)

A、税收总量B、征收方法

C、征收机制D、税制结构

4.是税收最基本的要素。

(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

C、税率D、税目

5.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B)

A、税收法制管理B、税收立法管理

C、税务行政管理D、税收征收管理

6.我国政府预算年度的起止期限是。

(A)

A、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B、每年4月1日起至来年3月31日止

C、每年10月1日起至来年9月30日止D、每年7月1日起至来年6月30日止

7.将预算收入划分为经常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的标准是。

(C)

A、预算科目B、预算收入的形式

C、预算收入的性质D、预算收入管理权限

8.按照我国宪法,负责执行预算的机关是。

(C)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财政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大常委会

9.是财政收入中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一种形式。

(A)

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D、其他收入

10.是扩大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条件。

(A)

A、经济发展B、技术发展水平

C、政府职能范围D、财政分配政策

11.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是在。

(D)

A、1950年B、1949年

C、1978年D、1994年

12.转移支付制度通常以为主。

(B)

A、向居民发放补贴B、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纵向拨款

C、向国企进行补贴D、地区间财政收入的横向转移

13.国有资产的狭义概念是指。

(A)

A、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及获得的收益等经营性资产

B、国家向行政单位拨款形成的经营性资产

C、国家向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

D、国家依法拥有的土地、森林、河流等资源性资产

14.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在于。

(C)

A、全部社会资产B、全部国有资产

C、经营性资产D、盈利性资产

15.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中,是实施产权管理的前提和基本手段。

(D)

A、清产核资B、产权界定

C、资产评估D、产权登记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理解税收的含义应包括如下方面:

(ABC)

A、国家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前提B、按法定标准征收

C、纳税主体是社会成员D、遵循自愿纳税的原则

E、纳税主体是政府部门

2.斯密所提出的“税收四原则”是。

(ABCE)

A、平等原则B、确实原则

C、便利原则D、最多征收原则

E、最少征收原则

3.我国现行税制下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有。

(AB)

A、所得税B、财产税

C、消费税D、营业税

E、关税

4.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ABCDE)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经济结构

C、经济管理体制D、经济管理水平

E、税收征管水平

5.从管理权限上看,我国目前属于中央财政收入的税种有。

(AB)

A、消费税B、关税

C、个人所得税D、营业税

E、农业税

6.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目标是。

(ABDE)

A、建立能保证适度税收水平的税收模式

B、建立税收负担较为公平的税收制度

C、大幅增加政府税收

D、简化、规范税制

E、建立较完善的税收立法体系

7.94年税改后,我国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辅之以的流转税格局。

(AD)

A、营业税B、关税

C、产品税D、消费税

E、个人所得税

8.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ABE)

A、财力分配的纵向不平衡

B、财力分配的横向不平衡

C、有利于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D、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E、外部性

9.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和两种职能。

(CE)

A、收入分配和再分配B、实行阶级专政

C、社会经济管理D、宏观经济调控

E、国有资产管理

10.按照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有。

(ABCDE)

A、坚持国家统一所有B、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

C、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D、确立国有资产营运主体

E、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税收的公平原则

答:

是现代税收三大原则之一。

即要使纳税人承担的税负与其纳税能力相适应。

一般分横向和纵向两方面。

2.税收制度

答:

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

有广义、狭义之别。

其核心是税收基本法规,即税法。

3.复式预算

答:

是指把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汇集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以上相对独立、但又有密切联系的计划所形成的预算。

4.宏观税负

答: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各项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总产出量的比值。

各国大都采用税收收入总量占GDP的比重表示。

5.分级财政体制

答:

分级财政体制是在宪法或相关法律确定的确立各级政府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行使各自的财政权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各自独立其财政预算的一种体制。

这种体制下,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实现。

四、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税收原则是评价一国税制优劣与否的基本标准。

答:

税收原则是国家课税的准则,是税收法制所遵循的具体化的指导思想。

(2分)也是指导课税对象选择、税制结构布局、税率设计和减免措施等的战略要求,所以说是评价一国税制优劣与否的基本标准

2.国债就是公债。

答:

公债是政府以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即国债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公债。

所以,国债作为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公债的一种,二者不能等同。

3.根据94年税改后的税收制度,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均应缴纳增值税。

答:

此判断错误。

根据94税收制度对各税种征收范围和环节的规定,增值税的征收环节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而劳务提供和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应缴纳营业税。

4.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答: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中,管理体制是处理国有资产管理中一系列关系与问题的纲领。

明确了资产管理体制,就明确了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相互的责权利关系,为有效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和应遵循的原则。

答:

政府预算是用法律形式表现,反映和规定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活动的预期收支指标与平衡关系的一览表以及管理制度。

其基本特征有:

预测性;法律性;综合性。

我国政府预算原则有:

预算的统一性;预算的完整性;预算的权威性;预算的公开性;预算的年度性。

2.简答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答:

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有:

1)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2)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4)分管,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

分税制改革的目标是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六、论述题(13分)

何为税收乘数?

结合其数值变化区间分析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税收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倍数。

其公式是:

△Y/△T=-b/1-b。

分析:

若b=1,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其对经济的反向影响程度趋向于无穷大;若b=0,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很小时,其数值也是-1。

可见,其变动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反方向变动,而且其乘数〉-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