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架导游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24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神龙架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龙架导游词.docx

《神龙架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龙架导游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神龙架导游词.docx

神龙架导游词

神龙架导游词

【第1篇】神龙架导游词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楚天海外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本地来观光旅游。

我姓刘,大家叫我“刘导”好了。

我们今天一起游览的景点是——神农架,感受大自然的奇特风光。

神农架是美丽的,神农架是神秘的,神农架是绿色的,神农架是原始的,神农架是独特的,神农架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望尘莫及的。

在随后的几天中,让我们在神农架实实在在享受一回回归大自然吧!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神农顶和神农坛两大景区。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7.9万。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

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很多濒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

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

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车、攀岩、漂流、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

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神农架是神农坛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

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

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

台阶下即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香炉、编钟、大鼓等器物。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离开神农坛,我们现在就要去神农架的至高点——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览风景垭和板壁岩。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4米。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

遍布冷杉如裘似衾,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从风景垭出发,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那么现在我们就下车去板壁岩的石林和树丛中走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野人呢。

板壁岩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踪迹,毛发、脚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窝。

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

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

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

好了,游览完板壁岩以后,我们现在就要返回饭店了,这一路上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相信游览了一天的时间大家都会有些疲惫,那么大家就可以在这个时间里稍作休息。

最后祝大家旅途平安,万事如意!

【第2篇】神龙架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是你们的导游张芳,大家叫我张导就好了。

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周师傅,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周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

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将尽力满足。

最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被称为“华中屋脊、绿色明珠”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神农架在湖北省的西部,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

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50.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

神农顶的天气一日多变,年平均气温7.9℃,7月极端高温20℃。

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

这里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毛冠鹿等珍稀动物出没。

冬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秋天雨雾蒙蒙,冷风呼啸;夏日风和日暖,云淡天高。

此时大家一定想登临神农顶,去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

从神农顶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

沿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登临风景垭口。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在1970年以前是巴东与房县的界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更名为“风景垭”。

风景垭海拔2785米,她北连麂子山,南临下谷坪,西北接大窝坑和珙桐林,东眺望农亭与神农顶。

我们现在来到燕天景区的第一站天门垭。

天门垭海拔2328米,距红坪12公里,西南临东沟、号房,东北与燕子垭对峙,垭两侧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杂生其间。

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最高点。

每当晴天清晨,云雾弥漫或阳光斜射时,云雾穿过山口,山口若隐若现;阴天,云雾终日不散,汽车白天同过时还要亮灯鸣号。

由于市场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得名“天门垭“。

每当雨后初晴,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带便会风起云涌,有的壮如暴发的山洪,有的似从天而降的瀑布,滔滔不绝,汇入云海。

有时云海之上回悬起一轮五彩光环,长则2小时以上,短则1刻钟左右。

它行似彩虹,点缀在天幕之中,五彩分明,色调柔和,仿佛是一台缓缓滚动的佛辇。

当佛辇把人们或物摄入光圈之中,人影便若隐若现,头上闪着金光,就像是佛祖再世、神仙显灵。

这就是“佛光”。

在天门垭以北的山峰,就是燕天景区的最高峰刘享寨,海拔2575米,面积3平方公里。

刘享寨山势魏延,石峰耸立,灰白色的石柱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

相传,明末清初,联明抗清的大顺右果毅将军刘体纯的儿子曾在这里立寨设防,以便与驻兵房县的郝永忠、兴山的李来亨以及驻兵长峰(今堆子、下谷、九湖)的农军刘体纯部互为犄角以抵御清军。

后农军和南明军失败,刘享寨被毁。

离开天门垭,经过刘享寨,我们就来到燕子垭。

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209国道穿崖纵贯,崖上松杉土翠,红桦披锦,远看山崖旁两翼山岭,似飞燕展翅,因邻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垭”。

燕子垭是人造壑口,当年为使209国道贯通,有被称为一百单八将的108个工人,每4人1组,日夜两班工作,用50多天的时间在这里打了27个爆破竖井。

然后将每口竖井都灌满炸药,其间正垭口的一口竖井装入炸药7500公斤。

爆破这一天,只见启爆电机一转动,顿时声震长空,岩石四分五裂,飞沙走石,呼啸而过,有排山倒还之势。

爆破之后,就出现了这一人工壑口。

燕子垭的一边有步游栈道通向燕子洞。

燕子洞是燕子垭标志性景观。

在神农架有一种“短嘴金丝燕”,它们就栖居在神农架燕子垭的燕子洞。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进入了被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曾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神农架就有这样的“蜀道”,这就是被学者们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

清朝中叶以来,不少游民进入川鄂边界谋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四川烦运“私盐”来湖北进行交易,为了避开官方的缉私,盐商多从神农架往返,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条沟通川东、鄂西的神农架川鄂古盐道。

神农架古盐道沿途穿越密林深谷、旷野平坝,宽敞之处可以行车,险峻之处则“心频惊而畏缩,足将进而趑趄”、“雾从人面起,云自马头生”。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来到了兰英寨。

相传薛刚反唐时,为逃避官府,携侄儿薛蛟直奔大九湖而来。

谁知行至官封口,竟被一位女将拿下,这就是早已在此落草的山寨女王纪兰英。

纪兰英见薛刚年轻英俊,武艺不凡,求薛刚留居山寨,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故得名“兰英寨”。

兰英寨海拔898米,地势非常险要。

进入山口,可见山岩壁立,仰望天空,成窄长一片。

山上的小径正对寨门,两旁悬崖峭壁,中间寨堡高筑,好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寨内有一个大洞,是驻兵守寨的好地方,洞口筑有一高台,是守寨的了望台,登高远眺,可观数十里之外。

寨洞左侧有一天然石柱,上下与岩壁相连,中间呈圆柱状,传说当年薛刚和纪兰英常在次栓马,故称“栓马桩”。

兰英寨是神农架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最为壮观的古寨。

考古专家认为,兰英寨的历史并没有传说的那样久远,应该是在明末清初白莲教起义时留下的遗迹。

好了,我们的神农架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在这短短的几天,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带给我的快乐!

一路上如果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尽管提出,以便我日后提高。

我也期待我们的下次再见。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3篇】神龙架导游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苍茫神奇的神农架观光游览,我是神农架假日旅行社的导游员夏兴安,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吴师傅,他驾驶经验非常丰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今天就由我和吴师傅为大家服务,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请及时提出来,我和吴师傅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和开心,衷心祝愿大家旅途愉快!

人们常说“不登风景垭,枉到神农架”,“不见神农顶,虚往神农行”今天我们就要游览神农架原始森林公园的神农坛、风景垭、神农顶、金猴岭等几个景区。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80、1%,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8万。

神农架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

它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这种称号。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

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

此唱本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

很多濒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还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

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等珍贵药草。

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攀岩、漂流、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等下有时间的话我带大家去参观一下,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景区,由于这是保护区,严禁烟火、严禁污染,请各位支持与配合。

不知道大家在来之前是否听说过这里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呢?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眼前的秀峰茂林都属于金猴岭。

金猴岭就是神农架金丝猴的一处大本营。

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过神农架金丝猴的生活场景,其镜头主要是在这一带拍摄的。

神农架金丝猴不仅具有种群多、个体大、毛色美、智商高等显著特点,似乎还善解人意。

国家旅游局前局长刘毅来此考察时,200多只金丝猴便曾下到公路边夹道欢迎。

希望我们今天也能享受到这种礼遇。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原始森林公园的南大门。

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神农坛是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

大家请看祭坛内神农氏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

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

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

整个祭坛外圆内方,寓含着天圆地方之意,包含着道教文化哲理。

(据说,神农氏父亲是神龟,母亲是仙蛇。

神农氏是龟蛇合体后出生的。

这与武当道教很有渊源。

)这个是九鼎八簋(gui√)、这个是香炉、这个是编钟、大鼓等器物。

因为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离开了神农坛,我们现在要去的就是神农架的至高点——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4米。

号称“华中第一峰”。

再俯身南看,周围万籁俱静,幽谷群峰密布,谷底石林丛生,高低神韵各异,加上云雾时浓时淡,森林时隐时现,实在叫人叹为观止。

()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

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在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大家可以在这拍拍照,休息一下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板壁岩。

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板壁岩的石林和树丛中走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野人呢。

板壁岩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踪迹,毛发、脚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窝。

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

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

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竹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今天的神农之旅就要结束了,真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这一天的相处中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大家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尽管提出来,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在旅途中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正所谓“两山不能相见,两人终会重逢”,期待着和大家的再次相遇,祝大家归途一路平安,在以后的工作中万事如意,好运常在,再见!

【第4篇】神龙架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参加我社的旅游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神农顶和神农坛两大景区。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7.9万。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

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很多濒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

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

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车、攀岩、漂流、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

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神农架是神农坛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

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

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

台阶下即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香炉、编钟、大鼓等器物。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离开神农坛,我们现在就要去神农架的至高点——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览风景垭和板壁岩。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4米。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

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从风景垭出发,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那么现在我们就下车去板壁岩的石林和树丛中走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野人呢。

板壁岩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踪迹,毛发、脚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窝。

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

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

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

好了,游览完板壁岩以后,我们现在就要返回饭店了,这一路上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相信游览了一天的时间大家都会有些疲惫,那么大家就可以在这个时间里稍作休息。

【第5篇】神龙架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

首先让我代表神龙架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这次神农架之旅的导游员。

俗话说的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既然大家有缘来到这里,就是我珍贵的朋友,尽我最大的努力充实和丰富各位此次的神农架之旅,如果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或困难的话,请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尽力给大家解决,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所以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也就是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咱们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就曾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所以将这里称作神农架。

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很多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还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

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我们现在马上就要进入景区了。

在进入景区之前,有几点要给各位强调:

因山区气候变化,气温会比平原地区低,请各位注意多带衣服。

各景区均有一次性雨衣,旅途中可以不用带雨具。

因为山势比较陡峭,所以我们尽量轻装上阵,进入神农架景区,请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神农架原始森林很大,很多地方不对游人开放,为防止在森林中迷路,请大家最好集体活动,千万不要走失了。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农坛景区的核心部分——神农祭坛,神农祭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农、祈求神灵赐福的地方。

祭坛分为天坛和地坛,天坛位于苍翠的群山之上。

大家请看神农像,他双眼微闭好像是在洞察世间万物,神像高21米,象征着祖国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是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

头上的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神农氏是牛首人身而设计的,而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连接天坛和地坛的是草坪和台阶,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完全具有我国古代皇家建筑风格,中间是天子所走,两边为大臣所走,又有“左臣右相”之分;在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天长地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九九归一之意,所以两边的台阶全都是九的倍数,它分成了五个含有九的阶段,又有九五之尊的意思,这说明炎帝神农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早已被奉为至尊。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地坛,地坛也是供一般的平民祭祀的,前面设有九鼎八簋、香炉和功德箱,每一个炎黄子孙均可在此祭祀神农、祈福免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坛是外圆内方,又契合中国古代的“天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