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56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安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徽金寨大别山粮油仓储物流

产业园项目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本工程建设规模:

三栋平房仓,框架一层,总建筑面积约4392m2;综合办公楼一幢,框架三层,建筑面积约为1833m2;机修器材库,钢结构一层,建筑面积约900m2;附属工程及园区管网道路等。

质量、安全、消防等各方面突发事件多,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项目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302号令、国务院344号令、国务院373号令,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物资上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生产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控制处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1项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项目经理

副指挥:

项目主要负责人

成员:

项目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项目质安部),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1.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共分六个组,五个专业组(即现场抢救组、现场协调组、现场疏导组、医疗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和一个预备机动组。

应急组织机构图

 

1.3职责分工

⑴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

①及时向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和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态发展情况,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②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③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及时作出处置决断;

④负责对重大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调动有关力量进行抢险救护工作,并协调获得公司外部救援支持。

⑤组织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

⑥迅速抢救伤员,采取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

⑦负责现场救援工作所需要装备、器材、物资的统一调度和使用,及救援工作人员的调配;

⑵现场抢救组职责

现场抢救组主要职责是查明事故现场基本情况,制定现场抢险方案,明确分工,迅速组织灭火、打捞、工程拆除、抢挖掘坍塌建筑物土石方、关闭危险泄漏源,安全转移各类危险品等抢险行动,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

⑶现场协调组职责

现场协调组主要职责协调各专业组间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命令和指示,调配各类抢险所需物资,及时沟通信息,在开展抢险救治过程中,应注意组织协调各种救援力量,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⑷现场疏导组职责

现场疏导组主要职责是调动保卫人员进行人员疏散,保护事故现场,协调警方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

⑸医疗保障组职责

医疗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及时联系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进行救治和处置。

⑹善后处理组职责

善后处理组主要职责是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扶、慰问及思想稳定工作,消除不安定因素;查清事故发生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分清事故责任,并协助公司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⑺预备机动组职责

预备机动组由项目各部门未被指派参加其它各专业组的人员组成,或由总指挥临时确定,主要职责是机动组织力量由总指挥调动、使用。

2.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

项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

生产安全事故发现人

项目经理

 

3.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3.1应急救援原则

一切“以人为本”,优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按事故严重程度及时上报有关上级部门。

3.2应急救援的实施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项目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招集相关人员成立专业救援组按各自职责展开工作。

工程项目负责人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加强指挥工作,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实行严密保护,防止随意挪动或丢失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资料等,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记录,采用拍照或录像手段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

协调有关力量,对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同时按上报程序迅速进行上报。

4.重特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4.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况上报公司指挥部和当地有关部门,并在于24小时内出具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发生事故的项目部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

⑶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⑷事故救援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⑸需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⑹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4.2项目指挥部接到重特大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监理、业主报告。

4.3项目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就位,相关人员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事故现场的保护、救援和证据收集工作。

4.4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

详细记录和绘制出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5.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5.1接报重大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应立即响应,有关人员应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将事故应急救援情况及时上报。

5.2现场救援:

根据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调集应急救援人员、设备、物资迅速投入救援行动,并报请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市政)协助。

5.3伤员抢救:

立即与急救中心或110联系。

请救急救等车辆,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

5.4事故现场取证在开展救援行动的同时,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或协助调查取证工作,防护子证据遗失。

5.5应急协调:

对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做好受灾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

5.6在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全设使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行动中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6.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油漆中的苯中毒、施工中出现的粉尘、噪声等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6.1油漆中的苯中毒防治措施

⑴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人工了解工业卫生的基本情况;

⑵定期为接触毒物的人员进行体验;

⑶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⑸遵守个人卫生,个人防护规范;

⑹不应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存放食物,也不应在那里用餐、饮水、吸烟;

⑺在工作时间内如需用餐、饮水,应先认真以温水、肥皂洗手和漱口后,在指定的房间内进行;

⑻班后洗澡,换下的工作服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应和非工作服混放;

⑼必要情况下,应按规定戴齐个人防护用品(如眼镜、皮靴、手套、橡胶鞋等)。

6.2防尘综合措施:

⑴宣传教育。

这是一项组织性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⑵技术革新

⑶湿法防尘

⑷密封尘源

⑸通风除尘

⑹个人防护

⑺维护管理

⑻监督检查

6.3圆盘踞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圆盘踞锯片上涂阻尼材料,改变锯齿角度和局部隔声等,使用护耳器或护听器。

另:

⑴进行噪声测定;

⑵加强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

⑶进行听力测定;

⑷加强护听器的应用;

⑸加强培训教育。

7.起重设备意外事故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7.1目的

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因是高空作业,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操作、维修过程中,其安装、拆卸、操作、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起重设备使用说明书上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和维修,遵守高处作业规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7.2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操作、维修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⑴高空坠落

⑵因安装、拆卸、操作不当引起的起重设备的倾覆、倒塌

⑶触电事故

⑷起重设备的螺栓脱落,造成倾覆

⑸冒顶脱落,飞出

7.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⑴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些,系好安全带并应高挂低用。

戴安全帽,系好帽带。

高空作业必须按照高处作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⑵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起重设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起重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手册》执行。

⑶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人员应严格按《起重设备安装、拆卸施工方案》执行。

7.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⑵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口对口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⑶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再送医院进行抢救。

⑷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⑸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7.5对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应有预见的可能性,组织好有关人员对事故危害的认识和应急救援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8.基础基坑开挖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8.1目的

基坑开挖是容易引起土石方坍塌,毗邻建筑物坍塌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规定了具体程序。

将有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生产。

8.2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⑴土方坍塌

⑵毗邻建筑物的坍塌

8.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⑴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要按土质的类别,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柱、挡土墙、锚杆等技术措施,有专业公司进行施工。

⑵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⑶基坑边的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⑷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⑸杜绝“三违”现象。

8.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生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⑵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的小组全员上岗。

除应立即逐级向上报告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⑶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被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⑷被抢救过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助伤员。

⑸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进行调查处理。

⑹对事故善后处理,财产的赔偿工作,企业和市善后处理组负责。

8.5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做好充分的常识,并做好预防和救援措施的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9.脚手架工程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9.1目的

脚手架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是高处作业,容易出现意外事件及事故。

所以在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2脚手架工程在搭设、拆除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⑴高处坠落

⑵脚手架倒塌

9.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⑴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拴安全带,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高空作业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⑵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⑶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查。

⑷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⑸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杜绝“三违”现象。

9.4发生意外事故的救援措施

⑴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⑵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及时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⑶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后再送往医院抢救。

⑷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⑸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9.5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其危险性较大,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10.模板工程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0.1目的

模板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有大模板施工、高支模施工及模板的支撑体系。

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在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支撑体系的搭设,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模板工程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0.2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⑴高处坠落

⑵模板倒塌、坍塌

10.3预防事故的措施

⑴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拴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⑵大模板、高支模、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编制可行的专项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⑶操作人员在进行模板制作、安装、及拆除过程中,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及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⑷大模板、高支模工程必须组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⑸杜绝“三违”现象。

⑹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浇筑过程中集中荷载不能超过专项方案的要求,并设专人监护。

10.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⑵若施工现场发生模板倾倒,应立即组织人员施救,抢救受伤人员。

⑶若发生重大意外事件,模板坍塌等,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起动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抢救组控制事故再次发生,医疗救治组组织抢救伤员,并通知有关的外部相关部门协助抢救。

⑷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有待事故调查。

⑸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10.5模板工程的制作、安装、拆除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掌握控制措施和急救措施,力争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11.施工用电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1.1目的

建筑施工用电涉及面广,具有明显的临时性、移动性和露天性,且作业人员多。

易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在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过程中,临时用电的管理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电工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1.2施工现场临动用电的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种类

⑴触电事故

⑵电弧引起的电伤

⑶静电伤害

⑷电气火灾事故

⑸雷电伤害

11.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⑴临时用电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进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⑵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持证上岗操作完成。

⑶专业电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备进行管理、检查、维修,并记录在案。

⑷专业电工必须做好用电设备的防雷接地工作,采用TN-S系统的配电制式。

⑸其他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的性能。

负责保护所有的开关箱,负载线和保护零线,严禁设备“戴病”运转,做到设备停用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⑹使用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器。

11.4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立即解脱电源,用绝缘物或绝缘法,防止扩大触电范围。

⑵根据诊断分别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

直到医务人员来接替抢救为止。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安全用电知识和急救知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12.高空坠物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2.1目的

由于土建施工的特殊性,高处露天作业频繁,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高处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特殊作业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12.2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⑴编制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设备及安装等专项方案,编制中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有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⑵对危险作业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需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⑶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栓安全带,戴安全帽,系好帽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⑷加强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并在施工中专人监护。

⑸电器设备、施工机械需挂安全标志,危险部位需挂警示标志。

⑹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身体健康、持证上岗。

⑺杜绝“三违”现象。

⑻加强监督与检测,规范施工现场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岗、触保器等。

12.3发生意外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若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⑵若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口对口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⑶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再送医院进行抢救。

⑷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⑸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12.4高空坠落事故占建筑施工事故的35%--40%。

因此高处作业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急救方法的知识教育和培训,争取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13.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3.1目的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多,职工食堂为员工提供了一日三餐,为防止病从口入,因此,职工食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防疫法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防止食物中毒。

13.2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⑴职工食堂必须申请卫生许可证,并且符合卫生标准,健全食堂管理制度,炊事人员和茶水工需持上岗证上岗。

⑵食堂生、熟食进行分开,应设无蝇室、防蝇罩等。

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严禁采购腐烂变质食品,严禁供应变质食品、变质饭菜。

食品存放应有冰箱,生、熟分开存放。

⑷执行食堂留样制度,留样时间24小时以上,量不少于50克。

⑸工地应保证供应卫生茶水,茶水桶应有盖、加锁,并有标志。

茶水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13.3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⑴食物中毒后,立即通知食堂暂时封存可疑食物,保护好现场。

停止饭菜的销售,职工停止进食,统计现场进食人员。

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职工送至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⑶通知有关领导到现场指导工作。

⑷通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

⑸组织急救小组人员,进行现场抢救病员并指导职工自救。

⑹急救小组人员对已摄入可疑食物而无状态的人应严密观察,出现症状加重等现象时,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13.4职工食堂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职工急救小组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急救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防止事故扩大,以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4.火灾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4.1目的

施工现场使用氧气、乙炔、电、闪电焊等,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消防法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14.2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种类

⑴电、气焊引起可燃物发生火灾

⑵电气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⑶木工间距屑、刨花引起的火灾事故

14.3施工现场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措施

⑴建立消防组织、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义务消防队员。

⑵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必须符合消防要求

⑶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号防火要求,执行动火证制度,动火审批制度,明确监火人。

⑷禁止将火种带进施工危险区域,木工间及木制品堆放场地。

⑸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械,配电房、木工房、食堂、仓库、职工宿舍区、施工楼层、脚手架、高层建筑设立消防专用水源管道,每层设水源接口,加压泵加压。

⑹施工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应有醒目的消防警示标志和紧急疏散通道,保证畅道无阻。

14.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救援措施

⑴火灾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利用现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⑵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⑶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到现场指导灭火。

⑷组织引导现场人员进行疏散。

⑸现场义务消防队员佩带必要的防护措施,抢救人员和财物。

现场急救人员及时救治伤员。

重伤人员急救后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⑹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14.5施工现场应预见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组织好义务消防队员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好消防演习救援工作。

做到一旦出现事故,力争把灾害损失和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