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63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8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

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编制说明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以下简称《审查要点》〕自2005年发布以来,对规X和指导我省施工图审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设计规X的不断修编,原《审查要点》局部内容已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与规X的要求,难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为推进我省施工图审查工作更好地开展,由省建立厅设计处组织,以##建立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建筑##联合对《审查要点》进展修编。

新版《审查要点》按照《建立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和《房屋建筑和市政根底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管理方法》〔住建部令第13号〕确定的审查X围和审查内容,以国家现行工程建立标准为依据,吸收我省现行工程建立标准与相关抗震、隔震要求,结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年版〕的要求编制而成。

本次修编摒弃了2005年版《审查要点》原文摘抄规X与规程条文的形式,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执行规X与规程的情况和多年来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规定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要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版《审查要点》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向我省各甲级##、施工图审查机构、建立行政主管和消防主管部门屡次征求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完善后,经省建立厅设计处组织专家审查定稿。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5年版〕除总那么外,按各专业分别编写,共计6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由总那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组成。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5年版〕由##建立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负责解释。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编委会

2015年7月9日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编委会

主任委员:

梁文钊

副主任委员:

火宏冯立平雷永勤

编写组组长:

冯立平副组长:

X胜

主编单位:

##建立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参编单位: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建筑##

编写组成员:

《建筑》:

X胜李锋冯志涛王春好姜玉光

《结构》:

冯立平黄锐师杰王毓麟陈斌

X敬书杨杰廖彦海

《给排水》:

庹惠斌胡斌东王今

《暖通空调》:

X晓亚毛明强靳振东

《电气》:

何卫平田宏福

主要审查人:

宁崇瑞金光芒吕小静邓辉杨忠平

X川贾全义X育璞王克林朱晓西

1、总那么

2、建筑

2.1建筑设计说明

2.2总平面图

2.3建筑防火

2.4节能设计

2.5相关规X

3、结构

3.1结构设计总说明

3.2结构计算

3.3地基与根底

3.4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

3.5砌体结构

3.6单层钢结构工业厂房

3.7多高层民用钢结构房屋

附录A

附录B

4、给排水

4.1设计总说明

4.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3消防给水与消火栓系统设计

4.4固定灭火设施

4.5气体灭火系统

4.6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4.7其他

5、暖通空调

5.1一般规定

5.2采暖设计

5.3空调通风设计

5.4防排烟设计

5.5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

5.6动力站房设计

5.7消声与隔振设计

5.8节能设计

5.9环保

6、电气

6.1设计总说明

6.2电气总平面图

6.3变配电系统

6.4接地系统

6.5照明动力配电箱(控制箱)系统

6.6照明、动力平面图

6.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8综合布线系统

6.9有线电视系统

6.10平安防X系统

6.11建筑电气节能

6.12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

1总那么

1.0.1为规X我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建立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和《房屋建筑和市政根底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管理方法》〔住建部令第13号〕规定,在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根底上,结合我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实际,编制《##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1.0.2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时使用。

除执行本要点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要求。

有关绿色建筑的审查内容见《##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版〕。

1.0.3建立单位报送施工图审查时提供以下材料:

1该项目的批准文件与附件。

2该项目的《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与附图、附件。

3拟建工程建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全套施工图〔含各专业计算书〕。

5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前期资料。

1.0.4施工图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国家和我省现行工程建立标准中强制性条文〔强条〕的执行。

2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年版〕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3地基根底和主体结构的平安性。

4建筑节能强制性要求。

5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编制要求。

6作为设计依据的项目有关批准文件要求。

1.0.5本要点所涉与内容均以现行国家和##省工程建立标准、规X、规程内容为准。

 

2建筑

2.1建筑设计说明

2.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建立地点、建立单位、建立面积、基底面积、建立规模与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防火分类、耐火等级、主要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以与能反响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2项目设计依据的国家与地方有关建筑设计、工程建立规X、规程等应齐全、正确,且为有效版本。

2.1.3建立、规划、消防、人防、防洪、初步设计等管理部门对本工程的审批文件应齐全、正确、落实。

2.1.4用料说明与室内外装修。

2.1.5对于新技术、新材料与特殊建筑构造、造型的必要说明。

2.1.6门窗表、幕墙工程的性能与做法要求。

2.1.7无障碍设计说明。

2.1.8建筑防火设计说明。

2.1.9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2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限值;

3节能设计的各项指标等。

4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

2.1.10工程所需要的平安防X、防盗具体要求;隔声减震、防污染等要求与措施。

2.1.11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2总平面图

2.2.1场地与周边的地形、地物的名称、功能、层数、定位等。

2.2.2定位坐标与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相关控制线。

2.2.3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2.2.4无障碍设施、道路、围墙等,明确消防车道与扑救场地。

2.2.5场地设计、竖向设计内容、建筑基地地面坡度。

寒冷地区机动车道不应大于8%,非机动车道不应大于3%,步行道不应大于8%。

严寒多雪地区机动车道不应大于5%,非机动车道不应大于2%,步行道不应大于4%。

2.2.6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贴基地用地红线建造的建筑物不得向相邻基地方向设洞口、门、外平开窗、阳台、挑檐、空调室外机、废气排出口与排泄雨水。

2.2.7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与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2.3建筑防火

2.3.1设计说明

1建筑防火分类与耐火等级

1〕厂房和库房建筑应明确火灾危险性分类。

2〕民用建筑应明确建筑防火分类和防火属性。

对于住宅下部设有其他功能时〔除商业效劳网点〕,应按照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确定防火分类。

3〕对于多功能建筑应说明功能分隔部位的防火隔离构造措施与耐火极限。

2防火和防烟分区

1〕应说明建筑内部主要部位防火和防烟分区的划分原那么。

2〕防火分区示意图中应注明是否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

3〕说明防火和防烟分区的隔离措施。

3疏散和避难设计

1〕对于商业、餐饮、娱乐、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应有人员疏散设计的内容。

2〕对于设有避难层、避难间的建筑应有避难空间的设计内容。

4防火措施

1〕应说明防火墙、管道井、内部变形缝、通风管道等容易引起火灾蔓延部位的防火隔离构造措施。

2)说明建筑保温层的防火构造措施和材料的燃烧性能。

3〕钢结构部位应说明主要构件所对应耐火等级的防火构造措施。

4)说明消防电梯的设置部位、数量、速度、载重并应在示意图中标示等。

2.3.2民用建筑

1竖向交通与疏散系统无联系的数栋建筑贴邻布置时,相邻部位应满足防火间距和防火隔离的要求。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小时。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在满足规X允许减小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4高层建筑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1500m2,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至3000m2,局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局部面积增加一倍。

5地下室内的设备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1000m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面积可增加一倍。

6商业效劳网点中每个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且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进展分隔,防火隔墙两侧的外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每个分隔单元内的最远点至平安疏散口的距离不应超过22m。

7当商业效劳网点内任一层建筑面积超过200m2后,应设置两个平安出口。

8位于两个平安疏散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以下情况可设置一个疏散门:

1)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

2)医疗、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

3)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9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以下情况可设置一个疏散门:

1)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2)房间内任一地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

3)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

10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平安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平安出口,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展隔离。

2)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不应少于一个。

3)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本防火分区计算所需总净宽度的30%,同时各层总疏散净宽度不应小于计算总净宽度。

4)设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的商业建筑,当利用相邻防火分区作为平安出口时,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平安出口数量不应大于本防火分区总平安出口数量的50%。

11高层公共建筑内当使用剪刀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任一房间疏散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应小于10m。

2)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3)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防火隔墙。

4)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

12高层住宅单元内当使用剪刀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任一户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2〕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3〕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防火隔墙。

4〕楼梯间前室不宜共用。

确有困难需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

5〕楼梯间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

确有困难需合用时,与一个楼梯间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与两个楼梯间的共用前室合用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且短边净宽不应小于2.4m。

13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设计同时应符合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

15高层病房建筑应在二层与以上的病房楼层和干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并应满足规X的相关要求。

16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当设有电梯时,与电梯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户门如果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17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8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在一层应直接通向室外,或在一层设置扩大封闭楼梯间或扩大防烟前室。

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19住宅建筑户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户门的直线距离,当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不应超过22m,大于27m时不应超过20m。

当户门直接开向敞开式外廊时,距离可增加5m。

跃层式住宅,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长度水平投影距离的1.5倍计算。

20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个房间符合以下规定:

1〕应靠外墙布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该房间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小时。

21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步行街进展平安疏散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不应小于对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

步行街的端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在外墙应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

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

3〕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300m2。

4〕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建筑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并宜采用实体墙,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当采用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小时,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展保护。

相邻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实体墙。

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第6.2.5条的规定。

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

步行街两侧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5〕步行街两侧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在首层可直接通至步行街。

首层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

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平安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

步行街两侧建筑二层与以上各层商铺疏散门至该层最近疏散楼梯口或其他平安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7.5m。

6〕步行街的顶棚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相邻商铺的招牌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

7〕步行街顶棚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顶棚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并宜采用常开式排烟口。

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5%。

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应能在火灾时手动或自动开启。

8〕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m应设置DN65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

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9〕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内外均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播送系统。

2.3.3厂房和仓库

1甲、乙类生产场所和甲、乙类仓库不应设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

2变、配电站不应设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泄压设施。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4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5高层仓库的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2.3.4可然液体、气体储罐和可燃物堆场

1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

2储罐和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X相关要求。

2.3.5建筑构造

1建筑外墙:

1〕除规X另有规定外,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

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不小于0.8m。

当上、下层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

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小时,单层和多层建筑不应低于0.5小时。

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

2〕住宅建筑同层相邻户外墙窗洞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且应采用实体隔墙。

当距离小于1m时,应在窗洞之间设置突出外墙不小于0.6m的实体防火隔板。

3〕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防火隔板的耐火极限与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

2宿舍、公寓建筑内的公共厨房和公共建筑内的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不燃烧隔墙,墙上的门和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通风、空调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它设备房间开向建筑内部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公共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与前室墙上除开设出入口和外窗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平安出口,其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

室外敞开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区域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

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相邻最大防火分区通向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计算疏散总净宽度。

3〕确需设置防风雨棚时,雨棚不应封闭,四周敞开部位应均匀布置,敞开的面积不应小于该室外开敞空间面积的25%,敞开的高度不应小于1.0m;敞开局部采用百叶时,百叶的有效通风排烟面积可按百叶洞口面积的60%计算。

4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

2〕隔间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作平安出口,其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5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避难走道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小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小时。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应有1个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可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米。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播送和消防专线。

6建筑保温:

1〕设置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材料应符合:

住宅建筑

〔1〕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住宅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3〕除设置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材料应符合:

〔1〕建筑高度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4m,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按消防法的解释为准)

2.3.6灭火救援设施

1消防车道和救援场地

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当建筑物沿街道局部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和展览馆等单、多层公共建筑的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该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对于住宅建筑和山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3〕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X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4〕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5〕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尺寸不应小于15×10m,对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建筑场地的尺寸不应小于20×10m。

6〕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X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入口。

2消防电梯

1〕设有消防电梯的建筑,消防电梯应到达该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应设消防电梯。

2〕消防电梯应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一台。

3〕住宅建筑下部设有其他功能的建筑,如果下部建筑高度超过需要设置消防电梯时,消防电梯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住宅建筑的客梯兼消防梯共用,专用消防电梯除外。

4〕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单向向外开起。

2.4节能设计

2.4.1根本要求

1建筑面积不超过500㎡的采暖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允许不提供节能计算书、节能备案表,但是各部位围护结构应参照类似建筑采取保温、节能措施。

2建筑节能审查文件应包括节能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相关图与节能备案登记表。

3节能计算书应采用建立部认可的软件或EXCEL表格进展计算,内容应齐全。

4气候分区、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应正确。

2.4.2设计图纸

1檐口、墙身、地下室等部位的详图中应标明保温层的厚度、材料、做法。

2工程做法表中各部位的构造、保温层厚度必须与节能设计一致。

门窗表中,外窗〔玻璃幕墙与居住建筑的户门、阳台门〕做法应与节能设计一致。

3围护结构的节能审查要点

1〕外墙应计算全墙平均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防火要求。

2〕外窗〔透明幕墙〕应按照不同方向窗墙比选用框料型材、中空玻璃做法,明确传热系数、气密性能、开启面积比例;公共建筑另外应注明外窗的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

3〕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楼板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必须采暖。

2.4.3##省公共建筑的气候分区

1严寒B区:

金昌市以##区〔敦煌市除外〕包括##市;民乐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