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2674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docx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评估的报告

关于对两水中心小学申报示范小学的评估报告

市教育局: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关于印发陇南市示范中小学(名校)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陇教发〔2011〕86号)精神及相关要求,依据《武都区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和《陇南市示范小学(名校)评估标准》的要求,武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督导评估组对两水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督导评估,现将评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督导评估组通过查阅学校发展计划、教案、作业、学校管理资料、规章制度,深入师生活动,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参加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活动等形式,进行了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组三天时间共听课36节,查阅教师教案36本、学生各科作业1698本、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资料43种。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两水中心小学创办于1922年,校园占地近24亩,校舍建筑面积10731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946人,教职工115人。

是一所发展迅速、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

现有教学楼、寄宿生宿舍楼、师生食堂各1栋,设有科学实验室,音乐、美术、电脑、图书、多媒体专用教室。

一直以来,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重视师资队伍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勇于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使得学校办学条件突飞猛进,办学规模挤入全区前列。

二、评估内容

(一)师资队伍应得100分,实得96分。

1、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年龄结构合理。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公正清廉、勤勉尽责。

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人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德育为首,德、智、体并举,全面优化,发展个性”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特点的文明学校。

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辛勤耕耘,努力提高办学品位。

校长年轻有为、知识渊博、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已有22年教学工作经历,在近三年来主管部门的考核中成绩优秀。

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强,坚持按国家规定代课,坚持听课、评课,坚持检查、指导、研究和总结教学工作。

2、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坚持“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设备现代化、育人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办学目标;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起变化、三年上台阶、四年五年树名师创名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校训;“勤奋、好学、文明、团结”的校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教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风。

教师业务学习和在职进修已成制度。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80%,现教育信息技术达标率95%,普通水平测试达标率96%,有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2人,骨干教师8人和名教师5人。

每年花大量经费选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各学科培训和教研活动。

开拓教师眼界,促进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几年来,教书育人方面成绩突出,多次获省、市、区各级各类表彰,四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

学生作品获国家、省、市、区级奖。

教师数量充足,师生比达到1:

20,专业、年龄结构合理,有专业英语教师和专职音体美教师。

教师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无从事有偿家教现象。

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整体教学水平较高。

(二)学校管理应得150分,实得145分。

1、依法治教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学行为规范。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全体教师无侮辱学生人格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宜,平均班额没有超过60人。

2、目标规划

学校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明确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各部门也有计划、目标和措施,形成了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

3、规章制度

学校建立和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校务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制定和落实了校长、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工岗位职责、教育教学、档案学籍、后勤服务、财产财务、安全等管理制度齐全,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和开展工作。

4、学校把教师待遇、教师的合法权益、福利待遇得到保障,各项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尊重、爱护教师,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够帮助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管理

学校2008年以来,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职工管理制度。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有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目标、计划、措施。

重视并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效明显。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能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良好。

6、后勤保障

财务制度健全,经费开支合理、透明。

1000元以上的开支要校委会全体成员签字。

财务帐目清楚,无乱收费现象。

财产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设备、器材、资料及时添置、维修、更新,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7、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建有多种安全预防预案,有机构、有人员,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

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坚持开展各种安全预防演练,并指定专人定期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台账。

学校多年来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教育教学应得300分,实得286分。

1、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由德育副校长主抓,工会、少先大队部协助,每学期开学制定计划计划、并具体实施,学期末进行考核评比。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全面、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校园广播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并按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的德育实践活动,活动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富有成效。

2、教学常规

按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

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考试考核、总结等教学环节有具体的规定性要求。

建立教师集体备课、批改作业制度。

有完善的教学常规检查、考评制度,并落实到位。

要求并坚持组织教师听课(校委会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20节)、评课,定期开展观摩教学、示范教学和优质课竞赛,并纳入学期末教师工作考核,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态度端正、行为严谨,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法,全面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善于总结和反思,坚持写“教后记(感)”或教学反思。

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师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4、教学研究

有教学研究机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实效。

重视并扎实开展切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学区内开展联片教研、校际间开展城乡教学经验交流,注重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完成并通过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的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

并用之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每学期在全学区内开展一次教育教学质量研讨活动。

5、体、艺、卫工作

坚持“两课”、“两操”,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认真开展体育达标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体育运动会。

坚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艺术特长,每年组织一次庆祝“六一”文艺汇演。

坚持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6、考核评价

学校各项工作有全面、系统、科学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建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发放绩效工资、评选先进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以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学生学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7、激励机制

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采取各种形式,定期对教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表彰奖励活动。

(四)条件与环境应得150分,实得115分。

1、校园校舍

校园占地面积生均10㎡以上,校舍建筑面积生均6.5㎡以上,绿化面积不少于占地面积的10%。

有符合国家要求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

有足够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

学校无危房。

有200m环形田径场,有6人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可供学生球类运动。

2、设施设备齐全

按照教育部《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要求配备数学、科学教学仪器。

体育器材按照国家“教体艺〔2008〕5号”规定标准进行配备。

音乐、美术器材按照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二类标准配置。

信息化教学设备执行《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指标(试行)》规定的三级指标。

生均图书达15.3册以上,能有效服务教育教学和师生学习。

3、育人环境

校园校舍布局合理,干净整洁。

花草树木地栽植有序,绿化美化效果良好。

室内外布置协调,板报、专栏、标语、宣传画新颖,充分体现育人效应,文化氛围浓厚。

校园周边文明、整洁,无污染源,治安状况良好。

校园内和校门口无摊点,学校200m内无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五)、办学效益应得300分,实得263分。

1、学生思想品德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善良、具有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无违法违纪现象。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学生文化素质

近三年来,小学三科合格率逐年提升,评估当年达到60%以上,在全县区组织的各类抽考、统考中,学生学业成绩位于同类学校前三名。

后进生转化工作成效明显,学困生比例逐年下降

3、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逐步提高。

学生在县级以上体育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受到表彰奖励。

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近视率和常见病发病率逐步降低。

学生热情活泼,心理健康,富有爱心。

4、学生艺术素质

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教育局组织的全区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中曾获二等奖。

5、办学特色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得到区教育局的认可,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在同类学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6、奖励荣誉

学校在2009至2013年,连续五年被两水镇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获教育局电教设备使用先进集体奖、学科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教研活动优秀奖,“广厦杯”教职工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甘肃省第十届青少年书信文化大赛优秀组织奖,2011年荣获武都区先进学校、两基迎国检先进学校、教研活动优秀学校、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二等奖;2012年荣获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先进学校、武都区第二届中小学“博海杯”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优秀组织奖,武都区教育系统主题月活动演出优秀奖、师德师风宣讲活动优秀组织奖,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三等奖,教学质量二等奖,学校党支部被两水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集体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方面,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近20%未达到专科以上。

5%的老教师普通话未达到等级要求。

2、教育教学方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师生评价体系有待改进和加强。

3、办学条件与环境方面,生均占地面积未达到标准,生均图书也未达到20册以上,校园周边环境还需继续整治。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普通话达标率。

2、继续完善师生评价体系,积极组建学生心理咨询室。

3、继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想方设法增加生均占地面积,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图书,增加学生阅读量。

通过督导评估,两水中心小学评估得分905分,符合市级示范小学的标准,请市教育局督查批复。

 

武都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3年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