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37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邛崃站降水方案.docx

邛崃站降水方案

 

成蒲铁路邛崃站

降水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说明

邛崃站是成蒲铁路的中间站。

车站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邛崃境内,站房中心里程D3K47+254.35。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划分,本工程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工程的场地类型为Ⅱ类;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划分,该工程的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及地基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场地内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515~525m之间。

属成都平原西南部分,主要由上源冰水排泄物不断供应下泄造成浩瀚冰汛堆积而成扇形平原。

场地内地表多为旱地、民房、厂房,人口密集,交通发达。

1.2.2.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上覆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松软土、粉质黏土、中砂、卵石土,上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层(Q3fgl-al)卵石土。

各地层岩性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Q4ml):

杂色,主要成分为建渣、卵石、粉土等,厚0~3m,局部稍厚。

主要为沿线城镇房屋、道路等填筑土,属Ⅱ级普通土,D组填料。

(2)松软土(Q4al+pl):

灰褐色,主要为软塑状粉质黏土。

厚0~2m。

主要分布于水田、旱地和苗圃表层,为季节性松软土,在冬季多为硬塑状,在地表形成硬壳。

属Ⅱ级普通土,D组填料。

(3)粉质黏土(Q4al+pl):

灰褐色、黄褐色,硬塑,部分为黏土,偶含少量砾石,厚0~3m。

属Ⅱ级普通土,D组填料。

(4)中砂(Q4al+pl):

青灰色,中密,饱和,质较纯。

呈透镜状分布,厚0~2m。

属Ⅰ级松土,C组填料。

(4-1)粗园砾土(Q4al+pl):

黄灰色,稍密,潮湿-饱和,粗园砾含量约50%,粒径20-60mm,卵石约15%,细圆砾约5%,余为粘性土、砂填充,卵石主要成分为砂岩、灰岩,磨圆度较好,多呈圆棱状,分选性差。

主要分布于上部冲积卵石土中,厚度0~10m。

属Ⅲ级硬土,B组填料。

(5)卵石土(Q4al+pl):

灰色,稍密,饱和,双管钻进岩芯呈柱状,卵石约占65%,粒径60-150mm,余为园砾土、细砂充填,卵石石质成分以砂岩为主,含少量花岗岩。

主要分布于上部,厚度1~10m。

属Ⅲ级硬土,B组填料。

(6)卵石土(Q3fgl-al):

褐黄、灰色,中密-密实,潮湿-饱和,石质成分主要为砂岩,花岗岩,卵石约占80%,粒径60-150mm,粗圆砾约占10%,粒径20-60mm,余为中细砂充填,卵石磨圆度较好,局部呈半圆状,颗粒分布不均,分选性差。

属Ⅳ级软石,B组填料。

1.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2.3.1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勘察期间,各钻孔测得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5~10m,稳定水位标高为:

510~515m,该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5.0m左右。

勘察时正值旱季,雨季地下水位上升2m,地形平坦,建议抗浮设计水位约519m。

1.2.3.2地下水埋藏及性质

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各个时期沉积的粗园砾土、卵石土及砂层中,土体透水性强、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为场地内地下水的主要存在形式,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向朝阳湖方向的河中排泄。

1.2.3.3场地岩土层的渗透性

根据现场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该场地内上覆人工填土、松软土和粉质黏土透水性较差,属相对弱透水层,下部粗园砾土、卵石土夹砂土透水好,属强透水层。

1.2.3.4场地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介质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该场地属湿润区,地基土中存在含水量>20%的强透水岩土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划分,其环境类别属Ⅱ类。

据附近取水样分析,地下水按舒卡列夫法分类,属HCO3--Ca2+型水。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

按II类环境SO42-、Mg2+、OH-、总矿化度,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微腐蚀。

在B类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降水设计与施工

1.降水设计

1.1.地下水控制方案选择和需考虑的因素

成都地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丰富,渗透性好。

根据成都地区大量工程经验,在砂卵石地层中采用管井法降水时,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好,效果比较理想。

成都地区几十年的降水经验表明,采用管井法降水是可行、经济、安全的降水方案。

本项目的场地地下水位,位于卵石层中。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基土自重应力增加,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但这种变形应具备的条件是基底下有较厚的常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可压缩性土,但本场地粉土等均在地下水位以上。

降水期间所引起的沉降将主要发生在卵石层中。

但由于本工程抽水时间很短,加之卵石层结构紧密,属低压缩性土,只要控制好降水井出水含砂量,降水所引起的沉降将不会影响周边相临建筑物安全。

1.2.地下水控制设计依据

①《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②《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③《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④《中海城南一号商业三期基坑勘察报告》(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⑤其它相关规范、地方经验

1.3.地下水控制设计说明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7m,考虑到基础的施工,则地下水应降至7.5m以下。

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已有成功的降水设计与施工经验分析,砂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

上部的人工填土、粘土、粉土层透水性较弱,属弱透水层。

该场地地下水渗透系数K可按19m/d考虑。

1.4.地下水控制设计计算

(1)参数取值:

根据的地勘资料,拟建场地内泥岩顶面埋深较浅,场地含水层厚度较薄。

地下静水位埋深ho=6.2m(按正常水位考虑)

渗透系数K=19.0m/d

设计降深So=7.5m

降水面积F=440m2

过滤器外径d=0.36m

降水井成井直径600mm

(2)基坑降水总出水量:

Q总=1.366K(2H-So)So/(lgR-lgr0)

=4622m3/d

(3)单井最大出水量:

Q单=24L′d/а=280m3/d

根据设计的降水井边界条件,降水计算按照潜水完整井稳定流公式进行计算。

r0—基坑引用半径=

R0—单井影响半径=2S(KH)1/2

R—抽水井群影响半径=R0+r0

(4)降水井深度:

降水井深度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和该场地地层情况进行确定:

HW=HW1+HW2+HW3+HW4+HW5+HW6=15.0m

其中:

HW1:

基坑深度;

HW2:

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

HW3:

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

HW4:

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

HW5:

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

HW6:

沉砂管长度;

综合考虑降水井设计深度取值为20.0m。

(5)降水井数量计算:

根据降水的相关理论和降水的实践经验,当采用井点法降水时,随着降水井的数量增加,降水井的单井出水量将逐渐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幅度将逐渐趋缓。

经反复比较、验算,本工程共布置6口降水井。

(6)降水深度验算:

单井最大出水量:

=240m3/d

井点最少数:

≈6(口)

井群干扰流量:

=235m3/d

n

>

故该工程需6口降水井可满足降水要求。

降深预测:

基坑最不利点为基坑的中心点处,论证水位降深:

基坑中点:

S=7.54m>7.5m,满足设计降深。

(7)计算结果:

考虑到地勘所提的地下水是受到临近工地降水的影响,因此降水方案对地下水位有所提高,该基坑共设计6口降水井,井深15.0m,间距10.8m。

考虑到周边没有正在降水的施工场地正在施工,在临近较深基础部位的降水井要确保深度17.5m.

(8)布置:

降水井布置原则:

考虑到周围建筑物基础及梁的位置,降水井应布置在基坑开挖线之外,沿基坑开挖线以外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布置,原则上降水井距开挖线净距不小于1.0m。

布井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总体布局、地下管线及后期管道、车道的埋设位置等因素。

(9)降水井井径及结构设计:

开孔钻头直径:

600mm;终孔钻头直径:

600mm。

降水井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外径360mm,内径300mm,分滤水管和盲管两种,长度均为2.5m。

井管布置方式:

降水井深度为15.0m,共由6根井管组成。

其中,最底1根放置盲管,作沉砂用,其上透水层采用滤水管3根,最顶部采用盲管2根(注:

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米)。

(10)降水井填砾设计:

设计过滤器为填砾过滤器,填砾规格.3~10毫米砾石,填砾厚度大于100mm;砾石填至距地面1.50m时,用粘土封孔。

实际填砾料不得小于理论计算量。

(11)降水含砂率控制设计:

洗井阶段含砂量控制值为:

1/10000,降水阶段含砂量控制值为:

粗砂<1/50000

中砂<1/20000

细砂<1/10000

(12)抽水设备选择:

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QS型潜水泵,流量为15m3/小时,扬程不小于20.00m。

2.水井施工

2.1.现场布置

降水井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基础施工问题,因此降水井布置结合工程实地情况,避开现有管线或将要埋设管线位置、车道、临时道路等影响水井的地方,距离基坑开挖上口线不宜小于1.0m。

2.2.施工工艺:

①施工流程:

降水井井位测量→凿井→焊接井管→放置井管→填滤料→洗井。

②施工流程简述:

1)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现场给定的控制点及降水平面图和相关设计文件,结合工地现场周边环境,测量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涂上红油漆作标记。

2)凿井:

设计成孔井径为600mm,井身保持圆正,以确保填砾厚度。

井身保持垂直,顶角的倾斜不得超过1度。

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

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为防止破坏场地内地下管线,人工开挖1.50m深,埋好护壁管,管内径为6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时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垮孔。

在成孔中有大量泥浆,为了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应先在井点旁挖一个约十立方米的坑作为泥浆沉淀池,待泥浆沉淀一段时间后同土方开一起挖出运走。

3)吊装井管:

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

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并保证垂直度。

4)填砾:

采用磨圆度较好的硬质卵石,规格为3~10mm。

在砂层或松散卵石层段填料规格宜为5mm左右,其余卵石层段填料规格宜为10~15mm。

填至距地面2m左右采用粘土回填封闭。

滤料的实际填入量不应小于理论计算量。

5)洗井:

采用空压机结合活塞联合洗井,空压机洗清之后再用活塞洗井;重复以上洗井过程,洗井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洗井时间的控制:

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降水质量。

6)降水过程控制:

井位附近无细砂层的降水井先降水,以控制出砂量并保证降水施工不影响基坑的持力层原状土结构。

③施工材料:

1)黄泥:

泥浆护壁时加入孔内,作孔内泥浆护壁用,用量约3车。

2)滤料:

成孔完毕,放入井管后,填入滤料,滤料规格一般为3~10mm砾石,用量约4.0m3。

3)井管:

按设计,每口井6根。

4)水泵:

可采用流量15m3/h左右的潜水泵,扬程20m。

共需6台。

5)排水管:

降水排水管采用φ89普通焊管,法兰盘加胶垫用螺母连接,连接简单,方便安拆。

井单独走管。

6)其它:

如电缆线、橡胶垫、配电箱等相关材料应配备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1.1.质量方针

坚持质量兴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实施ISO9000标准,坚持科技进步,严格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完成该标段的施工。

1.2.质量目标

信守合同,业主满意,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85%,重大事故率为0,工程质量保证符合国家现行验收合格标准。

1.3.质量体系相关框图

质量检查程序图

 

不合格

 

2质量保证措施:

2.1.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建立符合GB/T190002-ISO9002;大队贯彻GB/T1901-2000—ISO9001:

2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

2.2.《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在施工的各阶段组织有施工过程的保证,质量检验的保证,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组织两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统一领导管理,形成一个有权威的检查管理结构。

并在各班组配备自检员,组成强有力的质量检查和管理网络,以适应正常施工保证过程质量的需要。

2.3.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业主为上帝,以质量第一为宗旨,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搞好人、机、料、法多环节的管理,重视原始资料真实,准确,可靠,保证全套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2.4.施工机台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对控制质量起关键作用。

每机台均应按施工技术要求逐项自检,填写原始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质检组对各机台施工质量和资料随时抽检。

2.5.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做到“五不准”。

①没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不准施工;

②自行采购的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业主批准,不准采购;

③建筑材料无合格证和建筑材料不按规定检验或经质检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④上道工序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⑤现场施工工作人员不经培训并取得上岗证者不准上岗。

2.6.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经理部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优工程领导小组,各工程队成立质量领导小组,班(组)成立QC小组,广泛开展创优活动,从组织上、技术上提供可靠保证。

2.7.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公司单位工程创优管理模式,把施工图审核制、技术交底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制、质量检查奖惩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分项、分部工程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等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到施工活动中,贯穿到全过程。

确保工程一次合格,一次成优。

2.8.测量器具、计量仪器送检率100%,保证用于工程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2.9.技术及组织措施上严格把好五个质量重点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