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43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同步练习.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同步练习

最新人教部编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同步练习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

用一个比喻:

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

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伴云说历史:

现代文明的成坏》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请以“潜在的危险与应对”为主题,从上述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

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1)经济全球化。

观点自选:

赞同。

理由:

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

理由: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例如原子能技术,利:

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

弊:

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

计算机技术,利: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

弊:

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只答出“利”或者“弊”不得分)

(4)提示:

学生自选一个方面。

例如:

经济发展方面,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材料“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

用一个比喻:

全世界各地就像很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水桶的水面有高有低。

到20世纪末,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以来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第二小问为开放题,可持赞同或者不赞同两种不同的观点,写出相应的理由即可,如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

(2)根据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是指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

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91年底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被打破,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3)据材料“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回顾历史,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曾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原子能技术,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

但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

如计算机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

但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4)开放题,围绕“潜在的危险与应对”的主题,从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

如:

经济发展方面,从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

【点睛】

注意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相关知识。

2.请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能反映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各国采取的对策。

【答案】要求:

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

体现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反映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参考范文:

当今时代的主题为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的成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消除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

但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着和平发展的步伐。

各国应加强平等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严峻挑战。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中提示词:

联合国旗帜、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雾霾。

根据问题要求,用史实反映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以及两大组织同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联系。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是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霸权主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二战后成立了联合国。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推动经济全球化。

为了协调各国之间的经历发展和贸易往来,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消除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着和平发展的步伐。

各国应加强平等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严峻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在带领各国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将会发挥重大作用。

3.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年)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9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于西方,由诸多因素推动向前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盟建立、发展进程部分大事

1993年

欧盟成立,有12个成员国。

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统一的货币,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欧盟力求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设有理事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机构。

2005年

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13年

成员国有28个。

2017年英国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程序,英国将面临“脱欧”带来的全面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盟成立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作用。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历哪些变化?

材料三:

2018年4月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关于美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編者注: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声明:

美方做法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

中方将立即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同时,将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怎样?

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答案】

(1)特点:

成员国增加、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过程有曲折性或长期性;作用: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或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变化:

由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

(3)各国关系:

相互依存或互利共赢或互惠互利,相互竞争或强国主导或收益不均;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欧盟建立、发展进程部分大事”中相关史实,可知欧盟成立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体现在成员国增加、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过程有曲折性或长期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立的作用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或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图片下方注释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化、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历了由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2018年4月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关于美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编者注: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声明:

美方做法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

中方将立即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同时,将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相互依存或互利共赢或互惠互利,相互竞争或强国主导或收益不均;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应对这种挑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等。

5.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联系,字数80—120字)

【答案】评分标准:

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若字数不足80字应酌情扣分。

【解析】

【详解】

开放题,围绕图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即可。

如: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联合国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其对“和平与安全”的定义,即联合国的“安全观”,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体现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践国公司有8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能得到蛋糕屑。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回答两方面即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全球经济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答案】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也导致了“穷国愈穷”的状况。

7.阅读教材和史料,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展示: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

(1)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回答: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原因和主要表现各是什么?

【答案】

(1)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

(2)①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出现的原因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③主要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

(2)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主要表现是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

8.探究问题。

在人类发展史中,它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仅有240余年的历史。

然而,进入20世纪后,它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当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关于它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它的综合实力和全球战略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石。

在1941年至1945年,它共向二战同盟国提供了501亿美元(相当现在760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假如没有它,俄罗斯将会到处侵略别国领土和主权。

1968年至2014年,苏联先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吞并克里米亚。

它阻止台湾、日本、伊朗研发核武器,严密监控朝鲜试验核武器,敦促韩国放弃核武计划,严格管控极端分子获得核武原料。

它是联合国建立的主导国,提供了联合国驻地,是联合国经费的最大提供者。

一种观点认为,它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与苏联展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从常规武器到核武器,从陆地、海洋到空中,以至扩展到外层室间,轮番升级。

二战结束至今,它领导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巴拿马战争、利比亚战争、乌克兰冲突、叙利亚战争等30多场战争,展开对战略要地的争夺,将战火燃遍六大洲。

以它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动用武力,导致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动荡不安。

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评论的是哪个国家。

(2)从材料所表述的关于世界和平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

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答案】

(1)美国

(2)答案一:

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战略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石。

因为:

美国的援助和参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了苏联的扩张和侵略;防止了核武器的扩散;在联合国发挥了主导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等。

所以,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战略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石。

答案二: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

因为:

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严重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为获取战略要地频繁发动战争,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推行强权政治和美式价值观,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挑起局部战争,造成世界动荡等。

所以,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美国

(2)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即可。

如:

观点一:

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战略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石。

因为:

美国的援助和参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了苏联的扩张和侵略;防止了核武器的扩散;在联合国发挥了主导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等等。

所以,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战略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石。

观点二: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

因为:

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严重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为获取战略要地频繁发动战争,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推行强权政治和美式价值观,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挑起局部战争,造成世界动荡等。

所以,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

论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同题

材料一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合作高论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图”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时政新闻

材料二科学技术的发最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東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除了障得,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文流,跨国公司数量増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答案】

(1)经济全球化。

(2)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加剧:

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两极格局的崩溃等。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全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的终结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融入世界,同时也要制定防范于风险的一些措施。

10.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上述史实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答案】

(1)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安定(或威胁了人类安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评分说明: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相近即可)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评分说明:

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是图表题,学生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1)此问考查的是世界重大历史的影响。

图一反映的是美国受恐怖主义活动的影响,故此问是恐怖主义活动是世界历史的影响,难度不大。

根据课本所学,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都成为了威胁了世界安全的因素,威胁了世界的和平。

图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场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2)此问考查的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图片和第一问可以看出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时间上都是200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政治朝多极化趋势发展,为了能在政治格局中占一席之地,各国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国经济联系。

故当时世界经济成全球化趋势。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