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44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陕西省汉中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陕西省汉中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期地理第二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5年2月28日,柴静推出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在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疯传转发,引起轰动。

我国雾霾天气在秋冬季节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A.南方大量燃煤取暖B.大气对流运动较弱

C.交通尾气排放较多D.北方冷空气势力强

【答案】B

【解析】雾霾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污染物和静风天气,在秋冬季节,由于阴雨天气相对较少,大气对流运动减弱,在污染物集中且静风的地区,就会多发雾霾,选D。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图,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阴坡和背风坡B.阳坡和迎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

3.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

4.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降水丰富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D.土层深厚

【答案】2.B3.D4.C

【解析】试题考查山地垂直差异

2.从图中看,甲地与丁地气温相同,丁海拔高于甲,说明丁地所在南坡是阳坡;雪线南坡分布海拔低,南坡为迎风降水较多,A正确。

3.图中甲和乙都在阴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甲气温高于乙地;甲和丙海拔高度相同,丙在阳坡,甲在阴坡,丙气温高于甲,D正确。

4.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蒸发小,C正确;土壤厚度与阳坡、阴坡和迎风坡、背风坡无关。

读“亚洲东部某区域某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的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回答下面小题。

5.甲、乙两时刻相比,①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

A.0百帕B.2百帕C.4百帕D.6百帕

6.乙图所示时刻的①②③④地点中,风力比甲图明显加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5.C6.D

【解析】

5.图甲中①处的气压在1008-1010之间,最小值接近1008;乙图在①处的气压值在1010-1012之间,最大值接近1012,因此甲乙图中①处气压的最大差值接近4百帕,最小差值接近0。

故答案选C项。

6.等压线变稠密的地方,风力加大。

两图相比较,④位置等压线比甲图明显变变密,说明风力明显变大。

故答案选D。

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7.麦地和塘坝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A.6月上旬和7月上旬B.6月上旬和7月下旬

C.6月中旬和7月上旬D.6月中旬和7月下旬

8.该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B.降雨

C.冰川融水D.地下水

9.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麦地B.大豆地C.林地D.塘坝

【答案】7.D8.B9.D

【解析】

7.图中纵坐标表示含水量,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地和塘坝的含水量分别在六月中旬和七月下旬达到最大值。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大时,土壤含水量也大,反之亦然,说明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

9.图中横坐标表示季节、纵坐标表示含水量,随着横坐标数值的变化,纵坐标数值变化越大表明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塘坝。

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该城市可能为

A.济南B.青岛C.北京D.大连

11.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A.生活用水B.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D.生态用水

12.关于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叙述错误的

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

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

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

【答案】10.C11.B12.D

【解析】

10.读图可知,图中城市人均用水量减少,工业用水量减少,城市常住人口在2010年后达到2000万人,属于特大城市,应为北京,故选C。

11.读图可知,图中数据显示,北京市工业和农业用水有所下降,其中农业用水下降幅度较大。

故选B。

12.工业用水量减少,主要是工业自身的变化,一方面部分工业外迁,一方面工业单位耗水量降低,而与气候变暖无关。

故选D。

【点睛】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

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

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①开源措施:

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③农业节水:

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

④工业节水:

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

⑤城市节水:

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

T=W/(Q×86400)计算。

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

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

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14.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答案】13.D14.C

【解析】

13.由材料可知,“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

T=W/(Q×86400)计算。

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

”,洞庭湖的面积较大,但是换水周期短,A错。

滇池的贮水量小于太湖,但是换水周期长,B错。

太湖的换水周期长,水循环不如洞庭湖活跃,C错。

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D对。

故选D。

14.面积等于贮水量除以平均深度,青海湖面积大主要是由于贮水量与水体深度决定的,A错。

青海湖换水周期长,B错。

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C对。

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D错。

故选C。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

图2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16.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答案】15.C16.B

【解析】

16.读图可知,图中经③地再抵达④地位于盛行西风带内,由于受西风的影响,部分欧洲白鹳会被吹离路线,所以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故选B。

“中国建材之乡”福建南安市是国家级生态县级市,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南安市先后关闭了几百家石材企业。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已成为我国石材产业重要的承接地,被称为“中国石材的希望”。

回答下面小题。

17.近年来南安市石材企业大量关闭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B.环境压力C.市场饱和D.生产成本上升

18.新疆承接石材产业转移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原料B.位置C.市场D.交通

19.相较大理岩主要用于室内装饰,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外墙装饰,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抗腐蚀B.辐射少C.坚硬耐划痕D.品种多样美观

【答案】17.B18.D19.A

【解析】

17.由材料可知,福建南安市是国家级生态县级市,由于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率大,大力发展石材,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压力大,所以关停,故选B。

18.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不便于石材的运输,成为限制新疆石材生产的最主要因素,而该地原料丰富,地理位置及市场对石材生产影响不大,故选D。

19.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岩浆岩,属于深层侵入岩。

主要由石英或长石等矿物组成。

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故选A。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

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D.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21.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喜阴凉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

22.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A.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

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

【答案】20.C21.B22.D

【解析】

21.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

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

22.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

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

故选D。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

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B.海水侵蚀C.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

24.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蒸发量C.地表径流D.沿岸洋流

25.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

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答案】23.A24.C25.B

【解析】

23.图示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口,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处不断堆积形成的。

选A正确。

24.亚马孙河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不断的把大量的淡水输送到海洋,所以位于河口处岛屿的周围就被包围在淡水之中。

选C正确。

25.马拉若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处赤道附近,全年的昼夜长短近于平分,即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差不大;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该岛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直射时影子为零,其他时间正午人影短于人身高;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会随着太阳直射的南北移动而变化。

选B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平均年降水量高达5080毫米,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

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暖锋过境增温

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27.对图中A处温带豪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C.林木枝干上苔藓密布,分布着大量全身披挂“美髯”“树胡子”的大树。

D.寄居在树表青翠欲滴的苔藓需要从树身大量汲取水分和营养,使残枝枯木好像重获新生。

28.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B.南下踏青C.西山牧羊D.北山滑雪

【答案】26.D27.D28.C

【解析】

26.图示美国西部,图中河流是放射状水系,K城附近是众多河流的源头,即K城位于山的东侧,是西风带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较高降雪不易积存易融化。

选D正确。

27.A在美国的西海岸,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温带森林景观;蕨类、裸露的树根、全身披挂“美髯”“树胡子”的大树都是因为这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景观特征;而苔藓不可能使残枝枯木重获新生。

选D正确。

28.K城的河流主要是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当地海拔较高,以牧业为主,此季节西坡受西风带影响多雨,草原茂盛适合放牧。

选C正确。

【点晴】

水系特征与地形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图示是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中心即是水系的源头地区,也就是水系制高点是山峰;由此可判断K城在山的背风坡下沉气流,积雪易消融。

K城在美国西部的高原山区,河流的水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汛期是在夏季;海拔高的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适合牧业生产,夏季西坡水草茂盛适合放牧;滑雪是在山上,而不是北坡;种小麦应在平原,并不适合在山区;踏青是在春天。

A在美国的西海岸,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温带森林景观;因为地形影响降水丰富,形成温带雨林;森林茂密,有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大量裸露、错乱的纠缠在一起的树根;气候湿润,林木枝干上苔藓密布;都是正确的。

下图中,ABC为完整的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9.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

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8小时B.早12小时C.晚8小时D.晚12小时

30.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答案】29.B30.D

【解析】试题分析:

29.已知ABC为完整的晨线,则A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00,C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00,即AC时差6小时;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

2时,可知BC的时差是4小时;E与C地方时相同,D与B的地方时相同,E点日出时间比D晚4小时。

选A正确。

30.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应是冬至日,华北平原小麦过冬期,A错;天山牧民山下放牧,B错;小浪底调水冲沙是在雨季前进行,应是6月,C错;冬至日,接近圣诞节,圣诞树销售火爆。

选D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泰梅尔半岛位于俄罗斯北西伯利亚,是亚洲最北半岛,岛上最大河流是泰梅尔河。

上泰梅尔河沿贝兰加高地难破流淌,注入泰梅尔湖,河流穿过泰梅尔湖后,称为下泰梅尔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泰梅尔湾,水文特征时空变化显著。

近些年泰梅尔半岛酝酿在岛上开发风能资源。

下图为泰梅尔河水系示意图。

(1)简析下泰梅尔河不同于上泰梅尔河的水文特征。

(2)说明泰梅尔河河口地区难以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3)分析泰梅尔半岛开发风能的优势。

【答案】

(1)下泰梅尔河受泰梅尔湖调节作用的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幅度小于上泰梅尔河;有支流注入,流量更大;纬度更高,结冰期更长;流经地区地势更加低缓,流速更慢,含沙量更小

(2)泰梅尔河流经泰梅尔湖,泥沙沉积;河流水量小,携带泥沙能力弱;河流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泰梅尔湾海水流动,携带走部分泥沙等(3)泰梅尔半岛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临近海洋,地表植被稀疏,摩擦力小,风能资源丰富;处于偏远地区,有大量土地可建设风电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大;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利于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等

【解析】本题以泰梅尔岛图文材料为载体,考察河流水文特征、地貌形态的成因以及区域能源开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主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下泰梅尔河有支流注入,流量更大;下泰梅尔位于泰梅尔湖的下游,受泰梅尔湖调节作用的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幅度小于上泰梅尔河;

泰梅尔湖的纬度更高,结冰期更长;泰梅尔湖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流经地区地势更加低缓,流速更慢,泥沙沉积明显,河流含沙量更小。

(2)本题主要考查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地貌,一要考虑泥沙的来源,二是要分析泥沙沉积的条件。

读图分析可知,泰梅尔河,流经泰梅尔湖,流速减缓,泥沙沉积;该流域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携带泥沙能力弱;而且河流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泰梅尔河的入海口,有洋流流动现象,把沉积的泥沙携带走,从而使得该河口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

(3)本题主要考查风能开发区位分析。

风能开发的条件一般从区域资源状况、土地、市场、科技、经济、政策以及风能本身的优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材料中泰梅尔半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临近海洋,地表植被稀疏,摩擦力小,风能资源丰富;该地处于偏远地区,人口分布较少,有大量土地可建设风电的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大,市场广阔;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利于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①水位: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

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

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

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⑦凌汛:

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粉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

下图示意的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为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C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捕捞鳀鱼一般在近海。

(1)分析钦博特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说明钦博特主导产业由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原因。

(3)分析鱼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钦博特造船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适宜;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鳀鱼饵料丰富;位于热带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适宜鳀鱼生长

(2)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

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

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3)鱼粉出口量的增大,鱼粉产量提高,鳀鱼需求扩大,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用于捕捞和运输的船舶数量需求增加,对船舶吨位的要求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造船技术提高。

鱼粉出口量的增加给钦博特带来充足外汇,为造船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解析】

(1)从鳀鱼的生活习性及渔场形成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地近海海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我们可以从该海域的水温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我们可知该海域地处热带但是受到秘鲁寒流及上升冷海水的影响,水温较低(或者低于20°C)适合鳀鱼的生长;结合渔场形成的原因(洋流作用、沿海径流(外力)注入养分、大陆架等因素),结合该海域近海的特征我们可知该地地处上升补偿流处,海底养分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鳀鱼提供饵料。

该地气候干旱,入海径流小,不能为近海带去大量的营养物质。

该地气候干旱、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深浅,海底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2)该地有利于加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也就考虑主要工业区位因素(资源、原燃料、市场、交通、科技、资金、政策、劳动力等)的发展变化);加工业相对捕捞业有何优势。

最后结合材料信息:

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以及图中的交通信息。

(3)该题要求从鱼粉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大的角度分析对该地造船业的有利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先找到国际市场对鳀鱼市场需求的增大对影响造船业区位因素(也就是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进而考虑对造船业的具体影响。

国际市场需求增大,出口增加能带来充足的外汇资金,并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造船技术的研发,从而造成船舶数量和吨位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提高,以满足捕捞业发展的需求。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陆龟”是北半球最小的龟类,主要栖息在沙漠及半干旱环境,,如砂石平原、岩石、沙质干谷、干旱林地及海岸沼泽等,以野草与落花为食物,曾分布在埃及和利比亚两国的北部地区。

“埃及陆龟”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下并不活跃,在寒冷季节中午和温暖季节早上、晚上外出活动觅食,其他时间在草丛或巢穴休息和躲避天敌。

由于陆龟药用价值高,非法捕杀严重。

目前,埃及境内的陆龟已灭绝,仅分布在利比亚境内的两大种群区(如图中Ⅰ、Ⅱ种群区)。

(1)说明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和Ⅱ种群区的气候成因差异。

(2)分析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

(3)某野生陆龟研究机构到利比亚野外“埃及陆龟”种群区调查,指出该机构应选择的最佳调差时间并说明理由。

【答案】

(1)Ⅰ种群区沿海地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

Ⅱ种群区: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原因:

陆龟栖息地植被稀少,易遭天敌猎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陆龟栖息地遭受破坏;药用价值高,非法捕杀严重;政局动荡、战争对陆龟栖息环境严重破坏(3)时间:

北半球冬季的中午。

北半球夏季的早上、晚上。

理由:

北半球冬季中午和夏季早上、晚上,气温适宜陆龟外出活动觅食;早上、中午和晚上天敌活动较少;大量陆龟外出活动有利于调查

【解析】

(1)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和Ⅱ种群区的气候成因差异主要从气候类型分布及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位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Ⅱ种群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