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48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docx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化学课练17化学键

课练17 化学键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H4HB.Mg3N2

C.NH3D.Na2O2

2.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3.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B.X2Y2

C.Z2Y2D.ZYX

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B.Na2O2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的汽化和NH4Cl的加热分解

5.下列各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从1~18号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学式一定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NH3

C2H4

CCl4

CO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的作用力均为化学键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③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内存在离子键 ④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A.①②④B.都不正确

C.④D.①

7.短周期三种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且X、Y和Z的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2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Z3

8.

(1)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O2 ②H2 ③NH4NO3 ④K2O2 ⑤Ba(OH)2 ⑥CH4 ⑦CO2 ⑧NaF ⑨NH3 ⑩I2

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只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离子化合物CaF2,其电子式为________;若XY2为共价化合物CS2,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

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3Pa),但在180℃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a~g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最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A.c和fB.b和g

C.d和gD.b和e

②写出a~g7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任意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9.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Y与氧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写出Y2O2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

(2)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XH3、H2Z和HW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生成物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XW3:

________;②Y2Z:

________。

(5)X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

________。

10.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F同主族,E、G同主族。

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F+与E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BE和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

(1)F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D2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E、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__化合物。

(5)B的最高价是________,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中,含A量最高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与D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完整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对共用电子对。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

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

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3.(2015·北京卷)最新报道: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2014·上海卷)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2015·海南卷)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6.(2015·浙江卷)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T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7.(2017·嘉兴月考)短周期的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它与氯元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2017·泉州模拟)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存在上述一种作用方式的是(  )

A.二氧化碳B.氢氧化钠固体

C.NaCl晶体D.氯气

9.(2017·郑州模拟)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0.(2017·临川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11.(2017·漯河联考)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X、Y、Z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甲可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

B.化合物乙中一定只含共价键

C.W和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极性键

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

12.(2017·合肥模拟)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如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4N4

B.该物质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该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D.该分子中N的化合价为-3

13.(2017·烟台月考)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单质的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

(1)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A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化合物甲,甲中所含化学键为________;A单质在E单质中燃烧生成化合物乙,用电子式表示乙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F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它的一种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B单质与其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冶炼F单质的方法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含B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净水剂,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净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D元素,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增强。

课练17 化学键

基础练

1.解析 B项,只含离子键;C项,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项,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 A

2.解析 N2的电子式应为

,A错;H2O2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其电子式为

,B错;生成物中两个钠离子不能合并,正确的表达方法为2Na

,C错;MgCl2的电子式书写正确,D正确。

答案 D

3.解析 由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可知Y在的上一周期,又根据“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序数依次增大”知,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X在第一周期,由X、Y、Z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X为氢元素。

A选项Na2O只有离子键;B选项H2O2既有非极性共价键,又有极性共价键;C选项Na2O2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无极性共价键;D选项NaOH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答案 B

4.解析 碘和干冰的升华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A项正确;Na2O2和C60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和离子键,C项错误;溴的汽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NH4Cl的加热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 A

5.解析 Cl原子核外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形成了共价键,还有6个电子未形成共用电子对,故CCl4的正确图式为

答案 C

6.解析 水分子内H、O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分子间的H、O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①不正确;Al与Cl2化合时生成的AlCl3为共价化合物,其中无离子键,②不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没有离子键,③、④不正确。

答案 B

7.解析 由化合物XYZ3可知,Z一定为O元素,XYZ3可能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若X的化合价为+1,X的最外层为电子数为1,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1+6)=7,可确定Y为Cl元素;若X的化合价为+2,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2+6)=6;可确定Y为S元素,三种元素的电子总数之和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差即为内层电子数之和:

26-14=12,而O的内层电子数为2,Cl或S的内层电子数为10,所以X一定为H元素,故符合条件的XYZ3为HClO3,即X、Y、Z三种元素只能是H、O、Cl。

HClO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H与Cl形成的HCl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HClO3不是盐,也不是离子化合物,B、C、D均错。

答案 A

8.答案 

(1)⑧ ①②⑥⑦⑨⑩

(2)

 S===C===S

(3)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①B C ②CCl4(或PCl3等)

9.解析 由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知,X、Z、W分别在ⅤA族、ⅥA族和ⅦA族,由原子序数X

(1)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HNO3、H2SO4、HClO4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

(3)NH3是碱性气体,H2S、HCl均为酸性气体,因此NH3可与H2S、HCl都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铵盐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4)XW3为NCl3,其电子式为:

,Y2Z为Na2S,其电子式为

(5)X的氢化物为NH3,其结构式为

答案 

(1)Na2O2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2)HClO4

(3)NH3

(4)

(5)

10.解析 A、F同主族,且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但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则为第ⅠA族元素,且A为氢元素。

F+与E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F为Na,E为O,B为C,D为N,E、G同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则G为S。

(1)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

(2)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时,箭头前为原子的电子式,箭头后为单质或化合物的电子式。

(4)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5)C的最高化合价为+4;C2H4中既有极性共价键(C—H)又有非极性共价键(C===C)。

答案 

(1)三 ⅠA

(2)

(3)

(4)NaOH 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离子

(5)+4 CH4 C2H4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6

加餐练

1.解析 因为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原子核外L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0、5、8、8可知,W为氢元素,X为氮元素,又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Y是磷元素,Z是氯元素。

氢气和氮气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故A项错误;氢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W>Z,B项正确;未指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C项错误;氮与磷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磷酸铵,D项错误。

答案 B

2.解析 H-与H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a为H;b、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所以b、c分别为S和Cl;Cl-与K+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d为K。

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S>H,A项正确;H2S、HCl为共价化合物,KH为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KH、K2S、KCl均为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分别是:

H为+1和-1,代数和为0,S为+6和-2,代数和为4,Cl为+7和-1,代数和为6,D项正确。

答案 B

3.解析 A.状态Ⅰ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Ⅲ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从状态Ⅰ、Ⅱ、Ⅲ的图示可以看出,反应中CO并未断裂成C和O,C、O原子间一直有化学键。

C.由图示可以看出,CO和O2生成了CO2,CO2分子中C与O形成极性共价键。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并不是CO与O2的反应过程。

答案 C

4.解析 石蜡在液化与汽化过程中需要破坏范德华力,变为裂化气时发生化学变化,要破坏共价键,选项B正确。

答案 B

5.解析 由题意推知,a为Na,b为C,c为S,d为Cl。

四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A项正确;四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

Na2O、Na2O2、CO、CO2,SO2、SO3,ClO2、Cl2O7等,B项正确;只有钠为金属元素,钠与非金属元素C、S、Cl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D项,C与H可形成C2H6,C与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 D

6.解析 根据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得出X、Y、Z、W依次是O、Si、P、S。

选项A,O、S、P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据非金属性判断,应该依次减弱,错误;S元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B错误。

SiO2为原子晶体熔化克服的作用力是共价键,C错误;根据元素周期律,T为As,位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附近,故D正确。

答案 D

7.解析 短周期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B元素,也可能是Al元素,二者与氯元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BCl3和AlCl3,它们都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答案 B

8.解析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有共价键,故A错误;氢氧化钠属于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错误;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C正确;氯气分子之间有分子间作用力,氯气分子内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 C

9.解析 NH4Cl、NaOH等离子化合物中均存在共价键,故A错;如H2O2、CH3CH3等分子中均存在非极性键,故B错;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故C正确;H2O2、C2H6等分子中都存在非极性键,故D错。

答案 C

10.解析 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A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B错误;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氢氧化钠,C正确;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二氧化碳等,D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X为H,Z和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则甲为SO2,Z只能是O,Y、Z、M同周期且相邻,则它们分别为N、O、F。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的核外电子数为14,W为Si,X、Y、Z、M、W分别为H、N、O、F、Si。

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故A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可能为HNO3、HNO2、NH3·H2O、NH4NO3等,NH4NO3中有离子键,故B错误;SiO2中只含极性键,故C正确;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分别为NH3、H2O、HF、SiH4,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最稳定的为HF,故D正确。

答案 B

12.解析 由图可知,该分子的分子式为S4N4,因为N的非金属性比S强,N显负价,所以N在右边,A正确;因为S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若形成两个共价单键,则达8电子稳定结构,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若形成3个共价单键,则达8电子稳定结构,据图可知,B正确;该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N—S键)又含有非极性键(N—N键),C正确;N—S共用电子对偏向N,N—N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故该分子中N的化合价为-2,D错误。

答案 D

13.解析 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A是Na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B是Al元素;C单质的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则C是Si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若D的内层电子数是10,则最外层是6个电子,所以D是S元素。

则E只能是Cl元素。

(1)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ⅥA族。

(2)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Na失去一个电子给Cl原子,形成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3)Fe的氧化物中的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所以F是Fe元素,Al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Fe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是Fe2O3+2Al

Al2O3+2Fe。

(4)含Al元素的化合物常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离子方程式是Al3++3H2O===Al(OH)3(胶体)+3H+。

(5)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所以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Cl的非金属性大于S的。

答案 

(1)

 第3周期第ⅥA族

(2)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3)Fe2O3+2Al

Al2O3+2Fe

(4)Al3+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凝聚达到净水目的,Al3++3H2O===Al(OH)3(胶体)+3H+

(5)原子半径递减 得电子能力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