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56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山东立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种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的需要

  D.审美需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成长需要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是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的。

  第2题: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E。

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第3题:

汽博会开幕在即,甲乙丙三个人得到了两张参观票,于是三个人通过抽签决定这两张票的归属。

在所设计的三个签中有两个签上写着“有”,一个签上写着“无”,抽签顺序是甲先、乙次、丙最后抽取。

如果已知乙已经抽到了参观票,则甲也抽到参观票的概率是:

  A.2/3

  B.1/2

  C.1/3

  D.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条件概率问题,由于乙已经确定,在剩下的两张票(一张中奖一张不中奖)中,甲中奖的概率就是1/2。

第4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通常被人们简称为()。

  A.三好

  B.五好

  C.四有

  D.两爱

  E、两精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D,E。

  第5题: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不包括()。

  A.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故本题答案选A。

  第6题:

近几年,我国大陆房地产业迅速升温,很多人节衣缩食只为购买一套住房,但也有的人不愿意将大半生的积蓄耗在房子上,声称人不能为一套房子而活着。

下列哪项判断为最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

  A.近几年我国大陆的商品房价格偏高

  B.在房价偏高的情况下,买房人可能会成为房奴

  C.人应该为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而活着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D.有的中国人感到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很多,住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说房价偏高,人们感觉支付房款有压力,就不可能为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住房活着。

  第7题:

地震:

核试验

  A.天灾:

火山

  B.辛迪加:

垄断

  C.感冒:

洗澡

  D.疾病:

医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核试验有可能诱发地震。

C项符合,洗澡有可能诱发感冒。

  第8题:

迄今为止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A.粤剧

  B.中国剪纸

  C.苗族古歌

  D.中医针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下简称《名录》)。

  粤剧,2009年10月进入《名录》;中国剪纸,2009年10月进入《名录》;中医针灸,2010年11月进入《名录》。

苗族古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至今尚未列入《名录》。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第9题: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__________,在实践中才能__________。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更是一种自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升体现大度

  B.彰显检验胸怀

  C.显现升华能力

  D.突破激发智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价值”与“突破”、“激发”不能搭配,排除D。

再看第三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体现的是一种包容心态,“能力”明显不符,排除C。

与“大度”相比,“胸怀”更加书面化,更符合文段的语体风格。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1.5,

  4.5,

  13.5,

  16.5,()

  A.21.5

  B.34.5

  C.49.5

  D.47.5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1题:

终于,________许久的逃犯,有了行动。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缓缓掏出身上所带的尖刀,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双手坦然走进警察的埋伏圈。

警察________,没费吹灰之力,便把逃犯制服。

  A.矗立蜂拥而上

  B.伫立蜂拥而上

  C.伫立有条不紊

  D.矗立有条不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矗立:

高耸直立。

蜂拥而上:

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伫立:

长时间的站立。

与后面的“许久”意思重复,故排除

  B.C。

有条不紊:

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根据常识推断,逃犯走进“埋伏圈”,警察“蜂拥而上”将其制服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2题:

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常结伴回家。

一日,甲对乙讲:

  “听说我们回家途中的王家昨日买了一条狗,我们能否绕道回家?

”乙答:

  “不要怕!

被狗咬了我负责。

”后甲和乙路经王家同时被狗咬伤住院。

该案赔偿责任应如何承担?

()

  A.甲和乙明知有恶犬而不绕道,应自行承担责任

  B.乙自行承担责任,乙的家长和王家共同赔偿甲的损失

  C.王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甲、乙和王家均有过错,共同分担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本题中,甲乙受到损害都是由于王家的狗造成,因此王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受害人甲乙故意或重大过失。

而本题中不能认为甲乙及其监护人对所受伤害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也不能认为乙及其监护人对甲所受损害有过错。

  第13题:

定义4△5=4+5+6+7+8=30,7△4=7+8+9+10=34,按此规律,(26△15)+(10△3)的值为()

  A.528

  B.525

  C.423

  D.4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三角符号代表着以符号前一个数为首项,符号后的数为项数,公差为1的一个等差数列。

用尾数计算法很容易可以求得尾数是8,A项正确。

  第14题: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里体现的是人格的()

  A.独特性

  B.功能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5题:

武昌起义胜利是因为()。

①维新派的推动②同盟会的推动③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④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武昌起义并无关系。

  第16题: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的除外。

  A.90

  B.60

  C.30

  D.1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第17题:

苯妥英钠的禁忌证包括

  A.阿斯综合征

  B.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C.窦房结阻滞

  D.窦性心动过缓

  E、脂肪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18题: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5日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B.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D.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即使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也仍然无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项,《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D项,《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由《劳动合同法》第3条可知,C项正确。

  第19题:

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的问题。

  A.无结构的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D。

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第20题:

甲申请限价房,并估计自己能分得一套新房,便向某家具公司定购了一套新式家具。

然而,在公布的分房名单中,并没有甲。

甲定购家具的行为是()。

  A.无效行为,因为甲的意思表示并不真实

  B.可撤销行为,因为甲的行为存在重大误解

  C.无效行为,因为甲的行为显失公平

  D.有效行为,因为行为动机的错误并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构成有效民事行为的要件是:

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甲的行为符合有效民事行为的要件,属于有效的民事行为。

故本题答案选D。

  第21题:

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

  这些重物是用()。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相等体积的两个物体,其质量跟物体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相反,密度越小,质量也越小。

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之所以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是因为物体质量要比实物小得多的缘故。

答案选B。

  第22题:

某单位向希望工程捐款,其中部门领导每人捐50元,普通员工每人捐20元。

  某部门所有人员共捐款320元。

已知该部门总人数超过10人,问该部门可能有几名部门领导()

  A.1

  B.2

  C.3

  D.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代入A项,则普通员工有(320-50×1)÷20=

  13.5(人),由于人数不能为小数,因此排除。

代入B项,则普通员工有(320-50×2)÷20=11(人),再加上部门领导2人,这样总人数超过10人,符合题意,当选。

  第23题:

西欧有一句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该名谚并未表现出欧洲科技成就高于中国。

故选B。

  第24题:

金融投资,是一种建立在各种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基础上的投资,是非实物的、非直接的,是对虚拟、抽象资产的投资,是对各种有价证券的投资,是间接的投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金融投资的是()。

  A.小李投资20万元成立一个家政服务公司

  B.小辛在中国银行买了3万元十年期国库券以获得高额利息

  C.小贺把自己的100家客户资源折算成股资30万元投资一家贸易公司

  D.小浦买了1万元的社会福利彩票,期望获得大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金融投资”概念的构成要件有二:

其一,投资的对象是非实物的,是对虚拟、抽象资产的投资;其二,投资的方式是购买股票、债券。

选项A属于实物投资,不符合金融投资的定义;选项B购买的国库券是债券,属于金融投资;选项C也属于实物投资,即投资的对象是实物。

选项D属于投机行为,借此获得暴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5题:

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使孩子的性格适合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

这才是最好的管理理念。

如果学校对学业的强调减少一些,也许就有更多的时间教孩子更重要的价值观念。

也许对护理人员一特别是医疗护理人员——的选择应少注重成绩而多关注他们是否敏感、是否有同情心。

只从A型性格的人员挑选医生的却是个错误。

B型性格的人非常重要,应该受到鼓励。

按照上文的意思,目前选择医学专业者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

  A.报考者的敏感性

  B.学业成绩

  C.竞争精神

  D.更坚定的价值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因为文中提到“也许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医疗护理人员——的选择应少注重成绩而多关注他们是否敏感、是否有同情心”,通过这句话可以发现目前选择医学专业者关注更多的仍是成绩。

故选B。

  第26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主要区域政策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

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第27题:

健康状况的生理指标、疾病与死亡指标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总结评价

  E、结局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第28题:

谎言是指一句或者一些话,说话人将其认为真实的事件(他可能自已都不清楚事情的真实性)说成不真实的给听者,使听者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或者将真实存在的事物说成“不存在”。

以下属于谎言的是()小张被确诊得了癌症,他没有告诉家人。

在积极自我调整作息和生活后,身体恢复,病灶消失,这时他告知家人自己已经远离了癌症家境贫困的小李一直课余打工赚取生活费。

他大四时想报考研究生,学习很紧,没有时间打工,仍对父母说自己靠打工挣得的钱生活没有问题杨某告诉小钱,可以为她和她的同学小陈在外地找到工作,小钱欣喜地告诉小陈。

后杨某让两人在某地的工厂工作,工资很低没有休息日,小陈认为小钱欺骗了她老刘故地重游时见到老同学,问起一位老熟人,老同学告诉他这位老熟人得了病走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目详解:

<暂无>。

  第29题:

小的是美好的”这句话,倘以我看,作为严格的美学命题恐怕站不住脚。

比如古典诗人喜欢吟咏的小桥流水、樱桃小口之类,但究竟也有不少人取相反的爱好,去赞美跨海的桥或索菲娅·罗兰式的阔嘴。

可见:

  A.没有绝对大,也没有绝对的小

  B.

  “小的是羞好的”不正确

  C.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

  D.大与小,哪一种形态算是美的,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之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主要讨论的是大小与美之间的关系。

D项即为典型的结论。

故选D。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30题:

某上市公司因披露虚假年度财务报告,导致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蒙受重大损失。

  关于对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该上市公司的监事

  B.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C.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刊登媒体

  D.该上市公司的证券承销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证券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31题:

电影是一种虚拟艺术,历史片并不是书写历史。

电影创作必须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并进行精心选择与剪裁。

电影作品是艺术而不是学术,我们应该给予其__________的宽容,不能过分__________,用学术性的眼光求全责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本、严苛

  B.起码、挑拣

  C.必要、挑剔

  D.特别、否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句中的“应该给予其……宽容”、“不能……求全责备”可知,第二空应填一个表示过分要求的词,据此可排除

  B.D项。

  “基本”与“必要”相比,“基本”表示的是一种最低要求,“必要”表示的是一种正常状态的要求。

句中说的是电影作品是一种艺术.不能用学术的标准去要求它完全与历史吻合,而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给予其适当的宽容,“必要”符合句意。

  第32题: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A.人力资源部的马经理了解各部门的人员缺口、岗位要求等信息后,决定本轮招聘的职位和数量

  B.某厂进了一批原料,经理要求质检人员对其进行抽样检查,避免不合格原料流人车间

  C.某宾馆经理接到客人投诉客房空调不能使用后,立刻为客人调换了房间,并且组织人员对所有客房的空调进行了检查

  D.某公司将制造环节外包给外地一家工厂,并在建设生产线的同时,培训对方的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定义的关键在于“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

A项,马经理了解各部门的人员缺口、岗位要求等信息,属于收集整理信息,而他决定本轮招聘的职位和数量,属于对未来的预测,是为了避免未来出现人员紧缺或不符合岗位要求的问题,故属于前馈控制。

B项,质检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属于收集信息,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原料流入车间,属于提前采取措施,是前馈控制。

D项,某公司在工厂开工之前就培训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也属于“提前采取措施”,符合定义。

C项,客人投诉空调不能使用,这是已经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故不符合定义。

  本题选C。

  第33题: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

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

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

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

  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

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

乙对张某实施了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

  “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

”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

虽然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的强度对比来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

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却侵害乙的生命权,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张某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34题:

毋庸置疑,晚清以降中国遭逢千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从世界中心沦为所谓边缘的“远东”,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上一再缺席,遭遇了深刻的文化身份危机,不断被误读、曲解和妖魔化。

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就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

这段文字中的“历史语境”是指()。

  A.中国被西方列强边缘化

  B.晚清中国所遭遇的历史大变局

  C.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时机

  D.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妖魔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词句理解题。

根据就近原则,由“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可知,其指代的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妖魔化。

文段意在强调缺席的中国亟待重释。

  第35题:

  ()对于氯化氢相当于石灰水对于()

  A.硫酸钠

  B.盐酸氢氧化钙

  C.氨水氯化钙

  D.甲烷氯氧化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溶液与其所含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对应关系。

氯化氢溶于水之后得到的溶液俗称盐酸,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之后得到的溶液。

故选B。

  第36题:

甲开汽车到单位后,因疏忽忘记拔出车钥匙,被乙发现。

乙发动甲的汽车刚要离开时,甲正好回来,将乙抓获。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抢夺罪未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抢劫罪未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构成盗窃罪未遂第37题: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

下列各项中,体现出近因效应的一项是()。

  A.小万最近一个月节食减肥瘦了十多斤,许多同事朋友都误以为他生了重病

  B.张三和李四可谓不打不相识,互相熟悉后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C.小王和老王初次见面时表现得十分拘谨,因此在老王眼中小王就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

  D.甲对乙一直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近因效应体现的是最近一次的表现影响了长期以来一贯的表现,A项是对小万体重减轻的原因的猜测,并没有体现出对一个人的评价如何。

B项中并没有出现“最近一次”不同以往的表现从而掩盖了一贯的表现。

C项是首因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对人的影响。

D项中甲对乙一向很好,但最近一次的表现却使乙忽略了甲一贯的表现,属于典型的近因效应。

故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