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81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5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docx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B.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2.下列句子翻译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还常常讥笑那些明白大道理的人。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何太行、王屋何?

——凭借你的力量,还不能削损魁父这样的小小的山丘,你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病深入骨髓里了,这是掌管生命的神的事情了,他要你怎么就怎么样,我是无话可说的。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所以写了“说”这篇文章,以此等待那些游山玩水的人看到它。

3.(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叶孤舟刚毅不屈大砌大悟

B.怏怏不乐精血诚聚拖泥带水

C.齐心协力一反既往更胜一畴

D.恪尽职守转弯抹脚勇往直前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完《芈月传》主题曲“恋无悔”,你便知芈月的真爱是谁。

B.“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D.礼炮轰鸣,歌声嘹亮;整齐的队伍,威严的军容;晴朗的天空,欢呼的人们:

这无不显现出庆典的隆重与壮观。

5.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胸襟夜宵矫揉造作趾高气扬

B.座落部署重峦迭嶂随声附和

C.愕然嫉妒歪风斜气呕心沥血

D.非议黎明蓬头垢面提心掉胆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总统查韦斯逝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使委内瑞拉国内形势成为焦点。

B.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C.刘翔、李娜、孙杨等,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原本难觅中国人身影的领奖台上大放异彩。

D.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隐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某些同志心中没有百姓利益造成的。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A.余姚救灾工作中,处于第一位的任务是抢救被困的人员,珍惜每一个生命。

B.冰岛火山喷发形成的烟尘几乎导致差不多整个欧洲的领空被迫关闭。

C.眼下“汉字听写”的声势很盛,我们如何将汉字写规范似乎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D.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我们走进了“湖北道德模范”的内心世界。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感慨。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9.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B.眉山各县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东坡文化。

C.地下森林这片绿色的海洋,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活跃、强盛和存在。

D.最近传得很热门的理财型保险,存在诸多的虚假宣传,投资者切忌不要上当受骗。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7分)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luán,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线注音。

(2分)

峰luán一霎间

1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文的横线上。

(2分)

A.浮B.盖C.飘D.遮

1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仿照示例造句。

(3分)

示例:

天上的云……像峰luán,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7分)

(1)柳叶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luō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

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zuàn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2)“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

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透明。

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3)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13.将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

(2分)

luōzuàn14.概括三段文字叙述的内容。

(2分)

15.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16.为空格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如;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幽香B.醇厚C.清冽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春》节选(12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17.选文中作者描绘了春花、、三个方面的特点。

(3分)

18.选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析其作用。

(3分)

19.春风本无形、无味、无声,作者分别从、、三种感官入手,将春风写的形、味、声俱全。

(3分)

20.文章除了春花图、春风图,作者还描绘了、、,借此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及赞美。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行走丰盈生命。

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A(浩浩汤汤/肆无忌惮)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lónɡ。

听斜风细雨,B,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

细数阳光,chéndià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2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23.结合语境,在B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1分)

往事(十四)

冰心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地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系到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啸……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

“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我不觉笑问:

“这话怎么讲?

涵也笑道:

“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

“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

“大风的时候呢?

”杰道:

“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

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

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

“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

“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

“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

“姊姊,该你说一说了。

”我道:

“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

“我们不配做女神。

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

“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

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

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的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地将他放在竹塌上。

涵忽然说:

“也许是我的书看得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地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的寻味——思想。

24.涵说海的女神“艳如桃李,冷如冰霜”的理由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5.涵和杰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海的女神”这一形象加以描述的?

(3分)

26.怎样理解“海太大了,我太小了”的含义?

通过这句对话,你认为三弟楫是一个怎样的人?

(5分)

27.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作者所说的“海化”青年应当具备哪些品格?

(6分)

28.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5分)

29.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选文一: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故乡》)

选文二: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选文三: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变色龙》)

⑴依照示例,填写表格。

描写方法

例文

外貌描写作用

外貌描写

选文一

塑造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少年闰土的形象。

选文二

选文三

⑵请你通过外貌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生活境况。

(不少于30字)

阅读下面选段(12分)

花盆里的风信子

他一直不是个好学生,惹事生非,自由散漫,不学无术。

老师们看到他就摇头,同学们也不待见他。

为了让他少惹事,老师们对他说:

“张星,这次考试,你可以不参加。

”“张星,星期天补课,你可以不来。

”那么,好吧,他乐得逍遥,整日里游东逛西,打发光阴。

偶尔坐在教室里,也是伏在桌上睡觉。

新来的女老师,有双美丽的大眼睛。

女老师特别喜欢花草,自己掏钱包,买来很多的花草装点教室。

这个窗台上搁一盆九月菊,那个窗台上放一盆吊兰,教室被她装点得像个小花园。

那天,上课铃声响过后,他才拖拖沓沓进教室,却遇见女老师一双微笑的眼。

女老师手上托一个小花盆,对他说:

“张星,这盆花放在你旁边的窗台上,交给你管理,可以吗?

他有些意外,一时竟愣住了。

定睛看去,花盆里只一坨泥,哪里有半点花的影子。

女老师看出他的疑惑,笑吟吟说:

“泥里面埋着花的根呢,只要你好好待它,它会很快长出叶来,开出花来。

他接下花盆,心慢慢湿润了,第一次有种被人信任的感觉。

虽然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极少再东游西荡,呆在教室里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不再伏在桌上睡觉,他给那盆花松土,浇水。

他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那只小花盆,心里开始充满期待。

春寒料峭的日子,那盆土里,竟冒出了嫩黄的芽。

芽最初只有指甲大小,像羞怯的小虫子,探头探脑地探出泥土来。

他忍不住一声惊叫:

“啊,出芽了!

”心里的欣喜,排山倒海。

同学们簇拥过来,围在他的座位旁,和他一起观看花长芽。

弱小的生命,在他们的守望中,渐渐蓬勃起来。

三月的时候,葱绿的枝叶间,开出了桃红的花,一朵,再一朵。

居然是一盆漂亮的风信子。

他激动地拉来女老师。

女老师低头嗅花,突然微笑地问他:

“张星,你知道风信子的花语是什么吗?

”他茫然地摇摇头。

女老师说:

“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

”他没有吱声,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那盆花。

桃红的花朵,像燃烧着的小灯笼,把他黯淡的人生,照得色彩明艳。

他开始摊开课本,认真学习。

本不是个笨孩子,成绩很快上去了。

老师们都有些惊讶,说:

“张星啊,没看出你这小子还有两下子呀。

”他羞涩地笑。

坚硬的心,像窗台上的那盆风信子,慢慢地盛开了。

有些疼痛,有些欢喜。

做人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好。

后来,他毕业了。

由于基础太差,他没能考上大学。

但他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租了一块地,专门种花草。

经年之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匠,培育出许多品质优良的花卉,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风信子。

30.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分)

31.“女老师看出他的疑惑”中“疑惑”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分)

32.分析结尾处“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风信子。

”这句话在文章中所起的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3分)

33.“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并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4分)

34.花语是指人们根据花卉的特点及传说,来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的一种语言。

请根据链接材料的内容,试着说说康乃馨的花语是什么?

(20个字以内)(2分)

材料:

康乃馨花色娇艳,有香味,花期长。

粉红色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到苦难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来康乃馨,因此粉红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是母亲之花,宜在母亲节和母亲生日时赠送。

康乃馨的花语是:

35.按要求做题

在坎坷的生活中,我们笑对生活。

A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只会滋养B墨守成规的思维,而人生中的许多捷径都是在经历了颠簸与坎坷后才赫然闪现的。

在苦难的生活中,我们笑对生活。

苦难也是生命中的一页,①我们需要苦难就正如花朵需要风雨一样。

②我们只要在困境中才能磨砺意志。

笑对生活,就是柳宗元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那种C恃才放旷,就是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的那种旷达,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那种乐观。

③笑对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

(1)短文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个是()

(2)短文中三句带横线的句子有一句有语病,它是(填序号),改正

(3)短文中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这句是,你的修改意见是。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知识

36..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男女衣着()

3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通“俱”,完全;详尽。

(2)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前,形容词用作状语,向前)

(4)其中往来种作。

(其,代词,那)

3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2)初极狭,才通人。

(仅)

(3)闻之,欣然规往。

(计划)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色的头发)

39..写出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40..走进作者。

(1)《桃花源记》作者,是我国(朝代)时期的著名诗人。

(2)本文虚构了一个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成语出自这篇课文,用它来比喻

(4)本文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记叙渔人的所历、所见和所闻,写得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实相间,令人心驰神往。

41..理解积累

(1)写桃源中环境美异的句子是:

(2)写桃源人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写桃花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4)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5)写桃源不易被人发现的句子是:

(6)写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的句子是:

42..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落英缤纷()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处处志之()

桑竹之属()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欲穷其林()

43..文章开头对桃花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4..第二段着重写的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5..文中写渔人为桃花源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46..“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7..渔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48.将原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49.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全石以为底()

③俶尔远逝()

④蒙络摇缀()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潭中鱼可百许头()

5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1.最能反映水清的两个字是_______?

52.请用四个字概括小石潭周边的氛围?

53.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

(《陈涉世家》)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④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

⑤国险而民附。

(《隆中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注】【1】鄂版教材为句号。

【2】【3】鄂版教材为逗号。

54.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卷石底以出()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5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57.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

【甲】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稚兔鮒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緶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王曰:

“善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58.下面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荆之地方五千里今齐地方千里

B今有人于此皆以美于徐公

C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臣之妻私臣

D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3分)

A选文【甲】运用了对比,极言楚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和宋国的国土狭小、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B选文【甲】中,墨子巧设三个比喻,诱使楚王答应放弃攻宋。

此时楚王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

C.选文【乙】中,邹忌采用三组对比指出“王之蔽甚矣”,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对方,直接指出对方问题所在。

D选文【甲】中“善哉。

”,仅仅是楚王夸墨子“说得不错”,但并没有心悦诚服;选文【乙】中“善”字表明了齐威王要纳谏除弊的态度。

阅读《登岳阳楼》,完成6-7题。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乾坤”是什么意思?

句中的“浮”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诗人为什么面对洞庭湖忍不住“凭轩涕泗流”?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的题目。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

用胶泥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