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89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2018年第下学期地方教案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总课时

1

2月13日-17日

高高兴兴上学校

2

20日-24日

学写字

3

27日-3月3日

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4

6日-10日

上下楼梯要慢行 

5

13日-17日

不收陌生人的东西 

6

20日-24日

乘坐合格校车 

7

27日-31日

独自在家会防范

8

4月3日-7日

把手洗干净 

9

10日-14日

保持环境卫生 

10

17日-21日

不要随地吐痰

11

24日-28日

爱护花草树木

12

5月1日-5日

节约用纸好方法 

13

8日-12日

中华名族大家庭

14

15日-19日

美丽的少数名族服饰

15

22日-26日

从地图上看江西 

16

28日-6月2日

江西的人口与面积 

17

5日-9日

江西的母亲河---赣江

18

12日-16日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9

19日-23日

江南神童--解缙

1、高高兴兴上学校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我、天、校”三个生字的读音;认读词语“天天、学校”;会读句子“我天天上学校。

”。

   2、在学习过程中,能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3、通过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爱学习的感情。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学习词句

   1、出示课文左插图:

“月历”图

    

(1)谁知道这是什么?

(月历)

    

(2)从这张月历中,你知道些什么?

(如:

这是九月份,有30天,红色的日子是双休日……)

    (3)师述:

这每一日,我们可以叫它每一天。

(板书:

天)也可以说是“天天”,出示:

“天天”一词

    (4)指名小老师带读词语“天天”。

    (5)老师指着“小学生”的词语卡片问:

小学生天天要干什么?

(指名交流)

   2、出示课文右插图:

“进校门”图

    

(1)看看图上小朋友天天干什么?

(小朋友天天上学校。

    

(2)指名说,开竖排火车学说。

    (3)师述:

这里有个词语我们常常要用到,它是“学校”。

板书:

学校(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4)说说我们的学校的校名。

    (5)引说句子:

图中小朋友天天干什么?

   3、仔细听,老师说的句子与你们刚才说的有什么不同。

    

(1)师:

我天天上学校。

(指名复述)

    

(2)出示句子,(师点读句子,学生跟读)

    (3)师引读句子:

谁天天上学校?

我天天干什么?

谁天天干什么?

  说明: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进行说话、识字、词语、句子的学习。

让学生结合这张九月份的月历,初步了解月历的作用。

在句子的学习中,教师应多采用示范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正确朗读句子。

在句子教学时应注意对已经学过的词语的巩固认读,如:

老师指着“小学生”的词语卡片问:

小学生天天要干什么?

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生字词语的复现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语说完整的句子。

  二、看图说话,认识学校

   1、我天天上学校,对学校有了什么了解?

     出示题头画,教师告知学生,小男孩在对小女孩说什么---他认识了“校长室”的“校”。

这个“校”也是“学校”的“校”。

     小结:

你们的本领真大,记住了“校”。

小朋友通过看门上的牌子,也能认字。

天天上学校真好。

   2、课后练习2:

参观学校,说说学校里有什么?

    

(1)播放媒体或出示练习中的图或组织学生实地了解。

    

(2)指名交流,反馈。

    (3)小结。

  说明:

  本环节是在学习了文中的句子后引出的,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校长室”的“校”的学习,渗透了利用环境来拓展识字的方法,也有对复现的生字进行巩固之用,使学生知道一个字可组不同的词。

为了便于课后练习2中学校的介绍,课前教师要安排学生参观一次学校。

需要指出,这里的说话练习,不是句式操练,教师不必强求句式的整齐、句子内容的丰富,而是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认识学校,了解环境,重在培养大方、清楚说话的态度。

  三、巩固练习

   1、捉迷藏游戏。

     说明:

     游戏——捉迷藏

     游戏准备:

相关的卡片:

我 天 校

     游戏步骤:

     

(1)先后出示三个生字,全体学生一起认读;

     

(2)老师藏掉一个字(问:

什么字不见了?

     (3)学生个别回答(答:

如——“我”这个字不见了。

     (游戏做法同前一课)

  说明:

  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一位学生问,一位同学答,还可打乱顺序叫号。

因这里的生字较多,刚开始时,速度可慢些,做得熟练后,再加大难度,叫号由字到词。

   3、课后练习1:

听一听《上学歌》

     过渡:

上学真开心,能学到那么多本领。

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上学歌》。

        一听,仔细听,用心记,歌词中唱的是什么?

(指名交流)

        再听,多记几句歌词。

(同桌说说)

        三听,轻轻跟唱。

     出示歌词,跟着老师齐读

     附:

儿歌《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

“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四、小结:

1、读课文指导

     打开书,复习指读儿歌,然后教师带读课文,再同学齐读。

   2、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

  读课文指导,为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这需要常抓不懈。

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便于学生体会成功,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写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愿意写字的兴趣。

2.熟读句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读7个生字;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3.学法和习惯:

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教学重点:

读词语,认读7个生字。

教学难点 :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学生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

(认真、专心等,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

丁丁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

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二、新授

1.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

(指名读,老师指黑板上的词语。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

(学生上黑板指读,其他学生跟读。

2.原来,他们在学写字、学笔画、学笔顺呢!

你们想学吗?

要想学写字,就要先从笔画学起。

丁丁特别爱学写字,他迫不及待的想当小老师来告诉你们他所学的知识,你们欢迎他吗?

课件演示:

(1)丁丁的话:

“小朋友,这是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准。

”画面上出现一支笔在写这五个基本笔画,每写一个都说出名称。

(横、竖、点、撇、捺)

(2)丁丁的话:

“谁记住了?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课件就出现丁丁的声音表扬他。

(3)丁丁的话:

“学的真棒!

请跟我书空。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书空。

丁丁问:

“都记住了吗?

(4)再进行书空。

(巩固)课件出示声音表扬。

丁丁的话:

“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字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

”(初步渗透笔顺知识)

3.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

指名带读,学生跟读。

4.你们学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

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

(学生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向别人请教。

6.全班齐读。

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

7.摘词游戏:

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

(游戏可以是:

接龙、开火车、好朋友、考考你等。

8.你们摘走了词娃娃,字宝宝不服气,他问你们:

如果他从词语家中跑出来,你们还认识他吗?

咱们就试试,如果你们都认对了,字宝宝就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行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9.游戏:

(1)对对碰:

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

(2)找朋友:

在黑板上竖着摆好:

“用、写、”两个字,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三、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学写字了,老师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把字写的特别漂亮,希望你们每上一节课都能有收获。

附:

板书设计 

学写字

铅笔橡皮田格本

写字用心很认真笔皮本写字用心

3、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这是交通规则规定。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在车上不要看书,伤眼睛。

 

4、《上下楼梯要慢行》

一、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

3.结合学校以及班级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能学会在学校和校外都能安全的上下楼梯。

 三、活动过程 :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对在校的一些日常规定基本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这段时间里,大课间一结束,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两边的楼梯特别的拥挤,“怎样上下楼梯才是最安全的?

(二)说一说,议一议(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观看图片

①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一群同学拥挤上楼梯

③几个同学坐在楼梯扶手上滑滑梯。

(四)讨论图片出现的画面,说说他们做得对吗?

为什么?

(议一议)

(五)教师总结

总结上下楼梯应该注意的地方,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相互谦让、文明有序,不拥挤、不碰撞、不吵闹、不搞恶作剧。

4、按指定的楼梯上下楼。

参加各种集会或集体活动,集体上下楼梯的整个过程当中,要听老师的指挥,确保上下楼梯秩序井然,文明规范。

5、上课前和放学时,一定要遵循靠右走。

如在下楼梯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其他危险的事情。

应原地不动,然后听从指挥有序分散下楼,禁止大声喧哗。

6、发现楼梯、楼梯扶手存在安全问题时,及时和老师报告

7、上下楼梯时,不可以跑步,也不能跨步。

结合学校,总结出日常生活中上下楼应该注意的安全:

1、在公共场所,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上下行的方向,不然会撞到别人,这是很危险的。

2、上下楼时,千万不要打闹或推挤排在自己前面的人,这样很容易使前面的人跌倒受伤。

3、不能把楼梯的栏杆当成滑梯,滑着冲下去,这样做非常危险。

4、上下楼梯时,应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而不是一步迈两个台阶或更多,那样很容易把脚扭伤。

5、上下楼梯时,不要乱跑乱跳,应该用手扶着护栏慢慢地走,并且要遵守秩序,相互礼让,靠右行走。

四、通过这次班会课,希望同学们以后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

 

5安全教育《不收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建议: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

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

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

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

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

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

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6、乘坐合格校车

教学目标:

1、掌握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乘机动车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骑车和乘车过程中怎样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资料观看和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周末回家以及返校,甚至外出都要乘坐公共汽车,那么在乘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常识呢?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同学们知道。

二、观看影视资料:

1、上下公交车不排队拥挤的情形

2、上火车人流大拥挤以及有人摔倒的情形

三、学生活动—乘车中出现意外的情景表演:

一名学生学期末放假回家,汽车站人流很大,左找右找,好不容易找到回家的那趟车,挤上公共汽车,东西放好,终于搞定,哎呀觉得肚子有点饿,从包里拿出饼干、矿泉水。

吃完后,垃圾放哪儿呢?

探头看看窗外,还是把垃圾收好扔出窗外,刚好车旁边有个行人,垃圾全部砸到行人头上。

吃饱喝足,看看时间,还要2个小时才能到家,睡一觉吧,在车子的波动下真舒服一会儿就进入甜蜜的梦乡,醒来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这一觉睡的真舒服,哎呀!

我的口袋——我的钱包和手机不翼而飞……

四、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教学影片以及情景剧讨论并总结其中存在的骑车或乘车的安全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

五、小结:

乘机动车辆的安全准则

1、早遵守秩序,在指定的地点集次候车,等车停稳车上的人下车后再上车,不要推人、拉人或挤着上车。

2、上车后不能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不要在车内来回走动、打闹。

看到位置就先坐下来,坐好了就不要任意走动或换位子。

3、下车时把背包背好,检查一下东西有没有都带齐了。

4、在车上不要吃东西,以免不小心噎到了。

5、头、手不能伸出车外。

不能向窗外乱扔杂物。

6、不舒服的时候要告诉大人,不要忍着不说。

7、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车。

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8、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等危险品上车。

9、在车上碰到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要主动让位。

10、车上要谨防小偷,携带的钱物,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11、乘长途汽车,一定要忍住瞌睡。

在睡眠时,若司机急刹车,巨大的惯性可能给你造成伤害。

注意:

乘坐二轮、侧三轮摩托车必须年满12周岁,并带好头盔,将自己的头部保护起来,双脚应始终放在脚垫上,不得离开,不得脚着地,扶牢把手或腰带,不得侧身斜坐,始终保持骑坐姿势,停车时也应保持骑坐姿势,身体应尽量贴近驾驶员,转弯时要和驾驶员一个重心,避免谈话和不必要的动作。

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

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六、布置作业: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7、独自在家会防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独自一人时的安全隐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人身安全。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小偷惯用的伎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啊,爸爸妈妈工作都比较忙,有时候不得不一个人在家,那么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呢?

学生回答

那么你们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事情啊?

学生回答。

对呀,现在小偷的水平啊是越来越高,我们在不断地改进方法来提防他们,可是他们会用更加先进的方法来对付我们,所谓防不胜防呀。

你看,这里就有一位小朋友就遇险了。

二、深化主题

小品表演:

C1:

(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

(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

我,你李叔叔。

C1:

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

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

(开门,让D进来)

D:

(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

(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

(嘿嘿一笑)来……拿——钱。

C1:

(大吃一惊)

D:

(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

(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师:

看了这个小品,你们有何感想呀?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这个歹徒啊就是用了“亲近法”以及用正当借口来欺骗小朋友的。

现在的小偷啊可是越来越聪明了,他们啊专门骗一些单纯的小朋友和孤寡老人,所以啊大家一定要提防。

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可爱的小朋友,特会受到欺骗,那么大家以后要怎么做呢?

四、出谋划策

有了上面的安全小知识啊,我想大家对自我保护有了一定的方法了,现在啊有一位小朋友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帮她来出出主意吧!

星期天下午,小婧一个人在家中看电视,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小婧小心翼翼地开了一条缝,只见一位“平易近人”的花甲老人站在门口。

老人说,自己是邻居的爸爸,刚从乡下来的,儿子家里没人,自己口渴了,只想喝点水。

你们觉得小婧应该怎么做呢?

要不要开门呢?

如果开门会发生什么事呢?

大家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吧!

三、联系实际

1、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2、当我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什么呢?

1、首先要把门锁好,同时要把电视机或音响等设备打开,使坏人误认为你家有人,从而不敢做坏事。

2、一旦门铃响起,千万不可随便开门,要装过爸爸妈妈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或者利用爸爸妈妈的鞋子弄出声响,把坏人吓跑。

3、如果有人自称是你爸爸妈妈的同事或朋友,要隔着门与他通话,或者让他直接打电话给你们爸爸妈妈。

4、如果陌生人说自己是煤气、水、电等的修理工,或者收取各种费用时,千万不要开门也不要告诉他只有你一人在家。

5、晚上开灯后要拉上窗帘,千万不要让人从窗外看到只有你一个人在家的情景。

6、一旦发现有人隔着窗户偷看,就赶紧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拨打“110”。

五、总结

1、歹徒都是以求助方式、用正当借口、用“亲近法”、用“意外”事件等方式来引诱小朋友。

学了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去做,那么我相信那些小偷们也都无法得逞了。

2、儿歌升华

锁好自家防盗门,生人来敲别开门。

他说推销和修理,拒绝或者留口信。

若他坚持要进门,立即报警喊四邻。

 

8把手洗干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洗手的好处多。

为了就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自己正确洗手。

教学用具:

媒体、黑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介绍手的作用

1、介绍手的作用。

可由学生来说,总结到手对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手。

2、说一说手易感染细菌

让学生说,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染细菌,所以要勤洗手。

3、正确的洗手方法

分三步,并示范给学生看。

4、勤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就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前面做一做,看谁最正确,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9、保持环境卫生

活动目标:

  

1.懂得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

  

2.结合图片和讨论,知道有些病菌会通过空气传播疾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害。

  

3.逐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了解随地吐痰不仅会污染生活环境,而且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图片(小朋友随地吐痰)  

2.请小朋友回家向爸爸、妈妈咨询有关痰和病菌传播的危害。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使幼儿明白: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2.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在我们的痰里面,有什么?

  

▲你知道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样传播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谈谈痰传播疾病的途径。

  

3.教师小结:

生病的病人身体内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许多的病菌,这些闼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细菌带到了各个地方;这些痰被太阳晒干了,痰里的病菌会跑道空气中,就会被吸入我们的身体内,传播各种病菌,危害人体的健康。

  

4.组织幼儿讨论:

  

▲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时候,如何保护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使幼儿明确卫生要求:

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时不要正对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果你有痰呀,怎么办呢?

  

幼儿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吐在垃圾箱中。

  

②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可以把痰吐在纸头上,等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