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97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0 大小:2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0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0页
亲,该文档总共2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2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内外知识一网打尽

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本考点考生要做到能独立完成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考查。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文本概览]

选文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记载了曾公亮的政绩才干,主要有:

任会稽知县,兴修水利;知郑州,禁绝盗贼;明晓公文法令,与韩琦定建储大议;密州民盗银,反对重判;对契丹挑衅针锋相对;以理服人,斥责辽使。

二是评议曾公亮的操守为人,优点有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循规蹈矩,缺点有生性吝啬、殖货巨万、为子孙计、持禄固宠、有失公正。

[文本图示]

【规律特点】

1.题型稳中有变。

2014年开始试卷有了微调,没有专设信息筛选题,却专设了断句题,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015年开始没有专设实词题,却专设了文化常识解说题,也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概括分析题、翻译题,没有变化。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

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

断句题、翻译题,甚至概括分析题,都体现出这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

“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为更直接显现文言文考查题型的渐变,本专题“高考真题透视”栏将2014~2016年高考题例按年列陈,供参用。

 

第1讲

读懂文言文:

把握整体,勾画重点

要点一 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知识

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选择的是古代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涉及下列内容:

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图示如下:

要点二 文言文阅读方法

第一步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初读后,应大致上弄清文本的层次。

史传类文言文,其行文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

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开头,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官职等);正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官位变动或奖惩等);结尾,对传主的死因和身后事作一下交代。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任何传记,在正文部分,都要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

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性。

而命题者命制的概括分析题,恰恰就是针对传主的功德和品性的。

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方面做记号,加深印象。

怎样圈点勾画,全凭个人的习惯。

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号标示关键处。

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形、圆点、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

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概括分析题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

几个选项是分别针对什么事迹的?

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品性与自己的体会是否一致?

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

第一,具有正能量;第二,具有立体感。

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主品性的多面性。

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以研读概括分析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区)。

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概括分析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以所选人物史传中抽取的局部语句为命题材料。

有人误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好像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不然。

断句不能仅仅依据首尾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特点等外在标志,其根本在于对句子意思乃至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

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断句。

第五步 了解文化,积累常识

人物传记中,经常涉及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等等。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要学会迁移运用。

我们不仅要弄懂文中出现过、题目考查过的这些词语,而且更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其它相关文化常识。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第一句话,介绍名、字、籍贯;第二层,叙述主要事迹;第三层,最后一句话,交代追赠的谥号。

(用“∥”在文中标示)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文章叙述了孙傅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件?

各体现出史家对孙傅怎样的评价?

四件(可参照第1题断句题和第3题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对应原文)。

①向蔡翛论说天下政事,劝其速作变更——建言。

(对应第3题A项)

②任中书舍人时反对征调民夫船只接待高丽使者,触怒宰相而遭贬——关心民生疾苦,敢于仗义执言。

(对应第1题A项)

③上书请求恢复祖宗法度,并评价历代法度的效用和实质——有见识,敢谏言。

(对应第3题B项)

④亲自督战抵御金兵围城,最终死在金人朝廷——有勇有谋、有忠有节。

(对应第3题C、D两项)(可在“言天下事”“乞复祖宗法度”“亲当矢石”“遂从太子出”“死于朔廷”等关键词下画“△”标示。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1.本文有一些间接描写人物的笔墨,请指出几处。

略(可在文中的“时谓名言”“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金守门者曰:

‘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

’”等词句下画双横线。

2.孙傅有哪些优秀品格?

见识过人,正直敢言,忠君爱国,富于谋略,舍生取义。

(可参照第3题做旁批。

3.当北宋生死存亡之时,孙傅为何能官职不断升迁?

表明当时朝廷之中缺少堪当大任、力挽狂澜的人才;更突出了孙傅的胆识才略超群,凸显了他的忠君爱国,敢于担当的品格。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所断句子涉及的事件背景、人物、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事件背景:

宣和末年,高丽国入贡,为接待其使臣,北宋征调民夫船只,耗费巨大。

人物:

使者、(孙)傅、宰相。

事件的结果:

孙傅和宰相在接待高丽使者问题上观点不一致,宰相奏请皇帝,将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孙傅贬至外地。

第五步 了解文化,积累常识

下面的第2题涉及哪些文化常识?

“登进士第”涉及古代的科举文化,“兵部”涉及古代中央朝廷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钦宗”涉及帝王的庙号称谓,“太子”涉及古代的皇位继承人制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前面所讲方法进行梳理,并完成1~4题。

(节选自《周书·熊安生传》)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选文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第一句话,介绍名、字、籍贯;第二层,叙述主要的事迹;第三层,选文最后一句话,交代致仕和去世。

(用“∥”在文中标示)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文章叙述了熊安生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件?

各体现出史家对熊安生怎样的评价?

四件(可参照第1题断句题和第3题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对应原文)。

①少年好学不倦,遍从名师——勤学不倦。

(对应第3题A项)

②专门用《三礼》教学生,弟子有一千多人——博览通识。

(对应第3题B项)

③与尹公正谈《周礼》,且让其叹服——精通《周礼》。

(对应第1题B项、第3题C项)

④高祖临驾熊安生家,与他谈论军国大事,命他在大乘佛寺参与讨论五礼——深受高祖赏识器用。

(对应第3题D项)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1.本文有间接描写人物的笔墨,请指出几处。

略(可在文中的“弟子自远方至者千余人”“公正深所嗟服”“高祖大钦重之”等词句下画上双横线,这些词句分别从弟子、大臣、帝王的角度,侧面表现了熊安生有渊博的学识而令人折服。

2.熊安生在与北周高祖对话时是否有当面恭维之嫌?

怎样理解这段对话中所蕴含的传主的思想认识?

做为原北齐的子民,熊安生在与灭齐入邺的北周高祖对话时,为其发动战争开脱,将其与黄帝发动阪泉之战相提并论,认为这是“恭行天罚”;甚至认为高祖散发财物救助百姓可比周武王,甚至兵不血刃平定北齐还胜过了周武王。

用我们今人的观点看,确实有溢美恭维之嫌。

但其中的核心思想是赞成北周高祖救民于水火的举动(“救焚拯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传主精通儒家经典的大师形象是一致的。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所断句子涉及的事件背景、人物、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事件的背景:

访北齐的北周兵部尚书尹公正与北齐人谈论《周礼》,提出的很多问题北齐人不能对答。

人物:

尹公正、熊安生。

事件的结果:

北齐为维护尊严,派出本国精通《周礼》的国子博士熊安生与对方切磋交流,令对方大为折服。

第五步 了解文化,积累常识

下面的第2题涉及哪些文化常识?

“五经”涉及重要的儒家经典,“年号”涉及古代的纪年方式,“象笏”涉及古代器物,“致仕”涉及古代的官员退休制度。

 

第2讲

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考向一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与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大相径庭。

文言实词的考查以常见常用为基本原则,以新课标所规定的120个实词为基本考查范围,以新课标规定的四十篇文言文及中学教材所有基本篇目为目标样本。

文言实词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为考查重点,尤其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更是重中之重。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语言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

这种情况的存在,丰富了语言内容,使语言增强了表达力,但也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驰”:

“愿驰千里足”(骑),“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一个词语的多种含义主要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即词的最初的意义。

它是词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假借义的触发点。

如“从”字,从字形上看,是一人紧跟着另一人,所以它的本义就是“跟随”。

《酵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中的“从”字即为此义。

引申义,即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如“信”字的以下义项均为引申义:

“信臣精卒”中的“信”是形容词,解释为“忠诚、守信”;“余固笑而不信也”中的“信”意为“相信”;“低眉信手续续弹”中“信”意思为“随意、随便”;“烟波微茫信难求”中的“信”则为“实在”“确实”“的确”等。

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修辞上的比喻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

如“怀抱利器”中的“利器”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崩”均运用了比喻义。

前者“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后者“崩”比喻皇帝死亡。

2.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以下几种:

(1)同音通假,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通“按”);再如“要”通“邀”,“裁”通“才”等。

(2)音近通假,“距关,毋内诸侯”(“内”“纳”的声母都是n,属于音近通假)。

再如“卒”通“猝”,“景”通“影”,“属”通“嘱”等。

(3)形近通假,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与“披”因同一声旁“皮”而通);再如“说”通“悦”,“谕”通“喻”,“辟”通“避”等。

3.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中国”:

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词义缩小:

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祖父”:

古义指祖辈和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3)词义转移:

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更衣”:

古义指上厕所,今义指换衣服。

(4)色彩变化:

某些词语在演变的过程中,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①古褒今贬,如“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

“爪牙”:

古义指得力的帮手和武士,今义指帮凶、走狗。

②古贬今褒,如“(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水浒传》)。

“泼辣”:

古义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今义多指勇猛,有魄力。

③古“中”今“褒”或“贬”。

如“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太史公自序》)。

“下流”:

古义指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指卑鄙龌龊。

(5)单音节变双音节词:

文言文中如果有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的双音节词,就要特别注意它极有可能是古今异义词。

如“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连词,而在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

无,不要;论,说。

4.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组合而成,其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是偏义复词。

有两种情形:

一是意义偏指在前一个语素上。

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原指“工作和休息”,这里是偏义复词,偏在“作”,指“劳作”,“息”是衬字,不译。

二是意义偏指在后一个语素上。

如,“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去留”本指“离开和留下”,这里偏指“留”,指“留下来”,“去”是衬字,不译。

1.以形断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如“涉”字,意为步行过河,左边是“氵”,表明“涉”字意义与水有关;右边是“步”,“步”字上下部分各代表一只脚。

据此,我们就可推断出“七岁而能涉”(苏轼《日喻》)、“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刻舟求剑》)中的“涉”字的意思了。

2.由音推义

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与本字有着一定的语音关系,即字音相同或声韵的部分相同。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用本字义来推断所通之字的意思。

如: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②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列传》)

其中的“倍”和“反”,分别与“背”“返”的读音相同,它们是通假关系,由本字“背”“返”可推断“倍”“反”分别为“背叛”“返回”的意思。

3.根据结构度义

词语的语法功能各有不同,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如:

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屈原列传》)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其中“信张仪”为动宾结构,“信”当为动词,是“相信”的意思;“信臣精卒”为并列的偏正结构,“信”当为形容词,是“诚实可靠的”的意思。

4.根据语境度义

判定多义的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就要根据该词语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

如“伐”字,有“攻打”“打败”“砍伐”“夸耀”“功业”等义项,要确定“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中的“伐”为何意,既要分析这句话,又要把它放到原文中去看,可知这是上官大夫在楚王面前说屈原居功自傲,“伐”应是“夸耀”的意思。

5.对称句式互解

文言句式大都比较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而前后句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

如: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

“族”可根据其对应的同义词“灭”推断为“灭族”的意思,“逸豫”可根据其对应的反义词“忧劳”推断为“安逸享乐”的意思。

6.双音词互解

文言中的某些单音词在演进的过程中加上一个同义语素就变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这为我们推断文言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题目中的“报”和“书”,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了“回报”“书信”的同义语素合成词,根据其互解关系,可推断“报”就是“回”的意思,“书”就是“信”的意思。

7.联系成语

成语大都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词的含义。

如: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②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两句中的“速”和“拔”,可以根据成语“不速之客”和“出类拔萃”的“速”和“拔”推断,分别为“招致”和“超出”的意思。

8.联系课文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大多已出现过。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如2012年大纲全国卷第8题B项“奋力大呼,得贼乃已”中的“已”,题中解释为“停止”,可联系课文《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的“已”来准确解读并判定其意义。

考向二 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考试大纲》列出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明确界定了高考考查的范围,备考时应熟悉这18个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虚词有时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如“与”同样译作“和、跟、同”时,既可作连词也可作介词;有时用法相同而意义不同,同样作代词时,所代对象却大不相同。

所谓“理解用法”就是要辨识词性,看它是用作连词还是介词、助词还是代词等等。

1.词语代入法

答题时,先确认所考虚词在两句中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

再看看替代后此句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果通顺,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2.语法辨析法

语法辨析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动词,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

3.同位互推法

理解虚词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辞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辞的连词。

4.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

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其……之谓也(呼)”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一、常见120个文言实词例释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

“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愿意为他效力。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敌人,就如同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

(《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距离山十里地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两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bè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通“披”,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身穿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即“背山面水”)

②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地(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地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