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41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docx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

第一章

1.请描述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过程

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即把输入的一定资源按照社会需要,经过一系列或多种形式的转换,实现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输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请简述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的经营具有五大基本职能:

财务、技术、生产与运作、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首先要制定一个经营方针,决定经营什么,生产什么;决定之后,首先需要准备资金——进行财务活动,这是企业的财务职能;其次需要设计产品和运作流程——统称为进行技术活动;之后需要购买物料、加工制造——即进行生产与运作活动,生产出产品或服务;销售产品与服务,得到的收入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作为下一轮的生产资金,又一个循环开始。

而使得这一切运转的是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3.简述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论述)

(1)工艺专业化(Process-OrientedSpecialization)

按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

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方式的加工

(2)对象专业化(Product-OrientedSpecialization)

按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

集中了为加工某种产品(零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各有关工种的工人,对同种或相似的产品(零件)进行该产品(零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加工

(3)工艺专业化的优点(对象专业化的缺点):

制造顺序有一定的弹性,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好,能充分利用设备人员的工作时间;有利于同类技术人员的交流与支援,便于工艺管理。

(4)工艺专业化的缺点(对象专业化的优点):

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在某些工序上形成“瓶颈”,连续性差;运输时间和费用较高;在制品库存量大;不同单位之间的生产联系复杂,管理难度大。

第二章

4.简述生产管理发展的历史,并针对每个阶段例举至少两个代表性研究成果(论)

(1)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

作业计划图(甘特图)、通用生产管理模式

(2)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时代

运筹学的的诞生与完善、行为学派的发展

(3)计算机开始应用的时代

物料需求计划(MRP)、服务业中的大量生产

(4)现代理论普及的时代

供应链管理、Internet与电子商务

5.简述丰田生产模式(TPS)

丰田生产方式(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可以简单概括为:

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将必要的产品,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的数量。

第三章第四章

6.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分析其与企业经营战略之间的关系(论述)

P/O:

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

关系

P/O战略是经营战略的子战略

P/O战略不能脱离经营战略独立存在,须置于企业大系统中考虑

P/O战略纵向:

从产品设计、物料采购、加工制造到销售

横向:

与其他战略协调、配合,扩展到企业其它部门。

7.案例讨论:

沃尔玛的崛起

(1)沃尔玛是采用何种战略取得竞争优势的?

战略分类

Walmart的运营战略

质量

产品

7万种商品存货

流程

开发、运用管理仓库和商店的计算机系统

选址

农村到城市

布局

人力资源

培训员工、员工激励

采购

统一采购

库存

软件系统管理库存

进度

可靠性与维护

相关运营系统可靠

(2)Kmart的哪些做法为沃尔玛的竞争提供了机会

 

第五章

8.简述生产能力的内涵以及种类

所谓生产运作能力,是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Outputrate)。

-从广义上说,是指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运作能力主要是指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

定义: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合理的、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1设计能力:

指企业新建、扩建或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后,在设计任务书或相关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2查定能力:

当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或技术、工艺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的设计能力已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此时需要重新调查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由此而确定下来的生产能力称之为查定能力。

3计划能力:

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固定能力:

主要由生产性固定资产决定的能力,是生产能力的上限。

可调能力:

考虑安排劳动力的数量、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班次等因素后可灵活调整的生产能力。

9.计算题(代表性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

适用于:

产品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上相似的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一般生产系列化产品的企业以代表产品产量表示生产能力。

换算步骤:

1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表示有效工作时间;S表示设备数量

2计算产量换算系数

Ki:

i产品产量换算系数;ti:

i产品工时定额;t代:

代表产品工时定额

3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1将i产品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2计算各产品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

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

在车床上加工A、B、C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

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

①确定B为代表产品

3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

 

第六章

10.利用“从至表法”优化生产线布局

首先绘制工艺线路图

例:

某机械加工车间有8台设备及毛坯库、检验台,共10个运作单元。

各运作单元将在1×10区域布局。

设有10个零件由此车间加工

绘制零件从至表

(1)请采用从至表法对上表进行优化

(2)计算对比优化前后零件的移动总距离

按此顺序布局不合理,需调整,原则:

•尽量使带数字的格靠近对角线

•数字大的越靠近越好。

4⑩,主调列,行跟随

1②,主调行,列跟随

前后零件移动总距离比较

第七章

11.什么是团队工作方式,共有几种团队形式

围绕某一项任务,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把有关的专业人员和所需的设备、工具等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实行民主管理,成员共同对任务的完成承担责任,并享有自主决策权。

团队形式:

解决问题式团队;特定目标式团队;自我管理式团队。

12.工作研究、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的内涵分别是什么,简述他们之间的关联

工作研究: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方法研究:

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分析和严格的考查,借以开发出简单、易行及有效的工作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作业测定:

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或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

13.论述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

一、选择所要研究的工作和工艺

选择某项作业进行工作研究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经济因素;2)技术因素;3)人的因素;

二、观察现行方法,记录全部事实

最常用的记录技术是图表法和图解法。

1、表示工艺过程的图表——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双手操作图。

2、利用时间坐标的图表——人机程序图;联合作业分析图。

3、表示活动的图解——线路图、线图等。

三、严格分析所记录的事实

考查记录的内容:

事情的目的、发生的地点、完成的顺序、当事人、采用的方法等。

一般通过采用5W1H(*)进行提问,发现问题之所在。

四、制定最经济的方法

按照取消、合并、重排、简化——ECRS原则(*)来建立最经济的新方法。

五、评选新方案

判断最佳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

1)经济性;2)安全与管理;3)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

六、计算标准作业时间

七、建立新方法

1、写报告书

1)两种方法生产过程的比较

2)两种方法费用上的比较

3)全体工作人员对新方案所持的态度。

4)新方案的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的时间标准。

2、工作标准包括:

制品的标准、原材料的标准化、机器设备和工具标准

化、工作环境标准化、动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工作的时间标准

包括:

人员或机器的每日工作量;单位零件或产品的

标准时间;工厂生产量一定时,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

的人数。

 

八、实施与维持新方案

第八章

14.简述新产品创新的动力,并举例说明

技术推动:

从科技成果出发开发新产品,以供给推动需求的产生和变化。

主动,抢占先机,触发需求

美国WestHouse发明晶体管,日本Sony购买晶体管,开创了全球大市场;在晶体管发明之前,市场根本不知道晶体管,这种需求是潜在的。

成功的技术推动型企业:

Intel(芯片),DuPont(化工),P&G(日用化工),Sony(电子)

需求拉动:

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新产品开发。

被动,带动技术革新

市场R&D生产市场

Case:

恒基伟业,炒股手机。

前提:

大盘形势好,大批散户入市,需求强劲。

同行竞争:

因竞争压力,为寻求竞争优势,推动NPD。

强调先手优势

15.简述并行工程的概念和内涵

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内各阶段的因素(如功能、制造、装配、作业调度、质量、成本、维护与用户需求等等),并强调各部门的协同工作,通过建立各决策者之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与通讯机制,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并得到解决,从而使产品在设计阶段便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及回收再生等方面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设计、生产准备和制造时间。

16.简述价值工程的概念和内涵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Analysis,简写VA),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

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

这门学科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

17.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提高价值,有几种途径?

分别是什么?

请基于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来分析

在价值工程中,价值采用以下公式来表达它与功能,成本的相互关系:

V=F/C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

价值工程采取多种途径来提高价值,既不是单纯强调产品的功能,也不是片面的要求降低成本,而是致力于提高两者的比值。

根据V=F/C

①成本降低,功能不变,价值提高

②成本不变,功能提高,价值提高

③成本略提高,功能大大提高,价值提高

④成本大大降低,功能略降低,价值提高

⑤成本降低,功能提高,价值大大提高(最理想)

第九章

18.简述企业计划的层次

战略层计划:

企业战略计划、生产运作战略

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备的建造等;

战术层计划:

经营计划、生产运作总体计划

以年为单位——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确定现有资源下的经营目标,如产量、产值、品种、利润等;

作业层计划: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

如:

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运作作业计划等

19.简述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

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它是把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具体地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工人,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20.什么是期量标准,简述不同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

概念:

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生产期限(时间)和生产数量的标准

21.什么是节拍

节拍是流水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它表明流水生产速度的快慢或生产率的高低,是大量流水生产的一个重要期量标准,也是流水线其他一切设计计算的出发点。

节拍定义为:

流水线上连续投入或出产两个制品的时间间隔。

22.关于节拍的计算题

公式:

r=Te/N=T0/N

Te--计划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分或秒);

N—计划期内的产量(件);

T0---制度工作时间;

—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某流水线计划生产A零件36000件,流水线每天工作两班,每班8h,工时有效利用系数为0.95,计算流水线平均节拍。

因为制造工艺上有某些质量问题,会出现一些废品,在计划上如果把废品率定为1.2%,则此时流水线实际节拍为多少。

某产品流水线计划日产量为150件,采用两班制生产,每班规定停歇12分钟,预计废品率为4%,计算流水线的节拍。

 

23.什么是在制品,什么是在制品定额

在制品:

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处于生产过程各工艺阶段尚未完成的各种制品的总称

在制品定额:

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工艺阶段和生产环节、在一定生产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连续、均衡进行所规定的在制品数量标准

24.工序间流动的平均全天在制品占用量计算(书P190)

25.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内涵

批量:

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生产的同种产品或零件的数量,以n记之(即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

相邻两批相同产品(零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以R记之

26.生产周期的内涵

指一批制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最后完工为止,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日历时间

27.生产提前期的内涵

指一批制品(零件、毛胚或产品)在各工艺阶段投入(出产)的时间比产品出

产时间提前的天数。

可分为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

第十章

28.企业面对非均匀需求时,有哪些应对策略

(1)改变需求:

差别定价、推迟交货

(2)调整能力:

改变劳动力、加班培训、半时职工、

库存调节、转包、自制外购

29.简述大量生产类型的产品生产进度计划

(1)均衡策略:

在计划期内保持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不变,使用调节库存或部分开工来适应需求

(2)跟踪策略:

在计划时间范围内调节生产速率或人员水平,以适应需求。

(3)混合策略:

在总体上采取跟踪策略,把它的计划期分成若干时段,各时段的生产水平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在各个时段内则保持均衡生产。

第十一章

30.简述物料需求计划的发展历程

(1)1965年,美国J.A.奥列基博士(Dr.JosophA.Orlicky)提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

(2)1965年,IBM公司推出了最初的MRP。

(3)提出能力需求计划,进入闭环MRP阶段

(4)第二代MRP

(5)ERP

31.MPR的处理过程

一直某产品结构树如下所示。

请根据A产品的毛需求量表计算B零部件的毛需求量、检查库存状况,并计算何时发出新的订单,订货量多少?

(1)计算毛需求量

(2)检查在库量

(3)审查已发出定单和计划新的定单

(4)C—计算总的毛需求

对C进行外购

32.请介绍TOC理论中“鼓-缓冲-绳子”的内涵

缓冲:

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时序;

击鼓:

生产计划指令;

绳索:

保持控制节拍一致;

由绳子控制发料

由缓冲保证有效产出

由鼓决定生产计划

第十二章

33.采用约翰逊法对以下六个工件的作业过程排序,并计算最大流程时间,有六种工作,其工序矩阵见下表:

(1)列出工作组的工作矩阵

(2)在工序矩阵中选出加工时间最短的工序。

如果该工序属于第1工序,则将工序所属工件排在前面。

反之,最小工序是第2工序,则将该工序所属的工件排在后面。

若最小工序有多个,可任选其中一个。

(3)将已排序的工件从工序矩阵中消去

(4)继续按步骤

(1)

(2)(3)进行排序,若所有工件都已排定投产顺序,排序即告结束。

例12.1有六种工件,其工序矩阵见下表

1)按前工序最小的选出工件no.2及后工序最小的选出no.3两个工作,2号排在前,3号排在后。

从原工序矩阵中消去2号及3号工件

新工序矩阵-1

对原工序矩阵继续步骤

(1)

(2)(3),前工序最小的有no.4和no.5两工件可任选其一,后工序最小的为no.6.选出该两工件,并按前述规则排列,插入新工序矩阵

按规则继续进行排序,no.5工作排在前,no.1工序排在后,并将该两件插入新工序矩阵。

(到该工序结束时的流程时间=该工序的开始时间+该工序的加工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取决于两个因素1、该工序前一道工序的结束时间;2、该工序所用设备上紧前工件的加工结束时间。

该工序的开始时间应取上述两数中较大者。

例如:

一号工件第二工序结束时的流程时间,应为Fjlm2=max{16;19}+8=27。

第十三章

34.简述库存的作用

(1)缩短订货提前期

(2)稳定作用

(3)分摊订货费用

(4)防止短缺

(5)防止中断

35.简述库存管理的发展

(1)1913年,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2)50年代,统计模型

早期的库存管理,就库存论库存,因此有较大的局限性

(3)60年代MRP:

库存和计划相关

(4)此后,MRPII/ERP

(5)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6)联合库存、共同库存、供应链库存

36.简述现代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

(1)基本上都是以供应商链为背景的

(2)信息技术手段必不可少

(3)业务外包成为必然趋势

(4)制造企业职能转移

(5)使制造商专注于核心业务

37.有哪三大类成本对库存决策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1)订货费用

处理一笔订货业务的各种开支。

只与订货次数有关。

(2)库存管理费用(与库存费用、订货量成正比)

库存物料占用资金的代价

仓库库房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仓库管理工作的日常开支

库存物料在存放过程中的损耗

物料在库存期间的特殊维护费用

(3)缺货损失费用

第十四章

38.简述供应链的发展历史

(1)“推式”时代:

1960年至1975年是典型的“推式”时代,从原材料推到成品,直至客户一端。

(2)“拉式”时代:

从1975年到1990年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规则也从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式”。

(3)企业协作:

进入90年代,工业化的普及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的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它跨越了企业的围墙,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

39.简述供应链基本概念

供应链(Supply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40.简述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1)物流支出大

(2)库存成本高

(3)物流周期长

(4)物流周期占交货期比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