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32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青岛高科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司法的是()。

  A.行政诉讼

  B.行政复议

  C.行政仲裁

  D.行政裁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行政仲裁行为,只有A项不包括在内。

扩展阅读:

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

在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

  第2题:

由于许多人对“无车日”的理念缺乏理解,习惯于从功利角度而不是从文化上理解一种制度。

加上我们的“无车日”并非民间自发,而常常是政府主导——政府往往缺乏文化耐心和启蒙意识,习惯性地将“无车日”当做一种缓解堵车、治理污染、减少车祸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自然就把“起到了多大无车效应”放到了第一位。

本段文字最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靠“无车日”解决汽车拥堵问题行不通

  B.人们对“无车日”存在不合理的期待

  C.政府应该加强对民众的正确引导

  D.

  “无车日”应该是一种文化自律手段而非政策性工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段文字共三句话,第一句表明很多人从功利角度理解“无车日”是一个误区,后两句从政府的原因角度分析人们对“无车日”的效应存在不合理的期待,本题正确答案为B。

A项说法错误,C项观点片面,D项观点看似很正确,但题干要求选择文段最直接支持的观点,显然B项比D项更为直接而且准确。

  第3题:

经典__着中华文化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如果对经典的改编不能秉持一种______敬畏的心态.那么在我们失去传统的同时,也有可能迷失方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现崇尚

  B.涵盖虔诚

  C.蕴含推崇

  D.包含恭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体现”一般与“了”而不与“着”搭配,排除A项。

第二空中,“推崇”指推重崇敬,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恭顺”指恭敬并服从(父母或长辈),对象多为人,这两个词语适用于对经典改编的态度均不恰当,排除

  C.D项。

  “虔诚”指恭敬而有诚意,与“敬畏”搭配恰当,共同体现了人们对经典改编所应持有的态度,故本题答案为B。

  第4题:

  “罪刑相称,罚当其罪”体现了我国刑法的哪一项原则?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法律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D.公平公正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刑法全部内容,对定罪量刑和刑罚的执行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准则,是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基本规则。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及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罪重则责大,责大则刑重;罪轻则责小,责小则刑轻。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

  A.民主性

  B.生成性

  C.多边性

  D.开放性

  E、倾听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E。

  第6题:

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

  B.取长补短,双方得益

  C.事物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

  D.客观条件,为我所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先阐述了夏天和冬天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谁也不希望总是过冬天”,言外之意既不能总是过冬天,也不能总是过夏天,冬夏交替才是人们希望的。

故这段文字的主旨是“取长补短,双方得益”,而不是“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A项错误而B项正确;

  C.D两项属于主观臆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7题:

关于我国的教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20年9月1日起,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B.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中央设国子监,是大学的专称

  C.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D.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2020年9月1日起,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唐代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馆等等;董仲舒,汉代教育家。

  第8题: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

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而在才能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集思广益

  B.认同求同存异

  C.相近殊途同归

  D.趋同取长补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认同”意为认可赞同,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态度,填在此搭配失当,排除B。

由前文的“互补理论”可知第二空填“取长补短”最合句意。

故本题答案为D。

  第9题:

依据宪法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与中立性宪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宪法的分类。

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将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根据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可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根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根据宪法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宪法分为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与中立性宪法。

  第10题:

我国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79225平方千米,2010年,按监测点位计算,水质最好的

  一、二类海水占

  62.7%,比上年下降

  10.2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

  14.1%,比上年上升

  8.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

  23.2%,比上年上升

  2.1个百分点。

而2009年发生赤潮已达68次,

  44.6%的入海河流入海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

  问题:

2010年我国近岸海域监测为

  一、二类海水的面积约为多少万平方千米?

  A.13.5

  B.15.5

  C.17.5

  D.19.5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1题:

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寨。

”A选项正确。

该解释第1条还规定: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B选项中未供述同案犯乙,C选项中未供述本人罪行,均不成立自首。

依据该解释第1条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D选项中甲出走不知所踪,属于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第12题:

2007-2020年我国全年货物出口额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超过30%的年份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08年通过计算17%09年不用看负增长10年(15778-12016)/12016=32%11年通过计算为20%。

  第13题:

公文在送负责人签发前,应接受审核,承担审核工作的是()。

  A.机关负责人

  B.办公厅(室)

  C.文秘部门

  D.印刷人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

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4题:

长期以来床上抽烟是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

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抽烟的人数显著下降,但是死于家庭火灾的人数并没有相应的下降。

在过去的20年中,下面的陈述,如果正确,除了哪一项之外都有助于解释上面论述中的明显的分歧?

()

  A.由床上抽烟引起的火灾通常发生于房主人睡以后

  B.在床上抽烟的人倾向于是抽烟抽得多的人,他们与那些不在床上抽烟的人相比更不可能把烟戒掉

  C.死于厨房发生的家庭火灾的人数在增加

  D.由于人口密度在增加,导致现在一次家庭火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前20年的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是道解释型题目。

要求解释在过去的20年中,抽烟的人数显著下降而死于家庭火灾的人数并没有相应下降这一现象。

B项指出床上抽烟的人比不在床上抽烟的人的烟瘾更难戒掉,结合题目中“床上抽烟是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可知,即便抽烟的人数显著下降了,但由于在床上抽烟的人的数目没有减少,仍然可能导致死于家庭火灾的人数没有下降,故B项能够解释。

C项则从火灾发生的其他因素着手考虑,题目虽然指出床上抽烟是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但并没有排除火灾发生的其他原因。

C项指出死于厨房发生的家庭火灾的人数增加了,这样一来,即便死于因抽烟导致的家庭火灾人数减少了,仍然可能出现题干中的现象。

D项则从人口密度着手,这样即便现在发生的火灾次数比以前少,但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也可能出现题目中的现象。

A项则属于无关选项,不能解释题干中的分歧现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5题:

一份关于酸雨的报告总结道:

  “俄罗斯的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

”这份报告的批评者坚持认为这一结论必须改变为:

  “俄罗斯的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如不正常的落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者更高的死亡率。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为批评者坚持要改变报告结论提供了逻辑上最强有力的正当理由?

()

  A.俄罗斯的一些森林正在被酸雨损害

  B.报告没有把酸雨对俄罗斯森林的损害与酸雨对其他国家森林的损害进行比较

  C.酸雨可能正在造成症状尚不明显的损害

  D.酸雨造成的损害程度在不同森林之间具有差异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是道支持加强型题目。

题目要求给批评者坚持要改变报告结论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两份报告的区别在哪里。

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份报告的区别在于对“酸雨损害”的认定上。

第一份报告指出“俄罗斯的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批评者坚持要改为“俄罗斯的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也即批评者认为“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并不等于“没有被酸雨损害”,C项正好契合批评者坚持要改报告的原因,当选。

其余选项,“一些森林”和“大多数森林”显然不是一个概念;B项两份报告的区别并不涉及和其他国家森林受到的损害进行比较;D项显然已经承认了酸雨对森林造成了损害,与批评者坚持要改的报告结论相冲突。

故此三项均不符合。

故选C。

  第16题:

下列各少数民族中没有自治县的一项是()。

  A.侗族

  B.塔塔尔族

  C.土家族

  D.东乡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未设自治县。

其他选项中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均拥有自已的自治县。

故本题选B。

第17题: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则人民法院在确定合作作者署名顺序时可以参考的因素有()。

  A.作者年龄的长幼

  B.作者付出劳动的多少

  C.作者专业职称的高低

  D.各合作者创作部分的排列顺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D。

依《著作权法》第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合作作品的署名规范之作品署名顺序,按照下列规范确定:

有约定的,按约定确定署名顺序;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创作作品付出的劳动、作品排列、作者姓氏笔画等确定署名顺序。

故选BD。

  第18题:

自我意识包括哪些成分?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自我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

  第19题:

所有的洪涝灾害都是由降水形成的。

风特别大的天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因而不能产生大量的降水。

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天气元一例外地风特别大。

由此可以推知()。

  A.中国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B.如果种植大量植被,大风天气会慢慢变少

  C.洪涝灾害与大风天气是相互矛盾的

  D.在中国北方地区,为使降水产生洪涝灾害,必须改善大风天气频发的情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实际上是给出了三个前提:

  “如果风特别大,则不能产生大量降水”;

  “如果有洪涝灾害,则有降水”;

  “风特别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近几年来,不能产生大量降水”,进而可得出“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洪涝灾害比较少发”,即A成立。

  B.D是无关选项;C项太绝对。

所以,本题选A。

  第20题:

下列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B.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C.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天河一号”排名第二,“曙光星云”位居第三

  D.高性能计算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的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曙光星云”位居第三,另外39台国产超级计算机榜上有名,总体占有率

  8.2%。

  第21题:

传说老子遇到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老翁得意地说:

  “我从年少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

我的同龄人辛苦一生却早已作古。

现在我是否可以嘲笑他们忙碌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的结果呢?

”老子拿了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

  “如果只能选择其一,您是要砖头还是要石头呢?

”老翁选择了砖头,并指着石头说:

  “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何用?

”老子又问老翁:

  “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

  “当然是石头了。

”老子笑着说:

  “石头寿命长,您却不选择它;砖头寿命短,您却选择了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

”老翁顿然大惭。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个体的生命终会腐朽,但精神却可以得到永存

  B.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大小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人除了追求生命的长度外,也要追求生命的质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个故事通过一位老翁与老子的对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这样一个命题。

老子说“石头寿命长。

您却不选择它;砖头寿命短,您却选择了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这里的“有用和没用”指的是“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整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

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22题:

甲乙丙三朋友去参观车展,看到一款轿车。

甲说:

  “这不是‘奇瑞’,也不是‘荣威’。

”乙说:

  “这不是‘奇瑞’,而是‘红旗’。

”丙说:

  “这不是‘红旗’,而是‘奇瑞’。

”后来,车展管理员说:

  “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

”由此可知()。

  A.这辆轿车是奇瑞轿车

  B.这辆轿车是荣威轿车

  C.这辆轿车是红旗轿车

  D.上面三辆轿车都不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采用代入法。

将A项代入,可知甲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乙的两个判断都是错的,而丙的两个判断都是对的,符合车展管理员的断定;B项和C项代入都不符合。

因此答案选A。

另解,乙的判断“不是‘奇瑞’”与丙的判断“是‘奇瑞”’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乙的判断“是‘红旗”’与丙的判断“不是‘红旗”’矛盾,也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乙和丙的判断有两真两假,则两人的判断只可能是一个都对一个都错,则甲的判断是一对一错。

假设甲的第一个判断正确,即这不是“奇瑞”,乙的判断只能都对,这是红旗,与甲的第二个判断错误矛盾。

所以甲的第一个判断错误,第二个判断正确,可以推出这是奇瑞,此时乙的两个判断都错,丙的两个判断都对.符合题意。

  第23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区状况与其成因的组合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B.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地质史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

  C.西南潮湿,垂直地域差异大——降水多,地形复杂

  D.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田——灌溉水源的丰富程度不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A项错误,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主要是由土地资源的条件造成的;B项错误,北方多煤,南方多磷,主要是由于矿产形成的过程中环境条件差异造成的;D项错误,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田,是由于南北方气温差异造成的,北方冬天气温较低,不适宜水田耕种。

故选ABD。

  第24题:

琵琶:

木材:

乐器

  A.鼎:

青铜:

用具

  B.水墨画:

宣纸:

工艺

  C.浮雕:

石块:

建筑

  D.竹简:

竹片:

书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木材可以制作琵琶,琵琶是一种乐器,青铜可以制作鼎,鼎是一种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