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44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docx

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某公司位于某市工业园内,其主要建设筑为2500平方米的无菌标准厂房,年产冷冻水产品2000吨,其水产加工产品为虾、鱼为主。

因生产废水未经处理即外排至周边水域,严重的污染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由于某公司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为贯彻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当地有关部门的环保法规,并确保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该企业决定在上级环保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采用运行可靠、工艺先进、经济实用、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治理生产废水。

我公司具有一流的技术和手段,能治理各种类型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能根据厂区内的污水现状和特点,建设适合该水产品废水要求和特点的污水处理工程,为保护厂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二、设计依据

1、某公司委托书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3、某公司地质勘察报告

4、某公司生产计划和方案

三、设计原则

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对环境保护、城市污水治理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标准。

以建设的经济性和管理方便运行经济稳定的原则。

设计方案要符合该公司所排污水的现状和特点,选择技术成熟、工艺先进、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建设投资省、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工程.

四、设计范围

某公司生产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工艺、设备、电器等设计。

五、标准与规范

1、我国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198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7月)

《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1986年3月)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6年3月)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饮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工程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北京)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2005年版)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版)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

200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

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97)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范》(GB/T50265-9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二章工艺设计

一、水量及水质

1.经建设方确认,本设计规模按日最大处理水量:

200m3/d,则本工程所设计规模为10m3/h。

2.进水水质

据甲方所提供的相关水质资料及同行水产品加工水质分析得,设计进水水质为:

CODcr=5000mg/L,BOD5=2000mg/L,SS=800mg/L,TN=80mg/L,TP=50mg/L,PH=6~8

3.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环评报告表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本方案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CODcr≤150mg/L,BOD5≤60mg/L,SS≤200mg/L,TN=20mg/L,TP=1mg/L,PH=6-9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本项目为工业性生产项目,所排废水为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而水产品加工的主要污染来自于蒸煮废水,虾仁剥离后的残余物造成的恶臭污染,虾壳素和鲜鱼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

此类废水的水质特点为BOD、SS、TN、油类物质及浊度等均很高,且废水的可生化性好。

肉眼观察废水很浑浊,但SS值却并不十分高。

且在废水中含有大量砂子及鱼、虾的残体。

故在本工艺中应设有沉砂池、隔油池作预处理,之后再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较好、工艺简单可靠、管理方便的CASS工艺,并在生化处理时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艺”。

主要工艺(CASS工艺)介绍:

A、CASS工艺原理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生物选择区也称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

CASS工艺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CASS是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循环间歇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每个CASS反应器由3个区域组成,即生物选择区、缺氧区和主反应区。

生物选择区是设置在CASS前端的容积约为反应器总容积的10%,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生物选择器是根据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原理而设置的.通过主反应区污泥的回流并与进水混合,不仅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加速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对难降解有机物也起到良好的水解作用,同时可使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释放,设置选择器,还有利于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膨胀问题的发生。

此外,选择器还有利于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膨胀问题的发生。

此外,选择器中还可发生比较显著的反硝化作用(回流污泥混合液中通常含2mg/L左右的硝态氮),其所去除的氮可占总去除率的20%左右。

选择器可定容运行亦可变容运行,多池系统中的进水配水池也可用作选择器。

CASS工艺生物选择器的设置对进水水质、水量。

PH值和有害有毒物质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并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迅速吸收去除部分易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由此而产生的底物积累和再生过程,有利于选择出絮凝性细菌。

生物选择器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底物积累—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底物降解阶段,以完成整个底物去除过程。

预反应区体积仅占反应池总体积的10%-15%,因此,该部分活性污泥在高BOD5负荷条件下运行,一方面强化了生物吸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微生物的增殖。

一般,污泥膨胀是由于丝状菌的过量繁殖造成的。

丝状菌比菌胶团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

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解基质与增殖,而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因此其增殖量也较小,从而占有优势。

CASS工艺生物选择器就是利用底物作为推动力选择性地培养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

所以,CASS工艺的预反应区不但可以连续进水,同时又发挥了生物选择器的作用,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避免污泥的丝状菌的膨胀,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另外,在这个区内的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易发生水解作用,这时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缺氧区不仅具有辅助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的生物选择区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缓冲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作用。

主反应区即好氧区,是去除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通常溶解氧DO在2.5mg/L。

运行过程中,通常将主反应区的曝气强度加以控制使反应区内主体溶液处于好氧状态,完成降解有机物的过程,而活性污泥内部则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溶解氧向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而硝态氮由污泥内向主体溶液的传递不受限制,从而使主反应区中同时发生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同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B、CASS工艺的特点:

1、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省去初沉池、二沉池;

2、工艺流程短,运行周期灵活可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3、运行费用省,有机物去除率高且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功能,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低;

4、管理简单、运行可靠:

污水处理厂设备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比较简单,工艺本身决定了不发生污泥膨胀,所以系统管理简单、运行可靠;

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生产废水经收集后进入集水池中,并先由机械格栅除去污水中的大块垃圾如(胶袋等)和部分鱼、虾的残体,以保护后续系统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废水在集水池进行一定的水质水量的调节,再由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沉砂池中沉降废水中所含砂量及部分可沉降性悬浮物。

废水自流入隔油池除去污水中的大量浮油后再自流入水解酸化池中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CASS池减轻负荷并有利于CASS池降解大量有机物和脱氮除磷功能提高。

此时处理水即可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就近排入周边的水体。

工艺流程图

 

 

四、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1、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设集水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S池及设备间、值班室,按工艺要求构筑物部分为钢筋砼结构,部分用砖砌结构。

2、主要构筑物尺寸及功能

①集水池:

水产加工废水水质水量具有一定的波动,且加工间地面冲洗水也具的较高的冲击性。

因此CASS池虽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但集水池的均化水质、水量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且污水在进入集水池前应先通过格栅去除大块垃圾及水产品的残体,本工程中采用的是回转式机械格栅。

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5×4×3.3,其中有效容积为6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h。

②沉砂池:

由于该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及冲洗虾、鱼及地面时的砂子,故应设一沉砂池是有必要的。

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4.5×4.5×2.3,其中有效容积为182.25m3,超高为0.3m,水力停留时间为30S.

③隔油池:

在此池中可除去废水中所含的浮油,同时也可保证后续生化池不受油的影响,保证有较好生化处理效果。

将池分为三个廊道,每廊道宽度为1.5m以此来增加水流长度提高除油效果。

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4.5×4.5×2.0,其中有效容积为30.38m3,超高为0.5m,水力停留时间为0.5h。

④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具有一定的调节水量、均化水质的作用及沉淀部分悬浮物,并且进行中、低温厌氧生物催化水解酸化预处理,即将反应控制在厌氧四阶段(水解、酸化、产酸、产甲烷)中的第一、二阶段,使该水产品加工废水中的大分子及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有机酸和小分子化合物,为CASS生化处理提供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机酸基质,缩短CASS运行周期,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12×9×5.3,其中有效容积为540m3,超高为0.3m,水力停留时间为6h,设计处理量为90m3/h。

⑤CASS池:

CASS池是系统的核心,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在此降解、去除。

它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集中在同一个池内进行。

CASS反应池分为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好氧区。

选择区的基本功能是防止污泥膨胀,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能够通过酶反应而被污泥颗粒吸附除去,回流泥中的硝酸盐可在该选择区得以反硝化;在兼氧区内,有微量曝气,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区内得到初步降解,同时可除去部分硝态氮;好氧区为曝气区,主要进行硝化和降解有机物,同时也进行硝化反硝化过程。

CASS池是一定间歇反应器,在此反应器内不断重复地进行曝气与非曝气过程。

污水按一定周期和阶段得到处理,每一循环有下列各个阶段组成:

进水/曝气/污泥回流阶段—完成生物降解过程;非曝气/沉淀阶段—实现泥水分离;滗水/剩余污泥排除阶段—排出上清液;闲置阶段—恢复活性污泥活性。

并且在本工程中我方打破传统的利用滗水器进行排水,设计采用倒虹管来排水。

这样即有利于管理的方便同时也保证了成本的节约。

本工程中设计的CASS工艺参数为:

曝气时间:

6小时、沉淀时间:

1小时、排水时间1.0小时,运行周期为8小时,每天运行3个周期,设置两个池子轮流运转。

污泥回流比为1.0,污泥负荷为0.25kgBOD5/(kgMLSS.d),MLSS浓度为3300mg/L。

构筑物为钢筋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12×10×5.3,其中有效容积为600m3,超高为0.3m。

⑥污泥浓缩池:

在污泥浓缩池中将含水量较高的污泥进行浓缩,上清液回流至集水池中,下部沉积下的污泥便用泵抽至污泥干化场中进行干化。

构筑物为砖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3.2m×5.3,其中有效容积为40.20m3,超高为0.3m。

⑦污泥干化池

将浓缩后的污泥用泵抽至干化池中,干化场上清液进入集水池,经混合后进行新的处理过程,干化场中的污泥每隔半年清空一次。

构筑物为砖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6×6×1.3,其中占地面积为36m2,超高为0.3m。

⑧风机房/值班室:

本工程中将设备间和值班室布置在一起,这样便于设备的维护及系统操作.构筑物为砖砼结构。

构筑物尺寸:

L×B×H=7×4.5×3.3,其中占地面积为31.5m2。

五、污泥处理工艺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含水率很高的污泥,必须及时处理,以免产生二次污染。

污泥处理是指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

由于本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的CASS生化工艺污泥产生量较少,所以不须进行污泥硝化工序,直接采用污泥浓缩后干化,干化池中处理后的污泥及时外运,此污泥即可焚烧也可做为肥料。

在本污泥处理过程中,合理处理所产污泥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六、机械设备的选型

1、选型原则

①设备选型力求先进、实用、经济合理、确保工艺的需要,并要吻合构筑物结构和形式的要求。

②根据处理水量和污水特点,考虑最大负荷和变化条件等影响因素,并留有充分余地。

③选择设备安全可靠,有效运行,设备控制方式采用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两种形式。

④设备材料材质要耐腐蚀。

2、主要设备

①格栅

回转式格栅,栅距E=5㎜,一套,配0.75KW的电机。

②吸泥装置

非标设备组合件,包括吸泥头、吸泥管、阀门及附件等,PVC材质。

③提升泵

流量80m3/h,扬程7-10m,二台,一用一备,配4.0kw电机。

主要部分壳体、叶轮铸铁材质,传动轴碳钢材质。

④回流污泥泵

流量25.0m3/h,扬程8m,一台,配4.0kw电机。

主要部分壳体、叶轮铸铁材质,传动轴碳钢材质。

⑤污泥泵

流量5.0m3/h,扬程8m,三台,配0.18kw电机。

主要部分壳体、叶轮铸铁材质,传动轴碳钢材质。

⑥风机

风量33.86m3/h,二台,一用一备,配9.16kw电机。

⑦曝气装置:

包括微孔曝气管、曝气头等一套,PVC材质。

第三章电气及自控设计

一、电气设计

1、设计范围

处理站电气设计范围包括380V/220V供配电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生产用电设备的配电、控制、信号系统及电缆的选型和敷设;

2)各部位的动力及照明设计;

3)构筑物的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

2、负荷计算

污水处理站电源线路由变压器引至引接装置,所有用电设备均为~380/220电压等级,主要用电负荷集中在风机、水泵等设备,采用系数法计算,污水处理系统补偿后计算负荷为15KW。

污水处理站配电设备及装置布设在机房操作室内。

3、供配电系统

污水处理供配电系统包括总体布置、计量、无功补偿、设备选型、保护方式、电动机启动及设备控制方式、电缆敷设、防雷接地等。

支路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铜线。

二、控制系统

污水处理站用电设备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编程和硬件连接完成有关设备之间的连锁关系,各个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指示、流量计量,均可在控制台上实现手动控制。

第四章建筑结构设计

一、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应遵循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程,根据构筑物使用要求和受力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设计要求,遵循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坚固耐久、施工简便为原则进行。

结构设计应根据构筑物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构筑物的大小、埋深,本着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二、施工措施

对于浅基坑支护,根据土层条件,可采用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的方式。

厂区管道应设计铺设在未扰动的原土地基上,如铺设在回填土上时,必须夯实回填土密实度达94%以上。

管道应设有管道基础。

构筑物的抗浮设计:

1、抗浮设计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局部抗浮与整体抗浮标准。

2、构筑物尽量利用其自重来满足抗浮要求,否则应采用增加自重或打抗拔桩的方法来解决构筑物抗浮问题。

第五章节能设计

一、节能措施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污水处理厂虽建有完善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但往往不能坚持运转,只能是开开停停,其主要原因是处理厂能耗太高,即“建得起、用不起”。

因此,节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工程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工艺方案选择、设备选型和操作管理方面都考虑了节省能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

在本工程设计过程中,积极稳妥地运用新技术,即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使工程设计更为合理、更为节省、更为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根据污水水质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工艺处理方案,真正做到因“水”制宜,既达到了处理所要求的效果,同时又节约了投资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

②采用生化处理工艺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及出水水质要求。

③污泥处理采用简单的干化池来自然。

④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了联络管渠的水头损失。

二、能耗指标及分析

本工程近期设计规模1200m3/d,每天用电量360kWh,处理每立方米污水耗电0.3kWh,本工程能耗指标适中。

第六章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标准

本工程应执行以下标准:

①废水排放标准采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③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GHZB1-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

④环境噪声标准采用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⑤建筑施工噪声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二、环境保护范围

1、地面水环境

保护范围为某公司污水处理后尾水排放纳水区域,要求污水站出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2、空气环境

恶臭对空气环境影响范围为站界及周边敏感区域,使得敏感区域空气质量不受恶臭影响。

3、噪声

处理站站界及附近敏感点,使敏感点不受噪声干扰。

4、固体废弃物

调查可能利用污泥区域的农用土壤,使土壤不受污泥侵害。

三、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某公司工程内容包括兴建1200m3/d规模污水处理构筑物及其配套设施。

其污染源分析如下:

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处理站施工场地土石方运量较大,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地面粉尘、施工机械和运输噪声,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暴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等。

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污染源主要是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源和恶臭等。

3、污水污染源分析

处理站自身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构筑物的生产废水均排入站区内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对外界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4、噪声源分析

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施工桩基处理,处理站的噪声主要有水泵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四、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所采取措施

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施工扬尘、噪声、施工噪声,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减少扬尘、施工噪声的控制等缓解措施来进行解决。

五、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处理站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处理站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指处理后的尾水,由于处理水已达标,因此水质较好,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工程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该工艺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方面技术上较成熟,在国内外广为应用。

由于处理站建在厂内远离居民的下风向区域,所以臭气对周围地区将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2、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虽然本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但为了进一步减小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拟采取以下措施:

①本工程污水泵采用潜污泵,在水下基本无噪声。

②工程在建筑设计上采用和谐生态的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协调。

并布置建筑小品,搞好园林绿化,种植多种树木、草木植物,提高景观质量。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一、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暴雨等因素;其二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有害尘毒、火灾爆炸事故、机构伤害、噪声振动、触电事故、坠落及碰撞等各种因素。

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自然危害主要包括地震、暴雨和洪水、雷击、不良地质、风向、气温

2、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生产危害主要包括高温辐射、振动与噪声、火灾爆炸、其它安全事故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抗震、防洪、防不良地质、

2、减振降噪

由于本工程规模较小,所需相应设备亦较少,无噪音过大设备。

3、消防

本工程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火灾,只有在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管理不当及其它非正常生产情况或意外事故状态下,才可能由各种因素导致火灾发生。

因此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或减少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工程在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配电线采用非延燃铠装电缆,明敷时置于桥架内或埋地敷设,以保证消防用电的可靠性。

建、构筑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