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52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docx

第三单元课时授课计划

东胜区第三小学单元课时授课计划

知识

目标

1.正确认读本组的53个生字和会认、会写、会用本组的4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并大胆与同学交流,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能力

目标

积累本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运用边读边想象、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夸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会运用学习的方法从多方面夸夸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家乡。

课时

11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生字卡片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日月潭》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文章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演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9、日月潭

知识

目标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能力

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和书写本课的生字,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导入

1、谈话质疑。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

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轻声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三、认读字词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四、读一读,议一议

1、默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

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五、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

日月潭在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

通过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七、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八、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

“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认读词语

书写本课生字

 

9,日月潭

位置:

名字由来: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9、日月潭

知识

目标

认读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

目标

在朗读中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书写本课生字,理解“隐隐约约、环绕、茂盛”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三、朗读感悟

认读词语

 

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2.课后练习“读读记记”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

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七、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

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

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

 

理解“隐隐约约、环绕、茂盛”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背诵

练习读读记记

 

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学生认真书写生字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展示学生作业

9日月潭

日月潭是……,它在……

湖水……光华岛……所以……

清晨隐隐约约

中午清晰(晴天)风光秀丽

朦胧(下雨)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10.葡萄沟

知识

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能力

目标

重点词句品读,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生词说句子。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葡萄沟的美好,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

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板书课题:

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学生猜谜语

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葡萄沟在哪里?

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再读文,讨论:

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交流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读句子: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问:

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

3)品尝葡萄干后,同桌说说感受。

(引读此段最后一句话)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此段,出示图片回顾。

2)为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5、小练笔:

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

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6、小结:

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

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学生再读这句话

 

出示图片认识阴房学生

 

进行小练笔训练

学生读自己写的小练笔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四、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枝叶 

()的葡萄

( )的老乡

()的葡萄干

()的沙果 

 

学生做练习

 

10.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好是个好地方

人热情好客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10.葡萄沟

知识

目标

1.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

能力

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再次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重难点:

指导书写,能够说出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课型

教授

教具

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指名配乐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二、写字指导

1.认读、组词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学生提出难记的字,教师指导记忆。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5.评议学生写的字。

三、拓展训练,完成课后练习

 

开火车读词语

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1.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2.照样子仿说句子。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也很有名。

3.做课后练习

“我会填”

4.总结

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照样子仿说句子。

做课后练习

“我会填”

10.葡萄沟

吾   季   留   杏   密    蜜

坡   搭   摘   钉   沟    够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11.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

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2.正确流利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感情地朗读,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

 

能力

目标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文中的“凤”等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谈话导入新课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

 

学生朗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的句子。

说一说“一年一度”的意思。

书空齐读课题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3.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民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意思。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教师:

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

(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

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5.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各种方式读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

扩词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朗读第二自然段。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民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意思。

把这热烈的场面朗读出来

学生介绍周总记得穿戴。

 

学生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6.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学生想象,扩展练习

11、难忘的泼水节

祝福

周总理傣族人民

令人难忘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11.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

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书写本课生字

能力

目标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民族风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重点:

指导书写,规范书写生字

难点: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民族风情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和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出示要求认识的字,用组词的方法,帮助识记。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或背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重点指导:

“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凤”不要写成“风”;“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寿”

 

复习生字词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或背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自己写的字,大家互相评一评。

三、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1.指导学生自己组词填写,再统一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多音字,给大家说说。

3.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不仅仅是本课的。

四、拓展交流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

哪位同学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请给大家讲一讲。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农历6月24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他们白天进行斗牛、摔跤比赛,晚上有的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则手举火把在田间奔跑、玩耍,十分热闹。

那达慕大会:

每年七、八月份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大的节日。

牧民们穿着盛装,骑上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蒙古族小伙子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而其他人则在一旁随着琴声边唱边跳,快乐极了。

2、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祝贺语,并举一两个例子。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资料。

 

11、难忘的泼水节

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

 

教学反思

︵最精彩的或最困惑的

东胜区第三小学课时授课计划

月第 案

2012年月日星期

课题

12北京亮起来了

知识

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

目标

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包括

重难

点及

突破

方法)

重点:

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对北京的了解,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课型

教授

教具

多媒体课件ppt和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谈话导入

1.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有关北京的课文,同学们还记得吗?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景点的资料、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介绍?

3.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

让我们一块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

(出示北京夜景图片或课件)看,夜晚的北京多美!

4.板书课题:

北京亮起来了。

 

学生说,老师概括描述《北京》一课的内容。

 

学生上台展示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活动(包括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觉得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词。

3.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4.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或长句子反复练习读一读。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