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484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社会实践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教案.doc

《社会实践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实践教案.doc

第1课分类捡拾垃圾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出行安全常识,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活动准备:

1、教师找寻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2、学生收集垃圾分类知识并准备收集垃圾的工具。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后,学生补充后强调出行安全,全体出发。

2、到达目的地后,教师强调安全意识,划分活动范围,以小组为单位,分片活动。

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划片范围内开始活动,分类捡拾垃圾……

4、活动结束,各小组长…清点人数,带着捡拾垃圾离开活动地点。

5、回到学校分组交流感受,集中分享收获,教师总结后,每人写一篇感受。

相关资料: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

 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如果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分类垃圾桶:

 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 。

的合成产生;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以及废旧家电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

同时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垃圾通过分类后便于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置。

如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需把垃圾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则需把垃圾分为有机和无机垃圾。

对有机垃圾实行堆肥发酵处理,制成农田或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

另外,对其中的有毒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置。

为什么不可燃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不宜进入焚烧炉?

玻璃、金属、建筑垃圾等不可燃物进入焚烧炉的主要危害主要有三点:

一、不可燃物使垃圾的热值降低、使垃圾焚烧时炉膛的温度过低,从而达不到焚烧处理的无害化要求;二、玻璃、金属等在焚烧时会在高温下熔化并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使焚烧炉无法正常运行;三、某些条件下,铜、铁、镍等金属离子会成为焚烧炉中的催化物,促使危险化合物二恶英的合成产生;

   废电池、防腐剂、杀虫剂、金属线路板、灯管、墨盒等含有许多重金属物质的垃圾高温焚烧后,在灰渣和烟气会产生大量重金属离子中,从而加剧灰渣和烟气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和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在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前,要把其中的不可燃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出来。

第2课孝顺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

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2.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人都围着他(她)转。

有些孩子因为家长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抱恩的下一代,我们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孝顺”实践活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主题

1.目的: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

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

2.时间:

1——2周

3.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2)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3)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同时写观察日记。

4.实施方案:

(1)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2)请学生谈观后感(3)阅读有关“孝顺”的故事,了解“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5.写观察日记,记下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可按时间顺序来表达,按观察的经过来表达,也可以重点介绍访问的经过„„

(二)第二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1.目的:

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

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时间:

3——4周

3.过程:

(1)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2)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3)写体验日记。

(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4.实施方案:

(1)学生随身携带一个鼓鼓的气球一周,并小心保护,不能损坏。

(2)一周结束后,交流心得。

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3)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拟订“本周我当家”活动计划。

(4)各小组组长宣读计划。

(5)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并确定计划。

(6)各小组按计划开始实践体验。

(7)教师随时关注各组学生实践中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写体验日记。

并随时提供点拨帮助。

(8)家长对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小组交流活动情况,并进行小组评价。

交流体验日记,相互学习写作方法

(9)教师概括、总结本次活动。

(三)第三阶段:

回报父母的爱

1.目的:

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

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时间:

5——6周

3.过程:

(1)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2)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3)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4)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5)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4.实施方案:

(1)给父母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我知道(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等,并记在小本上)。

(3)精心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等)。

(4)开展班队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

第3课我为绿树唱赞歌

一、活动目标:

“树”在给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这得天独厚的校本资源成为了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

本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紧密围绕“树是人类的好朋友”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观察、表演、手工制作、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树、创作树、赞美树„„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树的图片、资料,以及树对人类的贡献。

2.通过调查,了解学校、社区、家附近种植着哪些树。

3.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途径,了解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寻找赞美树的文章、诗歌、歌曲等。

三、活动过程:

(一)、主题活动一:

“树与人类”

1.课前收集树的图片、资料,以及树对人类的贡献。

2.讨论:

我们身边有哪些树,树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人类有哪些不爱护树的行为?

有没有因为这些行为自尝了苦果?

(二)主题活动二:

“和树交朋友”

1.参观绿色校园,认识校园中的树。

2.让学生和树“亲密接触”,观察树的特点,比较树的树干、树枝、树叶„„

3.通过去图书馆、上网、实地拍摄等途径收集各种树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树的特性、生长环境等。

4.展示各小组办的有关树木的小报和一棵自己画的树。

(三)主题活动三:

树叶实验室

1.课上互相欣赏同学收集的树叶。

2.各自为收集来的树叶分类。

3.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对树叶加工、再利用(可制作树叶书签、树叶贴画、树叶标本„„)

4.讨论保存树叶的方法

(四)主题活动四:

诗之树

寻找赞美树的文章、诗歌、歌曲,将它们编排成歌舞、诗朗诵等形式,举行“诗之树”音乐会。

四、活动汇报:

通过四个阶段的准备,再搞一次综合性的活动汇报,旨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绿化、美化环境的决心。

1、播放《好大一棵树》音影文件在歌声中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每组派代表介绍树对人类的好处。

3、诗朗诵。

4、展示学生作品——有关树的画和小报

5、独唱:

《树叶对根的思念》

6、欣赏学生制作的树叶书签、树叶标本。

7、配乐散文。

8、辩论:

我为绿树做些什么?

 

第4课蔬菜宝宝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生长规律、保鲜方法营养价值, 

2、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与人交流;培养观察、实践、想象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决解问题的能力。

 

3、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活动难点:

通过亲自种植蔬菜,,了解蔬菜的生长条件和过程。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哪种蔬菜容易种植、哪种蔬菜生成期短、当今蔬菜有哪些,或与家人交流,分享他们种菜的经验或知识。

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确定本小组要种植的蔬菜。

 

2、收集有关蔬菜种植的资料 

3、交流、讨论种植自选蔬菜的工具、条件和方法。

 

4、设计自选蔬菜的种植方法和步骤。

 

二、种植行动

1、小组合作开展种植行动。

2、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

3、全班交流讨论种植活动的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分享时刻 举行小菜农交流会,把种植过程中的观察日记、照片、获得的经验、教训体验等,与大家交流。

与家人交流,分享他们种菜的经验或知识。

谈谈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己感到辛苦的地方,谈自己种菜过程中,有趣的地方。

四、谈不吃蔬菜的的坏处

讨论:

有些同学为什么不爱吃蔬菜?

五、作业调查同学们不爱吃蔬菜的原因。

 

第5课围裙巧计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2、主动关心、帮助长辈。

乐意为长辈排忧解难。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具有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长辈,乐意为长辈排忧解难的思想。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去商店或上网了解市场上出售的围裙的款式、价格与面料,以及哪种围裙最受欢迎。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什么样的围裙既实用又美观?

 

二、采访调查

1、采访妈妈

2、汇报妈妈想要的围裙防水、好洗的面料 美观

3根据妈妈的烦恼,进行创意设计:

做两个袖子,可以挡住油点;设计两个小兜,放手表、手机等东西。

 设计妈妈喜欢的颜色等 

二、谈论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2、主动关心、帮助长辈。

乐意为长辈排忧解难。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具有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长辈,乐意为长辈排忧解难的思想。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去商店或上网了解市场上出售的围裙的款式、价格与面料,以及哪种围裙最受欢迎。

活动过程:

一、调查需求

1、通过访谈,调查妈妈需要怎样的围裙。

2、收集资料,了解不同面料在防水、防油、耐用、舒适、易洗等方面的特点。

二、设计围裙

1、设计围裙。

2、听取意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3、画设计图。

三、汇报交流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第6课服装秀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服装展示活动,提升审美情趣,懂得怎样美化自己、美化生活。

2、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

3、通过表演,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怎样美化自己、美化生活。

活动难点:

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观看电视中的时装表演节目。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与分工

1、欣赏时装表演。

2、确定组别(如模特儿组、服装造型组、评委组、场地布置组、音乐灯光组、主持人组、公关组等)及各组工作内容。

3、自愿报名,组建小组。

4、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二、准备

各组根据工作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模特组学走台步,服装造型组筹集服装并进行搭配)。

三、彩排与演出

1、多次彩排,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演出成功。

2、收拾表演场所,归还物品。

            

第7课关注一次性用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3、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4、学会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

 

活动一、谁在使用一次性筷子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2、学会制定调查计划并能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3、知道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知道一次性筷子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

4、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活动重点:

通过调查,了解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活动难点:

能制定调查计划并能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和弊。

活动过程 

一、制订调查计划

1、组建小组。

2、拟订调查问题。

3、制订调查计划。

 

二、调查行动

1、实施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

 

三、撰写调查报告 

1、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二、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辩论赛的要求和规则。

2、通过收集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和弊,提高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辩论赛的要求和规则。

活动难点:

扩大知识面,增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活动过程:

 

一、组建小组

1、确定正反和反方的观点。

2、组建小组。

3、拟订本次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二、收集有关资料

1、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获取有关资料。

2、通过与家长讨论、向专家咨询获取有关资料。

三、准备辩论卡 

1、根据观点筛选、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2、制作辩论卡。

四、进行辩论开展辩论  

活动三、一次性用品再利用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改造一次性用品,知道废品可以再利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2、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创新精神。

3、在改造一次性用品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

4、懂得珍惜资源,保护资源,增强在生活中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一次性用品,要洗干净并晾干。

活动过程:

 

一、创意

1、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例子。

2、思考、讨论已有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思路。

3、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

 

二、制作 利用废旧一次性制作新产品。

 

三、改进与交流 

1、找出自己作品的缺点,并进行改进。

 2、班级开展交流。

             

第8课社区我的家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调查、考虑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尊老爱幼的意识和环境意识。

 

活动一、社区老人状况调查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树立“尊老敬老,从小做起”的意识。

2、通过资料收集的过程,学会各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学会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

3、学会在调查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4、能与他人团结合作。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树立“尊老爱幼,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难点:

学会对所收集的信心进行简单的处理。

活动准备: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中老人的生活状况。

活动过程

一、准备

1、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2、小组讨论采访的时间、地点及分工情况等,制定采访计划。

3、小组拟订采访提纲。

二、采访行动

1、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调查、采访,并做好记录。

2、对收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汇总、整理。

三、交流

将自己调查的成果介绍给大家。

活动二、社区环境考察员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社区环境的状况,掌握一定的调查、统计方法,了解社区绿化、卫生、安全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2、通过活动,促使更多的人来爱护社区的绿化,保护社区的安全,营造文明、整洁、安静的社区环境。

3、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沟通的能力,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掌握一定的调查、统计方法。

活动难点: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往、沟通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考察装备,如照相机、记录本、录音机、社区地图等。

活动过程:

一、制定计划 

1、学生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2、小组讨论社区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3、小组讨论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及分工情况等 4、各小组做好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二、实地考察 

1、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考察,并做好记录。

 2、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三、汇报交流 1、各考察小组对社区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各小组介绍考察的情况及自己的分析,回顾本次探究活动,交流活动感受。

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活动三、理想的社区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理想的社区环境应具备怎样的设施和服务,能对现居住的社区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2、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理想社区的设计图。

3、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活动重点:

设计一份理想社区的设计图。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社区建设、社区规划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调查现在的社区`

1、调查、了解社区目前在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人们对居住社区的看法和期望。

 

二、规划理想社区

1、收集资料,了解理想社区的规划要求。

2、比较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发现问题,提出改进设想。

3、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社区图。

 

三、汇报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理想社区。

2、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介绍,对其他小组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3、反思和自我评介       

第9课冬天到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冬季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了解动物过冬的各种方式;体会季节变化对人类和动物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懂得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活动策划、调查研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并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4、培养关爱生命、关注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重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冬季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了解动物过冬的各种方式;体会季节变化对人类和动物生活的影响。

活动难点:

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懂得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一 冬季疾病预防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通关活动了解冬季常见疾病,学习冬季保健知识,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根据主题制订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能根据活动的需要调整方案。

3、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学会合理进行版面设计。

4、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活动重点:

学习冬季保健知识。

活动难点:

制作宣传展板,学会合理进行版面设计、

活动过程:

1制定活动方案。

小组成员合作制定方案。

2收集资料。

各小组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收集。

3、准备宣传材料,制作展板。

分工合作,制作展板。

4、开展宣传。

到学校或社区宣传活动。

活动二 动物怎样过冬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

2、学习并尝试编写剧本,在排练和表演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

3、通过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