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488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

朱燕丽审核人:

郑之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

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答案】A

【解析】

罗马、两千年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这是因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雅典,且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产生严重的弊端,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男性奴隶主阶级的民主,这种只适用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在阶级社会很普遍,因而民主范围过于狭窄并非罗马、两千年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制同样严格限制政治领袖的行为,故C项错误;共和是指各阶级各阶层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权,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因而并非共和制,故D项错误。

2.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

A.齐国B.魏国C.秦国D.赵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他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以图施展政治理想,所以,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魏国,故选B;商鞅并没有投奔过齐国和赵国,故可排除AD;商鞅离开魏国后才来到秦国,所以,秦国并不是他首先的目标,故可排除C。

3.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

“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

A.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

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

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

D.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

【答案】D

【解析】

商鞅改革注重法制,而梭伦改革却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二者改革思想明显不同,D正确;皇权是秦始皇时期出现,A错误;梭伦改革不是继承,B错误;梭伦改革促使平民权利扩大,C错误。

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

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

农民一无所获,B正确;汉代注重儒家思想,A错误;重农抑商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C错误;商鞅奖励军功,冲击的世袭的官制,D错误。

5.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

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D.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军队战斗力提高,故A项正确;BC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废除”。

6.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

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符合题意;AC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错误,汉化政策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排除。

7.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

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恢复,故A项排除;材料“四夷馆”和“四夷里”说明BC项错误。

8.有学者指出,在均田制之下,百姓迁移和“家贫无以供葬者”,可卖永业田,由狭乡迁往宽乡者以及卖充住宅、邸店、石岂者,可并卖口分田,官僚地主的永业田和赐田也可出卖。

如此规定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为土地兼并打开了方便之门

C.解除了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

D.致大量自由劳动力涌入市场

【答案】B

【解析】

均田制下允许农民出卖永业田和口分田,这等于承认了土地私有,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合法依据,故B项正确;农民和官僚卖田和国家财政收入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在逐渐松弛,只要小农经济存在,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就不可能解除,故C项错误;自由劳动力涌入市场开始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

9.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使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故D正确。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不是魏晋时期,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故B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故C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畜牧业

10.北魏冯太后说:

“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说明三长制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社会现象,侥幸之人不能再侥幸了,苞荫之户不能再苞荫了,C选项符合题意。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1.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衣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兴盛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自晋宋以来”指的是东晋和南宋,另外,根据题干中的“成书于5世纪”可知,题干描述的时间为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统一全国的朝代,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处于北朝统治范围内,故A、C项错误;士族指的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掌握着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特权,主要组成部分是汉族地主阶级,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被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士族制度没有得到发展,题干中强调的是洛阳地区的士族还能够保持礼仪传统,而不是士族制度的发展,故B项错误;北朝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推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将都城迁到洛阳,这一举措促进了洛阳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洛阳城出现了“礼义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故D项正确。

12.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王安石变法将户部、盐铁和度支三司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是为了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相对于原来三个机构之间的分工制衡,一个机构处理事务更为高效。

故答案为C项。

这一措施不是针对地方采取,不能反映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这一措施本身与财政收入的增减没有关系,排除B项;D项不是这一措施的用意,王安石变法没有加强或削弱皇权的目的,排除。

13.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

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人士,又与南方人士相异。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迁移家族的求变特点属于王安石进行变法的一个因素,①的论证是合理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王安石变法并不是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三冗”问题是北宋中期才存在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安石是南方官员,和南方人士相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4.司马光说:

“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

A.拥护变法的人

B.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C.反对变法的人

D.从变法中受益的人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得打了好多官员的支持,因此“馋佞辐辏”指的是拥护变法的人,故A项正确;政府中的贪官污吏、反对变法的人以及从变法中受益的人均不符合史实,故BCD错误。

1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

后世流传:

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

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答案】B

【解析】

材料“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表明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材料“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是解题关键。

16.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

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答案】A

【解析】

“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17.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用旧威权罢了。

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C

【解析】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说明宗教改革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只不过是用新的宗教权威取代罗马教会的权威,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路德教和加尔文教都属于新教,B表述错误;D材料未体现,排除。

18.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活的人应该尽快做些功夫,奉上帝之命赶快结婚,男孩子最晚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正是他们健康而适合结婚的年龄。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

②表明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

③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④是理性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鼓励人们结婚,就是鼓励人们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故①正确;追求现实的幸福,就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故②正确;追求现世的幸福,有利于扩大消费,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故③正确;理性主义强调摆脱权威,依靠自身知识独立自主做出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A、C和D项不符合,排除。

19.“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项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C是文艺复兴的影响,D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而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且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意识形态领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所以A是它们的共同作用,答案为A。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

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提到的三大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20.下列对埃及包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8世纪在埃及盛行

②有能力预付一年土地税即可成为包税人

③包税人享有绝对权力

④包税领地内的农民负担沉重的赋税,社会地位低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故③包税人享有绝对权力说法是错误的;①18世纪在埃及盛行、②有能力预付一年土地税即可成为包税人、④包税领地内的农民负担沉重的赋税,社会地位低下说法正确,故此题选D项

考点:

埃及包税制

点评:

对于埃及的包税制要注意他造成的影响。

包税制之下,包税人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农民不仅负担各种赋税,还要服劳役。

这样,他实际上不仅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使埃及的阶级矛盾激化。

21.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

“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

②成立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定改革法令

④于19世纪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题目要求的是他为改革所作的准备,而不是他正式的改革措施,④是改革措施,应排除。

①②③是改革的准备,故答案选B。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条件

【名师点睛】全面认识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22.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C

【解析】

注意题干“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可知只有C项是正确的。

2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答案】D

【解析】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受奴役和剥削,对自身的地位不满,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宣布农民获得自由,但需要注意的是A、B、C项都会激化农民的敌对情绪,所以都必须直接排除,只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化解”农民敌对情绪。

24.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D.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C符合题意;A与“依赖政府”的信息无关;B与材料无关;D所述为与材料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

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25.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

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

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的西学东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不断增强,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

故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与西学有关的“日本新词”迅速传入中国。

B、C、D仅是原因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

26.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题干可知,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使日本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因此“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说明了日本明治维新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最终把日本引向灾难,由此可知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必须是全方位的,故本题选D。

A、B、C说法太绝对,排除。

考点:

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

27.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观点,主张利用西方科技为辅助,维护封建制度和伦理为根本;B是顽固派的观点,以传统文化抵制西学;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实行民主共和;D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主张君主立宪、君民共主。

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

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

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的类型分有:

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

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

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28.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续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A.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应该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梁启超认为: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知戊戌变法借鉴外国经验,因此B错误;由“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可知,康有为是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而且这个说法和戊戌变法依靠皇帝的史实相违背,因此C错误。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因此D错误;从材料中“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可以看出,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故A项正确。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政变

29.黄仁宇说:

“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

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

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制约光绪帝的症结在于()

A.角色意识B.性格缺陷C.君主制度D.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材料“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

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材料说明光绪皇帝是忠臣孝子的表率,因此没能“清算”慈禧太后,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0.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