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28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doc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

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   B、1952C、1953  D、1954

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  )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    B、轻工业C、重工业   D、工业

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7、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

8、(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政策。

A、争取    B、赎买C、利用    D、合作

10、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1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

  A、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消灭资本主义B、恢复国家经济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建立国营经济

13、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品牌的汽车。

而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这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

      A、归国家所有   B、四马分肥     C、归企业所有   D、用于工人的工资

15、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领取的是()。

  A、企业利润的1/4B、定息C、全部企业利润D、和工人一样的工资

16、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是()。

  A、股份制B、无偿没收C、国家资本主义D、合作化

17、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史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

19、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时间是( )。

  A、1919~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3~1956年                   D、1953~1978年

20、1953年10月毛泽东说:

“一般规律是经过互助组再到合作社,但是直接搞社,也可允许试一试。

走直路,走得好,可以较快地搞起来,为什么不可以?

可以的。

”这一论述针对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

D、建立国营经济

2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恢复了国民经济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

  B、这一政权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C、在经济上实行的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在文化上实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23、下列几组词,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2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包括()。

  A、国营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

  C、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2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农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D、没收官僚资本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7、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洛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拥有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2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这句话中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30、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二、多项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新中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有(  )。

A、利用B、限制C、改造D、没收

3、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公私合营D、经销代销

4.  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5、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这一年是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也是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得最快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同时还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

”下列对“这一年”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7、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8、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9、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形式有()。

   A、农业生产临时互助组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0、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基本方针主要有()。

A、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B、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D、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1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主要有()。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1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特征的论述正确的有()。

  A、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D、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14、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具备的实现可能性有()。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C、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也难以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农村开始有了实行互助合作的实践

D、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15、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因为()。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B、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要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三、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T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T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T

4、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T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F

6、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F

7、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既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F

8、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T

9、人民政府接管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T

10、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F

11、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其依据是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F

1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

F

13、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T

14、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T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