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30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doc

当代中国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杨巍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

小学阶段作为后启蒙阶段教育,是个体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基本认知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由于此阶段小学生的承受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还很薄弱,幼稚性与依赖性兼存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985年在郑日昌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心理咨询与测量服务中心首次在中国成立。

心理服务开始推向小学,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视。

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小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与小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小学生常见异常心理问题成因,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有实践价值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异常;原因;对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发展缓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学者亨•奥斯汀认为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国内外很多知名心理学家也普遍承认,人类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心理状况决定的。

因此作为人类成长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个体所养成的心理素质更是影响个体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当代中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当代中国小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

(一)来自社会的因素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娱乐生活变得异常丰富。

电脑、游戏机以及电视等大众传媒涌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这不仅使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那些夹杂在网络、游戏以及电视节目中的腐朽文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灵。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也日益加剧。

这种竞争压力也存在于小学生的世界中——在老师与家长的期望与严格要求中,他们不得不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这使得他们尚未成熟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二)来自学校的因素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校与教师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笔者到四平市迎宾小学、八一小学以及周边的两所农村小学分别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调查显示各个学校的课程开设的都很齐全,但有83.4%的科任课已经“名存实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能体现其主体地位,鲜有得到人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锻炼机会。

此外,由于当代中国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落实,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小小少年没有烦恼”的时代已经过去。

小学生们背负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点灯熬油穿梭于题海之间,身心俱疲使当代小学生学习效率普遍降低,从而产生厌学、焦虑、悲观、压抑等不良心理状态,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也随之而来。

(三)家庭教育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认为:

以溺爱对待儿童,只会造成儿童的不诚实、虚伪和自私自利。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下,当代中国独生子女人数已然超过1亿人口,占总人口的8%左右。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呈现出两代人围一个孩子转的局面,家长的过度溺爱无疑会使当代小学生的心理更趋于逆反骄横。

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教学是学校和老师的事,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赚更多的钱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大部分家长很少关心子女的学习,而当他们得知子女成绩不理想时,便对其加以严厉的“打骂教育”。

这不但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也会使子女形成反抗、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此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也是造成当代小学生敏感、嫉妒、仇视社会、等心理异常的直接原因。

(四)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心理学家表示:

小学阶段,正是个体生长发育阶段,此阶段人的大脑发育趋近于成熟,为心理发育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因此,小学阶段是人类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因为小学生心理还不平稳、认知评价水平较低,面对家庭冲突、教师批评、考试失利等挫折难以正确对待。

这就使得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产生心理问题。

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长相、疾病而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偏执型异常心理。

二.当代中国小学生心理异常现象的解决策略

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

受社会环境影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教育不当以及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等。

面对心理异常的多方面原因,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与矫治也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中去获得。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社会应采取的对策

当代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弘扬者,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

第一,由于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是非观念不明确,政府应该加强净化社会环境、整治不良社会风气的力度,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化水平差异大以及封建思想的残余势力,使我国心理教育在家庭中没有受到十足的重视。

对此,政府应该加强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帮助家长依据孩子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与交流,增强子女的心理品质。

第三,政府应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科任课、非法增加课时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以及贩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物品的行为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

(二)学校应该采取的对策

第一,学校要积极做好政府与家庭的桥梁作用,形成健康培养学生的合力。

学校不仅要自觉遵守国家教育政策、构建权威的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并定期进行专题讲座,还要多与家长保持联系,求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第二,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学只是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讲求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组织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减压,在活动中体现价值树立自信。

(三)家长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家长要给孩子多一些精神关怀,多创造些与孩子接触的条件。

家长可以利用旅游、参观、看电影等方式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同时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应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允许孩子受一些小挫折,激励孩子勇于战胜自我、走出困境。

如:

不该给他们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要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不属于他们。

第二,家长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应摆正自己的心态、充分了解子女,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与长处、切实做到正确评价与因材施教。

(四)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都只是外在的引导性教育,个体还需要具备自我教育与自我检查的能力从而达到终生教育。

小学生应该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检查自我,调整自我,从而达到完善自我。

小学生也应多看一些励志的影片和书籍,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帮助他人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从而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总之,当代小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复杂,其应对措施也很多。

这有待于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探寻,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M].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杨孟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M].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日]山内光哉编著,李蔚等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