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42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电子第三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学》A-B.doc

(机械制造工程学)(A)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斜角切削:

切削加工时,刀具主切削刃的切线与合成切削速度方向不垂直的切削,则称之为斜有切削。

2.砂轮硬度:

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上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

3.金属切削:

金属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从毛坯上切去多余的金属,以获得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

4.工艺成本:

工艺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那一部分成本,如毛胚或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机床电费(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和维修费、工艺装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车间和工厂的管理费用等。

5.拉削图形:

拉刀从工件上把拉削余量切下来的顺序,通常都用图形来表达,这种图形即所谓“拉削图形”。

6.机床夹具:

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

7.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二、填空题

1.YG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铸铁及有色金属;YT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钢料。

2常用来衡量切屑变形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变形系数、剪切角和剪应变。

3切削热主要由工件、刀具、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4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5工件材料强度、硬度高时,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应选用较小的后角。

6标准麻花钻有个前刀面、个主后刀面、个副后刀面。

7端铣平面的铣削方式分为对称铣削、不对称逆铣和不对称顺铣。

8机床按精度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三类。

9根据生产纲领不同,生产可分为__大量生产__、__成批生产__和___单件生产___生产三类。

10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加工同一零件多道工序过程中,定位基准采用同一基准的基准组合。

11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有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和先面后孔原则。

12工件装夹方法有___直接找正装夹___、__划线找正装夹_和__用夹具装夹__三种。

13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圆度误差。

14加工表面的法全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15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三、判断题

1.刃磨标准麻花钻时需控制外缘后角、顶角和横刃斜角三个参数。

(√)

2.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X)

3.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位置误差。

(X)

4.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5.立铣刀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是主切削刃。

(√)

6.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X)

7.车端面时,切削速度计算时取其平均速度。

(√)

8.在加工尺寸链中,组成环数一般较多,其中增环一般比减环少。

(X)

9.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

10.前角的大小主要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和刃口强度等。

(√)

11.主偏角的大小主要影响切削层形状、刀头强度、切削分力的大小。

(√)

12.当刀尖是切削刃上的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

(√)

13.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装夹精度高,不需找正。

(X)

14.准备时间和终结时间与产品的每批生产量关系不大。

(√)

15.平面铣削中大多采用端铣刀。

(√)

16.滚齿时,主运动为滚刀的旋转运动。

(X)

17.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一般倾向于使用工序分散的原则。

(X)

18.磨削加工中,由于金相组织相变而产生磨削烧伤。

(√)

19.采用机床夹具,能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

四、计算、画图题

1.根据题图标注外圆车刀的g0、a0、kr、kr¢、ls(>0°)和a0¢等6个角度,并画图标注切削层参数ap、aw、ac和f。

题图外圆车刀

2.如题图所示,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在插床上插内键槽,已知外径,内径,外径A对内径d的同轴度允差为φ0.02mm,分别计算加工尺寸H1、H2的定位误差。

题图工件在V形块上定位

解:

对H1的定位误差

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定位基准为外圆柱面的中心线,外圆柱面为定位基面。

的方向均与工序尺寸H1方面相同,所以

由于外圆柱面制造公差,则基准位移误差为:

工序基准为内圆柱面的下母线,与定位基准不重合,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则基准不重合误差为: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有公共变量,当定位基准变化时,工序基准呈反向变化,因此加工尺寸H1的定位误差为:

(机械制造工程学)(B)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是指在调整法加工中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位移。

2.积屑瘤: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往往在前刀面上紧靠切屑刃口处粘结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楔块,这个楔块称为屑瘤。

3.刀具耐用度:

所谓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磨损限度时,所用的切削时间。

4.内联系传动链:

传动链的两个末端件的转角或位移量之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这样的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

5.安装:

工件每经一闪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6.欠定位: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秒为欠定位。

7.误差敏感方向:

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原始误差方向(法向)。

8.单件时间:

生产单个零件的平均时间。

9.磨削烧伤:

磨削烧伤是指磨削温度达到零件材料相变温度以后,零件表层金属层发生金相组织变化,造成零件使用寿命下降,甚至无法使用的表面质量问题。

10.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被称为工序。

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二、填空题

1.金刚石刀具最适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

2.切削热主要由刀具、工件、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3切削液主要有水溶液、切削油和乳化液三类。

4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

5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___正火__、___退火__、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6加工过程中,表面层若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__压_残余应力;若以热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__拉_残余应力。

7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__选择装配法__、__修配装配法__、互换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

8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__可换__钻套。

当对同孔需进行多工步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__快换__钻套。

9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圆度误差。

10点图与R点图是加工误差综合统计分析中常用的两种点图,其中:

点图可以反映系统性误差,R点图可反映随机性误差。

11.基准不重合误差是指在工件的_定位基准___与__工序基准_不重合而产生的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量。

12、切削脆性金属时,得到崩碎切屑。

13、工序分散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工序集中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三、判断题

1.浮动镗刀镗孔可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X)

2.三爪卡盘可自动定心夹紧任意形状的工件。

(X)

3.磨削导热性差的材料,用软砂轮。

(X)

4.刀具的前角、后角都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

5.直齿圆柱铣刀比螺旋齿圆柱铣刀切削平稳,刀具耐用度高。

(X)

6.目前在金属切削领域中最广泛采用的刀具材料是硬质合金。

(√)

7.按照国家标准系列,根据机床的通用程度,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分为通用机床和专用机床两大类。

(X)

8.加工顺序的安排仅指安排切削加工工序的顺序。

(X)

9.单件小批生产中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

10.有色金属的精加工适合车削和铣削而不适合磨削。

(√)

11.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1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机加工首道工序通常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14.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

楔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15.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16.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反映的是零件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

17.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X)

18.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X)

19.车削外圆面时,计算切削速度时取其已加工表面上的平均速度。

(√)

20.外圆面的加工余量是单边余量。

(X)

21工件在粗加工时加工余量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X)

四、计算、画图题

1.根据题图标注kr=90°外圆车刀的g0、a0、kr、kr¢、ls(>0°)和a0¢等6个角度。

题图kr=90°外圆车刀

2如题图所示,给出了某零件的相关设计要求。

除孔以外各相关表面均已加工完成。

现以K面定位加工孔。

试运用加工尺寸链原理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题图 某零件相关设计要求和本工序定位面

3.如题图所示齿轮、轴和箱体的装配关系,已知A1=50,A2=45,A3=5mm,取TA1=0.25,TA2=0.16,TA3=0.12,要求间隙为:

0.1~0.2,最小修配量为Zmin=0.1mm,试用修配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偏差。

题图 齿轮箱结构图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2008) 机电成本B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