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51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①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

②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

③群体心理:

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领导人的地位与作用、领导方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心理与行为。

④应用社会心理学:

环境、健康、法律、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奥尔波特两兄弟)

①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②F.H.Allport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③G.W.Applort人格心理学:

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独立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学科出版同名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①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②条件:

生活依附期、遗传素质

·根据社会化历程可将社会化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儿童期的社会化(感受外界影响;识别情感;自我概念的发展;人格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化的进程。

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口头语⾔;与家庭成员及小朋友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掌握初步的道德观念:

好与坏。

重要表现为依恋。

(二)青春期和青少年期的社会化(价值观形成;预社会化:

为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社会角色认同;自我意识的形成;初步的人格独立:

能够评价事物和人,但未形成独立的评价系统;进一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

)(三)成人期的社会化(成人社会化的重点在于习得与角⾊色有关的各种⾏行为,适应角色转换和与角色有关的事件的要求。

·根据社会化内容可将社会化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①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程,即个体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遵守法律、行驶正当权利、承担应尽义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

)②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有关个体道德发展的力量主要有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③社会角色社会化(社会角色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

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角色社会化包括性别角色社会化、职业角色社会化、家庭角色社会化等。

·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①家庭:

家庭背景、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孩子地位;②学校教育:

学校、教师、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③同伴群体;④大众传媒

·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个体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何为角色冲突?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一)角色冲突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

角色冲突导致角色扮演者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状态。

角色冲突分为两种:

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二)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角色规范法、角色合并法、角色层次法

·什么是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什么是自我意识?

1890年,W.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

·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理论对自我意识的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自我意识的内容分类)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詹姆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二)罗杰斯(现实自我:

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是现实的、真实存在的东西。

理想自我:

个体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观念的,并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三)范因斯坦,(私我意识:

对私我(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的意识。

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

公我意识:

对公我(某些自我的方面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的意识。

对他人的意见敏感,避免不合群,会为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马库斯(现在的自我、可能的自我:

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

·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①物-我知觉分化(物-我感觉分化、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的分化、自己和自己的动作的分化)②人-我知觉分化(对人微笑、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③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试分析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

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

(二)社会文化环境:

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不同。

如东方文化造成依赖型自我,西方文化造成独立型自我。

(三)家庭:

家庭是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父母是“重要他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

(四)角色扮演:

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

相反,角色扮演失败,会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五)他人的评价:

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

(六)参照群体:

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

参照群体的规范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基准线。

·什么是自我增强?

个体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哪些?

(一)自我增强:

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使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二)方式:

①向下的社会比较(所谓比下有余)②选择性遗忘(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对回忆事件选择性的遗忘。

)③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

)④缺陷补偿(将自己角色丛中的某个角色的重要性抬高,以补偿自己另一个角色的缺陷。

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己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⑤自我防御性归因(归因:

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

自我归因常常是自我防御性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好结果所起的作用,缩小对消极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因,成功归因于内因:

反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因,失败归因因。

)⑥自我设障

·举例说明,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有哪些?

由于社会认知对象的复杂性、认知者的主观性、认知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认知方式的非逻辑性,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难免会发生偏差。

⑴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根据一个人属于哪一类社会团体或阶层(性别、年龄、职业、名族、国籍、职业、所属的组织等),根据这一社会团体阶层的人的典型的行为方式来判断这个人的行为。

(教授,文质彬彬、博学多才;会计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商人唯利是图、油嘴滑舌;工人身强体壮、性情豪爽。

老年人保守、唠叨;青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⑵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具有强烈的影响。

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它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有比较强的固着作用,对以后交往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

如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性的良好判断。

⑶晕轮效应⑷对比效应:

珠宝商最初向你介绍那些上万元的首饰,接下来才推荐比较便宜的首饰。

这么一来,你本来觉得2000元的戒指很昂贵,可是比较下来,尽管认为它不便宜,可还是想买下来。

⑸隐含人格理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套理论,用以整合他人的人格特征,从而形成对个人的认知。

如有些人倾向于认为聪明的人大方、雄心勃勃,不倾向于认为聪明的人自私。

⑹相似假定作用:

人际交往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相似。

⑺积极偏见,又称宽大效应,人们倾向于对他人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而不愿意作出消极否定的评价。

·简述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⑴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①仪表的认知。

②表情的认知: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言语表情。

⑵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⑶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举例说明,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⑴累加模式认为,知觉者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相加而得到的。

我们以正分数代表让人喜欢的品质,以负分数代表令人厌恶的品质。

以总分值的大小代表这些品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⑵平均模式:

对各种品质进行平均,依照平均值来形成印象。

心理学家安德森发现,有些人在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依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

在前一个例子中,按照平均模式,甲的印象分值应为(+5)/4=+1.25,而乙的印象分值应为(+4)/2=+2,因而乙的印象要优于甲。

⑶加权平均法是指印象的形成⼀一般根据平均法,但对于极好的或极差的特性应予以加权,即先对于极端特性确定权重系数,然后再按照平均法加工处理各种特性。

平均加权模式是对平均模式的改进,即赋予了那些重要的评估要素更大的权重。

·简述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人对行为者的归因包括三种形式:

(玛丽看到小丑A的表演后哈哈大笑)归因于⾏行为者(玛丽爱笑)、归因于刺激物(小丑A滑稽)、归因于环境(在表演现场发⽣生了其他有趣的事)

凯利认为归因时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三个标准)①区别性信息:

⾏为者是否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对象。

(特异性)②一致性信息:

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

(共同性)③一贯性信息:

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始终如一,一贯如此。

(一致性)

·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几种?

①过高估计内在因素,低估情境因素(基本归因错误)--观察者角度;②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分歧;③忽视一致性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三种信息中,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信息。

即只注意行为者的行为,却不关注行为者周边的人;④自我防御性归因:

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

·什么是态度及其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什么?

⑴态度:

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这个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⑵态度的成份:

①认知成分:

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②情感成分③行为倾向成分

·海德的平衡理论。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态度系统中存在情感因素或评价因素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转变态度时,费力最小原则,尽可能少的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P-O-X模型P:

person,个体O:

other,他人X:

人或物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

·简述改变态度的劝说宣传法都有哪些方面?

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的模型(四个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收者--情境因素

·举例说明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种偏见,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

(一)偏见产生的原因:

⑴社会群体间的厉害冲突,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⑵社会化:

①直接学习:

男孩子都不讲卫生;②模仿学习:

听到大人的议论“女孩子笨”;③环境气氛的熏染:

种族歧视,黑人白人区分明确;④个体人格和心理因素,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容产生偏见。

(二)偏见的消除:

①消除刻板印象;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③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④制定有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际关系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

六度间隔理论(小世界现象)如:

选择恋人,外貌与价值观;

(二)情感探索阶段:

彼此探索在哪些方面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

情感卷入,发现共同情感领域,沟通越来越广泛,自我表露的深度与广度逐渐增加,但不涉及深层方面。

交往模式仍具有正式交往特征,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三)感情交流阶段:

安全感和信任感确立。

较深的情感卷入。

交往的行为可以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

提供真实的评价、建议、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四)稳定交往阶段:

建立在心理相容基础上的交流、交往。

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领域,分享生活空间和财产。

实际生活中,很少。

大多关系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

·怎样理解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会暴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自我暴露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宽,人们会谈论更广泛的话题,一起进行各种活动。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可以了解别人对于自己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自己同别人关系的状况。

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次的自我信息,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

与自我暴露程度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第一层次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次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

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曾经产生过的偷窃念头或自己的第一次性经验等。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⑴熟悉性:

增进喜欢有一个最佳水平的曝光频率,依赖个体与情境差异。

⑵接近性:

近水楼台先得月,远亲不如近邻,增加了熟悉程度。

⑶相似性和互补性:

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得到肯定和支持。

互补性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⑷个人特征:

能力吸引、外貌吸引、性格吸引

·简述爱情三角形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①亲密:

是指关系中亲近、温暖的感觉。

赞赏支持照顾,也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中。

②激情:

浪漫与情欲。

③承诺:

决定爱一个人;长期关系的承诺。

【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喜欢=亲密;浪漫的爱=亲密+激情;迷恋的爱=激情;友伴的爱=亲密+承诺;空洞的爱=承诺;虚幻的爱=激情+承诺】

·沟通有哪几方面的要素?

1、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

⑴信息源:

沟通过程中的始发者。

具有一定的主动权,可以选择沟通对象,确定沟通目的。

⑵影响因素:

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程度、社会地位。

2、影响信息的因素:

⑴信息:

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处理情况;⑵影响因素:

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处理情况。

3、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⑴信道:

以视听沟通为主。

通道的多样性:

面对面的沟通、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

面对面的沟通,双方反馈更为及时、有效。

⑵影响因素:

语言的;非语言的。

直接的;间接的。

4、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接收者的能动性、心理选择性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

5、反馈:

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6、障碍:

误解失真。

7、环境:

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

·人际沟通的工具(媒介)符号系统(语言与非语言)

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其中语言符号主要包括口语和书面语;非语言符号包括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时空组织系统(霍尔提出的人际空间距离)、目光接触系统以及辅助语言系统(音质、音幅、声调、停顿、语速等)

·挫折—侵犯理论如何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

(一)最初的理论观点:

多拉德(J.Dollard_)等⼈人于1939年提出基本观点: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挫折与侵犯一一对应。

(二)理论的修正

(1)米勒(1941)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之一(一对多关系)。

(2)贝克威兹:

挫折使个体处于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的实施还有赖于侵犯线索。

情绪唤起达到足够强度也可以直接引发侵犯⾏行为(多对一的关系)。

(三)对挫折—侵犯理论的评述:

挫折并不是侵犯的唯一原因,而且挫折也不是总导致侵犯⾏行为。

挫折究竟是指一种外部的环境条件,还是一种个体的内部状态,挫折—侵犯理论在这一点的阐述上有些不足。

而且,挫折—侵犯理论也无法解释攻击行为多样性的问题。

侵犯线索理论也没能逃开研究者的质疑。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一)宣泄:

寻求社会容许的有效方式来达到宣泄的目的;

(二)习得的抑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2.痛苦线索的抑制;3.对报复的畏惧抑制;(三)置换:

侵犯那些与制造挫折者相似的人;(四)寻找替罪羊:

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

被当作“替罪羊”的人往往具有软弱性和特异性的特征。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一)受助者(求助者)特点:

1、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性的时候。

2、相似性交往: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3、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

一个有魅力的求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

4、受助者对困境应承担的责任:

目前的困境不是被助者自己造成的,例如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就会提高帮助的可能,如果判断为内因所致,是咎由自取,例如赌博输光的人向人借钱,就会大大减少帮助的可能。

(二)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

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强的。

这种趋势和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有关的。

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较为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比例稍大一些。

2.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3.个性特点:

自我形象建立和自我形象维护、自尊水平、移情能力;4.心境:

心情好让我们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帮助他人是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办法;做了有负罪感的事情,感到内疚—助人行为增加;5.道德推理:

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

也就是说,道德推理水平越⾼高,越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

(三)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天气好,助人行为增多、城市助人行为少于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对帮助的看法差异;家庭、学校、社区。

2.匆忙与助人代价:

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3、旁观者的数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旁观者越多,助人比率下降,而作出助人决策消耗时间增长。

4、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的影响。

·侵犯、利他概念

侵犯行为:

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什么是社会促进、社会抑制、社会惰化?

⑴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结伴效应主场效应观众效应。

⑵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⑶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什么是去个性化?

简述去个性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⑴去个性化是个人在群体中感到个体性的丧失,降低了对行为的觉察和控制,从而产生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

⑵学者认为,去个性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匿名性、责任分散、自我意识下降也是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塔尔德的模仿律有哪些?

暗示的种类有哪些?

(一)法国社会学者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900年出版《模仿律》一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其提出的模仿的定律是: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喜欢模仿上层人士。

2.几何级数率模仿一旦开始,便按几何级数增加,漫延迅速。

时尚、瑶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的喜爱,总是优于外域文化。

他认为模仿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自发的模仿(无意识的模仿他人)和自觉的模仿(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又可分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前者是人们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而模仿他人的行为,后者为人们经过思考后作出的选择。

(二)暗示的种类:

1、直接暗示:

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2、间接暗示:

暗示者凭借其它事物或行为为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3、自我暗示:

相对于自他暗示而言。

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

4、反暗示:

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

如声东击西、激将法等。

·联系实际分析从众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

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

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

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从众压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从众的程度。

增设一致性程度越多,个体越倾向于从众。

3.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比如老师在学生面前,军官在士兵面前,领导在下属面前都会较少从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群体中是地位高的人,一般不会感到有从众压力。

(二)个体因素

1.知识经验。

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如果一名医生和一群教师讨论教育问题,他往往不会反对教师们的意见,因为他对此问题不甚了解;而如果是讨论营养问题,他往往会反对教师们的一致意见,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2.个性特征。

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

智力高的人,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自信心较强,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智力低的人则容易从众。

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特别重视别人的评价,较易从众。

性格软弱,暗示性强的人也容易表现出从众倾向。

(三)原则因素

不涉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问题的,人们不太容易丧失立场。

对此彼德罗夫斯基曾经进行了一个实验。

实验以一些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先让他们填写一张问卷,上面有几条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被试可以根据公认的准则作出回答。

一段时间之后,再把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但问题数量更多的问卷发给被试,在他们回答之前予以暗示,指出其他人都赞成错误判断。

结果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而绝大多数人都不改变原来的意见。

可见,在伦理道德等原则问题上,被试往往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四)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成员从众的程度存在差异。

米尔格莱姆对法国和挪威的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挪威人比法国人更趋于从众。

他认为部分原因可能是法国文化鼓励独立和个性,而挪威文化则鼓励忠诚于集体,重视社会责任。

·米尔格拉姆是如何研究服从现象的?

服从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米尔格莱姆利用其权威服从实验研究服从现象。

权威服从实验是为了研究电击惩罚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而挑选被试回答问题,并用电击给答错者惩罚,观察被试服从程度。

(二)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

具有权威的人,其命令容易被他人接受,并做出服从行为。

2、他人支持与服从: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拒绝。

三名被试,两名假的,先后拒绝服从,真被试也倾向于拒绝。

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道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别人;服从——权威主义人格特征——重视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