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57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山东**县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扩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山东**县赵家沟乡粮茂肉牛养殖场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

集体

1.1.4项目扩建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本项目扩建地点在**县赵家沟乡赵家沟村南。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

主要扩建内容为:

(1)新建牛舍6080平方米(含运动场3200平方米)。

(2)青贮池2250立方米。

(3)年新增出栏优质肉牛2000头。

1.1.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申报单位: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负责人:

**

1.1.6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构成及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规模为411.87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63.17万元,流动资金为248.7万元。

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31.87万元。

1.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新增优质肉牛2000头。

该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新增1160万元,第三年总成本费用(增量)为1013.75万元,增量年利润总额可达146.25万元,税后净利润达97.99万元,增量全部资金财务税前内部收益率高达47.79%,(Ic=10%)财务净现值为585.89万元,投资回收期3.7年,增量投资利润率为35.28%,增量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1.54%,资金回收期为4.7年。

1.1.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在项目扩建完成,养殖场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安置农村劳动力数千名,直接增加就业岗位50个。

可带动肉牛养殖300户,牧草种植100户,青玉米种植100户、玉米种植200户。

为当地及周边县区养牛户及种植户提供一条增收渠道,促进**县及周边县区养牛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本项目区位于我省薛玲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项目建设有助于带动整个生态畜牧经济区农户发展养牛业,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论据

1.2.1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2.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2.3财政部: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2.4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的通知。

1.2.5江总书记关于“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示精神。

1.2.6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薛玲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意义及山东省农业厅制定的稳定猪、鸡,发展牛、羊生产的意见。

1.2.7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2.8原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综合评价

1)项目的必要性。

**县经济以煤炭工业(或相关工业)为主的资源性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注重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种草养畜,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以展。

项目区所在地赵家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周边无空气污染,土地广阔,土壤条件适于优质主产牧草种植,秋后农作物秸秆充足。

当地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养牛业疫病传播少,发病率低,养牛历史悠久,饲养人员有一定经验,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当地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并有一定的养牛基础。

为了加快山东薛玲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步伐,左政发[2005]17号,“**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发展畜牧业经济小区的意见”中提出了相关的基地建设和奖励办法及保护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

**县有着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年可产农作物秸秆4000万吨左右,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牧坡27万亩,人工草地23万亩,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为当地规模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当地有一定的养牛基础,在1997年该县采用西门达尔牛繁育了优良品种,提高了该县牛群的质量,到2004年底**县存栏黄牛7872头,肉用改良牛334头。

3)技术先进。

项目采用育肥方法,全价日粮,架子牛分段全封闭舍饲育肥,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有利于催肥。

4)经济合理性。

本项目所得税前增量财务净现值(Ic=10%)为585.89万元,大于零;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7.79%,大于10%的基准折现率;投资回收期为3.7年。

有偿资金偿还期为2.5年,可满足财政资金偿还要求,项目经济合理。

5)环境评价。

项目属畜牧养殖业,其副产品主要为牛粪便等有机肥料,可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供应源,既对环境没有污染,又可极大地减少农民购置化肥的投入。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可达到农灌四类标准,不会污染当地水源。

1.3.2论证结论

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省、市、县农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技术设计合理、可行,生产工艺流程先进,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巨大。

肉牛养殖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项目的有效实施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一方农民积极发展规模肉牛养殖,提高肉牛养殖的技术含量,增加养牛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活跃当地农村市场。

项目增量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水平,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建议予以立项支持。

1.4存在问题与建议

1.4.1培训

项目区农民虽有一定的养牛经验,但传统的放牧饲养难以符合全舍饲、科学饲养管理的要求。

通过建立养殖培训班,定期培训农民,提高综合素质,为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较好的基础。

1.4.2资金

资金是限制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承建设单位要通过自筹资金,申请国家财政资助的方式,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

1.4.3牛源

牛源是肉牛育肥经营产品的最基本保证,好的牛源是生产高质量、高品质肉牛的必要条件。

因此,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应建立自有的或合同的繁殖区,建立相对稳固的架子牛源区,延长养殖产业链,从数量上、质量上保证架子牛的供应。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应变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能力差,“入世”后,我国小规模、分散的、高成本的低效农业,如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大规模、集中的、低成本的高效农业抗衡,如何消化“入世”带来的不良冲击,充分发挥利用“入世”带来的积极因素,保证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调整农业经营与发展战略,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现产业化经营一方面有利于国家长远利益与农民现实利益结合起来,国家通过龙头企业向基地农民提供技术、种子、种畜、垫资等服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合理高效使用建设资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经济差距。

龙头企业是联系农业生产基地、农户及市场的纽带,龙头企业建设与广大农户的生产有机结合,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搞好合同制定与落实等,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户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农”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增长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重点。

“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

大力推广‘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进入市场。

山东省根据国家有关畜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旨在把我省建成畜牧大省、畜牧强省的“稳定、突出、适度”的调整战略,即:

“稳定猪、鸡生产,突出牛、羊等草食畜种,适度发展特种养殖”。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

要大力发展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四大特色产业。

由此,本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地区及行业部门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大政方针。

项目针对全国加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在农业产业中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养殖业中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行业导向,结合山东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县赵家沟乡粮茂肉牛养殖场通过规模生产以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所倡导的主要模式。

为此,提出扩大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世界肉牛养殖业发展趋势

肉牛以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全、维生素丰富等特点日益受到消费者韵青睐。

肉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役用向肉用的根本性转变,并成为养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肉牛生产集约化

发达国家在肉牛的经营管理上目前多实行集约化、工厂化,肉牛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芒弗尔特(Monfort)肉牛公司厂年育肥肉牛40~50万头,其生产从饲料的加工调制、饲养、疫病防治、清粪、屠宰加工等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产值达3亿美元,是美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肉牛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牛公司。

有些国家犊牛在草地上放牧饲养到l岁左右、体重达300~350kg时出售给专业化的肥育场,利用谷粒饲料进行短期肥育肥,肥育期约120~150天,达到一定年龄(一般不超过2岁)和市场要求的体重时进行屠宰。

这时牛肉质量好,成本低,又可增加周转次数。

如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大型肉牛场,同时可肥育4.8万头肉牛,每年周转2.5次。

我国也正在由农产的散放饲养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千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殖场不断涌现,推动了肉牛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2.2肉牛养殖科学化

国外在肉牛的饲料加工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推广了许多先进实用技术。

为充分发挥肉牛的生产潜力,有些国家推行混合日粮,全价饲养。

美国在牧区繁殖肉用小牛,养到7~8月龄时转到粮食产区,利用青贮玉米催肥,精料占到2l%,育肥期为10个月,约1.5岁时就能达到500kg的出栏重。

我国广大农区的肉牛饲养较为粗放,距离科学化饲养有一定差距。

而在集约化的规模养殖场现已基本上实现了精、粗饲料搭配饲喂,利用营养标准不断优化日粮结构,进行阶段性饲养,肉牛的养殖趋向科学化。

2.2.3牛肉生产优质化

发达国家牛肉生产已实现了专业化,通过对牛肉的屠宰分割实现了高、中、低档牛肉的分离,使肉牛养殖的附加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肉牛养殖者越来越注重肉牛的优质切块率及其产量,消费者的需求已由量向质转变,从而使牛肉生产朝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2.3国内肉牛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牛肉产量1998年达479.9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肉牛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重要的农村产业。

同时,中国肉牛生产正在从牧区逐渐向农区转移。

据统计,近年来在全国每年新增的50多万吨牛肉中,农区占90%以上。

多年来设想的农牧结合和肉牛易地育肥的格局正在形成。

有专家认为,在中国肉牛的主产区(农区),已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肉牛养殖只注重了产量,忽视了其质量,致使优质肉牛比重太小,达不到国内大宾馆、饭店以及外贸出口的标准,制约了我国肉牛业的发展。

在国际上,之所以不能打入西方国家牛肉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质量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还有卫生检疫方面的一些问题。

因此,提高牛肉质量是中国肉牛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肉牛业发展战略需从“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过去的“重量轻质”向“重质重量”方向转变。

中国肉牛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杂交改良品种将会被广泛地推广,所采用的肉牛品种,既有原来已证实为优良的品种<比如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又有最近几年新近引进的品种(比如肉用性能较好的皮埃蒙特牛),又有奶肉性能具佳的兼用品种(如德国黄牛)。

牛肉的生产将朝着优质、中、高档化发展。

牛肉的屠宰、分割与加工,将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向国际市场的肉牛生产,将会是一个较大的发展方向。

建立起肉牛生产安全体系,仍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肉牛的营养工程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比如,肉牛的预混合饲料、专用饲料等将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进入WTO,为养殖成本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中国优质肉牛养殖业提供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

同时,市场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户的、以放牧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肉牛很难达到出口要求。

为此国内肉牛养殖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依靠科技来实现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畜产晶,以尽快打入国际市场。

2.4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畜牧产业政策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广大农牧区的各级政府,对发展养牛业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和措施。

2.4.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阶段,可将更多的农产品用于发展畜牧业和多类加工业,更大规模地实现转化增值,使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化产业”。

据此,山东省政府又具体地提出了将我省建成畜牧大省、畜牧强省的“稳定、突出、适度”的调整战略,即:

“稳定猪、鸡生产,突出牛、羊等草食畜种,适度发展特种养殖”。

2.4.2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的宏伟目标,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应对入世挑战、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

2.4.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伴随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将日益改善,特别是对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数量的要求将进一步增加,对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营养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2.4.4薛玲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200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薛玲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战略决策。

制订了“退耕还林、以草为业、以牧为主”的薛玲关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

2.4.5县政府产业政策。

进入2l世纪,**县委、县政府突破“唯煤”思路重围,认真研究分析县情,确立了“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和土地广阔两大优势,加快体制、环境和管理三大创新,大力实施效益型农业稳县、煤炭深加工强县,民营经济活县、科技教育兴县四大战略,培植新优势,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按此思路付诸实施。

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各个方面全力扶持畜牧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县财政先后拿出500万元作为贷款贴息和养殖业风险基金,扶持养羊、养牛业的发展。

到目前,养牛大户发展到了146户。

小京庄、管家堡等五个牛、羊养殖园区初具规模。

同时,全面加快饲草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共建成与养殖大户配套的百亩草场126处,全县人工种草达到10万亩。

完善建立了县乡两级服务网络,跨乡镇、跨区域组建了5个畜牧服务中心站,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技术保障。

2.5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5.1项目县产业结构分析

**县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县,其2005年经济构成为:

第一产业比重占6.4%,第二产业比重占59.19%,第三产业比重占34.40%。

**县的第一产业产值结构为:

种植业比重占49.02%,林业为10.69%,牧业为36.48%,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81%。

**县的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近50%。

2.5.1龙头企业现状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属资源性经济。

在三农方面,围绕小杂粮开发,从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着手,创建特色示范乡镇、特色示范村、特色示范户,小杂粮、胡麻、马铃薯为主的三大特色种植业初步形成规模,使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全县规模最大的小杂粮龙头企业佳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上了小杂粮和苦荞茶等系列生产线,生产的精莜面、精豆面、豌豆糊、荞麦米、苦荞茶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并实现了与韩国、日本一些企业的长期合作。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莜麦、荞麦、马铃薯、胡麻等塞北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较为稳定。

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县是一个典型的煤炭大县,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生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农民的种植、养殖一直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尽快做强一个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仅对**县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带领农民发展市场农业和进一步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整个乃至全省同类型农业区也有一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本项目政策扶持、市场前景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作用大的优势项目。

搞好本项目建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利,而且对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进一步增收等也非常有利。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扩建的目的和意义是:

以肉牛养殖示范项目为基础,通过科学育肥,产品出口,办农民一家一户不能办的事,以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区域的养殖农户发展市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项目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步伐。

项目所在地赵家沟乡农业条件较好,但由于塞北地区的种植业受气候影响效益不高,投入产出低,加上农村加工及相关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畜牧业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项目的建设将促进项目区订单农业的发展,保证了种植户和养殖户能有稳定的收入,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机遇。

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属一次性资源,在开发地下一次性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培育地上再生性资源,即:

“挖出地下黑金子,建设地上绿银行”。

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逐年增加农业和生态建设投资,调整种养结构比例,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促进农、林、牧业的协调发展。

项目“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养殖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放牧为主的养殖方式,消除牛对草场的践踏,既可加快高档肉牛育肥,又可保护生态环境,并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恢复;同时,养牛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饲草种植业的发展,从而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设可促进畜牧养殖现代化的进程。

兴建肉牛养殖基地是实现肉牛养殖集约化并走向规模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证生产高标准、优质牛肉的必要方式。

有利于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化发展,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

牛为草食家畜,具有将多种牧草和作物秸秆等粗饲料转化为牛肉产品的能力,“种草养畜”是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同时,开发利用粗饲料资源,增加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牛肉的来源,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措施的推广,提高农村整体生产水平。

肉牛业走入现代化必须用新的技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粗放经营及饲喂,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利用科技进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措施,保证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县地处塞北高原,古长城脚下,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34’-112°59’,北纬39°44’-40°15’,位于山东省北端,菏泽市西北部。

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接壤,东临菏泽市新荣区和南郊区,南与朔州市怀仁县、山阴县相连,西衔朔州市右玉县。

全县海拔1200-2013米,平川少,山地和丘陵多,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6.1%。

县境纵45公里,横29.2公里,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

3.1.2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资源。

**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199l-2003年,年均气温6.1℃,年均无霜期125.7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99毫米,平均日照2763.8小时,平均风速2.2米/秒。

2)水文。

**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8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226万立方米,入境水量为34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786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630万立方米,年可利用量为4600立方米,是山东省水资源较贫乏的地区之一。

3)土地资源。

**县人均土地面积高于全国、全省和菏泽市的平均水平,土地面积比较辽阔。

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961911.8亩。

八大地类面积及所占比例见表3—1所示。

4)生物资源。

**县植物共74科244属382种,可分为木本、野生草本植物两大类;全县野生动物可分为兽、鸟、鼠、鱼、昆虫、两栖、爬行、环节动物8类。

表3—l**县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表(2005年)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亩)

占总土地面积(%)

人均(亩)

农用地

耕地

700249.7

35.69

4.96

林地

5527287

28.17

3.91

园地

1687

0.09

0.01

牧草地

54766.3

2.79

0.39

其它农用地

78520.6

4

0.46

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4218.9

0.22

0.03

居民及工矿用地

68961

3.52

0.49

水利设施用地

761.2

0.04

0.005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

455035.7

23.19

3.22

其它用地

44982.7

2.29

0.32

3.1.3饲草饲料资源

**县是燕麦、甜荞、豆类、谷黍、土豆、胡麻等小杂粮主产区,2003年粮食产量在3866吨,年可产农作物秸秆近4000吨左右;油料作物(以胡麻为主)5000余吨,全部榨油可产麻饼3700余吨;**县有保存较好的自然牧坡27万亩,人工草地23万亩,人工种草的主要草种是柠条、草木栖、沙打旺、苜蓿;1994年,完善和配套了饲草加工体系,全县建有青贮、氨化池3个,饲草料加工点4个,拥有大型草粉机及颗粒机6台,小型草粉机200多台,年产草粉及颗粒饲料2000多吨;2002年,青贮氨化饲草1076吨;有林地面积63.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32%,1995年跨入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行列。

3.1.4社会经济状况

**县辖3镇6乡,233个行政村,2003年总人口16.70万,其中乡村人口9.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08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2.6万人,林牧渔业1231人。

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三亿元大关,完成315872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1453万元,农民纯收入2906元。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5183万元,占年任务的102.36%,同比增长率长6.8%;农林牧渔总产值为22057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20801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68.95%;财政总收入党6942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2552万元,占年任务的144.68%,增长79.85%。

生态畜牧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五大奶牛肉牛养殖园初具规模,进一步配套完善了5个乡镇中心兽医站,增强了服务功能。

同时,大力改善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7万亩,完成人工种草11.5万亩。

种植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总产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