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572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国家《人民铁道》报社

  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

  A.10分钟左右

  B.20分钟左右

  C.25分钟左右

  D.30分钟左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题:

中医上治疗中风的重要穴道是()。

  A.人中穴

  B.百会穴

  C.风池穴

  D.膻中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百会穴,意为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其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故本题选B。

  第3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对受灾农民的补偿资金属于()。

  A.扩大再生产资金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

  C.社会物资储备资金

  D.公共消费资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国民收入的分配按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

积累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其中扩大再生产资金用于建工厂、修铁路等;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用于修建学校、公园、医院和博物馆等;而社会物资储备资金则用于战争、救灾等。

消费部分包括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个人消费和国家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公共消费。

  第4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多少万亿元?

()

  A.9.8

  B.13.8

  C.16.5

  D.20.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5题: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坚持()。

  A.德才兼备原则

  B.适才适用原则

  C.法治管理原则

  D.任人唯贤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体现了扬长避短的用人艺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每个单位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课题。

  做到以岗定人,让人在岗位上有施展空间,产生成就感,体现了适才适用的原则。

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下列关于海洋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

海洋石油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

  B.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属于现代海洋经济的范畴

  C.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D.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总长

  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

  第7题:

  “新生代散文”作家大多有写现代诗的背景,诗人所拥有的__________的思维、大胆的想象、敏锐的感觉,将“诗质”__________在散文语言的血液和肌理里。

这不同于平铺直叙式的浅浮的诗意。

而是自我心灵的体认中__________而成的诗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跳脱、镶嵌、凝结

  B.另类、浓缩、升华

  C.感性、渗透、铸就

  D.活跃、散播、提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先看第二空,“浓缩”指的是使事物凝练的过程,而“诗质”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再进行凝练,据此可排除B项。

再看第一空,句中说的是诗人所具有的特质,除了大胆的想象、敏锐的感觉外。

诗人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为随性、奔放、灵活的特点。

  “跳脱”恰当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特质.当选。

本题答案为A。

  第8题:

下列关于水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放热,结冰时吸热

  B.蒸发时吸热。

结冰时放热

  C.结冰和蒸发时都吸热

  D.结冰和蒸发时都散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第9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泛灵论”存在于儿童发展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0题:

水是透明、没有颜色的,但为什么海中的浪花却是白色的?

()。

  A.因为水花中有气泡

  B.因为水中的水分子相互摩擦

  C.因为水花中含有沙石

  D.因为海水的含盐量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浪花主要是由泡沫和一些小水珠组成,泡沫的表面是水膜,小水珠就像一些小棱镜;当光线照在泡沫和水珠上时,会在它们的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折射到泡沫和水珠内的光线,射出时又会碰到周围的泡沫和水珠的表面,又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后,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来。

又因泡沫和水珠的表面对各种颜色的光反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不是选择反射,所以在日光下浪花呈白色。

  第11题:

当调查人员发现本地的一个慈善机构的主席多次夸大了他的慈善机构所帮助过的人的数量时,这位主席承认了自己的欺诈行为。

然而,调查人员却认为新闻媒体与这位主席一样应为夸大该慈善机构的业绩而受到指责,因为他们不但天真地接受了这位主席告诉他们的数据,而且还将这些数据作为事实进行报道。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调查人员的论证?

()

  A.任何一个在慈善机构工作的人都有义务诚实地对待其组织的一切行为

  B.任何试图有意掩盖事实以帮助一个欺骗者进行欺骗的人也是一个欺骗者

  C.任何事先没有对数据进行核查就将其作为事实进行报道的人,在其报道被证明失真时同样应该与其他人一起对这种行为的后果负责

  D.任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恶意欺骗他人的人比为了一个正义的理由而善懑欺骗他人的人更应该受到谴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项是与题干的结论联系最为紧密的前提,即新闻媒体没有对数据进行核实就进行了报道,那么他们也应该受到指责。

A项未提到新闻媒体的报道行为;B项题干并未说明媒体是有意掩盖事实;D项题干未涉及“为了正义的理由而善意欺骗他人”,故本题选C。

  第12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绝不动摇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动摇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绝不动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第13题:

春秋决狱,是指在汉代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的经典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以下符合春秋决狱的是()。

  A.张汤在审理某个杀人案时,以《道德经》为依据判处犯人无罪

  B.赵禹在审理盗窃案时,为加强刑罚威慑力,没有引用汉律,而直接用《孟子》中某语作断案依据

  C.董仲舒在审理子杀父未遂案时,因汉律未规定未遂一项,他引用《春秋》一书作出判断

  D.郅都运用《中庸》中的理论来治理雁门邑,获得极大成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定义的关键点是:

汉代,审判案件,法律无明文规定,儒家的经典。

A项的《道德经》是道家著作;B项没有引用汉律而直接用儒家经典,而题干是说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用儒家经典;C项符合定义;D项不是审判案件。

  第14题:

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

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

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

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

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

题干中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则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则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

由甲的话为假可得出甲是捐款者。

  第15题:

个体户目前正面临日益__________的竞争和税费两大压力,个体户的急剧减少导致大量小资金无法进行常规创业,从而转向投机,进而使社会的不稳定程度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残酷、加剧

  B.残酷、加大

  C.激烈、加剧

  D.激烈、加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残酷”与“激烈”相比,前者程度更重,与“个体户急剧减少”的语境相对应,排除

  C.D。

由语境“急剧减少”可知,程度很剧烈,故第二空应填“加剧”,本题答案为A。

  第16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B.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南极洲

  C.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冰川水

  D.俄罗斯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D。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融雪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

故C项说法错误。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A项正确。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南极洲,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B项正确。

  世界上水资源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

巴西、俄罗斯、加拿大。

D项错误。

故本题选CD。

  第17题:

在美国备案申报纳税的公司中有38家公司纯收入超过1亿美元,在所有税收报表上报道的国外来源总的应征税收入中,它们占了53%。

在国外来源总的应征税收入中,有60%是来自10多个国家的200份纳税申报。

如上面陈述为真,则下面哪项也一定正确?

()

  A.净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赚取的大部分应征税收入都来自国外

  B.有大量个人收入的人有47%的应征税收入来自国外

  C.来自国外的收入相当于上报总应征税收入的53%~60%

  D.一些净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报告其收入来自10多个国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中并未提到海外收入与公司自身收入的比较,A项排除;题干讨论的是公司收入,没有涉及个人,B项排除;题干讨论的是海外来源的收入,没有涉及上报总应税收入,C项排除。

实际考试中本题做到此处就已经完成了,不必浪费时间计算。

关于D选项有以下的解释:

可转化为数学去思维,我们用P1表示这38家公司,用Q表示来自于外国的总的应征税收入,用P2表示来自于10多个国家的200份纳税报表,那么由于P1占Q的53%,P2占Q的60%,所以P1+P2=113%,因此,P1与P2的交集最小为13%,最大为53%,所以P1与P2有共同的连接点,所以D项正确。

  第18题:

2,3,6,15,()

  A.25

  B.36

  C.42

  D.6455

  B.10:

58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多级数列,相邻两项间做差。

做差后得到的数为1,3,9;容易观察出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所以做差数列的下一项为27,则答案为15+27=42。

选C。

  第19题:

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索,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问探索:

  A.利弊并存

  B.可治绝症

  C.很有争议

  D.意义重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主要介绍了空问探索的重大意义,强调的重点在于转折后的部分,所以A和c可以排除;B只指出了意义的一个方面,且原文是“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并未肯定;D很好地概括了文意,因此本题应当选择D。

  第20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内因原理,对外开放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外因原理。

  第21题:

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于行政领导者担任一定的职位而获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力.是行政职位所赋予的权力。

下列属于行政领导者的职权的是()。

  A.已经退休的某局局长作为某民办学校的顾问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提出意见

  B.某局处长肖某要求下属某单位给予在该单位工作的职工江某以嘉奖

  C.某县办公室主任林某醉酒驾车被交警拦下.拒绝交警处理他

  D.某学校校长代表学校与某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合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黑暗效应定义的要点是:

①双方,②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

A项夜间行路的人们是因为恐惧而挨得更近.没有减少戒备.不符合要点②:

B项不是双方的问题.不符合要点①:

C项明显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符合定义要点。

故答案选D。

  第22题: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的202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C.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D.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故本题答案选A。

  第23题:

深秋的落叶纷纷__________,弥漫着成熟后的安坦与怀念。

黄昏的温意透过零落的叶子__________的洒落肩头,飘荡着久远的气息和感怀。

这样的时日有若回归般的梦想令人感动,总难忘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曳娄星星点点

  B.摇摆美轮美奂

  C.飘散金碧辉煌

  D.摇曳斑斑驳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先看第一个空,“曳娄”指穿戴,不选,排除A项;再看第二个空,“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这两个词用在此处形容叶子,是不恰当的,因此排除

  B.C项;

  “摇曳”是指轻轻地摆荡。

故本题答案为D。

  第24题:

关于行政效率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行政效率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B.行政效率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C.行政效率是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

  D.行政效率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行政效率是指有益的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在符合预定的行政目标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的效率。

行政效率的特征:

定性与定量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题选ABCD。

  第25题:

营业推广,是指能够迅速刺激需求,鼓励购买的各种促销形式。

企业营业推广的目标有三类:

一是针对消费者的,如免费样品、折价赠券、交易印花、现场示范等;二是针对中间商的,如购货折扣、合作广告、推销奖金、经销竞赛等;三是针对企业推销人员的,如奖金、推销竞赛等。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营业推广的是()。

  A.某公司为了奖励销售业绩良好的员工,为他们发放了部分公司产品的优惠券

  B.校长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有更好的教学成果,为他们承诺了较高的年终奖金

  C.为了某产品的销售,公司为该产品设计了非常吸引人的包装

  D.某公司每年评选各地优秀代理商,优秀代理商可以享受更低的折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是为了奖励员工,而不是为了进行促销,因此不符合定义;B项主体不是企业:

C项也不是促销形式;只有D项符合定义。

  第26题:

许多人喜欢晨练,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原因是()。

  A.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B.早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早晨公路上汽车太多,污染严重

  D.早晨人们刚刚起床,不适宜在室外锻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于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工业区更为严重。

故选A。

  第27题:

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认知策略

  B.认知能力

  C.基本认知

  D.元认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C,iA4缸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第28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

他指出: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

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学问也做不成。

”梁先生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概括为两点:

一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二是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

  “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的人指的是“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

  B.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其原因是他们信奉宗教神权

  C.梁先生认为那些“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的人是因为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不懂科学精神

  D.梁先生认为中国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就将被现代科学所淘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该段文字主要是讲科学精神,而“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的原因在文中并未提及,B项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B项错误。

  第29题:

我国将着手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避免异地参保者无法拿到养老金而选择退保问题的出现;将继续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或省级调剂制度。

以上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我国将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

  B.我国将推进职工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C.我国将研究养老金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

  D.我国将推进各类国民基本保险的统筹分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句说明将研究基础养老金的统筹方案,第二句说明将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这些基础保险的统筹工作,由此可知文段是在讲各类基本保险的统筹分配问题,故选D。

A项的“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在文段没有体现,排除;B项的“职工”与文段的“参保者”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C项只提及了养老保险这一个方面,不全面。

  第30题:

宇宙中的星球,不管是恒星,还是行星,都各按其位,运行也有规律。

只有彗星有时闹点自由化。

但也无伤大雅。

否则,如果星球都绝对自由了,必然会互相撞击,宇宙必然大乱,我们的地球也难以单独存在下去。

在人类社会中,情况相同。

如果每个人都要求有绝对的自由,人与人必然会互相冲撞。

结果会使社会不成其为社会,天下大乱,谁也难以生存。

因此,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自由必有所限制,社会必须定出法律,以约束限制人的行为

  B.人人都应各安其位,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律

  C.在宇宙中,天底下,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

  D.无伤大雅的“自由化”是万万要不得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由宇宙星球都各有其运行规律,若要求绝对的自由,则宇宙必然大乱,引申到人类社会“情况相同”,若每个人都要求绝对的自由,必定天下大乱。

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

根据“因此”可知,横线处所填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故也应体现自由与约束这两个方面。

四个选项中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只有A。

故答案为A。

  第31题: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32题:

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不去正视历史,还声称日本没有像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人,企图将某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灭绝掉。

在面对二战造成的灾难时,也往往一味强调日本受到的伤害,俨然以二战的受害者自居,尤其是一些右翼政客,置周边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于不顾,屡次三番地去靖国神社参拜;相反,他们却对被侵略国家人民遭受的创伤轻描淡写,根本就不提对战争罪行谢罪之事。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在二战中也受到了伤害

  B.日本没有战争狂人

  C.日本的有些政客经常去参拜靖国神社

  D.中国反对日本政客去参拜靖国神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是细节推断题。

只有B项说法有误。

  “没有战争狂人”是日本政府的说法,也正是文段所要否定的说法。

  第33题: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策略

  D.经验和方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第34题: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

但是这并不是说,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所以A是错误的,不能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家有的时候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是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B的说法太绝对,错误,不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所以D错误,不能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其中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C是正确的,为本题答案。

  第35题:

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构成的。

  A.认知

  B.气质

  C.情感

  D.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二者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

  第36题:

  “受贿是为了发展经济”,这种______的说法,只是贪官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