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574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长春财经学院招聘真题及答

  案

  第1题:

社会生活的变化多样,使得任何一种规则体系都不能够不加变化地__________;反过来,文明社会的错综复杂,也不能仅靠抽象原则与模糊观念来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施维护

  B.调适继续

  C.应用维持

  D.适用维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规则体系”与“适用”搭配更为恰当,“文明社会”与“维系”搭配更为恰当。

故选D。

  第2题: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限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的开放建设。

  “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生产资料消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生存资料消费是日常为了生存下来所使用的衣、食、住、行。

  发展资料的消费是为了提高自己劳动素质而使用的,包括教育、培训、书本等等。

享受资料消费是不带有某种目的,纯粹是为了享受而使用的。

生产资料消费是为了生产活动而使用的。

由此可见,“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故选C。

  第3题: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

  A.国家副主席

  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国务院副总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所以只有D项符合题意。

  第4题: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鲁两国不可通婚,可知A项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B项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C项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D项正确。

故选ACD。

  第5题:

世界大陆地的最低点是()。

  A.吐鲁番盆地

  B.艾丁湖

  C.死海

  D.马里亚纳海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最深处,死海是世界大陆地的最低点。

故选C。

  第6题:

  《民法通则》中,对公民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分类的依据包括公民的

  A.年龄状况

  B.教育程度

  C.家庭状况

  D.精神状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D。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

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

因此,《民法通则》对公民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分类的依据包括公民的年龄状况、精神状态,本题选择AD。

  第7题:

小李下午四时多外出办事,出门时看手表,发现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10°,五时前回到单位又看手表,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

那么小李外出办事用了多少分钟?

()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是一道钟表问题中的追击问题。

根据题目条件,假设时针走的路程为2度,则分针走的路程就是(110+x+110)度,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者的路程差为220度。

钟表问题的基本知识点有:

分针速度是每分钟6度,时针速度是每分钟0.5度,一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5.5度。

根据知识点可知,分针比时针多走22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220÷5.5=40分钟。

故选C。

  第8题: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人在接受环境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第9题: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A.说服

  B.角色扮演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略第10题:

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

  B.阿姆斯特朗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C.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登月工程

  D.美国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嫦娥一号”属于我国三期嫦娥计划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

因此A项错误。

  第11题:

王某邀请张某到家里吃饭,张某打车准时到王某家门口时,王某打电话给张某说,自己要加班,不能请张某吃饭了,张某只好又打车回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和张某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王某不按照约定请张某吃饭,王某应承担违约责任

  B.王某应向张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张某打车的费用

  C.王某和张某之间形成无因管理关系,王某应赔偿张某打车的费用

  D.王某没有义务请张某吃饭,也不应赔偿张某打车的费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中王某邀请张某吃饭,王某并没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即王某没有赋予张某强制自己请吃饭的权利。

也没有为自己设定一定请张某吃饭的义务,因此王某和张某之间并不存在合同关系,所以A选项不正确。

王某没有与张某形成合同关系的意思,王某当然也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所以B选项不正确。

根据《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构成无因管理必须符合三个要件:

  

(1)管理他人事务:

  

(2)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的意思;

  (3)无法律上的原因。

王某并没有为避免张某受损失的意思,也不是管理张某事务,因此不构成无因管理,所以C选项不正确。

本题中的请人吃饭是典型的情谊行为,所以D选项正确。

  第12题:

对下列诗句中的季节说明正确的有()。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一春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秋雨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夏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一冬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D。

A项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的是春雨,A项正确。

  B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通过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描写的是夏雨,B项错误。

C项出自杜牧的《江南眷》,这首绝句写的是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描写的是春雨,C项说法错误。

D项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显然这首诗中描写的是冬雨,D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D。

  第13题:

上古神话:

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以下符合该定义的是()。

  A.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创作于夏代的关于妹喜乃黑龙涎水所化的作品

  B.法律学者发现了黄帝时期皋陶断案的一个详细记载

  C.古文字专家所研究的仓颉仰观日月星辰、俯视虫鱼鸟兽而创造出文字的故事

  D.学者们发现了黄帝作战前对敌方的夸张性、神话性描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定义的要点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集体口头创作”。

A项夏代不属于上古时代;B项和D项不是“幻想出来的”。

只有C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第14题:

白居易在登上庐山时写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产生诗中景象的原因是()。

  A.山地土壤贫瘠,桃树开花较迟

  B.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桃树开花来得迟

  C.山地云雾多。

桃树开花来得迟

  D.山地空气稀薄缺氧,桃树开花较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

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

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

  (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答案为B。

  第15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D.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

阅读可知,题干属于证明型结构,首先用大部分篇幅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一句话得出结论:

  “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其中的“这”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各种问题,它们正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第16题: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

  B.回族

  C.壮族

  D.蒙古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主要居住在广西,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故选C。

  第17题:

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8题:

建筑历史学家丹尼斯教授对欧洲l9世纪早期铺有木地板的房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较大的房间铺设的木板条比较小房间的木板条窄得多。

丹尼斯教授认为,既然大房子的主人一般都比小房子的主人富有,那么,用窄木条铺地板很可能是当时有地位的象征,用以表明房主的富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丹尼斯教授的观点?

()

  A.欧洲19世纪晚期的大多数房子所铺设的木地板的宽度大致相同

  B.丹尼斯教授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国际建筑历史学界的公认

  C.欧洲19世纪早期,木地板条的价格是以长度为标准计算的

  D.在以欧洲19世纪市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雾都十三夜》中,富商查理的别墅中铺设的就是有别于民间的细条胡桃木地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该项意味着,欧洲19世纪早期,木地板条的价格以长度为标准计算,不以宽度为标准计算,这样,既然大房子铺设的木板条比小房子的窄的多,所以,大房间就需要更多的木板条铺设,需要花费更多钱,也就说明了大房间房主为了显富。

  B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

A和D两项为无关选项。

故选C。

  第19题:

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钱三强

  C.王淦昌

  D.邓稼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选项中其他几位科学家都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本题选D。

  第20题: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

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_______,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

另一个作家张炜则——“三不主义”_______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狼藉实行

  B.名闻遐迩信奉

  C.名声大振奉行

  D.名噪一时信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由下句的衔接“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可以得知其知名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一个空,选项A中的“声名狼藉”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故排除A;选项B中“名闻遐迩”指的是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用在此处恰当;选项C“名声大振”指的是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

题干中所展示出的信息正是知名度提高的结果,所以此成语与后文衔接得当。

选项D“名噪一时”指一时名声很大,文段中未体现,故排除。

再看第二个空“信奉”指信仰并崇奉,或指相信并奉行,常与宗教、主义等搭配;而“奉行”表示遵照、实行,题干中的“三:

不主义”只是一种戏称,与表庄重正式的“信奉”搭配不太协调,所以本题选择C。

  第21题:

不可以想象,没有以学术作为内容的思想,将成为怎样一种思想,而没有思想的学术,这种学术又有什么价值?

思想与学术之间没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那种__________关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此即彼

  B.针锋相对

  C.势不两立

  D.此消彼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句话前面讲的是学术和思想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表示的是一种势不两立的关系。

  第22题: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更为完备。

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

这一时期我们民族对于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有光荣的历史记录。

在汉代,妇女的地位,妇女的作用,妇女的权利保障,与其他若干历史时期,特别是与一些人以为可以较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宋明时代,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接下来很有可能介绍的是()。

  A.女权的历史变化特点

  B.汉代女权的特点

  C.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D.汉代妇女的物质生活情况与精神生活地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汉代女权发展的背景,末句总括一句,指出汉代女权与其他若干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下文可能对此展开说明。

A项脱离了“汉代”这个背景谈女权,排除。

  C.D两项各自着重于汉代妇女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够全面。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23题:

关于我国的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印度

  B.外事交往时,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西装

  C.目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0多个

  D.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是陈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中山装:

1955年4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是周恩来。

第24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是()①教育理论素养②教育能力素养③教育研究素养④敬业、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以及敬业、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都是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5题:

瓷都对于()相当于()对于宜兴

  A.景德镇陶都

  B.景德镇锦都

  C.潮州画城

  D.德化锦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景德镇是瓷都,宜兴是陶都。

故选A。

  第26题: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也就是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违反诚信公平等原则的竞争行为,如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广告、倾销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A.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B.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

  C.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D.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生产协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不正当竞争的关键信息是: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有奖销售的奖励现金不得超过5000元。

B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27题:

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都用方形柱子将房子架空来防止潮湿及蚊血骚扰,之所以用方形柱子而不是圆形柱子,是为了防止蛇攀爬进入竹楼。

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上述陈述的假设?

  A.傣族人喜欢把东西做成方形的

  B.蛇喜欢攀爬圆形的柱子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蛇

  D.蛇不能缠绕着方形的柱子爬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蛇不能围绕着方形的柱子爬行。

  第28题:

允许媒体发言,是一种文明。

__________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

__________这种文明,__________祛除任何对于真实的畏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旦只有才能

  B.甚至只有才能

  C.一旦只要就能

  D.甚至只要就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

通过阅读题干,“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之前应填入能突出“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处于真实的谬误”的词,而填入“甚至”比较合适,排除A和C两项;后面的句子为递进关系句,使用“只有……才能”合适。

故选B。

  第29题:

有网友发帖称,8月28日从湖北襄樊到陕西安康的某次列车,其有效座位为978个,实际售票数却高达3633张。

铁道部要求,普快列车超员率不得超过50%,这次列车却超过了370%,属于严重超员。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对该网友的论断构成严重质疑?

  A.每年春运期间是铁路客流量的高峰期,但8月底并不是春运期间

  B.从湖北襄樊到陕西安康的这次列车是慢车,不是普快列车

  C.该次列车途经20多个车站,每站都有许多旅客上下车

  D.大多数网友不了解铁路系统的售票机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削弱型题目。

题干由某次列车的售票数大大超过有效座位数推出结论:

该次列车属于严重超员。

如果C项为真,说明列车的售票数超过有效座位数是“另有他因”,有可能该次列车并未超员,削弱了题干结论。

A项的时间与列车是否超员无关;题干并未给出慢车的超员率,即使B项为真,也无法否定这次列车确实严重超员;

  D项不了解售票机制并不代表论断就是错的。

故答案选C。

  第30题:

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