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93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陶行知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陶行知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陶行知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陶行知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行知试题.doc

《陶行知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行知试题.doc

连山区小学教师学科知识与技能考试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应知应会50题

一、填空

1._________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

、。

3.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______________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同教育的新路,还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了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4.民主的教育是、民治、的教育。

5.和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6.1925年底,陶行知先生在南开学校演讲《学做一个人》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7.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并强调_______。

8.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是:

、、

、。

9.我们可以说,教一切,学一切,都要以为基础。

10.我们对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这一至理名言可以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12.“”是陶公精神的来源,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我们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

13.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14.“墨辩”分知识为知、知、知。

15.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是、、

二、判断

1.“研究性学习”的明显特征是教与学。

()

2.陶行知认为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3.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

4.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哲学方面也很有研究。

()

5.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

6.创造教育就是手和脑共同进行的教育。

()

7.儿童的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

8.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

9.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

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10.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11.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

12.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

13.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

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

14.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

15.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

三、选择

1.称赞陶行知先生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

A、鲁迅B、毛泽东C、杜威D、董必武

2.陶行知的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

3.“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最先提出来的。

A、杜威B、洛克C、陶行知

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包含()

A、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B、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C、教育具有终身性D、教育具有全面性E、教育全民性

5.教什么和怎样教绝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

”的问题。

A、教材B、教具C、人D、教室

6.“问题不在于才他们的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且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这句话是()说的。

A、鲁迅B、杜威C、卢梭

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

8.陶行知倡导的“每天四问”是指问“我们的()有没有进步?

A、身体、学问、财力、工作;B、身体、学问、道德、人际关系

C、学问、能力、道德、财力;D、身体、学问、工作、道德

四、简答

1.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3.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哪些条件?

4.如何选择儿童用书?

5.教师应怎样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7.“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2.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

结合实际谈谈现代教师应具有哪些修养?

3.请你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4.《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提到:

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书中谈到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

(一)虚心;

(二)宽容;(三)与学生同甘共;(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六)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为此,你读后有何感想?

结合平时教育教学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点谈一谈。

5.在书中,我们深深感到许多的内容与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列举两处,并加以说明。

答案:

一、填空

1.师爱2.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晓庄试验乡村师范4.民有、民享5.通力合作、同心协力6.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7.身教重于言教8.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9.做10、忽视、期望太切11.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3.健康14.闻、说、亲15.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二、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选择题1.B2.C3.A4.ABCD5.5.C6.C7.B8.D

四、简答

1.答:

一、解放儿童的双眼。

二、解放儿童的大脑。

三、解放儿童的双手。

四、解放儿童的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

2.答:

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可以看出: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含义:

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都统一在做上。

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

教学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如种田,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田里教。

3.答:

一、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二、因材施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之一。

三、在实践的过程基础上思考。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答:

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5.答:

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陶行知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应能作到。

二、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6.答:

第一“生活即教育”;第二“社会即学校”;第三“教学做合一”)。

7.答: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五、论述

1.答: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如下内容:

一、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创造力,都是人才的秧苗。

二、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即包容、宽恕孩子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也许在我们教师的信任、宽容和指导下,学生中可能会诞生爱迪生、瓦特、牛顿等。

三、教师要为创造力搭建平台,提供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

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能力,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2.答:

一、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二、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三、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五、教师要勤奋好学,开拓进取

3.答:

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二、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三、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4.5.答案略

(以上各论述题只列出了要点,要进行具体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